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關系型作文題審題立意淺議

2018-03-12 22:05鐘萬春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18年2期
關鍵詞:文品無字人品

鐘萬春

高考關系型作文能同時檢驗考生的思辨能力、思維品質和人文價值取向,因而受到一些命題者的偏愛,是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個熱點。例如2015年全國卷Ⅰ的“情與法”,上海卷的“堅硬與柔軟”,四川卷的“老實與聰明”,2014—2017年浙江卷的試題,均是關系型作文題,2017年全國卷Ⅱ的試題也可以說是關系型作文題的變式。如何備考關系型作文題,筆者擬從審題立意方面提出幾點思路。

一、明晰概念

概念是思維的起點,明晰概念內涵是理性思維的前提。審題時一定要正確把握相關概念的字面義和語境義,明確概念內涵的具體所指,切不可模棱兩可,否則就有可能導致審題偏差。

如2017浙江卷的作文題,首先要明確“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個概念的所指。按作家盧新華自己的理解,“三書”對應為“書本知識”“自然與社會”“自己的心靈”。在實際考試中,考生對“有字之書”“心靈之書”的所指基本明確,但對“無字之書”的所指拿捏不準,有人認為是指實踐能力,有人認為是指隱性的不能呈現的知識,更有甚者認為是比較玄幻的天書之類。

實際上作家本人及命題者,都在引導青年學子思考如何走好人生路,即既要學好書本知識,又要關注現實社會,更要重視精神追求。這三個層面從具體到抽象,從淺近到深奧,從物質到精神,環環相扣,構成有機的統一體,體現了命題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趨向。因此,如果考生對這幾層內涵的理解稍有偏差,其審題的效用層級就會下降了。

需要特別提出的特殊情況是2015年全國卷Ⅰ及2017年全國卷Ⅱ的作文命題樣式,考生需要自己概括關鍵詞,然后選擇兩三個關鍵詞,對其概念的內涵進行思辨。它是關系型作文題的一種變式,對考生審題能力的發揮設限更多。

二、優選角度

辨清關系型作文題中構成論題的兩三個關鍵詞或短語之間的特定關系,辯證思考概念間的邏輯意義,是審題立意的一個重點。概念間的關系主要有:

一是并列關系,即同一論題下兩個概念間的地位是平等并列共存的關系。如2015浙江卷的“文品和人品”,文品和人品是文人品格的兩個方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文化積累,得出兩者之間關系的三種邏輯意義,即:其一,正相關,文品好,人品也好;其二,負相關,文品好,人品不一定就好或人品好,文品不一定就好;其三,不相關,文品與人品間毫無關系。再如2015上海卷的“堅硬與柔軟”,堅硬與柔軟是人內心的兩種不同心態,即有時要堅硬,有時要柔軟,要能調適自己的心態。

二是矛盾關系,即對立統一關系,兩個概念間看似對立矛盾,但實質上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和諧統一的。如“個性與共性”,沒有“共性”就無所謂“個性”,沒有“個性”也就沒有“共性”,二者對立統一??忌鶕罘e累,可馬上得出兩種邏輯意義:其一,既要遵循約定俗成的社會規范,又要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其二,彰顯個性并非毫無約束,要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體現時代意義。

三是選擇關系,即概念間的幾種可能性要有所取舍選擇,不能兼有。如2016浙江卷的“虛擬與現實”,是接受虛擬現實,還是拒絕虛擬現實,或者是跟它保持一定的距離?考生必須有明確的選擇,不能含糊其詞,模棱兩可。

四是條件關系,即兩個概念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一方以另一方為前提或條件。如2015年全國卷Ⅰ的“情與法”,“法”是“情”的前提,即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講情,不能為情而違法;當情與法矛盾時,雖情有可宥,但法不容情。又如2014浙江卷“門與路”,要探尋未知世界,需要不斷地學習、探索、創造,后者是構成前者的條件。

五是遞進關系,即多個概念之間內涵依次推進,后一個比前一個更進一層。這是多元思辨常見的關系。如2017年浙江卷,“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即青年學子走好人生路的三個層面,是環環相扣,一層更進一層的。

六是混合型關系,即多個概念間混合了并列、條件、遞進等關系。這也是多元思辨常見的關系。如“理想·奮斗·機遇”,理想的實現要以個人奮斗與抓住機遇為前提條件,奮斗與機遇之間,考生可理解成并列關系或遞進關系。

