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教研組研訓員隊伍建設探索與實踐

2018-03-26 09:07重慶市云陽教師進修學院盧兆明曾月光
重慶與世界(教師發展版) 2018年12期
關鍵詞:研訓教研組隊伍

□文/重慶市云陽教師進修學院 盧兆明 曾月光

當前,教師繼續教育得到國家的空前重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國培、省市級培訓已經做到了全覆蓋。區縣教師繼續教育主要由區縣教師進修院校、教科所、教研室、教師發展中心等研訓機構承擔。這些機構在國家有關教師教育政策下不斷發展壯大,但存在諸多問題:有的區縣培訓機構龐雜,但沒有實現機構整合,有的區縣機構整合了但沒有功能整合,有的區縣功能整合了但不成體系。本文基于縣域學科中心教研組,從建設構想、建設路徑、高效運行等方面探索研訓員隊伍建設,提出研訓機構功能整合問題與研訓體系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建設背景及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繼續教育,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眹野艳k好繼續教育作為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而研訓員是廣大教師繼續教育的推行者、教育教學改革的領頭羊。因此,為適應新時期教師繼續教育,應賦予研訓員新的內涵和歷史使命,催生出大批優質研訓員。

(一)新型教研員隊伍建設背景

國家層面的教育大政方針及省市級層面的配套政策,為教師繼續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為研訓員闊步成長進行了定格。教師研訓機構及廣大研訓員要遵守和用好這些政策。

1.踐行繼續教育政策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年)要求“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構建惠及全民的終身教育培訓體系”。國家層面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龐大、宏觀、開放,地方繼續教育培訓體系要無縫銜接至國家體系中。教師繼續教育在全民繼續教育中占比最大,任務最重,是其他繼續教育的基石。區縣中小學教師終身教育主要途徑是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和自主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作為承擔區縣教師研訓任務的機構應以建設研訓員隊伍為抓手,以建設區縣域教師教育智庫為目標,應從中觀、微觀層面建設好本區縣的研訓體系,主動融入到國家終身教育宏觀體系中。

2.踐行教師培訓學分改革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管理的意見》(渝教師發〔2017〕1號)指出:“研制教師培訓學分認定標準,重點體現不同層次教師的實際需求和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設置指標體系。培訓學分由研訓經歷學分、研訓質量學分、實踐應用學分三部分組成,合理確定每部分比例。研訓經歷學分與學時掛鉤,研訓質量學分與參訓質量掛鉤,實踐應用學分與成果轉化掛鉤。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鼓勵區縣整合資源,實行培訓項目統整?!庇纱丝梢?,研、訓務必緊密結合,方可順利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工作。而部分區縣研訓機構沒有整合,功能不完善,繼續教育學分管理錯綜復雜。

3.踐行教育均衡發展要求

教育扶貧是國家扶貧攻堅戰的一道大坎,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切實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其中一大措施就是要努力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區縣沒有功能完備的教師研訓機構和成體系的研訓員團隊,區域內的教師繼續教育就沒有好的歸屬,定會制約教師專業發展,使教育均衡舉步維艱。

(二)研訓員隊伍建設意義

1.研訓員隊伍自身發展的需要

全國眾多區縣教育科研機構與教師培訓機構處于各自為政的尷尬局面,教研與培訓兩張皮,制約了研訓隊伍的自身發展。為此,老掉牙的教研員隊伍需要整合。需要打造一支學科結構合理、師德過硬、敬業精神強、教育科研水平高的專兼職研訓員,研訓員建設就是要將教研業務與培訓業務充分滲透。當下,多數區縣研訓機構培訓者隊伍及教研員數量不足,學科發展不平衡,工種單一。培訓師主要開展培訓方案設計與培訓管理或教學,不到一線聽課、上課。教研員的常規工作是印制單元測驗題和期末試卷,不下基層學校聽課、評課、導課。在教育科研方面主要側重于教育教學的中觀層面研究,缺失中小學課堂急需的教育教學微觀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培訓師不做教研與教研員不做培訓的局面,而研訓員是二者的統一。因此,研訓員隊伍建設有著充分的現實意義。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任務中,不僅是教學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與評價方式,這些都必須由教師參與,高素質教師才能促高質量教改。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是基礎教育的基石,加強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區域研訓員引導本地區教師成長職責要求研訓員隊伍建設必先行。

