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2018-04-20 03:54楊慧
財會學習 2018年9期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行政事業單位

楊慧

摘要:現代管理離不開內部控制,因為內部控制是使組織運行程序規范、崗位相互牽制、避免舞弊行為發生的重要手段。行政事業單位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有一定的資金保證,市場競爭壓力小,所以風險意識薄弱,因此就更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使之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問題以及對策

長期以來,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相對于企業來說,收支業務簡單,資金來源穩定可靠,因此其運行遲遲不能與市場體制接軌,這勢必阻礙了我國經濟建設與發展。提高管理效益與社會效益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創新的新思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建立完善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確保資產的安全增值,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是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關注的課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國家嚴肅地懲處了許多“大老虎”和“碩鼠”,在大快人心之余,也讓人們感覺到腐敗的嚴重性以及整治的重要性。同時也暴露出內控管理存在的一些漏洞,并且這些漏洞是導致上述案件發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具體如下:

(一)內部環境不夠優化

內部環境包括單位員工的價值觀、文化內涵、領導的管理水平、機構設置、內審的作用等方面,現在我們簡要的一一說明。如當下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平時研究的只是如何申請資金及如何使用經費,而沒有認真詳細的考慮如何使資金成本最小化以及使用效率最大化。多數人考慮的是“工作如何輕松愉快、薪酬如何長得快”,而沒有考慮如何履行好社會責任以及如何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崗位賦予的責任。很多領導也沒有親自帶頭抓好內控,而是將自己放置在內控之外,將他人控制在內部制度之中。由于缺少積極向上的單位文化精神,所以產生不了戰斗力與凝聚力,使員工感受不到主人翁的地位與存在感,沒有歸屬感、價值感,從而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國家在2012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重新明確了一些重要崗位的人員設置。但是現在很多行政事業單位,機構設置依然沒有變動,如出納還是監管銀行,財會還是監管審核,甚至有些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就用兩名財務人員。內審工作在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得到正常開展,即使配備了內審機構和人員,在許多地方也只是形同虛設,更常見的是,有的單位沒有配置內審人員,或者財務人員兼管,或者隸屬于財務部門。試想在這樣的內控環境如何做好單位的內部控制?這些為內控的運行不規范、效果不理想埋下了隱患。

(二)運行過程缺少溝通與相互牽制

內控的運行一定要體現出在相互牽制的前提下相互溝通。但是當下我們許多業務活動中授權、審批、實施沒有相互分離,甚至還出現了有的領導或者部門越權開展工作,授權集中,“一人獨大”現象十分嚴重,財務部門成了領導的“提款器”。為了“專權”,許多業務缺少溝通,領導也反對集體溝通,而是私下“交換意見”,使得部門及崗位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無法實現。沒有了相互牽制與約束,大到使得一些單位主要領導主管領導為所欲為,敗壞國家風氣,給國家、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小到使本部門財務規章制度混亂,預算資金列舉不詳,??钸_不到專用,票據管理沒有達到嚴格管理,從而給小金庫的形成埋下了伏筆。

(三)風險管控意識薄弱,監督不到位

上述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關鍵就是在于從領導到一般員工都沒有風險管控意識,一切都是在無風險下工作著,在這種意識狀態下,監督就成為擺設,成為聯查的“犧牲品”。我們可以試想下,如果將風險管控鑲嵌到內控的設計、運行各個環節,那么還會有投資的盲目、資金的浪費,以及投入與產出的失衡嗎?我們知道,風險管控的最有效措施是進行有效的監督,在沒有風險防范意識的前提下,監督就會成為擺設,甚至被認為是走形式而已。

二、完善上述問題的主要對策

(一)建立良好的內控環境

首先要加強單位負責人對內控的學習,讓他們懂得自己是第一責任主體,自己對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性負全責,以此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這是建立良好的內控環境的關鍵。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由主管領導親自帶頭,共同參與到內控的管理中來,讓領導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與員工同呼吸共命運,將共同理念傳遞給社會,以此增強百姓對政府的認可。在組織框架與結構設置上,一定要強調制約與牽制,這也是內控的基本職能,因為只有相互制約與牽制,才能體現出公平與透明,才能有效防范腐敗行為的發生。內審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二次監督場所,所以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內審機構,將一些不足之處與瑕疵消滅在萌芽狀態,真正地發揮二次監督的作用。

(二)運行過程要體現出責權相統一

行政事業單位最大的特點是運行過程不像企業那樣進行責權利相統一。因為資金是全額或者差額財政補助,所以使用權與所有權相分離,這樣也就談不到追責制度與問責制度,因此會有“一人獨大”、溝通與監督流于形式現象。要想改變這種現象,就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改革與制度不相適應的體制,將激勵機制引入進來,讓集體聯簽制充分得到應用,將獎懲落實到位,這是內控運行有效的關鍵。

(三)強化風險意識

我們說沒有風險意識,就沒有端正的工作態度,也就沒有好的工作氛圍。因此行政事業單位也要根據新的內控指導思想強化風險意識,進行風險評估,并且做到事前風險預測、事中風險防范、事后風險評估,同時還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讓這些具體實際應用都體現在具體活動中,如對項目資金的使用與項目進度進行對比,對設備投入與使用的社會經濟效益對比,對預算的編制與實施效益的分析,對投資的社會調研與分析,這里包括政治風險與社會風險等。

三、結語

總之,實踐證明,內控不僅僅是指導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公共服務與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不但要從形式上重視,更要從實質上重視。

參考文獻:

[1]付作利.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商業文化,2012,11.

[2]羅貴蘭.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探索[J].科技經濟市場,2015,12.

(作者單位:泰安市財政局)

猜你喜歡
內部控制管理行政事業單位
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強化措施研究
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探討
探究如何完善醫藥企業內部控制管理
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探討
財務管理視域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途徑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物資采購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淺談新時期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