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學校友善用腦環境,構建教師心理支持系統

2018-05-10 09:49王精華
關鍵詞:精神壓力環境

王精華

摘要: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就是關注學校發展。利用友善用腦原理探尋影響心理健康的本質原因——壓力,分析壓力現狀引起的教師職業倦怠,嚴重影響到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站在學校發展的角度,營造適合教師發展的友善用腦環境,構建教師心理支持系統,提升教師幸福感。

關鍵詞:精神壓力;友善用腦;環境;心理支持系統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關鍵所在,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對教育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環境是教師最經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與生活場所,教師的教育活動主要是在學校中進行的, 學校對與教師來說是一個“工作”的場所,一個“貢獻”的場所,一個“效率”的場所,同時也是一個“生活”的場所,一個“獲取”的場所,一個“生命成長”的場所。工作,是人們生命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幸福的人生不僅意味著舒適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生存質量,而且應當包括適宜的工作環境、持續提升的工作生活質量。所以學校環境不佳最容易引起教師行為受挫。

一.精神壓力影響心理健康

當條件適合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自然地學習、工作。每位教師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但是,工作過程中會有很多不適宜的情況影響我們主動工作。什么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敵人呢?影響教師工作效果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其中最引人注目就是對威脅、壓力、挑戰與大腦工作之間關系。

精神壓力是大多數教師工作倦怠,出現心理問題的根源。精神壓力會導致人出現生理上、精神上、情緒上的問題。壓力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伴隨著無助、苦惱的威脅感,另一種則是伴隨著決心的挑戰感。當大腦感知威脅(第一種壓力)的時候,會出現腦功能壓縮、降格,這種現象被稱作“換抵擋”(downshifting)。此時,教師缺少工作積極性,記憶能力、創造能力都大大下降。

當人面臨壓力的時候,很自然的產生三種反應:一是想逃避,在逃避狀態下,教師缺少工作主動性,產生職業倦??;二是想發泄,所以會脾氣暴躁,發火,或者自虐;三是抑郁。這三種情況是對壓力的自然反應,每個人都有這三種情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當壓力過大時,教師工作中沒有樂趣,還長期被煩躁、憤怒、痛苦、極度緊張等負面情緒所困擾的時候,不僅會影響到教育教學效果,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甚至導致心理疾病。

二.教師壓力引發職業倦怠

根據對北京市平谷區第五中學175名教師進行抽樣調查,其中96%的教師認為自己有壓力,認為壓力源于工作的教師占72%。而非教師職業中只有35%的人認為工作是壓力來源。我校有7.4%的教師沒有工作壓力,其中僅0.8%的女教師認為自己幾乎沒有工作壓力。非教師行業中認為工作無壓力的人達到30%。這說明教師職業是這種高壓力特點已經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產生“危機” 的構成因素之一。高壓力導致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即個體因為不能有效地應對工作上延續不斷的各種壓力,而產生的一種長期性反應,包括情緒衰竭,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這必將嚴重影響教師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制約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學校應創造更有利的友善用腦工作環境來幫助教師有效地緩解壓力,使教職員工及整個學校保持最佳狀態,帶著飽滿的精力去迎接工作的挑戰。這樣的理想狀態不僅需要個人具有樂觀的心態、扎實的功力,還需要學校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諧高效的組織架構。

三.友善用腦環境提升教師幸福感

作為學校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學校營造一個友善用腦的條件和體系。讓老師、家長、學生形成合力。友善用腦的環境應該是能夠幫助教師大腦有效地運轉、幫助教師身體健康、讓教師感覺有積極向上的工作動力的環境。

友善用腦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像人的兩只手,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友善用腦的學校能夠提供多樣性的選擇,想盡一切方法去創造有利于輕松自然工作的環境。這一切要從減少壓力和增加有利身體/大腦的化學物質著手。