3.區縣域教師教育智庫內涵提升的需要

群體發展離不開團隊進步,團隊進步離不開智者引路。研訓員團隊應上升為區域內的教師教育智庫。在當前教師教育智庫背景下發展研訓員,有利于增強研訓員的使命感并提高其含金量,更能為研訓員研訓工作的開展助力。

4.專兼職培訓者功能升級與業務拓展的需要

面對教育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研訓員在角色上,由專職培訓者逐漸向專職研訓員身份轉變,由兼職培訓者逐漸向兼職研訓員身份轉變。在業務上,從單一的培訓授課到研訓工作融合,即專兼職研訓員不但要當好培訓師,還要到教學一線做好教育教學指導工作,更要與時俱進,做好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二、“一鼎三足”的建設構想

區縣域研訓員隊伍建設重在瞄準著力點、抓好發力點,構建“一鼎三足”的架構。這里的“一鼎”即“一個平臺”,“三足”即“三個支柱”?!耙粋€平臺”指機構整合后的進修院?!皡^縣域研訓中心平臺”,“三個支柱”指專職研訓員隊伍、兼職研訓員隊伍、重點學科研訓員隊伍。

(一)“研訓之鼎”托起研訓中心平臺

區縣域進修院校成立的“區縣域研訓中心平臺”為“研訓之鼎”,該平臺管理各“學科中心教研組平臺”。目前,開展的中小學教師及教育管理干部培訓,其授課教師除小部分屬本地進修院校的教師外,大部分是臨時聘請的縣內外教師或教研機構教研員,存在隊伍零散、工作間斷、責任臨時等問題。培訓結束后,培訓者不能對參訓學員繼續進行研修指導,導致培訓與實踐中“學、研、訓”脫節。搭建“區縣域研訓中心平臺”及“學科中心教研組平臺”后,各學科研訓員圍繞學科中心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有助于研訓員自身能力的提高。再者,在開展教師培訓過程中,研訓員可以全程參與授課及教學指導與問題跟蹤。而且,在區縣域研訓中心平臺的統領下,研訓員隊伍工作具有系統性、長期性、持續性,各學科中心教研組會有更多機會共同深入研討,碰撞出更多思維火花,以便共謀區域教育發展。

研訓中心平臺組織各學科中心教研組開展工作,各學科中心教研組組織本學科研訓員開展教研工作。一是開展研訓員教研活動;二是開展教師培訓工作;三是開展訓后跟蹤指導和教育科研指導活動。在隊伍配置方面,各學科中心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設專職教研員1至3名,兼職教研員3至6名,進修院校教師主要擔任專職教研員,兼職研訓員聘用一線優秀教師擔任。

(二)發揮專職研訓員的主體性作用

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具有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等特點,區域內必須要建設一支穩定的專職研訓員隊伍。專職研訓員建設任務:一要保證數量。在建設的第一階段,要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和幼兒教育各大領域至少設置1名專職研訓員,3名兼職研訓員;二要保證質量。在建設的第二階段,專職研訓員通過培訓者培訓、學科中心教研組各種教研活動以及自我研修,不斷提高研訓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

(三)發揮兼職研訓員的實踐性作用

兼職研訓員均應是一線優秀教師,對中心教研組的研究成果要帶頭實踐,對國家層面的課改成果運用要爭當先鋒。在教師培訓中,要更多地開展講座或示范課活動。當前,做講座的培訓者不上示范課,理念缺乏支撐,而上示范課的一線教師不做講座,零碎操作難以上升成理念,以致“空”“地”脫節,機械生硬,故缺乏既能做講座又能上示范課的雙師型人才??焖俳鉀Q這一突出問題的途徑是組建兼職研訓員隊伍,從一線優秀教師群體中遴選一批綜合素養較高的學科帶頭人,通過專業培訓,提升他們的理論水平和對實踐成果的歸納提煉能力,培養出既能講又能做的兼職研訓員。

