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教學法在大學視聽說教學中的應用

2018-03-24 01:21劉群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7年7期
關鍵詞:教學法大學語言

摘 要 視聽說課程是大學英語非英語專業提高聽說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學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效使用英語交流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將任務教學法融入到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并設計了課堂教學方案。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口語;聽力

隨著全球一體化不斷深入發展,現代經濟社會對具備英語聽說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急迫。教育部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大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專業學習和職業崗位等語境或不同領域中能夠有效地用英語進行各種交流。任務教學法作為一種以任務為中心來組織,實施語言教學的方法,將語言遷移和二語習得巧妙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指導大學英語的視聽說課程。

1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現狀

由于從基礎英語教育階段就沒有英語環境,加之中國學生性格不喜歡張口說,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少進行聽說方面的訓練,聽說能力一直是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之處,許多學生對教師的聽說教學感到無所適從,僅能聽懂個別單詞和簡單句子,還有許多學生的英語發音存在問題,嚴重影響了聽說能力的提高。

2 任務教學法概述

任務教學法是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強調“在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方法,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設定合適的任務,積極調動學生利用已有的語言資源,通過參與完成開放型交際任務來理解、運用語言,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從而完成教學內容。任務教學法認為,在一種氛圍和環境中學習才是掌握語言的最佳途徑,首先給學生提供真實完整的學習材料,而后讓學習者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交際并完成各項安排好的任務,最后,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任務教學法主要優點是實踐互動性強,將語言知識與技能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大量小組或雙人活動,每個人都有任務完成;在任務中,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獨立思考中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易于保持學習積極性,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各種綜合能力明顯提高。

3 任務教學法指導下的視聽說課程教學實例

我們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一冊第三單元Life moments為例。我們按照Willis提出的任務教學法模式來編排和設計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Willis的教學模式的總體目標是為語言學習創造一個具有語言應用能力的環境。教學過程分為三部分:前任務(pre-task)、任務環(task cycle)和語言焦點(language focus)。

在前任務階段,教師簡單引入話題:Have you ever traveled abroad? Have you ever slept in a tent in the woods? Have you ever met a movie star?。讓學生回憶以前旅游中的一些難忘時刻,互相討論并寫下相關的單詞和短語,將學生引入到訓練的情境中。接著老師告知本節課的目標是make phone calls,talk about unusual experience,make a radio program on unusual experiences。然后播放listening to the world的視聽材料,講解有關的culture notes,language notes使學生在前任務階段充分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務及要完成的主題,充分了解并準備好相關背景材料和接下來的任務階段。

在任務環階段,首先教師介紹聽力的話題和相關內容,以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針對性,提供高質量的語言輸入。其次,教授聽力材料中遇到的new words,如diversity, multiculturalism等,由于項目教學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學生以小組為依據,組內討論并進行分工,選取任務,并填寫任務明細清單。安排學生以兩人為一組,分別完成make phone calls,鼓勵學生盡可能流暢交流,能夠抓住里面的關鍵詞句和關鍵信息即可,不強求準確運用。這一階段給了學習者充分機會表達,組對的方式完成任務也讓學生在無壓力情形下自然使用語言。最后,組織學生以本單元的make a radio program on unusual experiences為內容,進行小組討論,時間允許范圍內挑選幾個小組上臺做表演,因此學生從最初的關注流暢性自然過渡到了關注準確性。學生之間相互協作則是完成任務的關鍵之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老師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為學生答疑。

語言焦點,為學生導入further practice in listening的short conversations和long conversation,重點還是提示學生注意其中的時間順序的示意詞及其表達方式,并在學習運用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和內化。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接受老師的講解還要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及思考總結出語言規則。

項目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實踐能力,且提升其創新水平。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加以解決,通過完成項目,掌握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明顯提高,綜合能力與素養也明顯增強。小組內的分工與協作,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此外,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及相互評價,使學生真正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優勢以及他人的長處,以評價促進學習。

參考文獻

[1]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何文靜.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1).

[3]張思婉.任務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口語課中的應用[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5(05).

作者簡介

劉群(1987-),女,漢族,山東省濰坊市人。碩士學位?,F為濰坊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

作者單位

濰坊學院外國語學院 山東省濰坊市 261061

猜你喜歡
教學法大學語言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大學求學的遺憾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語言是刀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