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手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研究

2018-04-15 09:48薛丹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護理干預疼痛

薛丹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胃癌切除術后疼痛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醫院胸外腫瘤科行胃癌切除術的6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干預組。對照組采用胃癌切除術后常規護理方法,護理干預則加用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護理干預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明顯減輕,P<0.05。結論:在胃癌切除術后患者中實施護理干預,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胃癌切除術;疼痛;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19-01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在我國胃癌已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中位列前三位,發病率高。早期胃癌因癥狀不明顯,易忽視,而發現時多發中晚期患者,其治療目前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但是術后疼痛若控制不佳,可導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統并發癥,增加病人心理負擔。術后疼痛通過神經內分泌改變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引起患者的一系列反應,影響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和早期下床活動[1],不利于術后康復。正確的解除術后疼痛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本研究組就對我院自2016年1月以來胃癌切除術后疼痛的患者實施了護理干預,以期在控制疼痛、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1 研究研究目的、目標及方法

1.1研究目的及目標

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護理干預在減輕胃癌切除術后患者疼痛的作用及對術后恢復的影響,以通過護理干預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具體目標如下:(1)比較護理干預前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疼痛程度變化。(2)比較護理干預前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恢復的程度。

1.2研究方法

選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醫院胸外腫瘤科行胃癌切除術的6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例,女10例。年齡27∽76歲,平均51.5歲,根據病例入選順序,隨機將單號病例分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每組各31例。(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2)護理干預組由經過培訓的具有護理資格的護士對患者術后一般情況進行評估,包括麻醉和手術方式、術中情況、術后生命體征、切口和引流情況等。根據評估情況制定護理干預措施。健康教育:護士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向患者介紹手術情況、麻醉方式,并指導他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舒適感。指導患者術后深呼吸和有效咯嗽的方法,鼓勵患者咯痰和深呼吸。對術后施行的各種引流,引流的目的、時間及必要性,保持各引流管通暢的重要性等情況一一向患者宣講,指導患者減輕疼痛的方法。心理支持:減輕心理負擔,提高疼痛閾值。治療和護理患者時,動作應準確、輕柔,避免粗暴,盡量減少疼痛刺激。飲食指導:術后患者腸蠕動恢復,拔除胃管后可指導患者少量飲水,第2天給予流質飲食,50~80ml/次。6~8次/d,第3天可適量增加流質飲食量,每次不超過150ml,若患者無不適,第4天即可指導患者進半流質飲食。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飲食,開始注意少量多餐,以后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增加進食量。藥物干預:術后常規應用止痛泵鎮痛?;颊咝g后切口疼痛多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覺開始恢復,切口疼痛就逐漸加劇,尤以手術當天下午和晚間疼痛最劇烈,次日減輕[2]。當患者主訴疼痛時,護士要針對患者手術情況作相應解釋并細心檢查,排除加劇切口疼痛的其他原因,及時通知醫生做好處理。遵醫囑及時給予止痛藥物,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覺。

1.3觀察指標

疼痛評估采用BudzyusKi推薦的疼痛評分法。①無疼痛。②有疼痛,但可被輕易忽視。③有疼痛,無法忽視,不干擾日?;顒?。④有疼痛,無法忽視,干擾注意力。⑤有疼痛,無法忽視,所有日?;顒佣际苡绊?,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進食和排便等。⑥存在劇烈疼痛,無法忽視,需休息或臥床休息。

患者自理能力評定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表進行評定。最高分100分。>60分:良,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中度依賴,日常生活需要幫助;21∽40分:重度依賴,日常生活明顯依賴;≤20分:完全依賴,日常生活完全依賴。

1.4研究步驟

1)收集資料

由經過培訓并且具有護理資格的人員來記錄對照組及護理干預組共62例患者術后第15天的疼痛程度和患者術后的下床自理能力程度,評價標準采用BudzyusKi推薦的疼痛評分法和Barthel指數評定表,記錄方式采用問卷調查,并在每次做完記錄后由患者及護士簽字確認。

2)資料分析

經過歸納后用比較研究法進行結果分析,觀察護理干預組的病患經過護理干預后,胃癌手術后的自身疼痛較對照組是否較輕,術后的下床自理能力較對照組是否有提高,并且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

2 結果

2.1實驗組疼痛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減輕,見表1。

3.2實驗組自理能力較對照組明顯提高,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胃癌手術后患者加強健康教育指導,幫助患者合理飲食,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和疼痛反應,應用心理護理的方法和正確的止痛措施,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術后疼痛,增加了患者的舒適感,使患者身體狀態和功能得到了改善,促進了患者的康復。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胃癌切除術后患者中應用護理干預進行疼痛護理,不但提高了病人對惡性腫瘤及其治療的認識與應對能力,而且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感,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減輕軀體癥狀,有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并且通過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腫瘤病人住院全過程,增進了人際間的心靈溝通,密切了護患關系,體現了人的尊嚴、生命的珍貴以及社會的愛護,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自理能力,提高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和滿意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陸莉金,鄧翠娥.普外科患者術后切口疼痛的觀察及護理[J].微創醫學,2014,15(3):46.

[2]王蕾.圍手術期實施護理干預對疼痛程度影響的護理體會[J].今日健康,2016,15(2):253-253.

猜你喜歡
護理干預疼痛
謝謝你曾放過我
把疼痛趕走!
怎么給疼痛分類
快樂也能趕走疼痛?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疼痛到底有多少種?
來自疼痛門診的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