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專業標準》的中小學校長勝任力評價研究

2018-03-26 08:29高嵩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關鍵詞:專業標準勝任校長

高嵩

【摘要】中小學校長的勝任力評價應緊密結合《專業標準》,秉持“德才并重、心技兼顧、績勢同考”的基本原則,采用定期評價、即時評價等多種方式,依托“主管機構-所在單位”兩級式評價模式,通過合理的量化計算,獲得具有可比較性的評價結果,并將其作為學校管理者選拔、任免、獎勵、懲處、培訓、調動等事務的重要參考依據,使其成為具有鮮明導向性與激勵性的促進手段。

【關鍵詞】專業標準 校長評價 勝任力評價 中小學校長 校長勝任力 2012年底,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其宗旨為“促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隊伍,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明確了中小學校長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該《專業標準》不僅是中小學校長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導向性依據,同時也是對這一管理隊伍的勝任力進行評價與考核的基本參照。

一、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的內涵分析

1973年,美國的McClelland博士在《美國心理學家》雜志上發表了《為勝任力而測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首次在教育學領域內提出“勝任力”的概念。

McClelland博士所提出的“勝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崗位、組織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所具備的可以客觀衡量的個體特質。這些個體特質主要包括六項內容:知識、技能、社會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質與需求動機。其中,“知識”是指針對某一職業領域相關信息的掌握;“技能”是指完成某一領域內專業事務的綜合能力;“社會角色”是指個體的公眾形象,即與某專業領域相關的權力與義務的綜合水平;“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身的認識和定位;“人格特質”是指行為習慣、思考方式等典型的個體特質;“需求動機”是指決定個體行為的內在心理因素。

在McClelland博士發表文章之后,很多學者紛紛對“勝任力”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討論。綜合而言,可以將“勝任力”的特征解析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第二,具備充分的專業技能;第三,具備良好的個人素養;第四,具備相關的社會背景。

二、《專業標準》的概述與指標解析

《專業標準》以五項基本理念為前提:以德為先,育人為本,引領發展,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其中,“以德為先”強調了中小學校長的基本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行;“育人為本”強調了中小學校長的職業素養和教育理念;“引領發展”強調了中小學校長作為學校最高管理者的責任目標與歷史使命;“能力為重”強調了中小學校長在學校管理方面的綜合能力;“終身學習”強調了中小學校長的個人發展與持續提升。

《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以專業職責為依據,分為六個大類,每個大類按照“專業理解與認識”“專業知識與方法”“專業能力與行為”分別提出具體要求,共六十條細則。其中,最核心的專業職責被歸納為“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

《專業標準》在實施要求中明確了對實施目標的限定:該標準適用于國家和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學校的正、副校長,即該標準僅適用于小學與普通初中的校長,且包括公立與私立學校的全部校級領導。由此,《專業標準》成為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長進行培養、培訓、考核、評價、管理以及其自身專業發展的法定依據。

三、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的評價原則

根據《專業標準》的精神與指標,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長的勝任力評價應秉持“德才并重、心技兼顧、績勢同考”的基本原則。

“德才并重”是指將中小學校長的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行與其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作為兩項同等重要的基本評價內容,根據《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關指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與評價。

“心技兼顧”是指兼顧中小學校長的自我認識、對其擔當的責任與使命的認知、對學校的規劃與引領以及由此而表現出的管理能力,根據《專業標準》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合理衡量。

“績勢同考”是指既要將已有的業績表現作為對中小學校長勝任力水平評價的重要依據,也要將其個人發展以及在其引領下的學校發展趨勢納入參考范圍,從而獲得相對客觀、準確,同時也有利于學校發展的評價結論。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所有的評價依據都應緊密配合《專業標準》的精神而斟酌定奪,并且,所有的評價都應以促進中小學校長專業化發展、提升義務教育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為根本目標,切不可偏離初衷,滑向引發不利于教育發展與教育者發展的功利性競爭的歧途。

四、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的評價方法

中小學校長勝任力評價根據評價主體,可以分為主管部門評價、教師員工評價、學生評價與社會評價。主管部門評價是指其所屬的主管機構對其進行的一系列評價;教師員工評價是指其所在單位的教師員工對其進行的一系列評價;學生評價是指其所在學校的在校生以及應往屆畢業生對其進行的評價;社會評價是指包括學生家長、新聞媒體、專家同行、專業機構等校外非領導機構所組成的群體對其進行的評價。

中小學校長勝任力評價根據評價形式,可以分為量化評價和概括評價。那些可以通過數值直接體現或可以轉化成數值間接體現出來的績效、水平等內容,可以通過合理量化計算的方式,采取量化評價;那些無法使用數值進行表達,只能依靠文字進行描述的內容,屬于概括評價。

為保障評價結果的整體協調性與可比較性,中小學校長勝任力評價的所有最終評價結果都應通過合理的方式轉化為量化的形式,以便于加權運算和比較排序。需要注意的是,在轉化的過程中,務必選取合理的計算方法,并根據實際需要或特定的針對目標而給予合理的權重分配,由此獲得具有直觀可比性且具有鮮明導向性的評價結果。

在中小學校長勝任力評價實施方面,可以由相關教育主管部門牽頭,采取“主管機構-所在單位”兩級式評價模式,即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收集統計的資料,以主管機構的視角對中小學校長的勝任力進行評價,同時,其所在單位應配合主管機構,積極協助,并展開教師員工評價等一系列評價,最終所有的評價信息匯總到主管部門,進行綜合整理和分析,從而獲得相對全面的綜合評價結果。必要的情況下,主管部門可以邀請適合此項工作的第三方力量參與協助,如負責教師及校長培養培訓的高等學校、有資質的專門教育評價機構、權威的新聞媒體或其他社會組織等。

五、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的評價應用

中小學校長勝任力評價的信息反饋應堅持制度化、準確性、及時性和開放性的原則,通過正式渠道,給予及時公開或傳達,并作為學校管理者選拔、任免、獎勵、懲處、培訓、調動等事務的重要參考依據。

該評價應成為具有鮮明導向性與激勵性的促進手段,對提升中小學校長隊伍的整體水平發揮有力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應成為對不合格者給予及時篩淘的有效方法,為中小學管理者隊伍的整體活力與質量提供有效保障。

總而言之,有效的中小學校長勝任力評價,是促進中小學管理者專業化發展、提升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資源的良好途徑,是“以評促建”的創新舉措,是“以人為本”的生動體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

[2]趙曙明.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新進展[C].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李敏.《專業標準》指引下的中小學校長勝任力培訓[J].全球教育展望,2013,(09):115-122.

[4]王毅磊,王鵬,丁志強,鄭秀明,李瑩.高校師風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教育探索,2016,(03):100-104.

[5]王毅磊,王鵬,趙洋,李瑩.大學生學業質量評價研究[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5,(05):1-7.

基金項目:四平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四平市政府與吉林師范大學協同創新機制下的“校長培訓”模式研究(課題編號:Spsk2015113)。

猜你喜歡
專業標準勝任校長
新形勢下如何增強會計從業人員職業勝任性
基于勝任力的人力資源管理
淺談中高職銜接專業及課程雙標準的研制
《專業標準》背景下幼師語文教學淺析
美國最新體育教師教育專業標準評析及啟示
論校長的修養
基于勝任力生成過程的組工干部培訓探討
好校長是怎么煉就的?
校長給力“九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