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東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與旅游開發

2018-04-22 13:21李寧王興
當代旅游 2018年4期
關鍵詞:旅游開發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寧 王興

摘要:本文以籌建中的新賓核心區為例,對遼東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旅游開發意義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探尋文化遺產和旅游業相結合的有效路徑,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同時,實現包容性增長,達到文化遺產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新賓;滿族;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一、新賓核心區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意義

(一)旅游的宣傳和教育功能可以助力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旅游開發在眾多非遺的保護途徑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對非遺的旅游開發面向市場大眾,可以充分發揮旅游的宣傳、教育功能,讓人們通過旅游活動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更好的實現傳承。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和參與性,可以通過旅游開發的形式展示其文化性,使旅游者了解滿族非物質文化、喜愛滿族非物質文化、甚至學習滿族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人類現代社會生活相銜接,創造了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群眾基礎。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能夠帶動“遼東文化生態保護區”區域旅游發展

目前,遼東生態文化保護區正在申報籌建東三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旅游開發可以促進文化保護區內經濟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關注與重視。以新賓為例:”滿族故里、啟運之地“是撫順重要的旅游形象,滿族文化亦是新賓旅游的文化精髓與旅游特色。非物質文化是反映地方民族精神的代表。著力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可以挖掘當地文化旅游內涵,突出民族特色,進而帶動旅游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

(三)提升遼東生態文化保護區的旅游競爭力

遼東文化生態保護區文化資源豐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滿族文化聚集地,當地旅游業持續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不斷的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弊端,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不能充分利用其中的文化內涵、遺產的開發與保護存在沖突以及遺產開發錯位等問題,引發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新賓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受到直接影響。對該地區的滿族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可以打造保護區內旅游地的旅游品牌,提升該地的旅游競爭力。

二、新賓核心區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開發對滿族文化原真性造成沖擊

民族文化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對滿族非遺的重要性與旅游開發價值的認知,仍局限于非遺傳承人和從事相關工作的旅游從業人員,受短期利益與理論研究的局限,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面臨失去原真性的遭遇,例如有些景區中習俗表演商業化,為了迎合游客品味,失去了文化的原真性。

(二)缺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層次內涵的挖掘

文化和精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深厚的歷史背景和人類文化發展的真實性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了獨特魅力。然而由于多數游客出游的目的仍處于休閑階段,對文化的觀賞性需求常常超過了對文化原真性的追求,這一因素使目前新賓核心區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主要立足于對可在舞臺演出的歌舞類(如撫順地秧歌)、新賓滿族婚禮習俗等表演等淺層次的非遺開發。滿族有著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服飾、舞蹈、節慶活動、婚喪嫁娶、飲食文化……,應將這些要素中的觀賞、娛樂、休閑、文化交流的價值充分開發出來。

(三)缺少統一開發的戰略思維,形成旅游產品開發的結構性缺陷

由于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布呈現一定的分散性,需要依托地區的物質文化旅游資源,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一種是開發不到位,一種是重復開發。對具有開發價值的特色的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如滿族插佛托習俗、滿族放路燈習俗),由于近距離的旅游資源依托不夠,導致開發的時間局限和范圍的小眾化,難以實現其最大的旅游利用價值;對美術類、技藝類滿族非遺項目(如新賓滿族剪紙、撫順滿族傳統小吃制作技藝)的開發局限在旅游商品開發上,忽略了技藝特征的展示。

(四)旅游開發的模式單一、內容簡單、缺少創新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必須通過整合、加工并且憑借一定的平臺表現出來,才能進入真正的旅游市場。非遺的開發模式在國內通常有:民俗節慶事件、美食、主題公園、舞臺演藝、旅游商品、博物館等。遼東生態文化保護區內的非遺產品開發在平臺展示上表現不足。例如,新賓滿族剪紙、撫順地秧歌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藝術性與趣味性均具有極強的旅游開發價值,但是除了在一些滿族文化宣傳活動中可見其身影外,游客在旅游景區并不常見。

