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鎖髓內針治療股骨干骨折及臨床護理分析

2018-04-15 09:48沈小琴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護理分析療效

沈小琴

【摘 要】目的:研究對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實施帶鎖髓內針治療的效果及臨床護理分析。方法: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股骨干骨折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自鎖髓內針組(20例)以及帶鎖髓內針組(20例),兩組患者均給與綜合護理干預,治療及護理后比較自鎖髓內針組以及帶鎖髓內針組患者的新鮮骨折、陳舊骨折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結果:兩組新鮮骨折患者的骨折類型以及部位對比差異不大(P>0.05),手術次數帶鎖髓內針組為1次和3次較自鎖髓內針組的例數對比差異較大(P<0.05);經護理后,所有患者滿意度良好,且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HAMA評分、HAMD評分均顯著改善,P<0.05。結論:對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實施帶鎖髓內針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輔助臨床綜合護理措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鎖髓內針;股骨干骨折;療效;護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24-01

在臨床上的骨折病例中股骨干骨折的發病較為常見(其發病率是全身骨折的6%),對于這類骨折治療的方法也有很多,其中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是自鎖髓內針以及帶鎖髓內針[1-2]。這兩種方法都各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其中由于帶鎖髓內釘能夠較容易的獲得對位對線以及具有可靠的內固定等優點,已經逐漸成為治療股骨干骨折的首選方案[3-4]。本研究選擇在我院(2008年至2014年)接受治療的股骨干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對這些患者實施帶鎖髓內針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具體情況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2008年至2014年)接受治療的股骨干骨折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自鎖髓內針組(20例)以及帶鎖髓內針組(20例)。其中自鎖髓內針組患者的年齡均在34歲至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68±3.67歲),男性11例,女性9例,為新鮮骨折以及陳舊骨折的例數分別為12例以及8例;帶鎖髓內針組患者的年齡均在33歲至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59±3.35歲),男性10例,女性10例,為新鮮骨折以及陳舊骨折的例數分別為12例以及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以及骨折的新舊等)對比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于自鎖髓內針組以及帶鎖髓內針組患者的新鮮骨折、陳舊骨折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對于新鮮骨折的患者采取的治療方法如下:首先在麻醉的條件下將患者的股前外側進行切口,再在股外側肌和股直肌的間隙中劈開股中間肌直到骨折部位然后順行穿針。帶鎖髓內針使用的是磁力定位器或者瞄準器將遠近側鎖釘安裝在相應位置,并使用靜力進行固定同時可以使用少量的鋼絲加以固定。在手術后帶鎖髓內針組就可以被動活動。自鎖髓內針組需要石膏進行外固定,并在一個月后去除。

對于陳舊骨折的患者(即不愈合或者延遲愈合的患者)采取與對于新鮮骨折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去除失效內固定并清除骨折端瘢痕組織,再進行擴髓復位后在骨折周圍處植入側髂骨骨條。自鎖髓內針組患者用石膏進行外固定(1月至1.5月)再根據骨痂情況進行被動功能鍛煉。帶鎖髓內針組在手術后進行主動行股四頭肌鍛煉。

同時,所有患者均給與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措施:

(1)術前護理:①術前訪視。手術前一天,護士到病房進行探視,介紹手術環境,了解患者病情,手術期望等;②向患者說明手術的目的,簡單介紹麻醉及手術的過程,使患者有心理準備,減少對手術的恐懼與焦慮;③對患者的疑問耐心解答;④對家屬宣教,以期家屬可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有助于患者的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

(2)術中護理:①環境:患者進入手術室前20分鐘將手術室溫度調整在23oC,濕度50%左右,當患者擺體位、消毒時,調整溫度至26 oC,注意局部保暖。②接患者:由一天前訪視護士接患者入手術室,平緩進入手術室后,盡量以緩慢,平穩動作將患者移至手術床上,由一名護士專職負責患肢的保護,避免意外情況增加患肢帶來的痛苦。③麻醉:麻醉操作前均應告知患者下一步進行的操作,得到患者的配合,動作快速且輕柔,麻醉過程中用語言分散患者注意力,讓患者放松心態;④手術:在不影響手術質量的情況下,盡量將患者體位擺放舒適;除全麻外,手術全程均有醫護人員隨時準備傾聽患者訴求,對患者的合理要求盡量滿足,如調整肢體位置,按摩麻木肌肉等,手術中不斷鼓勵患者,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

(3)術后護理:手術完畢,用適宜溫度鹽水將患者皮膚上的血跡,碘伏等污跡清理干凈,為患者穿好衣物,蓋好被子,輕柔、平緩地將患者移至推車并送回病房,若患者清醒,詢問其感受同時告知患者“感謝你的配合,手術很成功”。遵照醫囑鼓勵患者進行床上恢復鍛煉,早日下床活動。合理使用鎮痛藥物,引導患者通過調整呼吸及放松訓練對抗疼痛,通過家屬激發其面對疼痛的勇氣。

