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摩繪畫中的宗教神鬼觀與審美特性研究

2018-04-01 13:36胡藝靚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書畫研究北京100044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神靈彝族繪畫

胡藝靚(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書畫研究,北京 100044)

畢摩作為彝族傳統宗教的領導者,創造了具有鮮明獨特風格的畢摩繪畫。畢摩是彝族群體中最有分量的長者,掌握一切宗教儀式活動與知識文化,并擁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與傳承方式。這種宗教繪畫帶有豐富的原始宗教信仰與民族神秘性,運用獨特的點線面表現出畢摩對神鬼與現實的認識。

一、畢摩群體中的社會體系構架與宗教儀式的聯系

畢摩,“畢”,意為“念”、“誦”;“摩”意為“長者”;合在一起便是“念誦經文的師長”。是彝族民間專司安靈送靈,驅鬼治病,禳災祈福,占卜歷算的男性祭司[1]03。一個具有權威的畢摩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們在人們日常的婚喪、嫁娶、醫學等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司職彝族經籍的撰寫以及彝族文字的規范和傳授,是彝族文化的保護者和傳播者[1]??梢哉f畢摩是畢摩文化的創造與總結者,畢摩繪畫也是伴隨畢摩文化產生與發展的。

(一)畢摩的淵源與社會體系形成

根據彝文史籍《勒俄特依》記載,蒼天降下靈神果籽落于下界,長成樹人,山神得知請畢摩舉行儀式祭祀豬胛卜才使其成為人祖[3]。因此畢摩作為神旨的傳達者,在彝族的社會體系中具有非常神圣崇高的地位。在彝族社會的“茲(土司)”、“莫(法官)”、“畢(畢摩)”、“格(工匠)”、“卓(百姓)”五個等級中,畢摩的地位處于第三位[2]。畢摩是繼承與傳播彝族宗教文化與文字的唯一人選,在彝族彥語中:“茲來畢不起,畢起茲不吉”[2],充分說明畢摩在彝族的社會階層中是非常高的,僅次于首領的地位,并且首領對畢摩也是相當尊敬的態度。

在彝族的社會體系中,并不是只存在一位畢摩。畢摩之間也要劃分級別,這主要是由畢摩的作畢經驗和掌握做法的程度大小而定。畢摩的年齡并不會作為衡量一位有威望的畢摩的唯一標準,比如有些年紀小的畢摩有能力參加大型作畢儀式,他們就可稱得上是大畢摩了。

畢摩職業多以子承父業的方式封閉地在家族內部傳承,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3]。畢摩的經書記錄畢摩從事的一切法事活動,均有專門的圖文加以詳解,如現存有跡可循的《爨支叢刻》中收錄的《解冤經》、《指路經》、《權神經》等。此類經文圖文并茂,其中配以的畢摩畫就是畢摩作畢時所用的宗教儀式圖像符號的代表。因此類經文只在彝族群體內部流傳繼承,市面上流通相對狹小局促,很難找尋到完整的經文典藏,僅有一些木刻木畫壁畫之類的圖像進行分析研究。

(二)畢摩文化對畢摩繪畫的影響

畢摩文化主要是以彝族祖先的世界觀與認識論為思想基礎,從對世間萬物的崇拜和信仰中發展而來,并通過畢摩一手整理與傳承。它主要靠經書和作畢儀式為載體,以對祖先和世間萬靈的崇拜為核心,用以祈求彝族先民風調雨順,人類安康繁衍為目的。

關于畢摩繪畫的起源,彝文古籍《物始紀略》、《那史紀透》等文獻均有記載:“在那遠古……作戰歸來時,血涂巖上,繪各種形象”;到恒始楚、投乍姆時代,“牛馬豬羊皮,上面畫那史”,“萬事萬物,各種形象,圣人所想象,由巧手綾畫,掛在喪場上,傳祖摩布旨意,以安慰亡靈”[4]27。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文化的進步,繪畫載體也從最原始的巖壁上,到牛羊皮上,到絲帛上,最后又畫在利于傳播且成本偏低的紙本上。貴州彝族的“那史”(繪畫,圖形)主要從人文角度取材,天地萬物,氏族族徽,珍禽異獸,神靈鬼怪,歷史典故等都是“那史”的程式化傳統命題,繪畫內容與彝族古老的畢摩文化息息相關[5]。

