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業全媒體化路徑選擇及困境

2018-03-27 12:49馬志紅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傳播力研究 2018年36期
關鍵詞:媒體化集團化報業

馬志紅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的傳播任務是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因此,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成為當務之急。在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的指引下,包括我國報業在內的主流媒體勇于探索,尤其是報紙在全媒體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度嗣袢請蟆?、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等主流報紙,經過不斷地探索,超越單一的紙媒形態,嘗試多種媒體形態、多種傳播手段的探索,成功進行全媒體建設,重拾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同時,關于報紙的全媒體轉型實踐中也頗多困境,在路徑選擇上還有很多盲目。

一、報業全媒體化路徑選擇

(一)不同介質平臺整合——報業與廣電整合探索

報業與廣電整合探索實踐較早的南方都市報,在2009年就正式提出“構建南都全媒體集群”。全媒體集群的打造過程中,報紙與地方廣電深入合作。早期主要是單純資源輸出型合作探索。主要形式是報紙的內容資源輸出給廣電機構及重大事件的聯合報道,廣電機構通過自己的需要進行再加工。此類方式在拓展報紙內容的二次傳播,拓寬傳播渠道,進而擴大報紙品牌知名度方面有價值,但在全媒體營銷層面收效甚微。報紙在此種嘗試中很難占據主導地位。此后報業與廣電機構雙方共同組成內容生產團隊的方式合作出現,表現為節目內容加節目經營的捆綁,嘗試內容產品化,確立報業音視頻產品的品牌知名度以及認知度。此后報業開始實踐獨立制作音視頻節目產品,通過完整輸出、直接售賣的方式從廣電獲取收益。并逐步實現報業音視頻制作部門的公司化。

此外,報業與廣電整合還有一種探索,“再集團化”。1996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報業“集團化”的開始,報業與廣電整合的新探索可謂傳媒業的“再集團化”。早在2004年、2005年,牡丹江市、大慶、佛山就將報業和廣電進行了整合嘗試,綜合性媒體集團探索,只帶來了物理聯合并沒有形成化學反應,效果欠佳。近兩年,新一輪整合又開始了:2015 大眾報業集團與山東廣電網絡集團在濟南舉行合作辦報簽約儀式,全國第一份以報紙為基礎、融合多種傳播形式的全新媒體誕生;2016年銀川市將報紙、廣播、電視、網站、新媒體整合為一體嗎,組建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2017年,營口市報業和廣電整合,組建營口新聞傳播中心;2018年天津日報報業集團、今晚傳媒集團、天津廣播電視臺合并組建天津海河傳媒中心;2018年統合大連報業集團、大連廣播電視臺、大連京劇院、大連舞美設計中心、團市委宣傳教育中心等11 家單位的大連新聞傳媒集團正式揭牌。

報業與廣電整合的“新”探索,將是深度、全面的跨界融合,旨在實現優勢疊加、減少內耗、規模效應,迅速提升綜合影響力和產業運營能力,實現跨越式全媒體建設。

(二)“加載”新媒體——自主全媒體平臺開發,打造全媒體矩陣

此種報紙全媒體化路徑是自孵化型,建設“報、網、端、微”全媒體矩陣。以人民日報全媒體矩陣為例,人民日報已成為“航母式”媒體集團,旗下擁有報紙、雜志、視頻、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APP、戶外大屏等多種終端的。

此模式的關鍵是建設全媒體平臺——媒體中央廚房。所謂“中央廚房”是全媒體新聞平臺,其特點是為“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中央廚房是報紙全媒體建設中“策、采、編、發”的核心平臺。根據報紙、網站、微博、微信、APP等的用戶需求、傳播特點,優化資源配置,進行總編調度、采編聯動、全媒體發布、合作媒體推廣,實現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傳播。

截止2018年上半年,我國8 家中央媒體、60 多家省級主流媒體、120 多家地市報搭建了功能完善的“中央廚房”,200多家地市級報則構建了類似于“中央廚房”的“全媒體中心”。成績顯著的報紙媒體如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光明日報融媒體中心、中國青年報“融媒小廚”、大眾報業集團“中央廚房”、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媒立方”、蘇州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珠海報業集團“融媒體中心”、溫州日報報業集團“融媒體中心”、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等。

二、報紙的全媒體化困境分析

(一)報紙的全媒體化困境一:全媒體被當成目的而非手段

業界很多人盲目地將“全媒體”奉為新媒體轉型時代報業在困境中突圍的靈丹妙藥,仿佛全媒體化了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在這種盲目的沖動下,報業掀起了全媒體化高潮,甚至包括諸多不具備條件的報紙,也打造全媒體平臺、炮制新媒體,結果是為了全媒體而全媒體,全媒體被當成目的而非手段并未帶來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提升,反而引發更大的危機。

(二)報紙的全媒體化困境二:全媒體被片面解讀為“大而全”

報紙在全媒體建設中,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片面地將全媒體解讀為“大而全”,熱衷于全媒體建設中的媒介全、技術全,仿佛只有全才能做大,做大才能具有市場優勢。甚至不具備條件的小單位也一味追求此種意義的“全”。報紙全媒體應該是結合自身優勢的新媒介、新技術的全面開發。

(三)報紙的全媒體化困境三:“再集團化”巨無霸全媒體化結構性調整難度大

以全媒體建設、融媒體發展為目標的“再集團化”與20年前的“集團化”存在諸多不同,現實的新媒體沖擊困境、諸多框架與既定體制機制束縛、人員的固有思維與技能限制,都決定了眼下的“再集團化”整合頗具挑戰,在結構性調整與融合發展中將面臨的困境也是前所未有的。新媒體背景下,“再集團化”不是簡單的新老媒體的疊加。報業與廣電機構的整合,往往面臨依舊各自為政,未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更談不上“融合”發展的尷尬。

(四)報紙的全媒體化困境四:“中央廚房”盲目建設

“中央廚房”盲目上馬,為了建設而建設。近年來,報業為了適應新的媒體環境,紛紛效仿《人民日報》打造自己的全媒體平臺,進行全媒體建設。卻忽略了《人民日報》曾經提出的評價“中央廚房”機制成功與否的真正標準,即:能否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觀點需求、情感需求、趣味需求,連接受眾、聚攏受眾、沉淀受眾。很多報紙以全媒體平臺為核心進行轉型,而非以受眾為核心進行資源重組。

有些報業全媒體轉型中的“中央廚房”建設只是簡單地硬件建設,沒有真正打破組織架構,各自為政現象頻現,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爸醒霃N房”淪為發稿平臺,甚至在多平臺新聞分發中,新聞同質化現象嚴重。還有很多報紙在“中央廚房”打造過程中,只把它當成媒介產品“生產商”或資本運作平臺、經營創收平臺。忽略“中央廚房”,是資源聚合、整合、融合系統。

報業的全媒體建設是應對新媒體時代生存困境的突圍,也是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積極實踐。本文就報業全媒體化路徑選擇及困境進行梳理、分析,希望對接下來的對策研究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媒體化集團化報業
平臺媒體化與媒體平臺化建設的研究——由《新媒體廣告》課程改革引發的戰略思考
新媒體環境下黃龍戲的媒體化傳播策略研究
甘南藏區學前教育集團化發展的實踐探索
淺析利用媒體影響強化高校后勤管理建設
打造集團化醫療航母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大數據時代的報業出版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報業數字化及媒體使命——中日學人、報人關于報業未來的思考與對話
反思報業轉型五大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