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科滲透中運用三步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

2018-05-10 09:49劉俊紅
關鍵詞:學科滲透心理健康

劉俊紅

摘要: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學習,讓課堂教學高效,三步探究學習法教學模式即是一種??茖W地研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模式及實施策略,對學生身心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學科滲透;三步探究;心理健康

一、問題的提出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教學新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課堂效率。在傳統觀念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是主導,是知識的擁有者、傳遞者,學生是被動接受者,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學習,提出在教學中要解放學生,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獨立性得到充分發揮,把學生置身于課堂前臺,讓教師屈居于幕后。變學生求知的被動性為主動性,使學生在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基礎上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造,這無疑是正確的。本人認為,讓課堂教學高效,根本的還是要依靠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找尋出一種屬于自己的高效教學模式。三步探究學習法教學模式即是一種。

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學科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亦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科學地研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模式及實施策略,無論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建設,還是實踐指導都具有重大意義。

知識掌握與心理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學生心理發展在知識掌握中進行,而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又能有效促進其知識掌握,這已為許多研究所證實。各學科教材中不僅具有豐富知識,還蘊含著豐富的心理教學內容,因此,抓住了學科教學這個關鍵,適時施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就能抓住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徑和主要陣地。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二者相互剝離,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還阻礙了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進程,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化。

二、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1、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教師更加認真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實現教育教學的最優化。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全員性策略,有利于在學校中營造學生心理健康的環境氛圍。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這個職責要通過教師來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成為心理輔導者,幫助學生身心兩方面健康成長。

2、學生主體地位的真實落實,這種落實正反映了該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學習個性發展的本質特征。學生的這種學習個性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中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是知識的傳授與接受,只要教師傳授了知識、學生掌握了知識,教學任務就算完成,教學目標就算實現?!叭教骄俊睂W習法教學模式,它在追求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同時,更追求學生學習個性的解放與發展。同時,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3、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知識得以生成和建構。三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旨在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完成必要的知識教學和技能目標的同時,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各種學習能力中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它可以使學生學會學習,甚至是學會終身學習。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的行為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在自主性學習的課堂上,教師的行為將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為學生可以在自主性課堂上形成并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性學習課堂,生參與學習的每一個環節 并獲得全程性的體驗與感受,學生的知識得以生成和建構、自我價值得以實現。他們會為自已能解決問題而感到自豪。

4、可使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三步自主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本來并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但該模式卻可以基于課堂而存在,甚至是超越課堂而存在。這種狀態既可以真正拓展自主學習的外延,又可以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與效益得到真實的延伸。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是一種單 純的認知活動,它很少關注教育的生活意義和學生的生存狀態。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則能較好實現學生對課堂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從內容上來說,它不僅追求理性生活,更追求道德生活和審美生活;從形式上來說,它不僅要實現對理性生活的認知,更要實現對道德生活的體驗和對審美生活的感悟。

5、教師由主導變為指導,實現課堂角色的轉變。課堂教學中,教師依據自身的優勢,根據課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身心發展特點,站在學科知識體系及現有教學資源的角度,給學生確立恰切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指向,并在學生討論交流問題的時候,不適火候地點撥、提高,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基礎,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學生實施三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揭示學習規律,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可創設條件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突破課堂的預設收獲精彩,不斷體驗教學的成功和快樂。

三、課題研究的概念界定

1、心理健康:是個體在良好的生理狀態基礎上的自我和諧,及與外部社會環境的和諧所表現出的個體的主觀幸福感。

2、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指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規律,在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智力能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并巧妙結合學科內容,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4、三步探究:所謂“三步探究”就是課前探究、課中升華、課后拓展。

四、研究內容

(1)挖掘語文學科教材的心理素質內容,結合各學科自身特點進行學科滲透。

(2)綜合學科滲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結果,形成用三步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心理素質教育學科滲透模式和教學策略。

(3)在課堂心理環境和課堂管理中,要優化教學情境,建立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無心理壓力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五、研究步驟

所謂“三步”就是課前探究、課中升華、課后拓展。課前探究,包括兩個層面: (1)學案導學。教師以學案為載體,創設問題情景,提出探究問題: (2)合作探究。學生依據學案整合以后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課中升華,分為“四環節”即第一步,確定目標。教師應依據教學目標,選擇具體的探究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要根據講授的內容有所調整,不是每堂課每一步驟都不可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第二步,質疑探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用“兵教兵”的方式,互幫互學,這樣學生才能“獨立自主”探究、質疑,自覺完成學習任務。此時,教師也要把握介入指導的時機和分寸,做好啟發誘發、點撥指導工作;第三步,總結提升。教師在這一步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課上提煉知識要點,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要正確地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把握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的高峰時期和最佳學習時機;第四步, 遷移運用。遷移運用是為了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后拓展,用綜合探究成果進行自主學習等。

六、應注意的問題

(1)備課時設計心理教育的目標 ,做到學科教育目標與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有機整合。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運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方法于課堂教學上,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學生的各種心理品質和健康的人格是在各種活動中產生和形成的。因為本次實驗以課堂教學為基礎,所以實驗的主要內容是改革課堂教學設計。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對教什么(課程、內容)和怎么教(組織、方法、傳媒的使用)進行設計。本次實驗側重的是后者,也就是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和心理學原理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是影響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教學是封閉性的,它重教輕學;強調學生的繼承而忽視學生的創造;關心學生的外顯結果而忽視學生的內心世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改變這種呆板的、缺乏生機的傳統教學活動。

(2)采用三步探究教學模式,做到既體現學科教學中全方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完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知識內容及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并有所創新,解放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有學生自學,生生互動,有學生自我反饋和評價。

(3)要了解學生,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思維能力、興趣愛好、才能等等,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因材施教。了解學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日常觀察、作品分析、個別談話等。在實驗前,我們要組織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向實驗教師介紹經驗、傳經送寶,同時要組織任同一班級課的教師互相交流對實驗學生的印象,以求達到共識,只有當全體教師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保持行動上的一致,才能使教師形成一個統一的教育信念,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同一目標。

(4)教師教學應具備應變能力。應變能力既反映了教師在緊急狀態下的應付水平,也反映了一種教育機智,是優秀教師必備的一種素質。為了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我們要求教師對每一節課的教學都寫出較為詳細的課后反思,不斷地總結經驗;把課堂上發生的一些事情拿出來,共同探討有效的應付方法。

(5)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從為學生心理健康層面和和持續發展層面,用說服、表揚和激勵、關心、溝通、暗示、感化等方法啟迪學生的智慧與情感。

參考文獻

[1]“問題探究教學法”在新課程教學中的實施與感悟[J]. 陳璇.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年S3期

[2]對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再思考[J]. 陳怡華.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6(15)

[3]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信忠義.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4(14)

[4]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結合途徑探究[J]. 徐漪波. 課程教育研究. 2017(16)

[5]讓心育發生[J]. 董杰. 江蘇教育. 2017(63)

[6]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J]. 金寶林. 才智. 2013(14)

[7]以課改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J]. 王雅萍. 內蒙古教育. 2005(04)

[8]新課改帶來的新體驗與新困惑[J]. 帥衛紅. 江西教育. 2005(Z1)

[9]讓課改與快樂同行[J]. 鄂秀春. 遼寧教育. 2005(11)

[10]樹立全新理念 推進農村課改[J]. 于利軍. 小學教學參考. 2005(36)

[11]村級小學課改調研報告[J]. 馮耀,賀建英,黎興貴. 貴州教育. 2005(23)

猜你喜歡
學科滲透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
初中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探索與實踐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
基于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學科滲透的策略研究
利用數學素材滲透生命教育的嘗試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