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探究

2018-03-09 08:29朱成日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8年7期
關鍵詞:規劃管理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朱成日

摘 要:我國林業資源比較豐富,如果運用合理將會促進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林業方面的管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文章先敘述我國林業資源管理的現狀,依據現狀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關鍵詞:林業資源;規劃管理;可持續發展;機制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07-0126-02

Abstract: China is rich in forestry resources, which, when used reasonably, can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but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concerning forestry management, which again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resources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stry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it is intended to fi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Keywords: forestry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我國的林業資源存在嚴重的供求失衡,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不僅影響我國的經濟水平,還影響我國的生態環境,為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需要運用合適的機制和對策來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 我國林業管理的現狀

1.1 開采和培育存在失衡

限制現階段我國林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采育失衡,這一問題是我國相關部門和林業管理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問題在我國林業資源生產和規劃管理的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目前對于木材的需求量越來越高,隨著需求量的提高人們開始肆意地砍伐樹木,砍伐樹木的量遠遠大于樹木生長的速度。我國的林業部門培育和保護林業資源的專業技術沒有達到理想水平,沒有充分培育林業資源,這也是林業資源供不應求的重要原因。樹木的生長和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以現階段社會對木材單位時間內需求量遠遠大于木材的生產量和成長速度,如果長時間地增加砍伐量,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解決供大于求的基本方法增加生產量,如果國家相關的部門沒有管理好林業資源的配置問題,那么就會導致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間接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

1.2 林權結構單一

我國的林業資源歸國家所有,產權經營的范圍屬于公有制,林業資源生產和經營的權利不屬于具體的單位,而是屬于國家的相關部門所有,由國家直接制定經營和管理的方案,再下發至地方基層的管理單位。這項制度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就是地方單位沒有林業資源的收入,還要管理林業資源,國家給予的補貼和基礎設施都非常缺乏。林業資源的生產和管理是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支持的資金不足就會影響林業資源的生產和管理,國家的相關部門應該結合我國林業生產的經營的現狀,給予基層單位足夠的資金和基礎設施的支持,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生產和管理。

1.3 生態補償機制不成熟

生態補償機制就是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相關各方之間利益關系的一種制度安排,主要針對區域性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領域。森林資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員,森林資源的生長周期其實就是樹木進行自我保護的一個過程,在我國現階段的林業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就需要在樹木成長的過程中實行生態補償機制,維持林業資源在生態系統中的平衡,國家的林業部門和政府部門應該相互配合實現林業資源的重新建立,為基層的管理部門提供足夠的管理資金,滿足基層部門的日常管理的需要。在我國,生態補償機制還在嘗試實施中,處于初級的發展階段,所以還沒有發揮出生態補償機制的基本功能,并沒有解決現階段出現的問題嗎,導致林業資源開采和生長嚴重不均衡。

2 可持續發展對策

2.1 生態型林業

我國對于林業資源的生產管理能夠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合理運用林業資源也能從側面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生態平衡的根本原則是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在規劃和管理林業資源的過程中應該建立生態性林業,維護林業在生態系統中的基本作用,這樣就提高了林業對于生態系統的保護作用。國家的林業部門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重點加強生態型林業的資源的建設,強化林業資源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推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

2.2 提高育林人員的工作效果

林業資源是持續性可再生的資源,如果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管理林業資源,就能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在進行林業資源的具體管理時要綜合運用人工育林的方法,提高林業資源的可再生的能力,間接地降低了林業資源的消耗。國家的林業管理部門應該與相應的部門合作研究合適的法律法規,合理規范林業資源的采伐之后的保護行為,提高育林的實際工作效果和林業資源的可再生能力。國家的林業資源管理部門應該廣泛地宣傳培育林業資源的技術,特別是宣傳林業資源的可再生技術,對于基層的林業資源培育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指導育林人員的相關育林技術,提高育林人員的技術水平,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endprint

