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科學劃分自然保護區功能區

2018-03-31 08:18李天芳謝鵬李國富
防護林科技 2018年8期
關鍵詞:實驗區核心區緩沖區

李天芳,謝鵬,李國富

(1.黑龍江省瀕危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2.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3.黑龍江中央站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龍江 黑河 161400)

自然保護區是多樣性保護的核心區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截至2017年底,黑龍江省共建立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區250處(國家級40處,省級84處,其他126處),總面積805萬hm2,占省國土面積的17%,基本形成了覆蓋全省的自然保護區體系,9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逐步恢復。在保護區的建立和發展過程中,科學劃分自然保護區功能區,明確各功能區的主要目標,是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關系的前提,也是保護區健康持續發展的動力。

1 理論上如何科學劃分保護區功能區

根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技術規程》《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技術規程》(GB/T 20399-2006)的規定,自然保護區內部按照主導功能性差異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3個功能區。核心區是保護區自然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整,保護對象及其原生地、棲息地、繁殖地集中分布的區域。核心區禁止資源開發活動。核心區的面積比例在20%~55%。緩沖區在核心區與實驗區之間,用于緩沖外界對核心區的干擾。緩沖區只能科學研究觀測活動。實驗區的劃分可以在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途徑和方法。實驗區可以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旅游、馴化繁殖等活動[1,2]。

自然保護區功能區的劃分是保護區建設與管理的重中之重,保護生物多樣性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3個區域的面積比例。因此保護區的功能區劃分應該突顯“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堅持保護優先,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因地制宜,適度開發,進行科學、合理、規范地保護區總體規劃是保護區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既要保護生態,也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兼顧民生。

2 保護區功能區不合理劃分面臨的實際問題

理論上講,保護區建立之初,在劃分功能區之前就應該有足夠的本底資料;并且功能區的劃分能滿足合理開發保護區資源這一條件。但實際中存在以下兩點問題:(1)保護區本底資料不清,功能區的不合理劃分,導致保護對象難以得到有效保護;(2)功能區劃分不合理,導致自身無法合理利用資源;(3)不合理的劃分,導致保護區與社區居民矛盾變大。例如調查資料顯示,我省有很多自然保護區由于在建區前,調查經費不足,沒有詳細的本底考察成果。盲目劃分,未能查明保護對象的分布區域,導致核心區與緩沖區分布有村莊和農田,保護對象難以得到有效保護。例如,我省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5 000多人口的13個村屯劃到保護區的核心區,致使人鳥爭食、爭地的現象十分普遍。這些保護區的建立是為了強調保護瀕危物種(如東北虎、丹頂鶴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能區劃分不合理的情況。與當地社區之間,又未能提供合理的補償措施和替代發展產業,造成了當地居民與保護區對自然資源爭搶的矛盾。

3 保護區健康發展的基本因素

保護區的運行需要:(1)有效的管理;(2)持續經濟來源。經濟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政府補助;二是保護區自己通過發展相關產業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根據規定,核心區與緩沖區都嚴格禁止資源開發活動,只有實驗區能進行合理的開發。如果功能區劃分不合理,保護區不能合理利用資源就難以取得較好的經濟來源,只依靠政府補助所做到的工作非常有限,如果僅僅停留在保護區簡單的看守上,對于更多地保護區環境監測、科學研究和環境教育工作是無法開展的,健康長久發展難以實現[3]。

4 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關系的建議

4.1 新建的保護區應科學劃分功能區

對于新建的保護區,應有詳細的本底資料。再根據主要保護對象的種類、數量、分布及受威脅程度等因素,采用科學合理的功能區劃分方法。除此以外,還應該詳細地調查保護區存在的影響因素,如居民區、公路、農田等干擾地類的分布和面積等資料。將這些影響因素,最大限度地劃分到實驗區內,盡可能地減少核心區與緩沖區受到的干擾。以此,在不影響主要保護對象、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性的開發實驗區的自然資源,發展旅游資源,發展養殖馴化等產業,較好地帶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增加就業機會,為保護區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提升社會效益,有效協調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資源保護之間的關系。此外,保護區經濟實力提高以后,也有能力營建基礎設施,購置更好的設備,投入更多的科學研發資金,使保護區的管理與保護能力更上一層樓。

4.2 已建立的保護區合理地調整功能區

對已經建立的保護區,當保護區內保護對象的狀況發生變化、生態環境與空間格局發生變化、人類干擾程度發生明顯變化,或者為了提升更高的社會效益時都應該再次科學性地調整保護區的功能區。調整功能區應當確保重點保護對象得到有效保護,不破壞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不嚴重影響保護區內及周邊居民的生活,不改變保護區的性質和保護對象[4]。在以上條件的前提下調整功能區,提高保護區的保護能力,兼顧資源的合理開發,利于保護區也利于本地民生[5]。例如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多年保護之后,紅樹林群落呈現良性趨勢,面積擴大,同時也為了配合國家高速公路項目,需要對功能區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功能區能滿足保護區的相關規定,也能保存多年來的保護成果[6]。又如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功能區調整之前,黑頸鶴的種群數量迅速增加,分布范圍擴大;而保護區周邊的河谷濕地、湖泊濕地和農田卻未劃入保護區[7]。

4.3 增加保護區專項資金投入

建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在建立和調整保護區功能區之時,撥付專項資金,聘請專業人員,全面開展保護區本底資源調查工作,充分掌握自然資源實際分布情況。同時,在保護的前提下,兼顧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統籌、合理地設置保護區的功能區,從長遠的、發展的角度編制保護區總體規劃和科學考察報告。

4.4 扶持社區共建

為避免周邊社區與自然保護區為爭奪保護區自然資源發生矛盾與沖突,建議各級政府和保護區管理單位,加強社區共建工作,為社區居民爭取項目,解決社區居民就業等生計問題,將社區居民轉變為保護區的參與者,共享自然資源[4]。

猜你喜歡
實驗區核心區緩沖區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
基于網絡聚類與自適應概率的數據庫緩沖區替換*
打造永久“大糧倉” 助推糧食核心區建設
打造永久"大糧倉"助推糧食核心區建設
打造永久"大糧倉"助推糧食核心區建設
2016年國家文創實驗區規上文化產業收入近2000億元
一類裝配支線緩沖區配置的兩階段求解方法研究
打造永久“大糧倉”助推糧食核心區建設
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公布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名單的通知
關鍵鏈技術緩沖區的確定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