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增效 農民增收 農村增綠 鄉村振興 加速培育新動能

2018-03-26 02:06人民日報
新農業 2018年2期
關鍵詞:雙創農產品主體

人民日報

讓農民購買化肥零首付,通過分期付款打造“肥寶寶”直銷模式,一撥有志于“三農”的年輕人創辦了南京農分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并在今年赴安徽十幾個縣推廣,農民踴躍訂購化肥近萬噸。目前,這家“農分期”正在把觸角伸到全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諸多鏈條。隨著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和農業農村創業創新活動的普遍開展,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正在各地涌動,有力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增綠。

去年以來,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各地和有關部門堅持把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新主體作為重要抓手,強化政策創設,農村經濟發展煥發出巨大活力,呈現出多模式推進、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結、多要素發力、多業態打造的多元化推進格局。

農產品加工業穩中向好。2017年1-9月,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3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9689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農產品精深加工在農產品加工中的占比不斷擴大,與初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井噴式增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供給結構更加優化,要素資源更加活躍。截至2017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各類經營主體已達33萬家,營業收入近5500億元,整個產業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趨勢明顯。通過農業與商貿物流融合,催生了儲藏保鮮、中央廚房、直供直銷、個人定制等產業延伸類型;通過農業與文化、教育、生態、康養等產業融合,催生了創意農業、教育農園等功能拓展類型;通過農業與信息產業融合,催生了在線農業、智慧農業、農業眾籌等新技術滲透類型;通過農業與城鎮化融合,催生出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產城融合類型。

農村創業創新風生水起。農業農村新主體不斷增多,截至2017年,各類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700萬人,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400萬人,新型經營主體290萬家;82%的返鄉下鄉雙創產業是融合類產業,覆蓋特色種養、加工流通、休閑旅游、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多領域;54%以上的雙創主體運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89%的雙創主體都是抱團創業、聯合創業。

猜你喜歡
雙創農產品主體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