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栽培技術與田間管理措施

2018-04-02 00:00張江洪
新農村 2018年35期
關鍵詞:田間管理合理性中耕

張江洪

為了有效提升玉米栽培效果,就要對高產栽培技術和田間管理工作予以關注,建立健全完整的監管機制,確保能提高玉米產量,為地區經濟效益的全面優化奠定基礎。本文集中分析了宜川縣玉米栽培技術要點,并對田間管理措施展開了討論,僅供參考。

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地區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呈現出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區域性小氣候明顯,當地農業發展較為迅速,實現了粗放型種植向精細化種植管理模式的轉變。2016年農業產值182886萬元,同比增長4.7%,其中,玉米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有效建立更加系統化的高產栽培技術成為了宜川縣農戶關注的焦點。

1 宜川縣玉米栽培技術

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玉米栽培工作開展前,要結合地區實際情況落實有效的季節性監管機制,確保能按照季節特征完善栽培技術,以建立優質化以及高效性發展規劃,為農民增收創設良好的空間。

1.1 科學整地

在科學整地工作中,要對選地過程、精耕細耙予以集中監管。

一方面,選地過程。因為玉米植株本身喜光,且好溫熱,這就需要種植戶選擇水利條件較好且整體種植環境通風向陽的區域,確保土壤的酸堿度適中,一般而言,沙壤土是最佳種植土壤。

另一方面,要落實精耕細耙的處理機制,在播種前要對播種區域進行耕耙處理,多數情況都是進行兩犁兩耙,并且要落實深耕耙平的控制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耕作層的實際深度要控制在30厘米以上,確保種植土壤在精耕細耙后能滿足地平、土細以及墑足的標準,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栽培種植的整體效果。

1.2 良種優選

在良種優選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實際條件和環境選擇使用的種植品種,目前,陜單609、克新一號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種植品種。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有效提升種植效果和綜合水平,要在種子種植工作開始前進行集中曬種,時間控制在3個小時到4個小時之間,有效利用50攝氏度到55攝氏度的溫水完成浸種處理,浸種時間大約要控制在15分鐘左右。并且,堆放催芽工序也不可或缺,利用塑料布進行蓋嚴堆放,能有效控制在6個小時到8個小時之間。

在良種優選結束后就要完成播種操作,結合地區實際情況一般會采取直播的方式,在壟種植工作中,要將壟寬度控制在120厘米到140厘米之間。另外,在對種子進行每點雙粒播種的過程中,也要保證邊播種邊蓋土,從而提升整體種植管理工序的合理性和實效性。

此外,播種密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玉米只有合理性密植才能真正滿足高產的目標,一般而言,平整型的品種要保證每畝播種3000株到3500株,而對于緊湊型的品種則要保證每畝播種4500株到5500株,利用寬窄行種植機制,寬行為70厘米、窄行為40厘米-50厘米。

1.3 肥料管理

為了保證宜川縣玉米種植工作的科學性,要對其需肥規律予以關注,有效提升氮肥、磷肥以及鉀肥應用比例的合理性效果,確保能在不同種植期落實相適宜的種植肥料處理機制,從而提升玉米種植的整體質量。只有保證合理性的肥料監管機制,才能提升玉米種植管控工作的基本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和種植管理效益的全面優化,為提升種植產量奠定基礎。

2 宜川縣玉米田間管理措施

除了要對高產栽培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外,也要合理性規劃田間管理機制,確保田間管理過程的綜合水平能滿足地區玉米種植的實際需求。最重要的是,在田間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僅要按照不同時期對其進行集中管理,也要完善病蟲害處理機制。

2.1 苗期管理

在玉米種植工作中,苗期管理工作較為關鍵,需要相關種植戶結合實際種植環境和條件對缺壟問題、斷苗問題、死苗問題等進行集中處理,及時完成補苗工作,并且在移苗工作開始前澆足定根水,從而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另外,要對苗期玉米進行科學化中耕除草操作,適時完成培土控制,有效減少病蟲害隱患的留存幾率。要在玉米苗長出5到6片葉后進行第一次追肥處理,并且在畦中間進行開溝控制,每畝要施加7.5公斤到10公斤尿毒,施肥結束后就要應用土進行覆蓋處理。

2.2 穗期管理

為了提升玉米種植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要積極落實針對性監管機制,確保能在穗期完成水肥管理和中耕培土操作。

一方面,水肥管理工作,要在玉米苗長出8片葉到9片葉后進行第二次追肥,此時主要施加的是攻桿肥,施肥量要控制在總肥量的25%左右,此時要在每畝施加10公斤復合肥,并且配以7.5公斤氯化鉀肥料,有效提升整體施肥效果,保證種植質量和產量。

另一方面,要進行中耕培土處理,為了有效避免種植區域出現嚴重的土壤板結問題,就要有效結合土壤以及雜草的情況落實中耕培土處理,在拔節到抽雄前完成1次到2次中耕操作,從而增強玉米苗抗旱抗倒伏的能力。

2.3 抽穗結實期管理

種植人員要結合其實際生長環境和生長狀態落實相應的種植管理機制,確保能適時進行補肥控制,并且要適當應用抗旱和排澇管理,在抽穗和灌漿期則要及時進行灌水控制,確保土壤的濕潤程度,有效提升種植管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若是雨天較長,就要著重關注排水處理工作,避免玉米種植過程中出現缺氧傷根的問題造成減產。

總而言之,在宜川縣玉米栽培技術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控措施,確保能滿足種植要求,且能有效落實田間管理計劃,為玉米種植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與此同時,要夯實精細化整地管理工作流程,依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種植管理原則保證種植期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滿足要求,也能一定程度護上實現地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

猜你喜歡
田間管理合理性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對東北春玉米產量的影響
無花果田間管理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新形勢下新聞采訪行為的合理性探討
淺談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域外證據領事認證的合理性質疑
至善主義、合理性與尊重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