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中學的課程設置及特點分析

2018-03-19 06:49段新煥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廣東深圳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中學英國學校

段新煥(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廣東 深圳)

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所教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因此,課程是教育最基本的語言,是國家關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標最明確的表征,因此,關注一個國家關于學校課程的特點,能更直觀地把握該國教育的特質。筆者有幸參加了深圳市教育局組織的英國海外培訓學習和考察班,對英國的中小學學校教育和課程設置有了近距離的接觸與了解。

一、英國中小學的教育制度和課程設置

根據英國的教育制度,普及義務教育為11年,即小學6年,中學5年。年級劃分從小學一直延續到中學,即小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中學從七年級到十一年級。兒童5歲上學讀到11歲,然后到中學再讀5年,大約到15歲時畢業。畢業時需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GCSE:th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這種考試中的每一門課的成績都有從A到G共7個等級,取得此證書者可以被認為達到了社會招工的最低文化標準。五年制中學畢業的學生如果想升入大學,還需要到一些專門的公立區域學校再免費學習一年或兩年,然后參加A級考試(A-level:Advanced level) 或 A 級 附 加 考 試 (AS-level:Advanced Supplementary level)。因此,英國學校的課程安排將圍繞這一教育制度,并突出為學生未來發展服務的目的。

下面僅舉North leamington school(下文簡稱為NLS)一例,說明英國公立普通中學的課程安排情況。NLS是一所比較典型的英國普通公立男女生混合學校,學生年齡從11歲至18歲,年級從七年級到十三年級,其中十二、十三年級的學生參加A-level考試準備升入大學。NLS的七年級有簡單的入學測試,學校根據入學測試成績決定錄入。入學后學校還會在數學和英語上對學生進行層次分級,七、八、九年級在數學課上會采取分級教學。另外,學校為非英語母語的學生開設了專門的英語教育。

NLS開設課程時,在考慮到GCSE考試的科目外,盡可能地保持自然科學技術課與人文學科課以及藝術學科課之間達到基本平衡,這些課程將有助于學生在品德、文化、精神和身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并且影響到學校周圍的社會環境。

七年級教學年段每周的課程安排(表1)

八年級教學年段每周的課程安排(表2)

九年級教學年段每周的課程安排(表3)

從表1、2、3可以看出,學校不僅非常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還特別重視學生除智力發展以外的其他能力的發展。學校在保證英語、數學和科學課這些核心課程的必要課時的同時,為每個年級的學生開設了旨在發展學生德、體、美、勞各種智能的公民教育、體育、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課程。值得注意的是,NLS七年級的課程,學校開設了專門用于創造性思維訓練的opening mind課程,而且一周課時占到了6節,說明該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八年級和九年級課程上的設置基本沒太大變化,只是在某些課的課時有輕微的調整。八年級開始為學生開設了“公民教育”和“宗教教育”,一直到中學畢業,學生每學期都要上這兩門課。

十年級教學年段每周的課程安排(表4)

十一年級教學年段每周的課程安排(表5)

從表4、5可知,NLS在十、十一年級的課程安排上開始重視學生應對GCSE的考試,如十、十一年級取消了美術、戲劇、音樂、美術、實踐等課程,加強了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選考科目的學習,從中可以窺探到英國的一些學校應試教育的色彩也變得越來越濃了。值得注意的是,兩門核心數學和英語的課時在兩個年級都沒有減少,由此可以看出學校對這兩門核心課程的重視程度。在七、八兩個低年級開設科學課,等到高年級起這個課就由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分學科代替,并且這幾門課的課時至少每周三節,說明英國對自然科學知識的重視。

跟英國其他大多數中學一樣,英語、數學和科學是NLS學校的核心課程,是每個年級都必須開設并且要求每個學生必修的,學校會安排更多的課時供學生學習這些課程,而歷史、地理、體育、設計和技術(烹飪、縫紉、電路、木工)、外語、美術、音樂、公民教育、信息技術這些課程屬于NLS的基礎課程,也是學校的選修課,學生在每個學期開學前都要為自己選好課,并上報給學校教學支持中心,教學支持中心會根據學生選課情況為每個教師和每個學生排好課表。在英國,幾乎是強制要求學生都要選修一門外語學習,學生根據興趣可以選讀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有些語言特色學校要求學生選讀第二外語,如拉丁語、意大利語或漢語。學生在十年級開始就可參加GCSE考試,GCSE相當于我們國家的中考,學生要通過8門課的考試后才能獲得GCSE證書。

十二年級教學年段每周的課程安排(表6)

十三年級教學年段每周的課程安排(表7)

英國中學的十二、十三年級相當于我國的高三和大一,這時學生要參加A-level考試,根據A-level的成績申請大學。十二、十三年級的課程都是選修科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想在大學讀的專業進行選課。表12、13(表略),是來自兩個年級不同學生的課表,從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學生希望他去大學后想攻讀的專業方向。十二、十三年級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課時時間,學生可以自由去學校圖書館或其他課室自習。

二、英國中小學校課程設置的特點

毫無疑問,英國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英國中學的課程設置也逐漸形成了許多特色。

1.專業課程普遍化,校際合作滿足學生的選課需求

在英國,幾乎每所中學(相當于國內的高二高三),除了國家規定的核心課程——數學、科學和英語外,都開設了大量的專業課程供學生選讀,比如上文提到的NLS開設了戲劇、多媒體、舞蹈、美術設計、攝影、哲學、心理學等。但實際上,按照社會生活的需要,在中學階段可供開設的專業課程有近百門,但沒有一所學校有能力全部開齊,因此,在英國為了讓學生有充分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機會,位置相近的學校開始相互合作,共同開設盡可能多的專業課供學生跨校學習。比如Warwick School,該校是一所男子貴族學校,有七到十三年級共七個年級,但我們在參觀學校的時候偶爾也會看到少數女生,通過打聽才知道,是附近學校的學生來這里上專業課程。像Warwick School這樣精英學校(英國100所最好學校之一)也只能開設20多門課,而且有些課選修的學生非常少,為了減少資源的浪費和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選課的需要,Warwick School與附近的另一所學校合作,兩校各開部分課程,學生可以選擇對方學校的課程,并且學校每天安排校車接送跨校上課的學生。這樣,在滿足學生專業課程的選修需要的同時讓教育資源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共享,也幫學校和社會節省了許多開支。

