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價值

2018-03-12 08:00馮榮
人民論壇 2018年5期
關鍵詞:思政工作價值

馮榮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昂秃稀笔侵腥A優秀傳統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同要素融合的理想的結構存在形式。對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和合文化具有調和觀念沖突、修復道德裂縫、建構生態倫理等現實意義。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和合文化的環境教育、思想引領、人際疏導等功能,能夠促進人與自然、社會、他人和自我的和諧。

【關鍵詞】和合文化 思政工作 價值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化凝聚著一個政黨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智慧,是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引領著人民群眾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就其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建設,是一種階級性的文化傳播行為和活動,關乎著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而“人,本質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解決人的思想觀念問題,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西方文化入侵和多元文化并存等現實問題,亟需同樣用文化的方法進行破解。面對這一新課題,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這里所說的文化,就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文化”?!昂汀敝傅氖呛椭C、和平、中和,“合”指的是匯合、融合、聯合。顯然,和合文化注重人的精神的超越與升華,注重人的品格的健全與完善,更是要求人們求同存異、和而共馳。

和合文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調和觀念沖突,實現和而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的文化是有差異的,甚至在思想、行為上表現出抗辯與對立。美國學者亨廷頓就認為,不同的文明是難以融合而且是相互沖突的。但事實上文明既存在著對立,也可能走向統一。中華文明之中的“和合”文化,富含辯證的智慧,不僅包含了不同事物之間的“和道”,而且內蘊著相互之間的“合一”。其本質上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且追求事物之間的和諧統一。這種統一,既包括了物物之間的統一,也包括了人人之間的統一。從而,和合文化構成了社會關系發展的自然法則,成為了人們處事立身的行為規范,更是各種思想觀念交融相會的價值旨歸。

修復道德裂縫,實現和諧共生。人是社會化的產物,具有客觀的社會屬性。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實中的人利欲不斷膨脹,人與人之間出現了不信任的道德裂痕。部分人見利忘義抑或唯利是圖,道德水平大幅下滑。面對摔倒的老人“扶不扶”的爭論,儼然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現實中的一對特殊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必然要求植入一些文化基因?!昂秃稀?,立足于“貴和尚中”,強調友善親和、以誠相待,主張以一種開放、包容、悅納的胸懷去接受他人,能夠實現彼此之間“和”而容“異”,建構一個萬物祥和、和諧共生的社會秩序。

建構生態倫理,實現和合圓融。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如孔子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不僅要使人人和諧,更要實現“天地和”。然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人類世界也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危機,比如,疾病的肆虐、人口的爆炸、霧霾的加劇等等。這些問題,說到底是人的思想導致的人的認識與實踐問題。因此,構建新的生態倫理,就是要在現實中解決生活世界層次上的道德問題。不僅要解決與“他和”,而且也解決與“己和”。歸根結底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在人與自然的互相協調、互相尊重和可持續發展中,實現人與自然的生生不息。

打造家園情懷,實現和馳愿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使社會成員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道德品質。從而,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和運動發展的社會就構成了人類的生活共同體。但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所以,人的和諧才可能造就社會的和諧。當下,互聯網飛速發展,生活世界呈現出“無中心”。這同樣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嵌入方式。和合,以實踐“氣和”為立足點,更以追求“意合”為價值旨歸。這種和而共馳的道德要求,對于思想政治工作來說無疑具有實現共同愿景的現實張力。

和合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價值顯現

發揮和合文化的環境教育功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天地和合則美,萬物和合則生”。環境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所處的環境,從而擁有更多的知識、方法和技能去調和矛盾、適應環境。立足“和合”的教育理念,能讓人們明白人與自然一體且共存共榮,在改造自然界的過程中,不至于陶醉在恩格斯所說的“對自然界的勝利”中。否則,就會引發自然界的報復?!昂秃稀钡沫h境觀,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積極建構起主動承擔自然生命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責任。從而內化為熱愛、保護、發展環境的高尚道德自律,外化為與自然和諧、和平、和而共馳的行為自覺。

發揮和合文化的思想引領功能,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保穩定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里所指的美好生活,首先是社會的和諧。這是與和合文化所倡導的以和為貴、貴和尚中、和而共輿本質目標上是相一致的。通過和合文化的引領,能夠讓人們更加準確地理解美好生活、創造美好生活。反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全過程全方位滲透“和”與“合”的思想,對于實現尚和合、求大同,建構良好的社會秩序,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揮和合文化的人際疏導功能,實現人與人的和諧。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人際間的矛盾和沖突總是客觀存在。然而,人際和諧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又具有不容小覷的地位和作用,是整個社會走向和諧的重要基石。因而,必須“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協調關系,理順情緒,使人們心情舒暢地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和合文化是一種指向人的道德文化。在處理人際關系上,主張“以和為貴”,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團結和協作,能夠最大程度地促使人們凝心聚力。這種人際疏導的方式,顯然可以在諸多矛盾和沖突的對立中求同存異,達到一種事物均衡、平和的狀態,有利于調和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妥善處理不同利益群體的問題,實現真正的人際和合。

發揮和合文化的心理調適功能,實現人與自我的和諧。只有個體變和諧了,社會才能全面和諧。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當下,要想獲得內心的寧靜,往往也是不易的。中華和合文化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智慧。比如,道家的“見素抱樸”,儒家的“養心莫善于寡欲”等。發揮和合文化的調適功能,就是要通過持續的思想政治教育,讓人們明白清心而寡欲的重要性,不至于形成心理落差和道德挫敗感。身與心和諧了,人與自我才能和諧。運用和合文化調適心理的價值就在于啟發人民群眾正確的認知,以達到身與心的平衡狀態,最終使之外化為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強大現實力量。

(作者為臺州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研究課題(項目編號:17GXSZ10YB)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之江新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責編/孫垚 美編/楊玲玲endprint

猜你喜歡
思政工作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電力企業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方法
煤炭企業人事管理工作中思政工作的融入及意義研究
國企企業文化和思政工作實現融合的有效方法與途徑探究
宣傳工作對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探討
“給”的價值
一塊石頭的價值
小黑羊的價值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