(四)發揮重點學科研訓員的引領性作用

做好重點學科研訓員隊伍建設有利于區域內中小學重點學科建設,研訓員應是重點學科建設的主力軍,重點學科研訓員應是飛機中的戰斗機,能做出改變當地教育DNA的貢獻。例如云陽縣計劃首批建成3至5個重點學科,培養10至15名相應學科優秀研訓員,并主動與“渝東北教師發展共同體”重點特色課程建設對接,有機融入到“共同體”智庫建設工作中,其目的是發揮重點學科研訓員的引領示范作用。

做好這些,“一鼎三足”的區縣域研訓架構基本形成,但要讓研訓中心平臺與學科教研組平臺變得更加豐滿,研訓員變得虎虎生風,還應厲兵秣馬,不斷完善,注重建設路徑的改革。

三、“一芯五化”的建設路徑

區縣域研訓中心平臺及學科中心教研組的建設應在區縣教委的領導下,在教師進修院校機構改革的有序推動下進行,遵循“一芯五化”的建設路徑?!耙恍尽敝浮爸菐熘尽?,即協調區域內所有學科中心教研組工作的機構,如同計算機里面的CPU芯片?!拔寤敝秆杏枂T學科研訓一體化、研訓員教學指導專業化、研訓員發展個性化、教研組組建模塊化、研訓員隊伍管理網絡化。

(一)“智庫之芯”驅動研訓員隊伍不斷優化

電腦中的CPU芯片主要是管理和運算功能。同樣,區縣進修院校建立的區域研訓中心平臺肩負著對學科中心教研組管理重任,并對研訓員研究活動與研訓活動運籌帷幄,重點是不斷優化研訓員隊伍。一是結構優化,包括研訓員年齡結構、學科結構、學術結構等;二是本領優化,包括教研、教育、教學、講授等。

(二)專職研訓員學科研訓一體化

以往的培訓者主要擔任培訓授課任務,職能主要體現在“訓”,如進修院校的培訓者。以往的教研員主要是對中小學教師教學進行研究和指導,職能主要體現在“研”,如教科所、教研室的教研員。進修院校管理下的專職研訓員打磨成熟后,既能上好培訓課,又能指導一線教師上課,還能做好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指導工作。因此,專職研訓員建設應做到學科研訓一體化。

(三)兼職研訓員教學指導專業化

過去在教師培訓過程中,進修院校把縣內外優秀教師臨時聘請到培訓講臺給學員上課,大部分臨時聘用的培訓者理論基礎薄弱,培訓內容更多是經驗介紹。兼職研訓員隊伍組建后,在進修院校研訓中心平臺的建設推進下,研訓員通過外出專項培訓、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相互交流及自我研修等形式,努力學習教育理論,積極參加教學指導實踐,逐步實現兼職研訓員學科教學指導專業化。

(四)重點學科研訓員發展個性化

各學科中心教研組成立后,中心教研組應首批遴選幾個學科作為重點建設學科,并相應地遴選幾個重點學科研訓員,目的是領先一步,個性發展,打造樣板。建設過程中不斷深化學科中心教研組內涵,挖掘團隊潛能,讓重點學科建設持續發展和縱深發展,輻射其他學科中心教研組。

(五)學科中心教研組組建模塊化

建立了“進修院校區域研訓中心平臺”,并在該平臺下設中小學各學科中心教研組,由中心教研組組長主持本學科教研組常務工作,中心教研組長由專職研訓員擔任。整個平臺實行模塊化組建,一個學科中心教研組為一個模塊。模塊化組建的團隊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有靈活、機動、自主、開放等優勢。各模塊之間既相互學習,又相互競爭,既保有特色,又互相補充。

