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高職院校教師培養及培訓的經驗與啟示

2018-03-07 00:28李麗紅
現代交際 2018年4期

李麗紅

摘要:德國高等職業教育居于世界領先的地位的秘密武器是德國高水平的職業院校師資隊伍、職業院校師資的繼續教育體系以及德國對于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的重視,借鑒德國高職院校教師培養及職后培訓的經驗必將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和職后培訓提供發展的啟示和契機,進而保障我國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德國高等職業教育 高職師資 職前培養 職后培訓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4-0022-02

德國高等職業教育享譽世界,是德國經濟強大不可或缺的因素,擁有一套出色的完整體系:從娃娃貫穿童年、青少年和入職之前以及入職以后,為德國公民提供高質量的高等職業教育和終身繼續教育。雙元制職業教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為德國培養了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而德國職業教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秘密武器是德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對職教師資的繼續教育的高度重視以及投入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德國高職師資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經驗,必將為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的質量保證和發展之路提供借鑒。

一、德國高職院校對教師的入職要求高

(1)德國政府對職教師資的準入標準規定非常高。在德國所有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包括文化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都要經過嚴格的職前培訓和資格考試,通過后持證上崗。職業教育教師入職考試的考試內容、方式和流程在德國各項教育法令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德國《高等學??偩V法》明確規定,職業學院的教師必須具有兩年以上企業實踐經驗,擁有碩士學位以及至少2至3年的師范教育經歷。這些在客觀上保證了德國職教師資的專業性和高素質。

(2)德國高職教師須有雙師資格。在德國綜合大學培養的文化課職教師資首先要有42周以上的企業工作經歷,并且通過兩次考試,才能在高職教育的崗位擔任高職教師一職。

德國高職院校專業課師資要有技術員證書,到德國培養職業院校師資的大學進行脫產學習,學習內容包括專業教學論、職業教育學、通識課程等,考試合格,到職業學校參加至少18個月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的學習和實踐,第二次考試通過,拿到職業教育的教師資格證書后方可任教于高等職業院校。

德國高職教育雙元制中的企業實訓師資要求有“師傅”證書和專業資格考試證書,并且職業學校畢業后有5年的企業工作經歷。

(3)德國高職教師隊伍專職和兼職相結合。德國的高等??茖W校中專職教師通常只占40%,兼職教師占60%。兼職教師多數來自企業,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悉生產中的最新技術,并能將最新技術引入教學,這符合職業教育的需要。學校專職教師除了教學工作外,也密切聯系企業,與企業取得協作。這種教師隊伍結構保證師資質量和職業教育的質量。

二、德國高職院校師資培養體系完備

(1)德國高職師資培養單位。德國主要由技術大學、綜合性大學與部分專業學院共同承擔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任務。目前德國的主要綜合性大學和理工科大學都設有職教師資的培養專業。[1]包括著名的亞琛工業大學、柏林技術大學、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慕尼黑大學、漢堡大學、洪堡大學等24所研究型大學,建立了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機構及相應的職業教育研究所,為職業學校和企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和智力支撐。[2]

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最大特色在于重視職業教育,建立了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究機構,網羅了世界各地高等職業教育各領域的專家,開展職業教育理論、各專業教學論以及實踐研究,培養了大批理論上和實踐上能力強的職業教育師資。

(2)德國高職師資的生源。申請高職師資的學生包括:一是普通高中畢業生或職業高中的畢業生;二是有工作經驗的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申請要求至少有26周的企業實習等工作經歷。

(3)德國高職師資的培養課程。本科階段課程包括三大模塊:專業課程、通識課程、職業教育理論課程。德國高職院校師資培養理論基礎是專業教學與未來的職業活動是融合在一起的,這個理論的內在需求是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必須構建職業教育的教學論體。未來高職教師必須具備整合企業現場工作與學校專業教學的能力,設計學習型工作任務或項目、案例等來開展高職教學,要求教師緊跟職業前沿和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具有創新教學設計的能力。在安排課程上,先上通識基礎課程,漸漸引入專業課程,尤其重視職業教育理論教學,并且強調操作實踐,強調職業教育課程設計能力以及語言發展和技術更新等關鍵能力的養成。

總之,德國高職教育的師資培養既重視職業教育理論和專業教學,又強調未來教師的實踐能力、語言能力以及其他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師具有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和方法的能力,師資培養過程中要求未來師資要有“設計導向”“能力開發”導向的職業教學理念,在高職教學中運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的職業實踐,德國優秀的高職師資培養體系奠定了德國職業教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堅實基礎。

三、德國高職院校師資的職后培訓(師資繼續教育)

德國甚至歐洲都注重教師的職后培訓。歐盟《2010年教育與培訓計劃》中第一個戰略即是“提高質量與效力”,首先要改善教師教育與培訓,因為教育者和培訓者的能力與技術水平將直接影響教育與培訓的質量,其次是發展新技術,強調關鍵能力,而且還強調運用信息與通信技術的能力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3]德國高職院校具有完整的職后進修培訓制度。