辨清概念間的關系和邏輯意義后,考生要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篩選出一個自己有素材寫、能寫出新意、能避開大眾視角巧拿高分的角度或觀點來寫。如2015浙江卷的“文品和人品”,相對于大眾視角“文品好,人品也好”,選擇“文品好,人品不一定就好”的小眾角度,得分可能會更高。

三、深挖內涵

立意忌淺忌俗忌大忌全,要切口小、出新取巧深挖。

關系型作文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分析思辨能力這個核心素養,具體考查對概念的界定能力,考查其思維的指向性、關聯性、邏輯性、深入性。備考指導時,必須突破思辨的深度這個難點,并從追問概念、本質、原因、結果、作用、辦法、措施及關涉對象、內容、現實存在問題等角度,縱向思考,橫向聯系,直抵事理的本真或人文價值的核心。

現以2017年浙江省高考優秀作文為例加以闡釋。

人道“書”途

①作家說人要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正與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且“文質彬彬”的思想契合。在我看來這種“三書論”的合理性是已經時間考證的。

②人道實為“書”途。

③“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睍闹匾俏阌怪靡傻?。人這一生要讀“有字之書”,這不僅是對閱讀的召喚,亦是對思考、對思想的回歸。讀書讓我們明理,明《草色天堂》中寬恕之理,明《菜根譚》中寧和之理,明《老子》樸素辯證之理,明《大學》“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用文字的形式記載、傳承信息,使閱讀者能夠根據這些信息來獲知并提升自我,這正是“有字之書”的正解。

④“有字之書”又需佐以“無字之書”——實踐。

⑤這里所謂“無字之書”,并非所謂死板地“格物”,如王守仁觀竹七日只余頭痛?!盁o字之書”乃是于生活實踐中汲取新知,懂得世俗之智慧,如“孔子問農耕”;又如曾國藩以實踐證明這一生的“將人則勝,自得則敗”,最終明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奮力,自勝者強”的道理。生活立足于實踐,意識活動亦發源于實踐,因而只讀“有字之書”卻不加以“無字之書”,是為白璧微瑕,完璧尚未歸趙。而唯有佐以“無字之書”,方可朝向亭林先生那般堅定而自信、堅實踏實的身影追去。

⑥而最終,“書”之內化于心靈,是以“心靈之書”即為“修心之術”。也許我們懂得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之教義,但唯有內化于心,增加心靈面對困難的厚實度,才能發揮其功效。若非越過心中“墨飽心寬自在身,澹然幾筆復天真”之書,申石伽先生又怎能道出“一支大竹通霄漢,塑個頂天立地人”的狂語呢?

⑦遍閱書籍,方知文中有大道;嘗過世味,亦知實踐出真知;終乎于心,始知人之修行。人之道路實為思想生活,最終為心靈的“書”途。

⑧推而廣之,人道如此,國家之道難道不是如此嗎?國家要讀“有字之書”,是國家要珍惜傳統,又包容外來文化。這在文化底蘊如此深厚之中國猶為重要。國家要讀“無字之書”,也要有“摸著石頭過河”之勇氣,有切身實踐,在理論見諸實踐又改善于實踐中提取“大道”。而國家讀“心靈之書”,則是在全球范圍內用人類共同普適之意識如“環保、和平、發展”來維護地球村之繁榮。

⑨因此,無論在“三更燈火五更雞”的過去,還是在迅速發展的今日,人道“書”途實有其理。

文章①、②段切入論題,聯系前人相關論述,提出“人道實為‘書途”的核心觀點,可謂高屋建瓴,為下文的聯想作了鋪墊。③~⑦段分別對“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進行闡述,由淺入深,從物質到精神,從具象到抽象,層層推進。一般的考生能分析到三者的遞進關系已經很不錯了,但該考生沒有囿于常規,而是大膽聯想,⑧、⑨段再深挖一層,由人聯想到國家,并提出國家閱讀“三書”的內涵,頓時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顯得底蘊深厚,才思敏捷,境界高遠。

可見,在寫關系型作文時,提升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在備考過程中,考生須注重四種思維能力的養成訓練,即:辯證式思維,防止思維片面化;縱深式思維,防止思維表面化;因果式思維,防止思維簡單化;創新式思維,防止思維平庸化。

[作者通聯:廣東東莞市松山湖莞美學校]endprint

猜你喜歡
文品無字人品
吃飯見人品
無字的情書
不可思議的旅程
名篇中的文品與人品
分手最見人品
書從無字讀起 路自跬步行出——記甘肅政法學院崇文詩聯社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