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論“新一代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研究”
——讀“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思考與建議”的啟示

2018-03-22 02:47沈烈初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中國機電工業 2018年3期
關鍵詞: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

文 | 沈烈初(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最近有幸拜讀了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歐陽勁松所長及劉丹、杜曉輝兩位博士撰寫的論文“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思考與建議”(以下簡稱思考與建議),與我過去撰寫的有關工業4.0的智能制造研究文章,特別最近撰寫的“關于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的八點建議——我對中國工程院《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的一些看法”,有相似或相同的看法。由于歐陽所長等同志撰寫的“思考與建議”更有深度與廣度,對目前各企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企業更有參考意義,因為:一、儀綜所的一些博士、教授、專家每年多次參加國際會議,并擔任一些國際組織工作職務,能及時了解美、法、日等西方發達國家智能制造進展情況,包括采取的政策、措施、研究成果、交流經驗等;二、組織業內專家考察了近百個企業在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成果與遇到的困難;三、一些專家、博士參加不少橫向與縱向的課題研究,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積累了大量數據;四、又主持或參加了有關智能制造的一系列標準研究制訂;五、并且是IEC TC65秘書處單位,每年組織若干次有關的國際會議,又是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中方支持單位之一;六、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建成了三個具有國際水平的智能制造基礎標準試驗驗證及服務開放式的平臺,面向國內的用戶及國際合作,在平臺建設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知識、數據,可以在這三個平臺上作智能化的硬件及軟件等全要素的試驗研究或論證。故而能把國家有關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在落地時,遇到的問題及時作出評估,提出建議。

鄧小平同志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是認識世界的規律,技術是改造世界中獲得知識的積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知識的主要來源,書本上的一切理論、公式、定義等是前人實踐產生的知識及總結的升華。真理具有相對性,因為第一性的物質是運動著的,隨著人們的探索、實踐獲得的知識,逐漸向絕對真理靠近,因此認識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是無窮盡的,我是用這種哲學思想來考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制造的技術發展與歷史進程。

馬克思哲學認識論的觀點:物質是第一性,運動是物質存在的形式,精神或意識是第二性的?,F在所說的科學技術理論、觀點、政策、方針、規劃等等是第二性的,是物質運動規律認識的反映。因此它們來源于實踐,而高于實踐,才能指導實踐正確的發展。隨著事物(如智能制造)的運動規律發展需要改變,同樣反映于各事物的主觀思想、觀點等因人而異,因此產生不同的科學技術理論、觀點;這是正常的,因為中國仍處在、或相當長時間處在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境地,不認識這個規律,一切理論、政策、科學技術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水之源,就指導不了實踐的正確發展,也就是常說:“決策的結論”就會形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因而對科學技術,認識世界規律應該“百家爭鳴”,讓實踐來檢驗與取舍,因此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也應該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采取個性化的引導,即區別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結合應用,當然可能增加組織者的工作量,但這是實際需要,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不要一哄而起,事倍功半。

我認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中,數字化是基礎,網絡化是傳輸數據的工具,就要求其傳輸速度快、不失真、大容量而且要保密;其后利用大數據,就可以建模,在大型或超大型數字計算機運算,就可很快得出結果,為人們(人腦)或人工智能作出判斷與決策后,快速執行而已。

智能化是一個復雜的巨型系統工程??茖W家應該盡快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描述,使使用者,特別是中國的使用者能更容易掌握,這就是現代科學者的職責所在。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跨世紀英國偉大哲學家培根所說的:“知識就是力量”。我把它詮釋一下:知識如不能轉化為生產力,不能為社會產生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就沒有真正的力量,就是知識本身的價值。不知我的觀點對否,請教于專家學者。

習近平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理論的出現,

我正在學習領會,其核心之一,就是供給側結構

性改革為主線,必須使其形成為有效供給,重點在于“質量第一,效率優先”。而我們所說的“智能制造”要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理論服務,即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作為供給側的現代制造業服務,因而它是手段,不是目的,現在好像不少專家學者把它顛倒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大體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裝備產品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控制;第二類為裝備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優化管理,即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縮短交貨期,提高效率與效益,進行綠色制造等;第三類即產品的供給方要采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手段為用戶(需求側)使用在役裝備產品產生的維保服務,在線檢測,定期進行在役產品的健康檢查,指導用戶最佳使用供方提供的產品,從而為用戶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在使用中(即實踐中)發現問題,立刻解決問題,用PDCA的方法獲得大量數據,充實供方數據庫,進而為改進產品,發展新產品,優化生產流程服務。這就是現代制造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供給側與需求側協同創新,得到雙贏局面,加速供給側結構改革可持續地進行,提高有效供給率,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這是個人一孔之見,請教于專家學者,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討論與切磋,有的時候還需要加入頭腦風暴?!?/p>

猜你喜歡
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
智能化戰爭多維透視
借助軍民協同創新發展,構建網絡化模擬軍事訓練體系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探討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
住宅小區弱電智能化工程建設實現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統造價控制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地鐵網絡化運營乘客信息需求闡述
論經濟學數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