(六)區域研訓員隊伍管理網絡化

以中心教研組為骨架的研訓員隊伍建成,僅僅是搭建了研訓員開展研訓活動的“硬平臺”。要充分發揮研訓機構職能,提升研訓員的研訓實效,在研訓員隊伍運行管理中,還須做到物理空間平臺與虛擬空間平臺共同發力。因此,在“互聯網+”時代,還要為研訓員隊伍搭建交互性極強的“軟平臺”,即建立區域研訓員隊伍網絡管理平臺?!败浧脚_”的建立方可開展網絡環境下的任務分配、工作實施、過程監控、研訓論壇、評價反饋、資源管理、信息發布等工作。研訓員隊伍網絡管理平臺的建立再次拉近研訓員之間的距離,讓研訓員更有歸屬感,增強研訓實效。

四、“一監三實”的高效運行

學科中心教研組平臺下的研訓員隊伍高效運行進一步促進研訓員隊伍建設,讓研訓工作更好地落實落地。高效運行的研訓員隊伍應來自于區縣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來自于教師進修院校的審時度勢,執行有力,監管有方,即“一監”,再結合走實、落實、做實三個措施,即“三實”。確保區縣域研訓中心平臺及學科中心教研組的建設與功能發揮,確保研訓員順利開展研訓工作。

(一)實時過程監控

研訓員隊伍建設與運行離不開有效的實時過程監控。監控即監督與管控,操作中關鍵是監督。具體操作中監控要從兩個層面實施:一是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監控,包括對研訓項目的審批、項目的實施及研訓員自身發展的監控。二是進修院校研訓中心平臺的監控,包括對項目申報、啟動、實施、總結、跟蹤、反饋等的過程監控。在實施過程監控中,做到循章而不死板、靈活而不封閉、開放而不失控。

(二)走實三個階段

要打造一個高質量的研訓員團隊,建議從“一充”“二夯”“三抓實”三個階段進行研訓員隊伍建設和運行。

1.充實隊伍

在專職研訓員隊伍的組建上,本著穩定、專一的原則,專職研訓員應主要由進修院校培訓者擔任。但多數區縣數量不足,解決辦法:一是把進修院校部分骨干教師直接充實到研訓員隊伍;二是向全縣公開遴選一批學科帶頭人充實到研訓員隊伍;三是到師范院校招錄一批優秀研究生并對其進行系統性的培養。在兼職研訓員隊伍的組建上,本著動態、開放的原則,建議兼職研訓員主要由中小學優秀學科教師擔任。通過一線優秀教師自愿申報,再由區縣研訓中心平臺審批后補充到學科中心教研組。

2.夯實基礎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專兼職研訓員隊伍成立后,隊伍建設是關鍵,持續發展是生命力。要培養出優秀的研訓員,一要把研訓員送到知名高校接受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升研訓員的理論高度;二要常態化開展學科中心教研組教研活動,熟練掌握本學科培訓課程標準和本學科新課程標準,并增強研訓員之間的交流頻度;三是研訓員要加強自我研修,并定期到教學一線頂崗上課,主動實踐,夯實研訓員的教學基本功和增加其知識寬度。

3.抓實職能

抓實職能最重要的是強調務實,一些研訓機構對一線教師教學指導曾一度務虛。新建立的學科中心教研組研訓員是新型的教研員,賦予了新的內涵與歷史使命,其職能集培訓、研培、教學、研教、導教、議教于一體。要發揮好研訓員的這些職能,進修院校研訓中心平臺要給研訓員提供相應的舞臺,讓研訓員在不同工種間不斷切換與磨合,在不同角色中靈活轉換。研訓員既要研究培訓,又要設計培訓,既要上得大講壇,又要上得小講臺,既要做教學研究,又要指導一線教師教學。只有發揮好研訓員以上綜合職能,才能實現研訓員與教師大融合,也才能把研訓工作做實。

