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覺效果呈現及發展研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虛擬現實展示設計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2018-04-01 13:36成凱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參觀者虛擬現實內蒙古

成凱(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不斷上升,這個概念已經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內蒙古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而厚重。目前,內蒙古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8個,自治區級項目342個,盟市級項目1190多個。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2名,自治區級傳承人564名,盟市級傳承人2104名,旗縣級傳承人3732名。這些寶貴的資源蘊含著草原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文化基因,是優秀民族文化積淀的重要載體,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傳播非遺文化,增強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同時不斷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潛在價值,如何讓非遺提高作為內蒙古重要產業之一的旅游業的軟實力。

博物館是保存歷史文化的重要媒介,但它只能保存和向參觀者展示物質類文化遺產,而那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卻不能以直觀的體驗方式向參觀者展示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以虛擬現實技術為基礎的虛擬現實展示手段的產生和發展,是20世紀末數字設計領域最令人矚目的成果之一。虛擬現實的概念來自英文VirtualReality,簡稱VR技術,又稱靈境技術或人工環境。由美國人喬·拉尼爾提出?;谔摂M現實技術的展示設計是利用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并整合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創造出的一種具有交互性、沉浸性、構想性特征的新型信息多媒體展示手段。它是一種實時交互式的三維圖形界面,可以根據設計者的構想,產生一種酷似客觀環境又超越客觀時空、能沉浸其中又能有效駕馭的人機交互能力的信息展示方式。通過視覺、聽覺甚至觸覺的感受使人們在計算機模擬的虛擬現實空間內對事物產生身臨其境感,虛擬現實的技術逐漸發展,它實現了人通過操作計算機在虛擬場景中進行現實的動作,例如行走、動手制作、觀賞,這些過去都只能想象的場景現在已變得觸手可及,這也是虛擬交互技術的最終目標。這一新型技術不僅可以用在場景中的交互,同樣也可以向觀眾展示功能的交互,讓參觀者不僅可以看到、聽到,也可以進行動手制作,只有讓青少年親身體驗,才能激發他們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興趣。虛擬現實展示技術使參觀者通過感官、視覺、觸覺與虛擬的環境進行互動,也就是說讓計算機技術與人類科學思維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人雖未在現場,但卻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人們對于知識的認知手段也可得到有效的擴展,讓人們的感性與理性認知有所提高,可以說這種新型的技術正在帶領我們以它獨特的優越性、創造性與適用性進入一個豐富多彩的新世界。正是這一新技術便可以解決以前那些想展示卻無法展示出來的美麗的民族文化瑰寶。

在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方面,虛擬現實展示技術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利用虛擬現實展示設計這一數字展示手段,可以使人類文化遺產的展示、保護更具持續性。具體來說,傳統博物館所展示的對象大多都是物質類的文物,而那些無形的手藝往往不能在那些博物館中所陳列,所以亟待開發構建這樣一種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的帶有虛擬交互功能的展示方式。只有通過這樣,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那些傳統手藝才不會被人們所淡忘。而且,它可以通過網絡在大范圍內更加全面、生動、逼真地展示,從而使這些文化精髓脫離地域限制,實現資源共享,實現非遺文化的展示和保護的現代化,真正成為全人類可以“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真正做到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猜你喜歡
參觀者虛擬現實內蒙古
最美的蝌蚪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腦洞大開
可愛的內蒙古
數說InnoTrans 2018
REALITY BITES
愛在內蒙古
風口上的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技術向科幻小說借靈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