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效果

2018-04-15 09:48李薇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血氣肺泡綜合征

李薇

【摘 要】目的:觀察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40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用藥24h后進行X胸片檢查,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及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改善結果。 結果:采用的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PaO2、PaCO2、pH等血氣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各項血氣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是一種有效可靠的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兒血氣情況,提高治療有效率,降低死亡風險,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質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010-02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o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80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n = 40) and control group (n = 40). 4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Chest X-ray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gas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O2,PaCO2,pH and other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gas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 05). Conclusion: pulmonary surfactant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gas condition,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eath. It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ulmonary surfactant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早產兒的常見病,其發病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肺部表面活性物質[1]。傳統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多采用呼吸機進行吸痰、吸氧、通氣等輔助治療,同時給予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而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開始不斷應用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為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實際臨床效果,我院采用分組對照的方式進行研究,取得了較好成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1.1對象與分組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胎齡28~41周,平均胎齡(34.7±1.8)周,體重1.6kg~3.4kg,平均體重(1.9±0.5)kg;觀察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胎齡28~42周,平均胎齡(35.3±1.7)周,體重1.7kg~3.5kg,平均體重(1.8±0.9)kg。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關于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排除血流動力不穩定者、嚴重窒息及呼吸衰竭者。兩組患兒年齡、性別、體重、病重程度等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具體包括:①采用機械呼吸機輔助患兒進行通氣、吸氧,保證患兒呼吸通暢,同時給予吸痰處理。②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為患兒輸入營養液,給予營養支持。③調節患兒體內水、電解質Na+、K+失衡狀況,同時對酸堿紊亂狀況進行糾正;④給予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治療過程中應保證適宜的溫、濕度環境,一般溫度適保持在18℃~20℃,濕度宜保持在50~60%。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治療藥物為固爾蘇(生產廠家: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注冊證號:H20030599,規格:3ml:240mg),經氣管插管進行注射,注射劑量根據新生兒體重而定,一般為100mg/kg,具體操作方法主要包括:①采用呼吸機對新生兒呼吸道進行分泌物清理;將藥物放置于溫箱中進行加熱并溶解,時間為15min左右,加熱溫度為37℃左右;②將導管插入新生兒氣管內,完全插入后采用醫用膠帶進行固定;③依次取患兒平臥、右側臥、左側臥、半臥的體位將肺表面活性物質從氣管插管中緩慢推注到患者肺內[2],注入劑量根據患兒體重而定,每體位注入1/4劑量,每次注射的時間為15~18s。③注射完成后,給予患兒球囊-面罩輔助呼吸,時間為1~2min,頻率為40~60次/min。

1.3療效評定

①治療效果評定:治療24小時后,進行X胸片檢查,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等級。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改善,X線檢查顯示肺部紋理清晰,血氣指標正常;有效:癥狀、體征有顯著改善,X線檢查顯示肺部異常陰影改善,血氣指標有明顯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任何改變或加重,肺部陰影與血氣指標無明顯改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采用 SPSS20.0 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經比較,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氣改善效果比較

經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各項血氣指標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各項血氣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呼吸窘迫綜合征是一種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而引起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在新生兒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臨床特點主要表現為現呼吸急促、呼氣呻吟、鼻翼扇動、紫紺等[3]。由于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加上新生兒本身承受力及抵抗力較弱,因此新生兒一旦患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治療,以免因延誤病情而導致死亡。

隨著現代醫療科學技術的進步,當前臨床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除了進行常規的吸氧、保暖、營養支持之外,同時積極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對其進行治療,以改善患者的血氣狀況,增強治療效果。將肺表面活性物質應用于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的機制在于,它是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分泌的一種物質,其主要組成物質有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等,當其進入與肺部時,能夠以單層分子的形式,垂直分布于肺泡液一氣界面,從而保持肺泡容積的穩定,避免肺泡出現萎縮,從而起到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幫助肺換氣的作用[4]。此外,肺表面活性物質可增加肺纖毛的順應性,降低其毛細血管阻力,有利于保障肺部通氣,改善患者呼吸窘迫、困難及血流比例失調等癥狀。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固爾舒這種肺表面活性物質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研究結果顯示,經肺表面活性藥物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及血氣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治療的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兒血氣指標狀況,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改善肺功能,促進患兒呼吸順暢,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群娥,徐艷,劉建平,等.肺表面活性物質在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臨床價值[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6,33(2):317-319.

[2]袁珺,黃樂明,李飛,等.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足月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31):53-54.

[3]楊洋.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足月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療養醫學,2017, 26(8):876-877.

[4]張梅.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足月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2):1816-1817.

猜你喜歡
血氣肺泡綜合征
體位干預對機械通氣患兒血氣指標的影響
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在肺炎患者中的應用及其血氣指標、炎癥因子分析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給藥方法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的影響
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護理分析
刺激肺部細胞
考前綜合征
開學綜合征
一毛學琴記
黑珍珠
不同橈動脈穿刺方法在血氣分析患者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