(三)落實三個保障

充實研訓員隊伍、打造研訓員團隊、用好研訓員職能這一美好愿景,務必落實三個保障。

1.時間保障

研訓員要做好研訓工作,建議專職研訓員在原工作單位不得兼任其他職務,兼職研訓員在原工作單位上課每周不得超過8個課時,確保研訓員有足夠的時間開展教育科研和教學指導工作。

2.經費保障

研訓員的研訓活動沒有規律,如在送教活動中上山下鄉,著實辛苦。要讓研訓員積極開展研訓活動,務必用一定的津貼刺激,尤其是兼職研訓員,編制不在研訓機構,主人翁意識淡薄,建議進修院校應與兼職研訓員簽訂聘用協議。為激發兼職研訓員的工作熱情,即使在沒有開展培訓和教學指導期間,建議給予兼職研訓員一定的研究經費,甚至可以開展年度研訓成果考核,給予專兼職研訓員一定的績效工資,要讓研訓員熱愛上研訓工作。

3.制度保障

研訓工作的有序推進,建設好平臺是硬環境,建設好制度是軟環境。研訓中心平臺及學科中心教研組平臺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制度保障,建議區縣進修院校研訓中心教研組建立如下制度:一是優惠制度。為激發專兼職研訓員工作積極性,當地區縣教育主管部門應配套系列優惠政策,如在研訓員評職晉級、評優選好中給予政策傾斜。同時,把研訓員的培訓授課、教學指導業績折合成工作量和繼續教育學分;二是評比制度。如研訓員的教學與指導教學情況由受訓者和被指導教師進行實時線上評價,并把評價情況納入年度考核。此外,區縣繼續教育中心與進修院校研訓中心平臺應對研訓員進行一年一度的工作實績總體考評;三是獎懲制度。根據對研訓員年度考核結果,應給予不同程度的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

(四)做實三個持續

為了讓研訓中心平臺下的學科中心教研組研訓員思想有活力、研究有耐力,且業務常態化、工作精細化,務必做到以下三個持續。

1.研訓經費持續投入

《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教師[2011]1號指出:“將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列入各級政府預算,確保教師培訓計劃的實施?!苯陙?,國家層面、省市級層面及縣級層面均對教師教育進行了大力投入。研訓員工作是創造性的工作,要激發研訓員教學研究工作的積極性,充分挖掘其潛能,以及做高質量的培訓均應持續投入常規經費、研究經費、獎勵經費,避免油盡燈滅。

2.業務能力持續發展

學科中心教研組研訓員在教育、教學、教研等方面的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均應走在當地一線教師前列,要求研訓員自身業務素質要不斷提升,持續發展,引擎不能熄火,避免思想僵化。

3.課程資源持續更新

在教師教育發展過程中,不論是集中培訓還是分散研修,乃至于課堂教學指導,均要有課程作支撐。因此,研訓員要不斷開發適應教學改革的培訓課程和特色課程,確保課程資源持續、健康發展。避免墨守成規。

總之,區縣研訓機構要能更好地為引導教師自查“照鏡子”、能更好地為提升教師技能“開方子”、能更好地為解決教師問題“出點子”,務必格式化教研員隊伍管理老套路,格式化教研員研訓舊思想,盡快適應新時代教師教育新要求。把區縣研訓員隊伍建設作為區域教師教育智庫建設的實體,走結構化組建、模塊化管理、體系化服務的道路,讓研訓員增強研訓機構的內生動力和活力,驅動教師教育更快更好發展,以提升區域教師教育智庫的內涵。

猜你喜歡
研訓教研組隊伍
構建校本研訓模式 提升教研活動實效
2020年創新教育實踐線上研訓系列活動持續開展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淺談校本研訓管理
江蘇省天一中學語文教研組簡介
還剩多少人?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青藏高原筑“天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