三、新賓核心區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旅游開發的對策

新賓核心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應當上升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高度上來,遵循科學定位、平衡利弊以及可持續發展原則,加快新賓核心區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步伐,促進社會轉型。以下針對該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開發對策,具體如下:

(一)做好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中的保護工作

首先,地方政府應當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旅游開發”的工作方向,處理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開發之間的關系,在保護與傳承的前提下,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促進文化事業進步,同時遺產項目的傳承人也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達到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影響力的目的。

(二)深入挖掘文化內涵

在旅游開發過程的中,遵循科學定位的原則,要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性,既要滿足游客獵奇、休閑心理的需求,也要滿足高層次的文化旅游者的需求。在旅游開發模式上,做精品民俗節慶事件,將民俗表演的文化內涵以宣傳板、講解等形式傳輸給游客;創新舞臺表演類非遺產品,將撫順巴圖魯烏勒本以說唱表演形式推送給游客;突出“新賓滿族剪紙”;將 “新賓人參炮制技藝”、“撫順千臺春白酒傳統釀造技藝”、“新賓滿族傳統小吃制作技藝”技藝展示與旅游商品營銷結合起來,使游客先了解旅游商品中蘊含的文化,再激發游客的購買動機。

(三)加強基礎條件建設,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聚區

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區位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設立滿族非遺為核心的主題公園,進一步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聚區。新賓核心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相關部門要利用這一優勢,打造該地區獨有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時還可以增設旅游輔助系統,如解說、向導等,便于游客在觀賞過程中了解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利用信息手段擴大撫順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此外,地方政府需要對當地建筑設施進行整頓,擇優去劣,剔除現代化建筑,保證文化遺產建筑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促進旅游產業發展。

(四)動態開發,注重旅游者的體驗性

游客是旅游活動的主體,建立以吸引游客為中心源的戰略思維?,F代游客更加注重旅游過程中的體驗,因此,新賓地區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時,要實行動態開發,為游客創造良好的旅游體驗。在進行旅游開發時,選取合理的開發模式,增強主客之間的互動,游客在觀賞滿族歌舞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到其中學習。充分利用當地手工作坊,開發旅游產品,幫助游客了解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通過旅游增強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利用當代人的消費心理,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如滿族剪紙、小吃等。撫順新賓縣是當前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的較為完好的地區,有不少民間老藝人居住在此,部分滿族民間藝術仍在流傳,如新賓滿族剪紙、滿族地秧歌以及滿族民間故事等,能夠充分激發游客的興趣,鼓勵每一位游客都參與到項目中來,制作完成后還可以當做紀念品帶回,這樣一來,不僅增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全國各地的游客還起到了傳播作用,同時,彌補了新賓地區旅游商品所占旅游收入比重較低的問題,進而推動新賓地區旅游業的發展。

(五)加大對外宣傳力度,與常規旅游相結合

當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策略尚且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強互聯網思維下的旅游產品營銷與路線設計。與常規旅游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發展與其相比難度較大,而常規旅游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擁有一套完整的運行體系,這就需要將常規旅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結合起來,改進旅游模式,豐富旅游內容,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的內涵。

除了正在籌建中的撫順新賓核心區,還可以充分利用省內其他城市的旅游資源,加強各個城市旅行社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吸取成功經驗,制定科學合理的旅游規劃,借助旅行社的力量進行傳播與推廣,通過文字、圖片以及互聯網連接等多種渠道對新賓核心區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進行塑造,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線路,以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立足點,進行旅游開發。

參考文獻:

[1]劉俊娟,李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與利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07):188+196.[2017-08-30].

[2]李虹,南曉磊.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探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04):469-475.[2017-08-30].

[3]焦鵬,史廣政.遼寧省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傳承方式探尋[J].文化學刊,2017,(01):40-42.[2017-08-30].

猜你喜歡
旅游開發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淺談呼和浩特市滿族文化
不同類型旅游景區管理模式的對比分析
慶陽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路徑分析
武當山道教文化資源旅游開發研究
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研究
“尼山學”的出現與展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