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爾汗鹽湖:柴達木戈壁的鹽世界

2018-03-20 00:44孔凡品
森林與人類 2018年12期
關鍵詞:鹽土砂質鹽湖

孔凡品

中國最大的鹽湖是富饒的礦產寶地。鹽阻礙了植物的生長。卻孕育出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鹽景觀。

鹽湖是一種重要的濕地類型,特別是在中國西藏、青海、新疆、內蒙古等西部主要鹽湖分布區。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藏高原獨特的地質、地形和氣候植被條件為這里的高原湖泊濕地、沼澤濕地、河流濕地的廣泛發育提供了有利條件。在青海的西部北部集中分布著柴達木盆地鹽湖及沼澤濕地,其中察爾汗鹽湖是面積最大的鹽湖。

中國最大的鹽湖

察爾汗鹽湖區位于青海省西部柴達木盆地南部,在格爾木市和都蘭縣境內,海拔2670米。湖區東西長約168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包括察爾汗干鹽湖及達布遜湖、南霍布遜湖、北霍布遜湖、協作湖、團結湖、達西湖、小別勒湖、大別勒湖、澀聶湖及東陵湖等水湖。察爾汗鹽湖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鹽湖,是世界上僅次于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湖及澳大利亞艾爾湖的第三大鹽湖。察爾汗鹽湖區是柴達木盆地最低洼地區,有格爾木西河、格爾木東河、躍進河、清水河、托拉海河、灶火河、柴達木河、諾木洪河等10余條河流,匯水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

“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鹽湖地處戈壁瀚海,深居歐亞大陸腹地。這里氣候炎熱干燥,日照時間長,蒸發量遠遠高于降水量。年平均氣溫4℃,1月平均氣溫-12℃,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水量25毫米,年平均蒸發量3370毫米,為降水量的135倍。湖盆日照時長年均3200-3400小時,經常刮西風或四北風,屬于典型的大陸性干旱氣候。因長期風吹日曬,湖內形成了高濃度的肉水,逐漸結品成了鹽粒,湖面板結成厚厚的鹽蓋,異常堅硬。由于含鹽量高,鹽殼上寸草不生,呈現一種荒漠景象。

神奇的鹽喀斯特地貌

雖然在察爾汗鹽湖一切綠包植物均難以生長,但卻孕育了一種神奇的地貌一一鹽喀斯特地貌。漫步湖畔,人們可以欣賞湖水中正在生長的鹽花,也可以領略鹽湖一望無際的絢麗景包,鹽湖上的鹽蓋、鹽柱,千姿百態、奇景迭現。

察爾汗鹽湖是工業礦區,來這里的游人不多,所以更顯原生態美。風和日麗時,浩瀚的湖面如同—個巨大的寶鏡,倒映著藍天白云,天水相接。

在察爾汗鹽湖上,有一座長約32公里的“萬丈鹽橋”。它的神奇在于建橋的建筑材料是天然鹽殼。鹽橋既沒有橋墩,也沒有欄桿,光潔似鏡,橫臥在浩瀚無垠的鹽湖湖面,成為察爾汗鹽湖一道獨特的景觀。萬丈鹽橋的養護方法十分奇特。平時,一旦路面出現坑凹,養路工人就從附近的鹽蓋上砸一些鹽粒,然后到路邊挖好的鹽水坑里舀一勺濃濃的肉水,往上一澆,鹽粒很快溶化并凝結在路面上,再經過南來北往的汽車碾壓,

坑凹處便完好如初。

與鹽橋平行的是修建于鹽湖湖面上的青藏鐵路。青藏鐵路在鹽湖的一段也建在鹽殼上。建筑工人在修建時,先在鹽殼上鉆孔,然后將沙子灌注進去,厚厚的鹽殼就這樣依托幾千根沙樁承載起飛馳而過的列車。

