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對不起上海,虹橋我們拿走了......

2018-03-15 22:14
音樂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商務區虹橋城市群

國家發改委網站正式發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長三角城市群基本形成經濟充滿活力、高端人才匯聚、創新能力躍升、空間利用集約高效的世界級城市群框架。

《規劃》第一次提出,要建設長三角世界級的城市群。同時,《規劃》將上海定位為“全球城市”,這一學術界談論已久的觀點,正式寫入國家級規劃。

國務院一紙批文的背后,卻是一個驚天的秘密,有一天,大虹橋將不再屬于上海,它的未來是長三角的宇宙中心,即第六大世界級城市群的宇宙中心。

大虹橋的新定位

早幾年上海雖然表面是長三角的宇宙中心,但一直沒做成,就是因為大虹橋的發展沒有上升到國家戰略,而隨著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的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公布,大虹橋成為了上海這個未來第六大世界級城市群龍頭的核心樞紐幾乎是板上釘釘。

不久的未來,他有可能不再簡單地屬于上海,而是成為整個長三角的宇宙中心。

根據規劃,這里擁有十條磁懸浮列車的站臺,三十條城際及高速列車的站臺,一個能容五條線路的地鐵站,兩個能容納國內國際航班的機場航站樓和一個新的城際巴士總站,日均人流量達110萬至140萬人次。

這里高鐵1小時達杭州西湖、飛行1.5小時到韓國濟州島、1小時內到達長三角各重要城市、2—5小時內覆蓋全國和日韓等東南亞主要城市、全世界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就是這么NB。

可以說虹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強勢引領虹橋時空經濟圈,64種的連接可能,56種換乘模式,“軌陸空”三位一體,世界變得觸手可及。

大虹橋的新未來

隨著國家戰略的出臺,大虹橋邁向第六大世界級城市群宇宙中心的新定位也越發清晰,這個區域的新未來也開始呼之欲出。正如前文所說,也許有一天,大虹橋將不再屬于上海,因為他是屬于世界的。

如今的大虹橋早已不是交通樞紐的概念,勢如破竹的發展速度以及核心商務區的雛形初具,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巨大能量。

根據上海的“十三五”規劃,大虹橋將為長三角城市群提供一個世界絕無僅有的綜合交通平臺、一個最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服務平臺、一個產業發展和生產管理的企業總部發展平臺、一個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貿易發展和資訊服務管理平臺。

更是一個全球的宜居之地,以交通樞紐為標志的人流物流,將會逐步向商務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轉化,并由流動轉為聚集,由潛在財富蛻變為切實可見的城市紅利。

為什么這樣說呢?除開交通的便利,我們可以想到的是:

首先,政策力度增強。

作為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大虹橋的規劃可謂百年一遇,總占地面積86.6平方公里,涉及閔行、長寧、青浦、嘉定四個區,其中主功能區面積27平方公里,涵蓋了交通、產業、布局、結構等多個方面。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的推進,“大虹橋”規劃是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發展極,是未來10-15年長三角經濟發展核心之一。因此政策力度也不斷加強。

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去年年初的上海兩會上,有政協委員就坦言:“我們必須把虹橋商務區上升到上海發展中虹橋與浦東的關系,長三角發展中上海與江浙的關系,以及國家發展中上海與整個長三角層面的關系?!?/p>

在其看來,浦西應該成立虹橋新區,要比目前的虹橋商務區擴大8到10倍,可以考慮合并青浦及奉賢、金山部分區域,直接與江浙兩省接壤。

從南匯并入浦東、盧灣并入黃浦,再到閘北、靜安合并,我們可以相信,虹橋新區的成立,并不遙遠。

其次,就是全球商務集聚區顯雛形。

據統計,“大虹橋”空間范圍內將聚集近2000萬平方米的商務建筑面積規模,其中,生態園區型的商務經濟建筑面積與生態樓宇型的商務經濟建筑面積各占半壁江山。最令人吃驚的是,虹橋商務核心區地下空間建筑面積達260萬平方米,相當于18.5個人民廣場。

目前,“大虹橋”入駐企業已超600家,據了解,扎根上海虹橋的世界500強、行業領先企業有羅氏診斷、殼牌、宣偉等區域性總部,地區總部有冠捷、光寶、阿里巴巴等。

近期,德國永恒力叉車、KSPG已經簽約入駐并在申請地區總部,中國平安、長江商學院、伊頓國際教育集團等優質企業已入駐簽約,上海虹橋商務區初步呈現名企云集的景象。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商務區內352棟樓宇的建設將基本完成,入駐企業超過1000家!三年之內,預計將吸引近3000家企業入駐,約10萬白領在此辦公!

