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小射燕”舞姿動作的解刨學原理與訓練方法

2018-04-01 13:36胡芮嘉四川音樂學院四川成都610021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舞姿大腿小腿

胡芮嘉(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21)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中“小射燕”舞姿動作;有單一的小射燕舞姿、小射燕轉、小射燕翻身、小射跳等動作。其中以小射燕跳為研究依舊來看,小射燕跳以腳面剛推離地面為基本高度要求,以訓練腿部,尤其是膝關節以下的小腿肌肉群為主要著眼點,訓練的重點是靈活、敏捷、輕巧。在小跳訓練教材中,射燕跳主要有上步射燕跳、分腿射燕跳、并腿射燕跳、旁分腿射燕跳、轉身射燕跳、翻身射燕跳等六種主要形態。不管在六種主要形態中的哪一種形態,還是單一的“小射燕”舞姿動作,腿部的射燕舞姿準確而快速的形成,是完成射燕動作的基礎和關鍵。標準的射燕舞姿,是在動力腿繃腳上小腿抬起,由膝蓋主動帶著向主力腿的正后方伸出,距離主力腿約6—7寸。動力腿小腿曲時,膝蓋對主力腿膝蓋窩,小腿彎曲幅度至最大。我們可以看出,射燕舞姿的難點,主要在于動力腿的形成和用力方式及位置。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也圍繞著“小射燕”舞姿動力腿的解刨學原理以及訓練方式展開。

從解刨學原理中,我們可以探尋到,要完成“射燕”類舞姿動作,需要由腿部肌肉共同協力完成,其中參與用力的主要肌肉群有:位于臀部的,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位于大腿部的,肌二頭肌、大收肌股薄肌、長收肌、短收肌、股薄肌、大數肌、恥骨肌和臀大肌下部;膝關節用力的,腓腸??;位于小腿的,縫匠肌下半部、半腱肌、半膜肌、股薄??;以及位于小腿的繃腳肌肉群,小腿三頭??;位于踝關節的脛骨后肌、跨長屈肌、趾長屈肌。

在清楚是哪些肌肉群工作以后,就應當理清其運動的原理,思考如何增長其肌肉力量,以及增大其運動幅度和增強穩定度等問題。

一.臀部參與用力的主要肌肉群及單一訓練方法。

(1)臀大肌

位于骨盆后外側面,該肌肉體積大而肥厚,呈斜四方形,肌纖維從內上向外下斜行,此肌纖維走向對舞蹈演員體會肌肉用力很重要,訓練時要意念沿肌纖維走向發力,由外下向內上方收緊,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在遠固定時,肌肉一側收縮可使骨盆向對側轉,兩側同時收縮使骨盆后傾。臀大肌的用力,決定了小射燕舞姿在髖關節的位置。

(2)臀中肌和臀小肌

位于髂骨外面,臀中肌位于臀大肌深層,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層。

近固定時,兩肌均可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外展,兩肌的前部纖維可使大腿屈和旋內,兩肌的后部纖維可使大腿伸和旋外。遠固定時,肌肉一側收縮使骨盆向同側傾,兩側收縮,前部纖維使骨盆前傾(扣胯);后部纖維使骨盆后傾(頂胯)。同樣是形成小射燕舞姿在髖關節的位置。

(3)單一訓練方法

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踢前,旁,后,腿不僅僅有利于增長臀部肌肉群的外旋力量,同時也增長了肌肉本身的素質。另外,在訓練臀部內旋肌肉用力時,應該多做蹲的訓練,特別是踏步蹲動作。不管是在單一站立還是蹲的訓練當中,都需要要求學員努力想象肌肉用力是按肌纖維走向由外下斜向內上用力的意識,深刻體會小肌肉群用力收緊的感覺。

二.大腿參與用力的主要肌肉群及單一訓練方法。

(1)股二頭肌

位于大腿后面外側。

近固定時,肌肉收縮使大腿后伸,又因股二頭肌跨過膝關節,也可使小腿屈和旋外,遠固定時,肌肉收縮可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下蹲),同時主動收緊時帶動膝關節及以下的肌肉群收縮,形成小射燕舞姿。另外,股二頭肌對于膝蓋的保護作用意義非凡,因此,股二頭肌的合理增長,對于舞者不管在舞姿形成上,還是自我保護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設計訓練方法時,訓練股二頭肌,成為了我的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2)大收肌股薄肌

