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音樂教學法對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教學的借鑒意義

2018-03-28 10:49朱紹庚
牡丹 2018年6期
關鍵詞:師范類音樂學器樂

朱紹庚

20世紀產生的許多國外教學法對于我國音樂教育產生的意義是重大而深遠的,但是受眾群較為狹窄。本文將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奧爾夫教學法為例,重點論述其對于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的借鑒意義,為師范類院校的音樂教育提供新思路。

眾所周知,20世紀以來,國外產生了許多音樂教育教學法,如德國的奧爾夫教學法、匈牙利的柯達伊教學法、日本的鈴木教學法。隨著我國近幾十年來音樂教育的迅猛發展,人們對國外優秀的教育教學法進行了廣泛的學習和借鑒。這些教學法的應用范圍基本都是兒童啟蒙音樂教育,通過聲勢教學、體態律動、柯爾文手勢、器樂表演等一系列方法,重點培養兒童的音樂學習習慣,提高其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它們從側面也培養了兒童在學齡前及義務教育階段的良好學習習慣,對于其基本的文化課教學亦有重要意義。

很多人認為,這些教學法的受眾群僅僅是兒童,對于更大年齡的學生就沒有太多的借鑒意義,其實不然。雖然這些教學法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兒童的音樂學習能力,但是音樂教育是具有延續性的,各個階段雖然教學重點不同,但是很多方面是互通的。對于兒童而言合適的教學法,對于中學生、甚至是音樂學專業的大學生的音樂學習都有較大的借鑒意義。接下來,筆者就以其中較為典型的奧爾夫教學法,結合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的教學現狀,論述受眾群為兒童的音樂教學法對于當下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教學的借鑒意義。

卡爾奧爾夫是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戲劇家。奧爾夫教學法的主要方法有:節奏朗讀教學法、律動教學法、聲勢教學法、器樂表演教學法、創作教學法。以下,筆者將以律動教學法和器樂表演教學法為例,具體論述。

一、律動教學法

律動教學法最早是由達爾克羅茲提出的,是通過身體對聽到的音樂進行反應。奧爾夫又對其進行了發揚和完善。此方法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動作變奏和動作組合,將音樂與戲劇、舞蹈、表演各方面結合起來。其對于兒童音樂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提高兒童身體的靈活性和感受音樂的能力。而對于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其專業綜合性較強,需要的不是某一方面技能特別突出的人才,而是需要培養各方面均能綜合發展的人才。因為音樂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中小學音樂教師,而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不是以某一音樂專業為主,而是一種普及性教育,中小學生音樂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興趣、培養能力,使之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中小學音樂教師就需要成為一種融合型人才,能夠將所學的聲樂、舞蹈、器樂以及一些基礎音樂理論知識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專業性更強的音樂學院、藝術學院,這類院校的人才培養目的更加偏重于演奏演唱以及各種表演能力。培養目標的不同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必然不同。

而體態律動就是一個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好方法。例如,體態律動要求學生聽取一段音樂并對其作出相應的反應,然后通過自身的動作表達內心的想法,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將自己的動作進行變換和組合,以加強對于重要音樂要素的表達。對于音樂學專業的學生而言,掌握體態律動的要點,首先,它能夠培養其對于音樂的感受力,培養其將音樂與舞蹈等姊妹藝術結合的能力;其次,對于以后的教學對象,即中小學生,它能夠用綜合性藝術表演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使得每節音樂課不都是單一的歌唱課、欣賞課等,在一定程度上豐富音樂課的內容。目前,我國中小學的音樂課堂廣泛采用體態律動這一教學形式,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果能夠在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學生的專業課中適當增加以及強調律動教學法,可以更好地和該專業學生日后的教學生活相銜接,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其教學能力。人才培養的直達性會更強。

