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物理學下具身道德研究綜述

2018-04-01 13:36顏培玲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福建福州3501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道德行為范式隱喻

顏培玲(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0)

一.具身性研究綜述

(一)具身道德的起源

具身認知最初起源于心身關系的哲學思考,從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到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以及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皆可見心智具身性理論的身影。而心理物理學下具身道德則起源于1962年——梅洛.龐蒂所認為道德是發端于身體之中的。后續學者以不同角度探討了身體物理條件與道德之間的關系后,最終提出“Embodied Morality”的概念[1]。諸多跨學科學者也加入研究如 Looy 從神經生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跨學科角度證實了道德是嵌入式的,是具身性的[2];Witkowski 從佛學入手印證了道德是具有具身性[9]。

(二)具身認知影響道德思維

具身認知的研究漸多[3],且傾向于細化的環境或物理條件[3],Zhong 等人以美國大學生為被試,通過實驗證明“洗手能減輕罪惡感”;陳鄭等人在身體潔凈對強迫清洗個體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的影響中支持了該結論[4]。這引起了學者對身體潔凈與否與道德認知關系的興趣。葉浩生通過實踐得出結論認為身體清潔能影響抽象的道德思維[5]。閻書昌則指向身體潔凈與道德認知及判斷的關系、厭惡與道德認知及判斷的關系,首次提出具身道德的概念[6],他認為身體經驗體會到物理環境中的事物影響,在道德認知和判斷過程中所發生的心理過程是受具身體驗影響的。雖有越來越多研究印證該觀點( Lakens,2012; Chiou & Cheng,2013),但均與閻書昌的結論稍有不同。

而Holland 及Liljenquis 等人則在具體物理環境中進行研究,他們發現清新氣味能增強個體的美德行為,如互惠行為和慈善行為[2];視覺潔凈可以影響人的道德行為[7]。在視嗅覺的環境中,人的心理認知圖式均會被誘發,清潔圖式立即出現以身體潔凈作為中介促進人道德行為的發展[8]。另外道德判斷也與味覺有關,品嘗了苦的食物比起甜的食物、沒有味道的水,會在不道德的行為上顯示出更加嚴格的標準和認為需要更加嚴厲的懲戒[7]。而品嘗甜的食品過后,則表現出更多利他行為[9]。特定的身體體驗或感受會暫時性地使人改變自己原有的準則或信念,從而影響道德判斷[8]。

(三)具身認知影響道德人格

2006年Nvaaez 等人提出道德人格的社會認知觀,促進了具身認知的發展。欒子煙和桑標通過雙過程模型指出具身冷暖體驗影響道德判斷和決策,證實了青少年的身體對冷熱的感知覺與道德決策的功利性與否之間具有相互作用。進一步研究人際關系冷暖的認知發現對具身體驗在物理環境冷暖的感知覺上會影響人們對人際關系冷暖的感知。

綜上所述,我們對具身道德的概念能夠做出以下的概括:具身道德是指道德行為、道德判斷以及道德心理是受到身體及其活動方式的影響的,同時身體及其活動方式也能夠反作用與道德。

二、具身道德研究方法

具身道德的研究有四種常見的范式:道德 Stroop范式、內隱聯想測驗范式、情境操縱范式及心境誘發范式。

(一) 道德Stroop范式

Stroop范式以色字和色塊命名并作為干擾效應量,以反應時和正確率為指標來考察道德的顏色隱喻。研究中,采用黑色與白色來代表道德的不同趨勢,并因此激活相應道德行為,也就是隱喻品質[10]。在后續研究中,也表明隱喻品質與顏色確實存在關系[16][17],因此提出道德概念是來源于身體的顏色經驗與物理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11]。

(二)內隱聯想測驗范式

該范式指標是反應時,通過數據化的分類任務來測量概念詞與屬性詞之間自動聯系的緊密程度,了解個體的社會內隱部分,考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間隱喻。該范式證實了空間方位詞能夠隱喻道德的相對應概念[9]。

(三)情境操縱范式

情境操縱范式是指通過改變客觀的物理環境,設定不同的實驗情境,通過對情境的操縱,引發不同身體經驗的激活,繼而觀察在不同的情境中,被試在面對相同的道德問題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為是否依據不同的情境而發生了變化。該范式的研究表明,骯臟的實驗室環境、黑白底紋的呈現方式、明亮的光線都會影響道德心理和行為,也就是說在不同情境下的身體經驗影響了被試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為,是有效的刺激因素 (Schnall et al. ,2008; Sherman &Clore,2009; Zarkadi & Schnall,2013)。

(四)心境誘發范式

該范式以讓被試身體產生不同的感知覺或自身狀態來改變心境,從而引發道德行為的改變。身體視聽嗅味觸等的感知變化會顯著影響個體的道德心理和行為[12][13];對道德性事件的回憶會引發個體對周圍環境的明度知覺,即道德心理能夠反作用于具身認知,改變對周圍物理環境的感知覺發生變化[14]。

三、問題與展望

首先具身道德的研究勢必成為一種趨勢,且目前已小有成效,但仍面對著質疑如:研究的切入點過于狹窄、片面化,結果不夠實證性,研究方法沒有革新等等問題[15]。

關于質疑一,我們確實發現研究過程中,身體及其活動方式與道德心理及行為的諸多方面仍存在許多切入點。已有研究更多側向從一個點進行研究如:道德的明暗度隱喻、顏色隱喻偏,具身清潔,具身溫度感知覺等,缺乏較為廣泛的面的研究如:道德意志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因此未來研究中,研究范圍應由點擴展到面,填補現有研究的空白。

其次,研究結果常面臨不夠實證性的問題。爭議常源于以下方面:1.研究內容、方法、被試等方面的差異是主要原因。在方法上即使采用一樣的研究范式,但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是被試之間的文化差異,導致了研究內容的不可重復性。2.研究方法技術較為單一。迄今為止具身道德的研究領域已經涉及到多個層面生理結構,認知經驗以及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嵌入等多因素研究。但是采用科學實驗方法(ERP,MRI 等)的研究僅在有關身體解剖的生理結構研究中,其他多用的是行為測驗的方法,因此不斷向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靠近,革新實驗方法顯得十分必要。

最后,從心境誘發范式中我們得到啟示:道德心理、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能否反作用于身體對物理環境的感知覺上呢?這也是一個研究點。同時從新進的具身隱喻的研究方法中可以采用更生態化的實驗范式進一步探討和驗證道德概念理解問題,并對此作出跨文化探索[16]。

猜你喜歡
道德行為范式隱喻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活的隱喻》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劉娟、趙玉生:自我損耗會對道德行為產生負性影響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遠和近
論黑格爾的道德行為歸責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