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新探

2018-04-02 06:32夢江平李民芳
新農村 2018年35期
關鍵詞:勞動力培育農民

夢江平 李民芳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核心其主體是農民,所以新農村建設農村要加強新型職業的農民培訓,這樣才能拉動農村經濟發展。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農業人員,其需要具備科學文化素質、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和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因此,必須要認識到提升農民文化素質的重要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1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國農業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而要推動現代農業的規?;?、集約化和專業化生產,首要的問題就是培育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在2012年中央1號文件中首次提出來的,其中提出了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發展。而且由黨委政府主導、農業部門牽頭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其中主體是公益性培訓機構,市場力量和多方資源都有所參與,使得農業院校、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園區等參與的教育培訓機制更加靈活,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因此,要做好宣傳工作,通過電視網絡、科技直通車、科技入戶、宣傳資料、咨詢服務等形式在全縣果樹栽植、生豬養殖、設施產業發展重點村和現代農業示范園、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中宣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認識,營造關心、支持和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2 培育職業農民為產業扶貧提供動力

在抓好職業農民培的育基礎上,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還注重對農業職業經理培養的探索,充分發揮了農業小企業和小農戶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農村經濟的產業化發展。而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還增加了去省外學習,出國交流學習的機會,在與當地職業農民互動交流過程中進行合作。比如上海市就提供了青年農場主創業的對接、孵化和服務平臺,并建立了一批農民田間學校,充分認識到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性。因此,政府要組織專人進行調查摸底,根據性別結構、年齡結構、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和培訓需求等特別對新增勞動力登記造冊,輸入微機建立臺帳,在認真分析篩選后,在職業農民數據庫中錄入將符合條件的學員資料?,F階段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運用了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技術,并通過中國農技推廣和云上智農APP的開發,對專家、農技推廣人員和職業農民進行互聯互通,在這樣的接力和拓展開發中,使得培育的新型職業農民更加適合本省的農業發展,最終為產業扶貧提供了動力。

3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高了勞動力水平

因為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失,所以目前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傳統土地細碎化和“有田無人種”的困境得到了改變,因為新型職業農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很多在校大學生都愿意創業培育青年農場主,成為堅守土地的創業者,這都是為了培育新型的職業農民。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為基礎,我國很多貧困縣都開始實施農業產業的精準扶貧培訓計劃,專項技能培訓主要針對的是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所以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在集中培訓、市場考察、專業實習實踐、后續跟蹤服務等不同形式中進行新型職業的農民培育,籌備新型職業農民協會成立大會,最大限度的團結和凝聚職業農民,打造“新職農”的公共品牌,吸納更多的人加入協會,壯大職業農民協會隊伍,保證農村勞動力水平的提高。而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在產業發展、基地建設、托管服務等多個方面都重視勞動力水平的提升,并積極構建脫貧攻堅的人才保障體系,這也是目前農業發展的方向。

4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村經濟產業化的要求

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必須要改善當前農民整體素質偏低的問題,注重提升勞動者的素質,這樣才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目前我國農民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的接受過系統性農業教育培訓,在職業農民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沒有接受過中等及以上教育。目前農村勞動力人口總體呈現凈流出的趨勢,素質相對較高的青壯年勞動力是主要的流出人口,所以農村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的同時下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勢在必行。但是現階段很多地方還沒有就新型職業農民的總體性規劃和指導意見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也沒有認識到這一工作的重視性,而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更加強調職業屬性,使得戶籍身份屬性問題被淡化,在目前的實踐過程中還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和機制保障。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多部門共同溝通協作,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與協調機制,尤其是后續跟蹤服務工作中配套機制的跟進。因此,國家要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地方政府也要重視這一問題,加強工作機制等問題的落實。目前我國還處在傳統農業改造發展的過程中,農民會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生產工具進行生產,并具備新技術新知識,這樣才能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迫構建需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有利于解決農村勞動力數量減少和素質結構性下降的問題。通過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現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結合,培養新型的職業農民,最終留住一批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提高我國農業農村的產業化水平。

近年來,我國一直提倡振興農村經濟,而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有農業人才來支持。目前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農業發展受到影響,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成為必然。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認識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意義,其為新時代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拉動作用,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歡
勞動力培育農民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饸饹面“貸”富農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