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檢過程中采血暈針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2018-04-15 09:48盧丹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體檢護理對策

盧丹

【摘 要】暈針是在采血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血管性暈厥。臨床表現輕者出現頭暈、面色蒼白、惡心惡吐、大汗淋漓,重者出現意識喪失、血壓下降、休克等癥狀,如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因此針對暈針的各種誘發因素,通過護理干預,可大大減少暈針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

【關鍵詞】體檢;暈針;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25-02

1 原因分析

1.1 精神因素 體檢者由于精神過度緊張、恐懼,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血壓下降、腦部供血不足而發生暈針。此類人一般也很少去醫院打針吃藥,心里承受力差、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差,或對抽血知識了解甚少,認為抽血后會損害身體,或是少數人是招工體檢擔心體檢不合格等。

1.2 心理因素 多見于初次采血者,由于缺乏體驗,而產生恐懼、畏痛、心情緊張等情緒。另外采血時局部組織疼痛也會造成體檢者情緒緊張的原因??謶?、焦慮等情緒,反射性引發體內廣泛毛細血管擴張,出現血壓降低,腦供血不足等癥狀[1]。

1.3 體位因素 研究顯示,身體處于平臥位時,機體更能處于平靜狀態,使情緒穩定、肌肉放松,故不易發生暈針[2]。身體處于坐位時,重力作用會使機體的血液蓄積在下肢,回心血量進一步減少,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

1.4 機體狀態 體質較弱者、營養不良者、空腹饑餓者由于刺激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蠕動加劇,此時處于空腹狀態易出現虛脫。

1.5 穿刺疼痛刺激 多數醫院為教學醫院,由于實習護士或新上崗護士技術欠嫻熟,來回穿刺局部的疼痛增加了緊張的心理,導致體檢者全身高度緊張,反射性引起廣泛小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腦部供血不足而發生暈針。

1.6 環境因素及其他 體檢期間,體檢大廳人員眾多,氣候干燥、悶熱診室空氣不流通、聲音嘈雜等體檢者易發生暈針。還有醫護人員責任心不夠態度生硬,抽血情緒受到影響,對護士失去信心等。

2 暈針的臨床表現:

2.1 先兆期 體檢者出現頭痛、頭暈、眼花、心慌、心悸、惡心、四肢無力、出虛汗。

2.2 發作期 體檢者瞬間出現昏倒、不省人事或意識恍惚、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血壓偏低、心律減慢、脈搏細弱。

2.3 恢復期 神志清楚、自訴全身乏力、四肢酸軟、面色由蒼白轉紅、四肢轉溫、心率、血壓、脈搏恢復正常,恢復后一般不留后遺癥[3]。

3 護理對策

3.1 充分做好體檢準備 體檢安排應避開寒冷季節,免區穿脫衣服不便。確認體檢時間后,合理安排好登記、檢驗、采血等工作人員,做到定位置、定項目,責任到人。在進行體檢抽血時,必須常規備用搶救物品,如搶救物品、藥品、氧氣、溫開水、葡萄糖等處于備用狀態。

3.2 創造舒適良好環境 體檢時保持環境安靜、清潔,體檢大廳墻壁上可懸掛一些溫馨提示,設健康知識宣傳欄。一個舒適清潔的治療環境會給體檢者帶來安全感,所以采血護士不能因要接待大批量采血者或工作量大而對抽血環境有所忽視,如抽血臺面的清潔,消毒程序的規范,采血用品的質量保證,都和體檢者采血時的狀態息息相關。

3.3 合理設計體檢流程 體檢前登記人員均用1-3min時間詢問體檢者既往史,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抽血暈針史、童年注射恐懼史等。對有陽性體征者,采血護士應給予更多關注。合理安排體檢順序,如對一些需要空腹的體檢項目,應安排先前檢查,之后即可進食,再行其他項目檢查。

3.4 提供有效心理疏導 護士對采血者應表現出極大的耐心,主動進行宣教,對采血時表情緊張者,應了解其是否曾有暈針史,并要了解當日是否空腹及服藥,并給予講解空腹檢查的意義,還要告知最好在平靜空腹狀態下采血,避免在急促上下樓劇烈運動后進行,也可通過一些畫報文字掛墻上讓病人對采血前的知識有所了解。對自述有暈針史的體檢者需要更親切,用關心、體貼的語調,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其解釋原因,并用誠懇的態度讓體檢者體會到自己的經驗豐富,以加強對護士的信任,使體檢者精神上獲得放松,心理上得到安全感。

3.5 協助采取舒適體位 有研究表明,坐位、平臥位、坐位頭偏一側這三種體位體檢者暈針發生率很低,而坐位頭偏一側伏在采血臺上采血,是較為理想的采血體位[4]。所以采血時護士應協助體檢者取一個舒適的體位及姿勢,以利于身體放松。尤其是有暈針史,體檢者應采取平臥位,在采血前,中,后密切觀察體檢者情況變化,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抽血,迅速拔出針頭,通知醫生給予處理。

3.6 加強護士素質培養 首先,護士應掌握人際關系溝通技能,以寬容、諒解、積極態度與體檢者相處 ,并掌握自我心態調整技巧。其次,護士應掌握操作技能,操作時盡量選擇明顯粗直的血管,做到一針見血,而對于血管不明顯的體檢者盡量選擇經驗豐富的護士操作采血。

4 預防措施

4.1 采血前護士必須對患者進行細致耐心的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

4.2 避免患者在緊張、饑餓、疲勞時進行治療,以防范暈針、暈血的發生。

4.3 在治療過程中護士應與患者交談或撫摸患者,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理。

4.4 醫護人員應做到技術熟練,操作利索迅速,減少患者的疼痛。

5 處理方法

5.1 暈針、暈血一旦發生,醫護人員立即停止治療,讓患者平臥在治療床上,頭低足高位,口服溫開水一杯或50%葡萄糖20ml靜注,患者一般在2-3分鐘即可恢復。

5.2 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可按壓人中、內關、合谷等穴位,即可恢復。

5.3 經上述處理無效時,患者出現昏迷虛脫,虛脫時給予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快速滴入,同時給予腎上腺素等心肺復蘇和抗休克急救。

5.4 經上述處理無效時,應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報上級醫師,請內科醫生協助處理,謹防暈針并發癥,警惕心臟和腦部疾病的發生。

6 小結

暈針是各種刺激作用于中樞神經,反射性引起神經體液系統紊亂所致。因此改進體檢流程及體檢環境,護士在體檢前對體檢者進行暈針史評估、健康宣教、心理輔導等,采用無痛穿刺技術,體檢者的暈針發生率就會明顯減少。

參考文獻

[1]林萍.靜脈采血暈針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1.8(5);54.

[2]周國英.“暈針”的原因及處理[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1.14(1);50.

[3]周月婷.健康體檢抽血暈針的護理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9);181. 184.

[4]彭惠香.林蟬.陳昕.3種不同體位采血發生暈針的原因分析[J].當代護士.2007(1);76-77.

猜你喜歡
體檢護理對策
從肚臍到鎖骨,中國網民忙“體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