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價值

2018-04-15 09:48孫兆玲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應用價值

孫兆玲

【摘 要】目的:對血液凈化中心采用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血液凈化中心收治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3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3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而觀察組實行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護理,觀察組的風險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在血液凈化中心護理中,能夠有效減少風險事件和護理糾紛的發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血液凈化中心;護理風險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21-01

護理風險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這些事件不僅會嚴重影響整個護理工作,而且容易導致護理糾紛,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時,也影響了醫院聲譽。血液凈化中心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主要為血液透析患者和急性藥物中毒患者提供服務,對護理要求很高。據相關報道顯示,護理風險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1]。因此,本文就護理風險管理模式應用在血液凈化中心護理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所選的70例患者均是我院血液凈化中心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病人,將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的3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而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的3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2:13,年齡在32-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71±7.25)歲,病程在1-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43±1.27)年;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3:12,年齡在32-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81±7.33)歲,病程在1.5-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55±1.31)年。兩組的年齡等基本資料均經過對比分析,發現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行的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而觀察組實行的護理風險管理模式,該模式主要內容為:

1.2.1明確護理風險因素

實行護理風險管理模式,首先需明確護理風險因素。在血液凈化中心,護理相關風險因素可能為護患關系特殊性、護患溝通技巧和護理失誤等[2]。比如,護患關系的特殊性主要在于血液凈化中心的患者一般屬于急診或者門診的危重癥患者,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通常很不穩定,護患之間容易出現糾紛和矛盾。所以,血液凈化中心的醫護人員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然后加強理論學習,掌握溝通技巧,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護理過程中,保持冷靜和良好態度,爭取和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減少護理糾紛。

1.2.2完善相關護理制度

針對護理風險因素,血液凈化中心需不斷完善相關護理制度,在護理人員上崗之前需進行嚴格培訓,如不合格則無法上崗;制定應急方案,在血液凈化中心治療和護理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緊急情況,比如,醫院停電、停水,或者患者自殺等,對于這些可能發生的事件應制定應急方案,盡可能降低風險;嚴格落實規章制度,明確護理人員的職責,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同時,為防止意外情況發生,應加強巡視[3]。

1.2.3消毒與管理

每天早中晚需對地面進行清潔和消毒,如果有血跡和體液污染,需先去除污染物再進行地面清潔、消毒;血液凈化中心的全部使用物品應為醫院專管部分提供,從而確保物品的質量,并由專人管理無菌物品,定期消毒患者的被服和更衣柜等物品,防止病菌感染;對醫療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并在24小時內由專門人員將之送至指定處理地點。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發生的護理風險事件,并根據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調查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得分≥90分則為非常滿意,得分在80-89分之間則為滿意,<80分則為不滿意,非常滿意率+滿意率=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分析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和滿意度,均進行X2檢驗,當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對比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要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非常滿意人數分別為14例、10例,滿意人數分別為20例、17例,不滿意人數分別為1例、8例,滿意度分別為97.14%、77.14%,組間對比X2=7.846,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風險管理主要是通過研究分析風險發生規律,并利用風險控制技術進行管控的一種管理模式,護理風險管理主要是直面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在整個護理過程中進行風險管理的一種護理模式。血液凈化中心面對的主要是急性中毒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這決定了血液凈化中心護理的特殊性,同時也提高了護理風險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更需要進行風險管理。

在血液凈化中心實施護理風險管理,首先要明確護理中的風險因素,針對風險因素進行相應處理,比如,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之在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護理服務時保持良好態度,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盡可能減少護理糾紛[4]。其次,根據衛生部頒布的最新條例和本院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為護理風險管理提供可靠依據,并認真落實制定的規章制度,將相關責任落實到個人,切實減少意外情況發[5]生。第三,加強對環境和物品的管理,比如,每日早中晚需清潔和消毒地面,定期消毒患者的被服和更衣柜等物品,分類化、專業化處理醫療廢棄物,從而更好地防控護理風險,減少不良事件發生。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實施了護理風險管理,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明顯少于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且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因此,為了減少血液凈化中心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可在護理中實行風險管理,從而確保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提高醫院聲譽。

參考文獻

[1]邊梅芳,張三紅,王維.血液凈化護理中的風險隱患及對策管理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2):185-187.

[2]姚艷麗.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09): 1700-1701.

[3]顧東英.探討血液凈化中心護理風險防范措施[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2):155+162.

[4]王潔,郭寧寧,黑小杰.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及對臨床療效、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1):269-270.

[5]盛偉.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1):1741-1743.

猜你喜歡
護理風險管理應用價值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企業金融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護理風險管理對神經外科高血壓腦出血住院患者皮膚損傷的影響
護理風險管理對神經外科高血壓腦出血住院患者皮膚損傷的影響
產婦產后出血護理風險管理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