二、器樂表演教學法

對于我國目前的音樂教育而言,器樂表演教學這一形式是非常稀缺的。許多專家也曾指出,奧爾夫教學法對于我國教育最大的借鑒意義便是它的器樂表演教學法??上У氖?,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育,還是大專院校內開設的各種音樂專業課,都很少出現器樂表演課。器樂表演至今都是作為一個專業出現在技法課中,如鋼琴課、小提琴課、二胡課等。目前,我國音樂專業院校開設的這類專業器樂課程,更多地是強調各種器樂的高深演奏,西洋樂器一味追求技巧,追求歐美嚴肅音樂的學習,如巴洛克時期作品、古典主義時期作品、浪漫主義時期作品等。而這些作品的學習,對于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而言,在他們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最多有極少部分用于欣賞課教學使用,而真正適合在中小學課堂開展的器樂表演能力的培養相對就少之又少。隨著近年來國家對于音樂教育的強調,各大中小學開始漸漸興起管弦樂團、民族樂團等,在一些重大節日和慶典進行演出。但是專業院校里,器樂表演仍然只是一門供學生選擇的選修課,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而器樂表演不僅對于兒童音樂學習很重要,對于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首先,作為音樂專業的學生,器樂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而且在此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音樂的學習不僅僅拘泥于各種理論課的學習,更應該親身實踐,讓學生不再做只能紙上談兵而不能身體力行的人。其次,對于他們以后的工作也有重大的意義,教育改革后,各個中小學的音樂課也不再像從前一樣只是單純的唱歌、欣賞作品,更多的中小學開始建立學生樂團,在各種節日、校慶的時候進行表演,演奏的都是一些較為簡單且耳熟能詳的作品。而對于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而言,音樂教師的數量還是達不到國家的要求,所以音樂教師所接受的任務不僅僅是負責音樂教學,更具體地說,音樂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該學校的藝術指導。于是,上文所提及的樂團中指揮任務也自然而然地落到音樂老師身上,各種器樂演奏方法的教學也由任課教師擔任。試想一下,作為一個音樂老師,如果連基本的器樂演奏知識都不了解,對于樂團的排練無從下手,在校領導不愿意請一個新藝術指導的情況下,學校剛剛興起的器樂表演課程得不到長久的發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音樂課永遠都只能成為唱歌課、欣賞課。

三、結語

20世紀出現的一些著名音樂教學法雖然受眾群大多是兒童,但是對于師范類院校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這是由該專業的專業特性決定的。首先,音樂學專業屬于專業音樂學習的一種,該專業畢業的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即演唱、演奏的能力和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音樂學專業今后的就業方向基本是各大中小學音樂教師,接受四年專業學習的目的就是向各大中小學輸送音樂人才。隨著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中小學音樂課也逐漸演化成“藝術課”,教學形式從單純的唱歌、欣賞轉變為由歌唱和舞蹈、器樂表演等姊妹藝術融合在一起的綜合課,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巨大改變,對于教師的要求就大大提高。而上文所提及奧爾夫教學法,其中的幾種教學方法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綜合性表演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只有自己親身學習過這些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將自己經歷過的東西傳授給學生,否則理論永遠都只能是紙上談兵而不能身體力行。無論什么教學法,無論該教學法有多先進,教育的根本還是應該以人為本,以人才的培養目標來制定相對合理的教學計劃,而不能拘泥于某種教學形式而和社會脫節。

(淮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猜你喜歡
師范類音樂學器樂
音樂學人
民族器樂的傳統與當代演釋
第三屆音樂學學術前沿中青年學者論壇
標注及口述史視角下的《音樂學人馮文慈訪談錄》
論中國音樂學百年來之三大階段
閱讀與寫作:高職師范類學生語文課堂核心教法初探
談器樂在初中音樂第二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浙江:中職非師范類專業新教師需進課堂下企業
關于舉辦“學院獎全國高等院校器樂比賽”的通知
中小學師范類與非師范類教師的教學能力差異狀況及成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