二、畢摩繪畫中的宗教神鬼觀與觀念表達

畢摩認為大自然中一切事物都是有靈附體的。彝族人的世界觀里到處都充斥著日月神,山神,水神,草木神,動物神等諸神,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充滿各路神靈的世界,而人是這個充滿神靈世界中最渺小微茫的存在,因此彝族人對萬事萬物都要抱著崇敬謙卑的姿態。因此畢摩在進行繪畫藝術創作時,始終帶著一種對萬物神靈的敬仰與膜拜來進行創作,在對神靈的繪制上就會更加復雜,抽象,難以描述,是表現神靈不可輕易繪制不可褻瀆的一種敬意。

(一)畢摩繪畫中的宗教神鬼觀

遠古時期,彝族先民焦慮人類的生存與繁衍,自然環境惡劣,生活顛沛流離,人們皆以為“鬼勞我以形”,“鬼厄我以遇”,一切不可掌控的災禍皆有不可捉摸的鬼靈與神靈所為。在自然世界力與社會生產力之間差距懸殊較大的情況下,彝族畢摩依靠巫術祝咒等有形活動,增強人們對生存的信念與信心,并篤信可以依靠巫術等手段像神靈傳遞自己的祈求,達到祭祀、敬畏、感恩的目的。由此催生與這些神靈溝通的方式,塑造這些神魔形象無疑是最好的途徑。這種繪畫造型主要分為“神圖”和“鬼板”?!吧駡D”是畢摩在宗教儀式上與神鬼溝通的圖像符號;“鬼板”則是在詛咒儀式上使用的工具[6]。

三、畢摩繪畫的審美特性

畢摩宗教繪畫與其他民族繪畫相比,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原始風貌完好的延續至今。我們可以從這些繪畫中看到巖壁畫的身影,原始特征的延續得益于畢摩嚴格的家族內部傳承原則。加之作為宗教,有其神秘與嚴肅性,繪制時畢摩還要誦讀相關的經文,賦予其神力,所以對神和其相關形象不容許隨意發揮,才使得畢摩宗教繪畫保留了原始風格和象征性的特點。

對于畢摩宗教繪畫,有很多研究者認為是“畫骨法”,但經過筆者查閱相關文獻典籍,更加傾向于畢摩的宗教畫是一種原始風貌的程式化風格。無論是神鬼,其造型都是四肢展開,身體由兩個對角組成,從藝術解剖上并非是人體骨架的結構。另外孔雀與神蟒的形象就更談不上是“畫骨”,而多是民間一種常見的裝飾風格,有極強的形式感[7]121。彝族宗教起源于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的階段,對繪畫的認識也屬于懵懂的稚拙期,我們從這些造型特征中可以看到兒童畫一般的簡練與強烈的主觀意識創造,是人類繪畫發展的初級特征,更多的體現了一種符號化示意,缺少了細節形象的描繪。

畢摩繪畫作為古代彝族的原始繪畫,反映的是古代彝族人最真摯最單純的心理情感與內心崇拜。它們是一種及簡單的圖形或者符號,展現的是未經雕飾的拙稚之美。這種原始之美也構成了畢摩繪畫的藝術特征之一,集中反映了彝族人民早期的審美特性。畢摩繪畫看上去給人一種粗野甚至簡陋的感覺,但它們所展現的本質絕不是粗淺簡陋的,而是原始彝族人民的樸素率真的美。細細品味卻更能使人有一種回歸本源的視覺感受和內心體驗。

猜你喜歡
神靈彝族繪畫
彝族海菜腔
“神靈溝通”的秘語——科爾沁蒙古博神歌藝術
彝族養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神靈也是要喝酒的
神靈迷宮
神靈冰龍呈現物魔雙免神跡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