(1)建立了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德國職業院校教師參加職后培訓是責任也是義務,教師每年都要參加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新規范的進修培訓。

(2)培訓內容針對性強。提前半年做培訓規劃,學校、企業、教師進修學院、見習教師學院、院校發展中心、職業教育研究所根據情況申報培訓項目,政府批準后,網上公布培訓項目,符合條件的教師申請,審核后開班。endprint

(3)培訓授課教師優秀。德國擁有來自學校、企業、行業協會或科研機構的高水平、優秀的授課教師庫,使得高職教師能夠經常與大師學習和對話。

(4)培訓質量評價全面。每個培訓后,受訓者要接受考核,考核合格者能獲得培訓合格證書,這也是學校評價教師的一個方面。培訓機構針對培訓效果進行問卷調查,以此提高培訓工作的質量。

四、德國高職師資職前培養及職后培訓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

“進門難、要求嚴、待遇好”是對德國高職師資隊伍的特點總結。德國高等職業教育要求高職教師要具備高水平的職業教育的科研能力和專業教學設計能力,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五年的職業實踐經驗,至少三年在企業的專業工作經歷。[4]這些先進的經驗對于我國高職教育師資的培養以及高職教育質量保障具有以下借鑒和啟示:

(1)提高我國高職師資的入職要求,增加高職師資的培養機構。我國專門培養職業教育人才的師范院校有20所,遠遠不能滿足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需求。[5]因此,我國高職院校招收師資無法做到像德國那樣嚴格要求,我國職教師資培養遠遠滯后于職教發展的內在需求。加大高職師資的培養數量和質量,提高高職師資的待遇,學習德國重視職教師資的培養,使更多卓越的大學承擔培養職教教師的責任,設置招生各個職業教育專業,綜合大學加強職業技術教育的科學研究和理論研究,提升培養職業教育教師的質量,改變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進入高等職業教育的低門檻的現狀,逐步提升我國職教師資的入職標準,吸引最優秀的人力資源進入職教領域,成為職教師資。

(2)加強我國高職師資的職后培訓制度化和常態化。我國高職師資因為沒有一個嚴格的入職標準和要求,之前進入高職的師資學歷不高,中專、大專和本科都有,自2013年以后,進入高職的師資才基本具有研究生學歷,但是缺少企業的工作背景和實踐經驗,這樣的高職師資隊伍對我國日益擴大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需求是巨大的阻力,因此要求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必須重視高職師資的培訓和在職教育?!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完成培訓一大批“雙師型”教師、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實踐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教師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推動和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職業教育科學發展。[6]因此,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但是這對我國1391所高職院校的高職教師的培訓需求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的。必須學習德國高職師資再教育經驗制度化和常態化,加強在職高職師資的繼續教育,把校本培訓、省級培訓、國家培訓和國際培訓結合起來,確保高職教師師資培訓的質量,加強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和培訓。

(3)促進我國高職師資入職要求和職后培訓受法律保障。首先,學習德國形成健全的法律條文。德國聯邦政府先后頒布了《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促進法》《實訓教師資格條例》等,規定職業學校教育為義務教育,對教師的任職資格作出明確規定。由于嚴格執法,德國企業中未受過職業教育的工作者僅為3%。[7]

(4)重視和加大投入對職業技術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科學研究。德國職業技術教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也歸功于德國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因為我國的高職師資具有博士學位的鳳毛麟角,大部分沒有接受過嚴格的學術規范和職業教育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培養,再加上高職教師教學工作量大,導致高職教師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開展職業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系統科學研究。而且,相關職業教育管理部門對職業教育科學研究也存在忽視現象,沒有提供充分的指導和支持,這相應地造成了高職教師教學理論深度不夠,教學能力不強的后果。因此,在強化高職師資職后培訓的同時,也需要加強職業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研究,用先進的職業教育理論來指導高職教學實踐。

總之,德國人篤信,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是德國制造業保持世界領先的重要保障,是德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在德國培養一名合格的職教教師前后需要7年的時間。借鑒德國的經驗,反觀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與職業教育教師的地位存在著極大的反差,在推崇學術教育和文憑至上的氛圍下,職業學習的重要性仍被嚴重忽視,因此必須提升職業教育的地位,完善我國職業教育法律法規,提高高職師資的地位和待遇,做到高職師資的職前培養充分、嚴格,職后培訓扎實、及時。

參考文獻:

[1]許云昭.超越差距——中外職業教育比較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74.

[2]姜大源,吳全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

[3]趙昕.邁向終身學習社會——21世紀初歐盟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研究[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68.

[4][7]匡瑛.比較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變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3,82.

[5]吳少紅.從德國職教師資培養談起[J].教育發展研究,2000(3).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責任編輯:于蕾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