(一)建立民主環境

校長應堅持民主的工作作風,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要真誠地面對教師,讓教師說話。使教師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能和管理思想溶為一體。校領導能尊重教師,以誠相待,主動為教師排憂解難。通過溫馨談心室、民主生活會、教代會等方式為教師廣開民主溝通的渠道。

以誠相待,為教師多辦好事與實事。校長要當好教師的堅強后盾。對于教師的困難多給予關心,想辦法解決;做好教師的職稱評定工作;為教師提供穩定的待遇;為教師購買保險……言而有信,對每一位教師每一件事情都能用相同的要求、統一的標準尺度;任何改革措施的出臺,都必須考慮到“教師心理”這一層面,把大部分教師的心理承受能力為底線,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進領導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

(二)創造物質環境

校長在重視學生學習環境的同時,更要重視教師教育教學環境的營造,通過營造環境,提升教師的幸福感。

為了改變我校的辦公環境,學校整修校舍,美化校園,讓綠色植物進入辦公室,改善空氣質量。及時更換辦公設備,讓教師感覺到溫馨舒適。

(三)優化精神環境

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引導得好教師就會心情舒暢。要重視優化教師的精神環境,促進教師集體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盡量避免教師超負荷勞動,建立成功激勵機制,做到張弛有度,滿足教師的成就需要。多渠道幫助教師自我提高,使教師盡快勝任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工作,緩解職業競爭引起的巨大心理壓力。一方面要經常組織聯歡會、舞會、假日旅游參觀等集體娛樂活動,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增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往,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師心理檔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在工作期間,還要體現快樂。營造良好的氣氛,讓教師在學校里工作感覺愉快。

(四)提供發展環境

搭建平臺,激勵教師充分發揮才能。教師這個職業大多沒有什么名利可圖,教師最大的需要是在工作中獲得他人的尊重,教師最大的滿足是得到他人認可,在成功中享受實現自我價值的喜悅。學校領導要盡量給每位教師提供外出業務進修的機會,讓他們了解更多教改信息、掌握更多教學技巧和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還應當創造條件使每個教師有發揮才能的舞臺,鼓勵教師大膽工作、開拓探新、積極創造。在教學中,要給教師自主權,要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和自己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深入了解教師的實際需要,針對教師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提高教師的心理滿意度,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樣可以使大多數教師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把繁重的任務當作一件快樂的事來做。通過上述措施能有效地釋放教師的心理壓力。

(五)建立有效的支援機制

學校應該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為教師提供職業咨詢與壓力輔導。根據對教師的調查,普遍覺得學校應增加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有29.1%的教師認為培訓的原因是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嚴重,有50.9%的教師認識到心理健康培訓很重要。這將幫助教師正確處理工作壓力,提高其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增加對教師的支持及早發現精神情緒問題。 來自于組織體系的解壓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學校管理者能夠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減壓管理策略,幫助教師正確認識工作壓力問題,那么,就能夠及時地防止部分教師向嚴重心理疲勞方向發展,并使他們保持身心健康。

(六)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逐步建立和完善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不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水平的唯一標準,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養和專業水平發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尤其是創新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有利于教師發揮自己的優勢,改善自己的不足,能將工作中的壓力變為不斷完善自身素質的動力。

(七)建立公平的內部競爭機制

許多壓力,尤其是工作方面的心理壓力,是來源于學校內部的不公平競爭機制。 這種不公平的內部競爭機制,既不利于教師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校只有建立公平的內部競爭機制,包括薪酬激勵分配機制、晉升篩選機制等,才能有助于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

參考文獻

[1]《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葉瀾.

[2]《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武芳輝.北京出版社.

[3]《友善用腦——加速學習新方法》.克里斯蒂·沃德.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猜你喜歡
精神壓力環境
一張圖就能自測精神壓力?
環境清潔工
如何應對現代教師的“亞歷山大”
漫觀環境
淺談教師的師德建設
論環境雕塑
環境雕塑與人
公共環境與城市雕塑
怎樣控制精神壓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