位于大腿內側深層。

近固定時,肌肉收縮使大腿后伸、內收、旋外。遠固定時,肌肉收縮使骨盆后傾。與股二頭肌共同協作,促使下肢主動發力形成小射燕舞姿。

(3)長收肌、短收肌和恥骨肌

位于大腿內側,長收肌位于恥骨肌內側,短收肌位于長收肌和恥骨。

近固定時,肌肉收縮使大腿內收、屈和旋外。遠固定時,肌肉收縮使骨盆前傾。近固定時,使得大腿部肌肉快速內收,固定,形成射燕舞姿主力腿與動力腿之間的距離,與位置。

(4)股薄肌

位于大腿內側,為長條形肌肉。

功能使大腿內收,并可使小腿屈和旋內。同樣,也是讓小腿主動屈的肌肉群,直接影響了小射燕舞姿小腿幅度的大小。

(5)單一訓練方法

踢腿,控腿,蹁腿等動作,都有利于上訴大腿肌肉群的力量增長。我們可以在“小射燕”舞姿形成中,主要用到的大腿肌肉群,幾乎都分布在大腿的內側及后側,因此后腿的抬、踢、控等訓練更有利于增長此部分肌肉群的力量、柔韌度、及控制力。適當增強控后腿類型的教材,可有效增強股二頭肌的力量,不管在增強學生完成動作的能力上,還是自我保護的條件下,都是很有必要的。在踢腿類訓練時,我們可以適當的加快動作的節奏,加大動作的難度,增強負荷量等方式去訓練學生這部分肌肉群的增長。同時,也應當注意力量練習后的放松訓練,一定要拉伸用力肌肉,使得它們得以放松,防止肌肉沾粘。

三.膝關節參與用力的用力肌肉群及單一訓練方式。

(1)腓腸肌

位于小腿后面淺層,肌纖維向下匯成跟腱。

近固定時,肌肉收縮使小腿屈和足屈,遠固定時,肌肉收縮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

我們在形成“小射燕”舞姿時,從外形上看繃腳是舞姿形成的第一要素,但繃腳舞姿不僅僅是由踝關節以下的肌肉群體獨立形成的,而是由膝關節開始,逐步擴散至末梢關節。因此也可以探討出,“小射燕”舞姿最開始主動發力的位置,在于膝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以下的肌肉群,幾乎在同時進行發力,主導形成了“小射燕”舞姿。膝關節在彎曲以后,也同髖關節、踝關節以下的肌肉群體,三點一“線”形成了“小射燕”舞姿的準確位置。

(2)單一訓練方法

如“小射燕”舞姿,是由膝關節主動發力,帶動踝關節以下肌肉群體運動,幾乎同時發力形成舞姿最終形態。因此,訓練這部分肌肉群主動發力,帶動發力及協調發力的能力十分關鍵。在我們訓練教材中,小彈腿和大彈腿,就可以很好的提升這部分肌肉群的力量和用力意識。在訓練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快速蹬直的連帶用力感,以及收回時的肌肉用力意識。我們在常規訓練中,一般要求學生在彈出腿時,膝蓋用力,在收回時更多的是由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去尋找位置,而不是由膝關節為主導的發力帶回。因此,針對于“小射燕”舞姿形成的訓練,則可以用膝關節主動帶力為主導用力方式去加入課堂訓練當中,增強學生在膝關節用力上的能力。另外,還可以運用,蹲——立半腳間的動作,訓練膝蓋主動發力,踝關節以下幾乎同時發力,快速配合的方式,來訓練學生這一用力意識及增長肌肉的本身力量。

四.小腿參與用力的主要肌肉群及單一訓練方法。

(1)縫匠肌下部、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

此類肌肉群膝關節的旋動,只有在屈膝條件下才能完成。此類肌肉群主要在“小射燕”舞姿中主要產生的是收緊的作用。因此此類肌肉群在平時訓練中,應當注重個體的爆發力及穩定度。此類肌肉群,是協助膝關節與踝關節主動向上向內,擴大“小射燕”舞姿幅度的作用。

(2)小腿三頭肌

位于小腿后面淺層,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組成,腓腸肌在淺層,比目魚肌在深層。

近固定時,肌肉收縮使小腿屈、繃腳。遠固定時,肌肉收縮使膝蓋伸直,維持人體直立。小腿三頭肌是小跳的主要肌肉小腿三頭肌、股四頭肌和臀大肌是維持人體直立最重要的三塊肌肉,也是舞蹈中跳躍動作的主要運動肌群。因此,“小射燕”舞姿繃腳協同發力向后上方的力量,主要來自于此。