2.從生活出發,重視學生的動手體驗

美國著名學者富蘭克林·博比特認為“教育是為成人生活作準備”。不知道英國中學的課程設置是否也受博比特的影響,在筆者去訪問的5所中學,他們的課程都共同體現這點——課程設置從“生活出發”,體現了很強的實用性。走進NLS的Design and Technology,就能看到學校為學生建設的木工制作教室、烹飪教室、縫紉手工教室等,里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現代化工具,如電鋸、電刨、螺絲刀、電鉆、縫紉機等,當然有許多工具筆者本人也不認識,教室四周的墻壁、樓道兩邊的墻壁上展出學生設計和制作木工成品、服裝等等。與NLS一樣,英國其他許多中學也都開設了類似的課程,同樣的,在這些學校你隨時可以看到由學生設計制作的作品。當然,我們國家也有許多學校開設了旨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綜合實踐課和勞技課,真心希望這樣的課程能落在實處,真正變得普遍化、常規化,真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生活和生存技能。

3.校本課程有特色,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英國的中學教育,除了重視核心課程、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外,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設的。在上文我們看到NLS為七年級的學生開設的旨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課程——Opening Mind,從過道兩邊的宣傳畫可以大概知道這門課程的內容,包括自我管理、反思性學習、創造性思維、問題解決、團隊工作和有效性參與。NLS的校方認為opening mind傳遞給學生的是一種超越任何一門單獨學科所能給的綜合能力,而這種能力又是學生學習各門學科所需要的,學生從中可以學到學習的方法、思考的方法以及與人合作。

Rugby High School也有一門學校自己研發的校本課程——Thinking Skills。校長介紹這門課程是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開設的,在對學生交上來的試卷分析發現,試卷中很少有思維過程的體現,大多只是知識的一種簡單復制,老師認為很有必要訓練學生思維技巧。于是學校就計劃開設這樣一門課程,首先培訓老師,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組研發了教材。實際應用中這門課程深受學生歡迎,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并在其他學校進行了推廣。Thinking Skills主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包括六個方面:獨立需求、創造力思維、學會反思、團隊協作、自我管理和有效參與者。

4.大量的助教輔導,“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在英國,大量的學生輔導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校不僅安排有一對一的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專門輔導,也有隨課堂輔助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的助教,當然也有升學和就業的咨詢和指導。

在NLS和Warwick School的數學課上,尤其是低年級的,都可以看到課堂上配備的助教,他們默默地為學生準備好學具,并隨時為落下步子的學生提供學業幫助。在我們參觀NLS時,一節七年級數學課上發生的一個細節給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節課的內容講一個簡單的組合問題。講課老師講了15分鐘課后,請同學們做練習。大多數同學都已經開始運算了,但有個男孩坐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后排的助教走到他跟前,示意要幫助他,結果小男孩仍然不動,問他什么他嘟著嘴也不回答。但助教一點不生氣,將課程內容耐心地為小男孩講了一遍,這個男孩仍然不明白。助教又請來專門管理學困生的副校長來幫助這個孩子,副校長通過反復舉例、反復解釋,這個男孩終于將課堂內容弄明白了。

大量的助教輔導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其他方面,如語言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筆者曾和一個學校的困難學生輔導中心的管理者進行了座談,她說因為學校招收非英語母語的學生,因此他們學校就有二十多個學生在英語表達上有問題,另外一些學生因為行為缺陷和情緒問題也需要幫助。學校為非英語母語的學生和學困生開設了專門的“EAL+IEN”課程。另外,針對有行為缺陷的學生則開設了自尊訓練、文化和數理訓練、電腦學習小組、友誼的訓練等。

5.重視戲劇表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筆者參觀的學校中,大都特別重視表演藝術課,要求每個學生每周都要上一節戲劇表演課。在中國,大多數學生,甚至是大學生,聽到“戲劇”二字的時候,感覺都是遙不可及和虛無縹緲的,甚至是高深莫測的,但在英國,戲劇課早在小學的時候,就被很多學校設為必修課了。為什么英國學校如此鐘情于它?筆者認為,或許是由戲劇本身的特性導致的。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一臺戲劇的排練演出,需要導演、演員、舞美、配樂、舞蹈、燈光設計……這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藝術門類,可以充分地發揮和培養學生全面的藝術天分和才干。戲劇的排練演出過程又是一個考驗個人與集體或是團隊合作的極佳的機會,從最初的排練到最后的演出,都需要每個成員每個部門緊密合作和協調,這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總之,相對于國內普通學校學生的課程學習,英國的中學生所需要面臨和應付的課業和任務要豐富和廣泛得多,也更實用得多。英國中學課程設置的專業化和特色化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與英國大多學校都開設的與大學教育接軌的專業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藝術設計課和教給學生生活生存技能的生活實踐課相比,我們許多學校設置的課程顯得較為蒼白。因此中國課程改革要取得更大的實質性進展,還需要有一大批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進行長期的思考與探索。希望我們的課程設置能做到百花齊放,從學生特點和興趣出發,真正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中學英國學校
英國的環保
在多解中學創新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英國圣誕節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學校推介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