2.3 優化林業產業結構

林業資源的運用情況有以下三種:首先在農業方面作為基本木材和柴薪使用;其次在工業方面,對于木材產品進行加工工作,從而提高木材產品的附加值,為林業企業或個人帶來經濟效益;最后將林業資源開發為旅游資源,充分的提高林業資源的觀賞價值,促使經濟效益的提高。林業資源的管理部們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根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產業調整工作,要平衡好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4 監管工作

對于林業管理的監管工作是林業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落實到實際的管理工作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采用以下的措施來完成林業資源的后續的工作。第一,工作人員要積極地進行路也區域的巡查的工作,抓到偷伐林木的人員要給予嚴厲的處罰;第二,針對一些林業資源的破壞現象,例如縱火等,應該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懲罰;第三,國家的相關部門應該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建立林業的防火系統,將林業的防火科學化,減少火災的發生。

2.5 轉變思想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粗放的外延發展模式,它追求的只是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不注重對于環境的保護,造成資源的高消耗,從而制約了后期經濟的發展。我國林業的發展也經歷了這一個階段,造成了森林資源的極度浪費,因此要做好林業管理工作,必須與時俱進,轉變林業管理的思想,提倡現代林業管理思想,加強宣傳保護工作,提高全民對于資源合理利用的認知,注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平衡,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實現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目標。

3 創建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3.1 關于我國法律中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上文關于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主要都是基于國家政策方面的理解,除了國家的政策制度以外,法律法規的手段能夠最有效保持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我國的《森林法》中充分體現了對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該部法律能夠合理地保護和利用國家的林業資源,促進國家土地綠化的速度,有效地調節國家的生態系統、氣候變化、森林儲水量,這部法律符合我國的國情和國家人民的基本需求,這部法律有利于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法律中第五條的規定,林業建設的基本方針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管理對策。其中一條還規定了指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國家的相關部門應該定期組織全民參加植樹造林的活動。這條法規反映了國家對于林業資源的高度重視,傳遞了國家關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3.2 完善現行的法律法規

我國關于林業資源的法律,如《森林法》在立法思路和原則方面等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國家的立法部門應該及時與林業部門協商、探討,找到法律法規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加以修改之后再實施。從我國法律法規的發展角度出發,關于林業資源方面的立法應該借鑒英國、法國等國家關于林業資源的立法經驗,將環境保護的思想優先實行,結合生態建設的基本要求,當林業資源在生態方面與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發生沖突時,堅持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保護林業資源。在立法原則方面,關于林業資源的立法要堅持以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為原則,將生態平衡放到第一位,結合森林生態系統的基本發展規律進行立法,最終實現立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

3.3 嚴格執法

在這種林業資源供過于求的情況下,林業資源的消耗量必須小于成長量,相關部門就必須嚴格控制林業的采伐數量,不能超過規定額度,國家的林業部門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對砍伐量的控制。管理人員嚴格地控制林地的總量,如果存在破壞林地的違法行為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在木材運輸過程中,憑證進出林地區域,嚴格按照運輸的木材量檢查,建立全面的木材運輸證的實施機制。建設地方林業資源的執法隊伍,努力宣傳關于林業資源的法律法規,讓法律法規對林業資源形成有效的保護,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4 結束語

我國社會在發展的同時,需要注意我們所處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應該不斷提高林業資源的管理工作創建生態型的林業,從育林基層人員出發提高他們的工作效果,改變林業的產業結構,平衡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做好林場的監督管理工作,轉變人們對于環境經濟的思想認識,最后創建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機制,形成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參考文獻:

[1]吳德旺.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22-222.

[2]梁少忠.基于生態林業建設角度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途徑探討[J].南方農業,2016(32):33-34.

[3]肖遙,王國亮,李雄.快速城鎮化視野下中國城市林業規劃發展現狀與特點[J].建筑與文化,2015(7):179-181.endprint

猜你喜歡
規劃管理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關于林業造林技術的研究
對林業資源與林業造林方法的探索與研究
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討
關于新農村建設規劃的探討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