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喚專業精神 打造美好熒屏
——以電視民生新聞為例

2018-04-02 05:49劉羅玉王冠楠
視聽 2018年6期
關鍵詞:電視新聞民生專業

□ 劉羅玉 王冠楠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長。對電視新聞生產而言,必須改粗放為集約,不能一味追求數量,要對新聞產品的品質提出更高的追求。雖然當前廣電節目低俗化現象經不斷整治,總體已呈改善之勢。但是,電視新聞報道領域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當下民生新聞的困境

我國電視事業發展中,存在大量重復制作、重復播出、重復覆蓋、重復投入的現象,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浪費。同時,由于各級電視臺之間的無序競爭,相互瓜分觀眾群,致使覆蓋效益降低,部分市縣臺為維持生計,曾讓盜版橫行。以新聞立臺的電視臺,受重復制作、重復播出、重復覆蓋、無序競爭影響的,不止是電視劇,也包括新聞節目本身,尤其是電視民生新聞節目。電視民生新聞對電視新聞的繁榮曾經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民生新聞的粗劣與不足,當下已經暴露無遺。

一是內容上的困境。民生新聞欄目內容大致包括:災難與突發性報道,例如火災、車禍;物質與情感的訴求報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揭丑報道,亦稱輿論監督類報道。新聞報道雷同,會導致大量雷同節目出現,節目的報道形式、風格和題材相似,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不僅降低節目影響力、收視率,而且會讓節目之間產生不良競爭,加上新媒體的沖擊,短、平、快的快餐式新聞產品,讓電視新聞產品缺失了對深度新聞內容的挖掘,讓新聞價值大打折扣。

二是制作上的困境。電視民生新聞的無序競爭,讓“投入少”成為關鍵的制勝點。而“投入少”不僅僅是物力,也包括人力。在新聞制作工藝上,強調“單兵作戰”與“一兵多能”,即一個新聞事件派一名電視記者,既負責畫面拍攝與采訪,也負責文稿撰寫與編輯,甚至不僅僅為電視供稿,而且要給廣播、網絡等媒介供稿。毫無疑問,人的主觀能動性在高壓面前有爆發的可能,對于簡單的資訊,熟練的新聞從業者也能勝任,但從根本上說,這樣的做法不僅缺乏科學性,還降低了電視從業者制作的專業性。當前,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電視廣告額總體在下降,部分媒體甚至是斷崖式下跌,這種不專業的行為不僅沒有改觀,反而在加劇。

三是人才上的困境。受“新聞無學”思想的影響,電視民生新聞領域普遍存在對“專業”的不尊重,而電視表達的是一套復雜的符號體系,從節目本身來說,片頭、片花、新聞作品的現場聲、主持人的配音、采訪人的聲音運用、畫面的構圖、剪輯等,都是電視表達的符號,甚至包括演播室的設計、主持人的著裝、語態等也是電視表達的重要符號,實際上每個元素本身都帶有很強的專業性,但是,在實際的發展中,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是粗放的,外行充專業,更可怕的是,這種不專業卻成為電視新聞熒屏中的主流,大行其道。

四是公信力的困境。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真實性是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相較于其他形式的媒介,例如報紙、廣播和網絡,電視有其復雜的符號系統,需要耗費更大的人力物力的同時,還在消耗著新聞的時效性,電視新聞對公眾的沖擊力更大,產生的影響也更加明顯。但北京“紙包子”事件就明確告訴受眾,電視上看到的新聞報道也未必是真實的,而在當下,為了追求時效,不當選用網絡新聞,甚至不嚴加審核就加以播放,嚴重影響電視的公信力。

二、改善電視民生新聞現狀的舉措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的質量,而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有發自生命內部的召喚。美國著名學者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人都有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但除此之外,馬斯洛還提出兩種需要,即認知、理解的需要與審美的需要。關于審美的需要,他舉例說,當我們看到一個蓬頭垢面、衣衫破爛、渾身污穢不堪的流浪漢,或者歪嘴斜眼、滿眼眼屎、鼻涕流誕的丑乞丐,大概都會本能地產生遠遠避開的沖動,而整潔淡雅的房間比那凌亂骯臟的房間令人覺得舒服,這就是人類生存的一種較高級的需要——審美的生存需要。①電視民生新聞的粗劣與不足與我國受眾在物質水平提高的基礎上對文化需求的審美追求存在著價值的背離,即受眾的審美需求將越高,而電視民生新聞的熒屏表現卻存在諸多不足。