最后,就是26城市的聯動。

有業內人士這樣坦言,大虹橋的新未來前途光明。

在其看來,大虹橋已經頗具長三角宇宙中心的雛形。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只要是做國內市場的,或者是一些國際上傳統產業的500強企業, 基本上在上海設立總部,都會選擇大虹橋。因為這里空間大,土地多,指標多,大虹橋是未來幾年上海的后備空間。

與此同時,上海的輻射能力一直被質疑,主要是大虹橋以西的地塊有空白地帶,現在通過城市群的發展,可以利用大虹橋的城市樞紐功能把環上海的整個衛星城整體連在一起,確保長三角26城市的聯動,并確立其成為唯一一個可以輻射到全球的商業中心。

大虹橋的新速度

有了新定位,看到了新未來,那同樣我們也不得不說說大虹橋的新速度。

眾所周知,作為長三角的龍頭,上海則肩負著2020建成四大中心的歷史使命。要做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立足全球城市,成為世界的上海,則是上海2030的新目標。

到那個時候,就是全球移民目的地,與紐約、倫敦同臺競技。

而作為全球城市,房價也是一個衡量標尺。這也讓人聯想到最近上海接連誕生“地王”,泗涇、周浦、長興、顧村,拍出的地一塊比一塊貴。按這個架勢,有人甚至預言,連虹口涼城的地價都會到10萬/平以上。原來這也是準備和紐約、倫敦看齊啊。

僅目前來看,上海一些商業中心區域房價相比略高于紐約,但低于倫敦。隨著宇宙中心的確立,有業內人士預測,按照目前的規劃發展,大虹橋的樓市價值將會重估,樓市大虹橋速度也將會從長三角刮向全世界。

這主要得益于大虹橋世界級的配套初見規模。

虹橋商務區管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就坦言,大虹橋以企業總部、貿易機構、商務辦公為代表的主體業態,以會議展覽為載體的功能業態和以住宿、商業、文化、娛樂為主的配套業態搭配有序,已見成效。

提到生活、工作的配套設施,除了交通、文化,教育和醫療也是重中之重。在大虹橋以南區域,有這樣一個地方,所有先進技術、醫療資源、專業設備、各種國內外優質醫療機構和資源,都將聚集于此。

這就是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未來,在虹橋商務區生活工作的朋友們,可以享受“一站式”高端就醫體驗。

此外,各類高大上的教育資源也集中于此,為在商務區工作生活的市民提供了便利,比如知名的伊頓上海國際學前教育中心和上海諾德安達雙語學校,就已經在大虹橋安家落戶。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大虹橋區域內的國際級配套日趨完善,這使得CBD(中央商務區)和CLD(中央生活區)已經開始實現“融合”。這些配套的落定,也讓大虹橋速度一騎絕塵。

這也成為了大虹橋成為眾多房企必爭之地的最大詮釋。

翻開“大虹橋”土地成交記錄,自大虹橋規劃公布后,萬科、中海、龍湖、SOHO中國、萬通、星浩資本、三湘、協信、上海地產集團、正榮、富力、中駿等內地大型房企及香港瑞安房地產、臺灣麗寶建設等兩岸三地房企紛紛搶灘上海大虹橋,各大房企對“大虹橋”地盤的爭奪戰序逐步幕拉開。

開發商們的趨之若鶩,其根本原因就是,資源的稀缺性,誰先卡位,誰就有優勢。

基于對大虹橋區域發展前景的認同,龍湖、正榮、富力等眾多開發商們選擇了深耕區域的戰略,進行積極的卡位。

最后,讓我們在腦補一下這個場景,如果在陸家嘴建一條時空隧道,那么從20年前穿越而來的人們,一定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這座城市的發展如此之快,所需要的想象力,已不是藍圖和規劃就能承載了的。

而今天的大虹橋,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同樣開啟著一段難以思議的城市發展史,我們仍然無法預見到20年后,這里的高度與境界,但僅是當下所發生的,就足以令人熱血沸騰。

猜你喜歡
商務區虹橋城市群
鳳凰虹橋寫生作品賞析
商務區可持續發展現狀及評價指標初探
全國首個“5G示范商務區”在上海啟動建設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發布
19城市群規劃2017年將完成
一圖讀懂虹橋商務區“十三五”規劃
柳工挖掘機助力上海市虹橋商務區發展
中國將形成5個超級城市群
大交通造就商務區
中國城市群崛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