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菌劑對茭白秸稈堆肥過程的影響

2018-03-07 10:24徐四新諸海燾余廷園蔡樹美
上海農業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堆體茭白菌劑

徐四新,諸海燾,余廷園,蔡樹美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所,上海201403)

作物秸稈是一種農業廢棄物,如果處置不當,可能會成為環境的污染源。堆肥是處理這種廢棄物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秸稈主要由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等組成,傳統的堆肥時間較長,不利于養分的保存和利用。研究表明,合理地接種外源微生物有利于縮短發酵時間,降低有機物料中的難分解物質,從而提高堆肥的質量[1-4]。本試驗通過接種微生物菌劑,研究茭白秸稈在堆肥過程中的主要參數變化,探討微生物菌劑對茭白秸稈堆肥過程的影響,為提高茭白秸稈有機肥質量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與方法

試驗材料采用上海青浦生產的茭白秸稈和普通廢菌菇渣,其中茭白秸稈先進行粉碎;微生物菌劑采用上海練科有機肥廠生產的含有枯草芽胞桿菌、酵母菌和黑曲霉等微生物的復合粉狀菌劑,活菌總數>1.0×10 cfu/g。試驗設加菌劑和不加菌劑(CK)2個處理,接種菌劑處理的堆肥每噸物料添加1 kg微生物菌劑。

試驗在上海練科有機肥廠進行,將茭白秸稈和菌菇渣按4∶1均勻混合,堆成底寬約1.2 m、高約0.9 m、長約20 m的肥堆。每2—3 d翻堆1次。一周后,按多點混合法取肥料樣品,每隔7 d取一次肥料樣品。

1.2 試驗參數及測定方法

堆體溫度用水銀溫度計插入堆體中心測定,堆肥5 d后每天早晚測量堆體溫度,取其算術平均值描述堆肥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同時記錄環境的溫度;肥料水分用烘干法測定,pH采用pH計測定,測定方法按NY 525—2012標準進行。

肥料電導率(EC)測定:稱取肥料樣品10 g,加去離子水50 mL,振蕩30 min,靜置30 min后用電導儀測定。

發芽率測定:稱取5.00 g堆肥干樣于60℃100 mL的溫水中浸提3 h后紗布過濾,吸取5 mL濾液于鋪有兩張濾紙的培養皿上。在濾紙上均勻擺放50粒青菜種子(蒸餾水發芽試驗的發芽率為95.68%),3次重復,放在25℃的培養箱里培養36 h后記錄發芽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菌劑處理對堆肥溫度的影響

好氧堆肥過程中溫度變化主要有3個階段,分別為升溫階段、高溫階段和后熟降溫階段。其中高溫階段是堆肥的關鍵階段,大部分有機物在此過程中氧化分解,堆肥物料中幾乎所有的致病微生物在此過程中被殺死而達到穩定化[5]。由圖1可見,茭白秸稈堆肥5—7 d后,溫度迅速上升;10 d后接種菌劑處理的堆溫開始超過對照;大約14 d后2個處理均到達高溫階段,此后2個處理的堆溫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菌劑處理的堆溫達到63.3℃,比對照高8.5℃以上;大約30 d后到達后熟降溫階段,菌劑處理的堆溫比對照高11.5℃左右??偟膩砜?,接種微生物菌劑可以明顯提高堆肥的溫度,加速茭白秸稈腐熟的進程。

圖1 茭白秸稈堆肥溫度變化曲線Fig.1 The temperature curve of Zizania latifolia straw composting

2.2 菌劑處理對堆肥含水量的影響

堆肥原料水分多少及堆肥過程中水分調控,直接影響堆體結構、通氣孔隙及堆肥中微生物代謝等,進而決定了好氧堆肥反應速度快慢、堆肥腐熟程度和堆肥產品質量,是堆肥中最重要的控制條件[6]。由圖2可見,隨著堆肥的進程,堆體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趨勢。接種菌劑處理和對照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無明顯差異。

圖2 茭白秸稈堆肥含水量變化曲線Fig.2 Themoisture content curve of Zizania latifolia straw com posting

2.3 菌劑處理對堆肥pH的影響

堆肥初期堆體的pH較高,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基本保持穩定,這是由于含氮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銨態氮所致;堆肥后期由于硝化作用生成硝態氮以及微生物代謝產生酸而導致pH急劇下降[7]。本次堆肥試驗21 d后開始測定堆體的pH。由圖3可見,堆肥21 d后,堆體的pH快速下降,接種菌劑處理和對照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無明顯差異。

