?

聯系實際讓生物課“活”起來

2018-03-05 21:25馬存群
新校園·中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生物教學途徑

摘 要:生物教師在教學時根據內容需要植入實踐性材料,讓生物課活起來,既豐富了教材內容,體現了生物教學與生產生活實踐密不可分的特點,又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本文主要探討了在生物教學中植入實踐性材料的途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教學;實踐性材料;途徑

目前生物教材有多個版本,編寫也具有間隔性,導致編者在編寫每節內容時,不能照顧到所有的地區,選取的材料也不一定具有時代性。這就給生物教師的教學留下了很大的機會和空間,教師可以根據內容需要植入實踐性材料,讓生物課活起來。在生物教學中,根據內容需要,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植入內容。

一、植入當地的生產生活實際

學生最熟悉的莫過于當地的生產生活實際。如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章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在這一節課中,我植入了全國聞名的“三崗苗木花卉”材料。三崗地處江淮分水嶺,不適合種植水稻,當地村民根據實際情況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不僅農民致富了,生態環境也變好了。依托當地豐富的苗木花卉資源,農民開展“農家樂旅游”,生意火爆。三崗村也成為全國聞名的富裕村。在八年級上冊“水中生活的動物”一節中,我植入了我縣的小龍蝦養殖項目。我縣是合肥市水產品和龍蝦之都的主要貨源地之一。將本縣獨特的生產生活實際植入教材相關章節,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能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二、植入國內外有關生物學科方面的重大新聞事件

如學習“傳染病及其預防”一節時,植入2003年SARS從流行到撲滅等方面的相關新聞材料,讓學生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政府采取哪些措施來“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在嚴防外來物種入侵方面,我列舉了安徽近幾年蔓延并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危害的外來物種“一枝黃花”,當地每年都組織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鏟除,但收效甚微,這警醒我們重視外來物種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呼吁政府部門要加強海關檢驗檢疫工作,嚴防有害外來物種的侵害。

三、聯系每個人家庭的日常生活

當地市民在冬季有腌制肉制品的習慣,可以聯系細菌和真菌需要一定的生存條件:一是冬季腌制咸菜溫度低,細菌繁殖慢;二是經過晾曬后水分少;三是加入了鹽和醬油、醋、酒等抑制細菌和真菌生活和繁殖的物質。正是有以上原因,所以冬季是腌制咸菜的好季節,所腌制的食品才能夠保鮮。當地農民每年梅雨季節,都有“曬霉”的習俗,就是將家中的衣物等拿到陽光下暴曬,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作用。這也是很好的材料。

四、組織學生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中與生物學相關的內容

廣播、電視普及率高,可以隨時隨地收聽收看,方便快捷,易于接受。如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資源豐富,內容翔實生動,學生往往印象深刻,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材料!

五、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實驗

讓學生動手做生物實驗,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教師課堂上所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增強學生的動手動腦和相互合作能力,形成科學探究精神。發動學生做實驗,除了課本上的實驗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做一些探究實驗,自己確定探究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能力。

六、開展與生物學相關的節慶活動

如“植樹節”“愛鳥周”“世界無煙日”“世界獻血日”“國際禁毒日”等活動,生物教師可組織學生根據不同的主題搜集整理相關的圖文資料編寫黑板報,邀請專家給學校師生做專題報告,開展專題座談會和征文等活動。

隨著信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他們成長的需求。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生物學,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努力創設條件去引導學生,為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植入實踐性材料,既豐富了教材內容,體現了生物教學與生產生活實踐密不可分的特點,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趙雨云.讓生物教學活起來[J].生物學教學,2006,1(5):70-71.

[2]邱敏.新課程教學的靈魂——讓教與學活起來[J].中學生物教學,2007(Z1):6-7.

作者簡介:馬存群(1964— ),安徽肥西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生物學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生物教學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判斷函數單調性的幾個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幾點見解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