聚寶盆的各種鹽類

察爾汗鹽湖為大型鉀鎂鹽礦產地,是一個以鉀鹽資源為主,伴生有鎂、鈉、鋰、硼、碘等多種礦產的大型內陸綜合性礦床,具有重要的工業價值,其形成時代為第四紀上更新世至現代。察爾汗鹽湖礦產資源包括了肉水資源及同體鹽類資源,肉水主要是品問肉水,肉水中含有豐富的鉀、錳、硼、鋰、銣、銫等多種化學成分,儲有鉀鹽資源0.972億噸。同體鹽類資源主要有石鹽、鉀鹽和鎂鹽,石鹽資源總儲量多達600多億噸,其中氯化鈉資源量505億噸,固體鉀礦資源達到2.736億噸,占全國的97%。氯化鎂儲量近17億噸,氯化鋰儲量825萬噸。

鹽沼帶景觀

在察爾汗鹽湖西南至東南部、昆侖山北,分布著廣袤的鹽沼帶。鹽沼帶主要的土壤類型有鹽化砂質荒漠土、草甸鹽土、鹽化草甸土和荒漠鹽土。鹽化砂質荒漠土主要分布在采樣區的南部,昆侖山北麓礫石戈壁邊緣為荒漠土,沒有植被,砂細且含鹽,表層為近似鹽結皮的表層土。草甸鹽土表層為0-10厘米左右的灰白包鹽殼,其下是褐包沙質土,植被類型以檉柳、蘆葦、羅布麻為主。在盆地內,草甸土分為鹽化草甸土和荒漠草甸土兩亞類,以鹽化草甸土分布最廣,含鹽量過高時,演變成草甸鹽土,植被類型以檉柳、蘆葦、羅布麻為主。鹽化草甸土土壤表面泛白,說明含鹽,但含鹽量相對較低。0-20厘米左右為黑褐包砂質土,其下為褐包砂質土,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鹽化草甸土地區植被覆蓋度很高,蘆葦和賴草生長極為茂密,土壤中積累了較多的有機質,草下也雜生了鹽地風毛菊、海乳草、海韭菜、鹽角草、攀枝天門冬等?;哪}土表層為20厘米左右的黑褐包鹽殼,其下是褐色砂質土,無植被或僅有稀疏的蘆葦分布。由于靠近干鹽湖中心附近,地下水位較低,主要為肉水,鹽化程度更加嚴重,表層鹽殼層較厚。

鹽沼帶的植物類型為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灌木植物種類有檉柳、白刺、黑枸杞,草本植物種類有蘆葦、賴草、羅布麻、鹽角草、鹽生風毛菊、細枝鹽爪爪等。

鹽湖的人工濕地

在察爾汗鹽湖區,為更好利用周邊河流匯入的淡水資源,2000年以來,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修筑起了60多公里的防洪堤。原本漫灘肆流的河水就漸漸地積蓄起來,形成了一片大約200平方公里的水庫濕地。有了水,長了草,來了鳥。不但實現了定向按需給鉀肥生產供水,還形成了一大片濕地,周邊生態大為改觀,也形成了一條百里水景線。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與森林、海洋河流并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如今,昔日的荒漠中呈現出一片水草豐美的“天鵝湖”,夏天的時候更漂亮,草長得很綠很高,在蔚藍天空和雪白云朵的映襯下,成群結隊的天鵝、灰鶴、鸕鶿、紅嘴鷗等珍稀野生鳥類在空中翱翔,還時有狐貍、黃羊、野狼等野生動物在周邊出沒,生態環境大為改善,是人類創造出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 張麗君

猜你喜歡
鹽土砂質鹽湖
天空之境——新疆柴窩堡鹽湖
砂質板巖地層下小斷面盾構刀盤結構設計方法
河北省砂質岸線修復現狀及思考
基于砂質海岸帶海水入侵模型試驗分析研究
山西運城:冬日鹽湖色彩斑斕
塔里木河上游棉區不同類型鹽土陽離子交換量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
如冰如雪,貌美鹽湖
鹽土和非鹽土施氮對多花黑麥草增產改質效果差異的比較
濱海鹽土改良利用措施的定量評價與控鹽工程優化
西昆侖新發現鹽湖型鹵水硼鋰礦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