2.4 菌劑處理對堆肥電導率(EC)值的影響

電導率(EC)值反映了浸提液中可溶性鹽的含量,主要是由有機酸鹽類和無機鹽等組成[8-9]。由圖4可見,堆體的EC值先緩慢下降,再逐漸上升,最后緩慢下降并達到平衡。接種菌劑處理和對照相比,堆體EC值變化的趨勢基本一致,但接種菌劑處理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這可能由于菌劑處理增加了有機物質的分解速度,短時內產生了較多的有機酸鹽和無機鹽等物質,從而增加了堆體EC值變化的幅度。

圖3 茭白秸稈堆肥pH變化曲線Fig.3 The pH curve of Zizania latifolia straw com posting

圖4 茭白秸稈堆肥EC值變化曲線Fig.4 The EC curve of Zizania latifolia straw com posting

2.5 菌劑處理堆肥對發芽率的影響

堆肥的有機物降解過程中產生許多種類的中間產物,未腐熟堆肥中富含低分子量的有機酸、多酚等植物生長抑制物質。這些物質隨著堆肥的進程逐漸轉化消失。通過植物種子發芽試驗,能快速地測定植物生長抑制物質的降解情況[10]。由圖5可見,在堆肥開始后,產生的抑制物質較多,青菜種子的發芽率只有6%—7%;隨著抑制物質逐步減少,發芽率逐漸增加,在堆肥后2—3周內,接種菌劑處理的堆肥中間抑制產物增加較快,抑制作用明顯,發芽率低于對照。堆肥后期,隨著堆肥發酵過程的完成,2個處理的發芽率基本一致,均在94%以上。

圖5 茭白秸稈堆肥發芽率變化曲線Fig.5 The germ ination rate curve of Zizania latifolia straw composting

3 結論與討論

堆肥材料中的主要物質是較難降解的纖維素,接種菌劑可使堆體中微生物的總數增加,迅速形成優勢菌群,加快堆肥的發酵速度[11]。本試驗表明,接種菌劑可以明顯提高茭白秸稈堆肥的溫度;由于接種菌劑增加了有機物質的分解速度,短時間內產生了較多的有機酸鹽和無機鹽等物質,從而增大了堆體EC值的變化幅度;在堆肥前期,由于菌劑處理的堆肥中間抑制產物增加較快,抑制作用明顯,青菜種子的發芽率低于對照,堆肥后期2個處理的發芽率無明顯差異??偟膩砜?,接種菌劑可明顯提高茭白秸稈堆肥的溫度,加快茭白秸稈中有機物質的分解速度,加速茭白秸稈腐熟的進程,有利于堆肥質量的提高。

[1]李國學,黃懿梅,姜華.不同堆肥材料及引入外源微生物對高溫堆肥腐熟度影響的研究[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999,5(增刊1):139-142.

[2]龐金華,程平宏,余延園.兩種微生物制劑對豬糞堆肥的效果[J].農業環境保護,1998,17(2):71-73.

[3]席北斗,劉鴻亮,孟偉,等.高效復合微生物茵群在垃圾堆肥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2001,22(5):122-125.

[4]田慧,肖啟明,譚周進,等.纖維素分解茵的分離及腐解稻草的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1(1):49-52.

[5]羅泉達.C/N比值對豬糞堆肥腐熟的影響[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1):113-115.

[6]鮑艷宇,陳佳廣,顏麗,等.堆肥過程中基本條件的控制[J],土壤通報,2006,37(1):164-170.

[7]孫曉華,羅安程,仇丹.微生物接種對豬糞堆肥發酵過程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4,10(5):557-559.

[8]李春萍,李國學,李玉春,等.北京市南宮隧道倉不同區間垃圾堆肥腐熟度的模糊評價[J].農業工程學報,2007,23(2):201-206.

[9]郭春銘,榮湘民,韓永亮,等.微生物菌劑對生豬養殖墊料堆肥腐熟效果的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1(7):52-56.

[10]李國學.用水芹菜種子發芽特性評價污泥堆肥腐熟度和生理毒性[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1999,4(增刊):109-116.

[11]黃國鋒,吳啟堂,孟慶強,等.豬糞堆肥化處理的物質變化及腐熟度評價[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23(3):1-4.

猜你喜歡
堆體茭白菌劑
太湖茭白
一種復合微生物菌劑對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
食用菌菌糠堆肥化發酵特性及腐熟進程
施用功能微生物菌劑對重度鹽堿地向日葵生長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食用菌菌渣和白酒丟糟共堆肥過程中氮素變化及腐熟進程
難以忘懷的江南味
復合微生物菌劑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黑心”茭白
長了黑點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新型液體菌劑研制成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