要改變當下的不利局面,筆者認為首先就要呼喚專業精神。所謂“專業”指的是,以特定知識系統為基礎的從業領域,進入該領域必須習得這些專門知識,獲取相應的操作技能,并以此評估工作成績。對于新聞業來說,因為要呈現大千世界,它還需要新聞從業者專長于某一領域,成為該領域某種程度的“專家”,即一專多能,以實現報道的高質量、高水準。除了這些專門知識、技能、操作過程和評判標準外,還包括一系列規范新聞工作的職業倫理。歸根結底,對“專業”的追求就是對熒屏的“美”的追求,對節目品質的追求?!皩I精神”體現在電視新聞節目的每一個元素,對新聞真實性的執著堅守,用工匠的精神對待畫面的拍攝、剪輯與聲音元素的運用等。從整個生產流程上說,也要體現對“專業精神”的尊重與追求,強調時效,卻也要對新聞事件的本身有全盤的思量和深度的挖掘。在電視新聞作品的審核上,應加強內容把關,對粗陋的作品說不,規范和引導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作品。

其次就是不要自亂陣腳,堅持內容為王。面對新媒體沖擊,部分電視媒體自亂陣腳,加上收視率的不當評價體系的引導,“電視將死”與“電視機將死”的爭論又不絕于耳,疊加著名電視新聞從業者的轉行,使得電視新聞從業者的不安情緒躁動,本來可以內容取勝的電視,卻背離內容為主的原則。相反地,部分電視媒體還沾上了網絡媒體的粗糙、低俗、不專業。需要重申的是,電視新聞作為向社會公眾傳播價值取向的媒介,傳播的主體依然是社會的主流媒體,重要地位仍然沒有被取代。當下,電視媒體需要的是主動作為,承擔起重要的社會責任不要自亂陣腳,只是第一步。在堅持內容為主的原則下,還要對內容“美”負責,好“看”才是硬道理,而好“看”不僅是內容“美”,還包括形式“美”,如畫面美、視角美、語言美等。

第三,打造專業的新聞團隊。傳統觀點認為,新聞不是專業,新聞工作者也不被認為是“專業人士”。最初的新聞工作者多來自印刷行業的發行員或工人、學徒,甚至是一些東奔西走、道聽途說的“包打聽”,社會形象不好,經濟政治地位也不高。但在我國,新中國成立后,確立了“政治家辦報、辦臺”的原則,客觀上對記者社會地位的提高有所促進。但是,從社會運作層面來說,一個職業的社會地位歷來都不是政府或者法律所賦予的,而是這個職業本身在大眾面前所呈現的社會期待。在如今媒體競爭白熱化的趨勢下,只有專業才有機會。理論上,人人都是記者,但是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名專業的“記者”,尤其是一名“電視新聞記者”。而對于一個電視新聞團隊來說,專業建設將不可或缺。

三、結語

讓每一位新聞從業者都具備良好的新聞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意識,主動擔當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充分體現新聞的價值,自覺履行用正確輿論引領人的使命,珍視品牌、品位和品質,才能讓新聞作品和新聞節目編織出更新、更美的媒體風景,打造新聞的美好熒屏。

注釋:

①[美]馬斯洛.馬斯洛的人本哲學[M].成明 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289.

1.李欣.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美學的挑戰與發展[J].湘南學院學報,2017(4).

2.彭增軍.因品質得專業:人人新聞時代新聞專業主義的重塑[J].新聞記者,2017(11).

3.金梅花.探究媒體融合環境下電視新聞發展的新思路[J].新聞研究導刊,2017(21).

猜你喜歡
電視新聞民生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電視新聞中的圖片應用
論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之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民生之問飽含為民之情
“錢隨人走”飽含民生期盼
民生銳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