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學視野下網紅現象的產生

2018-04-01 13:36公曉青張詩悅徐禛廣西大學廣西南寧530003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網絡紅人網紅現象

公曉青 張詩悅 徐禛(廣西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3)

互聯網技術的更迭和換代正不斷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對傳統世界進行著全方位的顛覆和改革,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催生著新事物的產生,而以網絡為載體發展起來的“網紅”現象便是其中之一。網紅是 2015年的流行關鍵詞,泛指那些因被網民追捧而走紅的人。網紅現象從出現至今一直被大眾廣泛討論和關注,網紅現象發展至今已經不再是一個標新立異的個體標簽,而是一個網絡群體,“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15 分鐘”成為可能。

一、網絡紅人的概念變遷

目前學界對“網紅”沒有統一的概念定論,筆者認為,網紅即依托網絡平臺,通過聚集受眾在某一領域產生影響力的群體。

網絡文學“紅人”的1.0 時代。最早應用互聯網平臺來打造個人影響力的要數網絡文學作者,從 1998年到 2004年間,伴隨著BBS 論壇的流行,一些網絡寫手開始借助網絡平臺,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實際上是來自于對傳統文學創作理念和權利體制的一次巨大沖擊。[1]寫手們通過自己的創造,聚集一批受眾并使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追捧。如南派三叔、安妮寶貝等人,他們可以算中國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第一批網紅。

圖文并茂時期的網絡草根紅人2.0 時代。2003年博客開始流行后,圖文搭配的表達方式使得一批“草根”迅速走紅,但這些網紅通常以獻丑、搞怪或者發表出格言論來獲得關注,受眾對他們的評價也大多是貶義,以芙蓉姐姐、鳳姐為代表。

網紅3.0 時代。從 2010年起,互聯網迎來了以微博為代表的移動社交時代,伴之以微信的發展及直播平臺的發展,網絡紅人迎來了富媒體時代。在這一時期,網絡紅人開始被成為“網紅”。目前,網紅的發展出現了泛化的特征,涉及面越來越廣,包括美妝、電影解說、吐槽、吃播等各個方面。

二、網紅主體的自我賦權

網紅的傳播之路是自我表達和呈現的一種方式。自我呈現的概念由歐文·戈夫曼在其研究社會行為與心理的“戲劇論”中提出,人們通過角色扮演來展現自我,自我是情境定義的產物,人們根據舞臺的情景定義來領會社會和他人對于自我的角色期待,通過印象管理來協調自發性主我和社會化客我之間的矛盾,從而使自己呈現出來的形象符合期待,達到自身的目的。[2]

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網紅比一般網名更具有傳播意識、更加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表達方式更加清晰,目的也更為明確。在網紅群體中,“主動出擊”者居多,網紅想要紅可以通過各種鮮明的個人特色就可以吸引大批粉絲。如擁有一座花園般鄉間小宅的李子柒,通過手工制作各類東西坐擁1300 余萬粉絲,其微博置頂視頻播放量已達1.7 億次,轉發和留言均達到12 萬。在擁有了龐大粉絲量和巨大影響力后,李子柒與故宮達成合作在天貓注冊“李子柒旗艦店”,店中商品最高銷量已達7 萬余件。

然而,網紅現象也出現同質化傾向嚴重的現象。以美拍為例,自從日本博主“大胃王木下”在中國走紅后,美拍上便出現“大胃mini”、“密子君”、“大胃王朵一”等主播,而直播內容也僅限于比誰吃的多、吃的快,除此之外并無新意。

三、受眾:關注網紅的心理訴求

緩解壓力的使用與滿足。對于受眾而言,關注網紅是打發無聊時間的一種方式,受眾因為空虛無聊而關注網紅,而網紅提供的內容又可以填補碎片化時間,受眾從中得到滿足或心理慰藉。

追求熱點的從眾心理。網紅就普遍具有抓住熱點并對話題進行演繹、為話題傳播推波助瀾的的能力,這就使得人們更傾向于關注網紅,以期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

四、總結

網紅是網絡發展的產物,也是時代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網紅現象隨著網絡的發展短時間內不會消亡,我們也要看清楚網紅現象背后的意義和影響。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網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網紅給受眾營造的是一種“擬態環境”,給受眾尤其是年輕人構造了一個“理想國”,對年輕人產生了不良影響,助長了奢靡之風。有些網紅為了博人眼球,在直播平臺中打色情傳播的擦邊球,也產生惡劣影響。對于網紅現象,我們還需要更規范的規則對其進行管理。

猜你喜歡
網絡紅人網紅現象
網絡紅人
不要上“網紅”的當
自媒體平臺上網絡紅人走紅原因淺析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網紅滾滾
?ВаНхУН?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奇異現象傳真
那些躥紅的電子郵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