(3)單一訓練方法。

針對于小腿肌肉群肌肉能力增長的訓練,在課堂中幾乎所有把上訓練都有所涉及,按照各教材的訓練指向,逐步便可以形成。其中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小彈腿”、“小踢腿”類動作的訓練,對于此部分肌肉群的用力,及發散至腳趾尖的繃腳意識都有著基礎性的訓練作用,應特別關注離開地面的一瞬,小腿力量與踝關節以下肌肉群的協助力量。小腿肌肉群,不僅決定了“小射燕”舞姿的幅度,同樣,也決定了繃腳的力量及方向。關于如何訓練此類肌肉群,主動在后方向上向內,擴大“小射燕”舞姿的幅度,我們應當從“小射燕”舞姿單一反復訓練入手?!疤げ蕉住∩溲辔枳恕?,多次反復的訓練,增強這部分肌肉在做此類動作時的用力意識。

五.踝關節以下參與用力的主要肌肉群及單一訓練方法。

(1)跨長屈肌、趾長屈肌和脛骨后肌

位于小腿三頭肌深層。

肌肉收縮時,繃腳,使腳內翻、內收。在“小射燕”舞姿中,主要控制繃腳力量。

(3)單一訓練方法。

擦地等訓練,是增長此類肌肉群的基礎性訓練。另外,腳背的柔韌度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小射燕”舞姿的幅度,不論是從淺顯的視覺上,還是從本質的用力意識上。一雙好的腳背,一定是在外力訓練下以及個人肌肉用力上共同形成的。所以在大學本科階段,也應該繼續開發學生腳背幅度到極致。

六.補充與總結。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小射燕”舞姿是由髖關節肌肉群,大腿肌肉群,膝關節肌肉群,小腿肌肉群,以及踝關節以下的肌肉群共同協助下形成的,是一個綜合體。因此每一部分肌肉群的單一訓練是否規范與達到訓練目的,都是能否形成優質的“小射燕”舞姿的必要條件。在以上分解分析中,我們已經較為清晰的理出了單一訓練各類肌肉群體的方法。我們應該注意各肌肉群在運動中的主要工作與功能,在以”小射燕“舞姿形成作為課堂一定階段的教學目標時,應該著重關注涉及到的主要工作肌肉群,在教材中刻意的引領式訓練,加入訓練關鍵肌肉群體的方式方法,使得最后這個“綜合體”能夠規范且優質的呈現。

此外,由膝蓋主動發力,引領其他肌肉群配合,是形成“小射燕”舞姿的關鍵。因此訓練及解決膝關節肌肉群的主動型帶動性是通往“小射燕”舞姿規范化的必由之路。(膝關節訓練方法可見)

本文主要探討了各部分肌肉群的功能,并以訓練其肌肉增長力為主導進行了研究。針對于“小射燕”舞姿,當然除了踝關節以下(腳背)的柔韌度以外,涉及到大腿部肌肉群時主要參與工作的肌肉群都位于大腿的內側及后部,因此也要求我們大腿前部韌帶和肌肉群及外側韌帶和肌肉群的柔韌度。否則,就會形成較大的牽制力。因此在合住髖關節的基礎上對后腿柔韌度的單一訓練也應該進入課堂。具體方法有:在合住髖關節的基礎上,壓后腿、踢后腿、控后腿的單一訓練,在合住髖關節的基礎上,豎叉起后腿小腿的訓練(后小腿與地面形成90 度)、以及在此基礎上把干上、凳子上等耗后腿訓練等等。

“小射燕”舞姿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中,是典型的舞姿形態,是一個多種訓練下才能形成的一個綜合體。中國古典舞基本功典型的舞姿形態較為豐富,但每一個舞姿一定都是經過系統的訓練而形成的,更何況是當設計的技術類舞姿形態是。所以我們必須嚴謹的關注每一個訓練,清晰訓練目的,才能讓學生在不可逆轉的時間中,收獲到更多。

猜你喜歡
舞姿大腿小腿
玉米薏苡仁利水湯可改善小腿腫脹
大腿肌內顆粒細胞瘤1例
石氏三色膏治療小腿腓腸肌損傷60例
夢幻舞姿
舞姿翩躚
舞姿
風中的舞姿
我的朋友
吃肉長肉
父與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