(4)功能鍛煉:指導患者在床上正確、科學的伸展患肢;督促患者練習股四頭肌收縮與伸展,指導患者正確穿戴鞋襪,由醫護人員、家屬陪同練習下床活動,由健肢帶動患肢活動,減少肌肉萎縮;促進患者愈后。同時指導患者加強日常鍛煉,適當的運動提高骨轉換率,增加細胞活性,增加骨量。

(5)飲食指導:飲食是促進患肢康復的關鍵一環,指導患者飲食高鈣、低鹽(每日飲食<5g,減少咸菜等高鹽食品)、高蛋白的食物,同時禁煙酒,以延緩骨質疏松的發展。

1.3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表示),χ2檢驗計算資料(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0.05表示)。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新鮮骨折患者的骨折類型以及部位

詳細情況見表1。

2.2對比兩組陳舊骨折患者的骨折類型、部位以及手術次數

詳細情況見表2。

2.3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心理狀態分析

結果顯示,經護理后,所有患者滿意度良好,且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HAMA評分、HAMD評分均顯著改善,P<0.05。

3 討論

帶鎖髓內針是一種應力分享式力學傳導的中央型內夾板式固定,這種方法能夠減少肢體的生物力學干擾[5-6]。這種方法在對骨折進行固定后可以讓骨折端進行微小的活動,從而有利于骨癡生成以增加早期愈合的牢固性,減少固定失效的危險情況的發生,從而成為治療股骨干骨折的首選方法[7-8]。

本研究通過對比兩組新鮮骨折患者的骨折類型以及部位發現,自鎖髓內針組骨折類型是螺旋、粉碎、多段、斜行以及橫行及短斜的例數分別為5例、5例、3例、3例以及4例,帶鎖髓內針組骨折類型是螺旋、粉碎、多段、斜行以及橫行及短斜的例數分別為5例、4例、3例、3例以及5例,對比差異不大(P>0.05);自鎖髓內針組骨折部位是上、中、下的例數分別為7例、8例、5例;帶鎖髓內針組骨折部位是上、中、下的例數分別為7例、7例、6例,對比差異不大(P>0.05);通過對比兩組陳舊骨折患者的骨折類型、部位以及手術次數發現,自鎖髓內針組患者不愈合、畸形愈合以及延遲愈合的例數分別為2例、0例、1例,帶鎖髓內針組患者不愈合、畸形愈合以及延遲愈合的例數分別為3例、0例、1例,對比差異不大(P>0.05);自鎖髓內針組骨折部位是上中下的例數分別為1例、2例、1例,帶鎖髓內針組骨折部位是上中下的例數分別為1例、2例、1例,對比差異不大(P>0.05);手術次數帶鎖髓內針組為1次和3次較自鎖髓內針組的例數對比差異較大(P<0.05)。且經護理后,所有患者滿意度良好,且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HAMA評分、HAMD評分均顯著改善,P<0.05。

綜上,對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實施帶鎖髓內針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輔助臨床綜合護理措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盧敏, 陳建文, 王勇. 帶鎖髓內針并髂骨取骨植骨治療陳舊性股骨干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醫臨床研究, 2018,10(10):125-126.

[2]張海艷 , 李連欣.系統化護理對螺釘固定治療骨盆骨折患者效果的影響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8, 34(35):2749.

[3]畢海鵬. 髓內針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干骨折臨床探討[J]. 基層醫學論壇, 2018, 22(14):1916-1917.

[4]崔立敏, 樊星, 崔文香,等. 骨折患者出院前對居家護理需求預測量表的信效度檢驗[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13):1152.

[5]康偉軍, 鐘平, 肖偉芳. 交鎖髓內釘術與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股骨干骨折的療效比較研究及安全性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11(6):34-35.

[6]侯德勝, 魯成, 劉磊,等. 有限切開復位帶鎖髓內釘治療股骨干骨折[J]. 臨床骨科雜志, 2017,20(05):609-610+613.

[7]賴榕霏, 江智霞, 袁曉麗,等. 我國骨折后延續性康復護理現狀的文獻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17, 32(6):568-572.

[8]余茴香,李善玲,馬琴等.老年骨折患者早期康復知信行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 23(36):4567.

猜你喜歡
護理分析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以苦參為主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
觀察益氣養血湯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
補鋅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急診留觀病人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分析
心理護理對減輕空腹抽血患者不良反應的效果分析
DC/CIK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的護理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30例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