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美術活動“愛心玫瑰”的三點思考

2018-05-07 15:57梁梅芳
早期教育(美術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試教制作方法玫瑰花

梁梅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比绾我龑в變涸诟惺苊赖倪^程中,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探索精神?,F以大班美術活動“愛心玫瑰”為例,談談我的探索與思考過程。

一、實施前的思考——改變教法,共同發展

我選擇超輕黏土“愛心玫瑰”作為公開教學的內容,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1. 對內容意義的思考

首先,該內容有利于發展幼兒的審美素養。玫瑰花是幼兒既熟悉又喜歡的植物,通過玫瑰花的制作可以引導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同時,幼兒還可以用自制的玫瑰花表達對身邊人的愛,有利于情感的健康發展。其次,該內容有利于豐富美術活動的組織方法。捏塑寫生是美術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組織這類活動,需要一線教師的不斷探索和創新。

2. 對材料的思考

超輕黏土鮮艷顏色,易于造型,且自然風干后不變形、不破裂,能長久保存。同時,超輕黏土與橡皮泥相比,在色彩、可塑性上相似,周圍幼兒園的幼兒都有捏塑橡皮泥的基礎,方便借班教學活動的開展。

3. 對落實《指南》精神的思考

改變教學示范方式。以客觀事物為摹本,在觀察玫瑰花的基礎上,我采用部分示范的方法解決難點,進行制作,避免“依樣畫葫蘆”式的教學示范。同時,為幼兒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將翻轉學習的理念用于教學中。通過提供制作玫瑰花的視頻,為能力弱的幼兒提供幫助,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

4.對活動環節的初步思考

為了將我的思路落實到活動中,我設計了以下活動流程:第一環節,以收到女兒寄來的玫瑰花為導入,引導幼兒為自己喜愛的人制作玫瑰花。第二環節,幼兒集體觀察玫瑰花并觀看玫瑰花制作視頻,在嘗試制作中,師幼共同示范難點部分。這一環節是解決重點與難點、實現目標的重要環節。第三環節,幼兒分組操作,制作玫瑰花。教師為每組幼兒提供鮮花以及有三種玫瑰花制作視頻的ipad,供幼兒觀察和參照。結束環節,展示玫瑰花,評價作品,并請幼兒分享玫瑰花準備送給誰,想對他(她)說些什么。

二、實踐過程中思考——把握目標,調整教法

方案設計初定后,我在與不同班級幼兒進行試教后,發現最初的環節設計存在不足,根據存在的問題,我進行了三次修改與完善。

第一次試教后的問題及修改——反思教具的使用價值

1. 問題:用ipad的目的是為了將翻轉課堂的理論用于教學實踐,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幫助。在第二環節中,幼兒集體觀看視頻和集體教學中的講解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將教師的現場講解換成了視頻講解,不能體現出翻轉課堂中幼兒自學的過程。

2. 修改:將集中觀看視頻環節改為幼兒自主觀看視頻學習,在看視頻后進行討論、交流、提升。

第二次試教后的問題及修改——集體教學活動的價值定位

1. 問題:在刪除集體觀看視頻這一環節后,我再次進行了試教,試教中出現了以下問題:

(1)集體教學的優勢不能體現。將幼兒集中的觀看刪改為分組使用ipad自學,確實體現了翻轉式學習的理念,幼兒通過觀察實物、觀看視頻自主學習和制作,興趣和熱情都非常高,能選擇方法和自創方法進行制作。但是教師的完全退位削弱了其在集體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引導的作用不明顯。

(2)作品造型存在問題。因教師的講解少了,集體教學活動的重、難點不突出,幼兒對于制作玫瑰花的關鍵點不能把握,有半數幼兒制作的玫瑰花造型存在問題。如有的花瓣與花瓣之間間距太大,沒有了玫瑰花瓣應有的包裹感覺;有的花瓣變成了三角形,沒有了玫瑰花瓣的圓潤。

(3)幼兒創造性思維不能體現。幼兒的自主思考的時間不夠,受視頻制作方法影響較大。

2. 修改:以上問題的出現,迫使我放棄了在集體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理念的想法,同時因“輕松籌”信息的不斷推送,對于教學方法我也進行了重新思考,將方案作了以下調整:

(1)改變導入環節,用幫助生病的小朋友制作玫瑰花義賣籌款的方式導入。

(2)增加“幼兒討論制作方法過程”環節。在第二環節,欣賞了實物玫瑰花后,引導幼兒圍繞“如何制作玫瑰花”進行思考和討論。在幼兒充分的討論和思考基礎上,掌握玫瑰花的制作方法,降低視頻對幼兒的思維限制。

(3)增加幼兒與教師共同示范的過程。在幼兒商議了多種制作方法后,選擇其中一種難度較大、可能存在問題的制作方法進行集體制作,解決制作難點。

(4)將制作視頻調整到幼兒確定了自己的制作方法后播放,進行拓展學習。

(5)最后環節,幼兒義賣自己的作品,將義賣款現場捐助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

第三次試教后的問題及修改——重新定位活動氛圍與結構

1. 問題:用生病小朋友需要幫助的形式導入,使整個活動過程氣氛過于壓抑。且生病小朋友的情況介紹需要的時間較長,影響了整個活動的結構。

2. 修改:

(1)修改導入部分,展示制作好的少量玫瑰花,用請小朋友幫忙制作玫瑰花的形式直接導入。

(2)在幼兒制作完成后,播放“輕松籌”中帶病制作手工、畫畫的幼兒,揭示請幼兒幫忙的原因,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和愛心,用自己制作的玫瑰花幫助帶病幼兒籌錢、治病,讓幼兒的情感得到升華。

三、課后反思——探索中創新,實踐中深化

(一)亮點反思——實現教學法創新

在公開教學后,專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結合自我的評價,我認為該教學的亮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 創新示范講解形式。在教學中,我采用幼兒與教師共同示范、教師適時講解重難點的方式,注重幼兒的參與性。

2. 展現幼兒探索的過程及成果。整個活動注重幼兒探索,保證幼兒有足夠思考、探索、表達的時間,從而他們能夠在同一主題——玫瑰花的制作中,展現出多種不一樣的制作方法,不但促進了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還提高了幼兒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3. 豐富了幼兒的學習方式。用觀看視頻的方式,讓幼兒快速學習玫瑰花的制作方法,不僅提高了活動時間的利用效率。而且也拓展了幼兒思維,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發展的需要。

4. 現場義賣捐款中升華情感。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我采用現場義賣玫瑰花進行籌款,并用現場捐款的方式幫助生病小朋友,幼兒都激動不已,情不自禁地說出“我好感動呀”。由此可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別樣的體驗,也必將給幼兒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記憶,有利于幼兒社會責任感等品質的發展。

5. 創新聽課形式。在幼兒制作時間里,我為聽課教師也準備了同樣的制作材料,讓他們共同參與到活動中。改變了聽課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的“靜止”狀態,共同的活動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

(二)新的嘗試方向——尋找集體活動與區域活動之間的平衡

本次的公開教學展示已經結束,但對幼兒園活動組織的探索并沒有結束,激發了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我真正感受到同一內容在不同的理念下所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我們需要不斷去領會和探索幼教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就本次活動來說,還可以進行以下嘗試:

1. 同樣采用集體活動方式,但過程有所變化,流程為:欣賞玫瑰花——分析玫瑰花結構——幼兒自主嘗試制作——總結成功制作方法——幼兒操作,完成作品——展示欣賞、贈送作品。這種方法重點是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實物玫瑰花,難點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嘗試、發現玫瑰花的制作方法,教師則是引導者,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進行點撥、提煉,幫助幼兒概括出較為成功玫瑰花制作方法。該教學流程可能會比較費時間,但一定是基于幼兒發展水平基礎上的活動。

2. 繼續探索翻轉課堂理論在幼兒園的運用。采用區域小組活動的方式,將制作視頻投放到區域中,繼續探索翻轉式學習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總之,幼兒園集體教學有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幼兒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們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去探索嘗試,提高教學的效率,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試教制作方法玫瑰花
玫瑰花
一種通體大理石瓷磚的制作方法
玫瑰花餃 花開富貴
一堂好課,需要反復“打磨”
試教,你怎么看?
試教次數宜少不宜多
一種古黑色色釉制作方法及其配方
空中蒸發的水杯
張雪門幼教實習思想透視
Ring-A-Ring?。稀遥铮螅澹缶幟倒寤ōh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