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注射聯合現代醫學康復技術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的療效

2018-03-16 02:39新鄉市中心醫院小兒康復科河南453000
現代醫藥衛生 2018年5期
關鍵詞:腦性現代醫學穴位

李 芳(新鄉市中心醫院小兒康復科,河南453000)

小兒腦性癱瘓在臨床上又被稱為小兒腦癱,是小兒時期較為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1]。其主要是指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在腦部早期發育時,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非進行性腦損傷而導致的姿勢異常與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等綜合征[2]。小兒腦性癱瘓也是造成小兒癱瘓的重要原因,及時給予患兒準確的診治尤為重要。為了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對穴位注射聯合現代醫學康復技術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62例腦性癱瘓患兒,將所有患兒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1例。全部入選患兒通過相關實驗室、影像學檢查及癥狀表現分析等顯示均符合全國小兒腦性癱瘓座談會中規定的相關診斷標準[3]:(1)運功功能障礙是由腦部病變引起的;(2)相關癥狀表現等均是起源于嬰兒時期;(3)腦損傷是非進行性的;(4)常伴有感知、智力障礙與癲癇等。研究組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 6個月至 7歲,平均(2.3±0.8)歲;痙攣型21例,共濟失調型4例,手足徐動型3例,肌張力低下型2例,混合型1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5例;年齡5個月至 6.5歲,平均(2.1±0.9)歲;痙攣型 22例,共濟失調型3例,手足徐動型4例,肌張力低下型1例,混合型1例。入選患兒家屬對此次研究內容均了解、知情。排除伴有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病變、伴有神經系統損傷及重度癲癇患兒。2組患兒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研究組實施穴位注射聯合現代醫學康復技術治療,穴位注射治療主要采取穴位交替注射的方式,共設置5組穴位,其中第1組為右外關、左曲池、鳩尾、足三里與陽陵泉等;第2組穴位包括腎俞、大椎、命門、筋縮;第3組穴位包括左外關、右曲池、陽陵泉、足三里;第4組穴位包括肝俞、風池、委中;第5組穴位包括血海、肩隅及豐隆等。每次注射采取胞磷膽堿(2 mL)與維生素B1(2 mL)、維生素B12(1 mL)聯合注射,每天行1次注射治療,連續治療10 d為一療程,注意療程之間需間隔1周?,F代醫學康復技術治療[4]主要是給予患者實施Vojta療法、神經發育療法(NDT)、Bobath技術治療及上田法等進行康復治療。對照組治療中僅給予現代醫學康復技術治療,治療方法同研究組。1.2.2 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主要通過對患兒的語言、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等進行檢測觀察,再利用尼莫地平法對治療效果進行計算[5]。神經功能主要是通過粗大運動功能測量(GMFM)進行評價,生活能力通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進行評價。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2 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2 組GMFM、ADL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兒GMFM、ADL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GMFM、ADL評分較對照組均明顯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GMFM評分、ADL評分比較(±s,分)

表2 2組GMFM評分、ADL評分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

3 討 論

小兒腦性癱瘓是臨床兒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是導致兒童癱瘓的重要疾病。其病變位置主要為腦部,但可累及四肢,癥狀體征主要表現為運動功能障礙、姿勢異常等,且常伴有行為異常、智能障礙、精神障礙、癲癇與語言、視覺、聽覺障礙等,不僅會對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對其家庭及社會等造成巨大的負擔[6]。目前,在小兒腦性癱瘓的臨床治療中有多種治療方法,但其治療療效常常參差不齊,故探尋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

臨床上對腦性癱瘓患兒主要給予康復治療的綜合療法,雖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往往十分有限。中醫學中將小兒腦性癱瘓歸屬于五軟、五遲、五硬等范疇,認為其治療過程中應將填精益髓、補益腎氣等作為治療原則[7]。穴位注射主要是指將患兒的治療藥物通過與其病變相關的穴位進行注射治療,其通常能夠將藥物治療及針灸治療的效果同時發揮出來。胞磷膽堿為一種核苷類藥物,且也是機體的天然產物,其能夠通過增加腦血流量而對腦功能情況進行改善。維生素B1、B12均具有營養神經及肌肉等作用,其能夠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正常功能運行進行維持[8]。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且GMFM、ADL評分改善情況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合穴位注射的療效更為顯著??紤]穴位注射中選取陽陵泉針劑具有止痛通痹、除濕祛風及舒筋活絡的功效,腎俞針刺具有強筋健骨、補腎填髓的功效等,同時將胞磷膽堿與維生素B1、B12注入穴位,能夠將局部效果提高,將肌張力降低,對痙攣進行緩解,使經絡疏通,從而對患兒腦部的微循環進行改善,促進腦功能的恢復;且還能夠將患兒的肌肉功能提高,對運功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等癥狀進行改善,從而使總體治療效果提高。

綜上所述,給予腦性癱瘓患兒穴位注射聯合現代醫學康復技術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能夠對患兒神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進行有效的促進,臨床應用推廣價值高。

[1]張新,彭桂蘭,張玲,等.穴位注射配合手法訓練治療小兒腦性癱瘓52 例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5,9(3):43.

[2]伍蓉梅,溫元強,魏紅,等.穴位注射結合家庭康復護理對小兒腦性癱瘓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8):58-59.

[3]施炳培,李惠,卜懷娣,等.穴位注射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精細運動功能障礙57例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2):105-106.

[4]楊威,劉欣,劉華霆,等.穴位注射聯合現代醫學康復技術治療小兒腦癱 61 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1):45-46.

[5]李霞,任莉,陳振輝,等.神經節苷脂頭部穴位注射佐治小兒腦性癱瘓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0,2(5):441-442.

[6]柴紅.穴位注射結合家庭康復護理對小兒腦性癱瘓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4,23(30):213-214.

[7]陳維華,黃嫚,周江,等.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2):1830-1832.

[8]郭紅.穴位注射配合針刺對小兒腦性癱瘓康復治療[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4):53.

猜你喜歡
腦性現代醫學穴位
對腦性癱瘓言語功能障礙患兒實施補腎健腦針法結合ST訓練治療的效果分析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養心
男性排濕,常按這五個穴位
鼠疫促進現代醫學
淺析醫學科技對眼健康系統發展的影響
評方小平《赤腳醫生與現代醫學在中國》
小兒腦性癱瘓早期康復與治療對生存質量的影響
中文版腦性癱瘓兒童生活質量問卷的信度
頭針加舌針聯合推拿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痙攣型2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