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合作素養的培養

2018-05-10 09:49劉晶
關鍵詞:一日生活幼兒

劉晶

摘要:對于幼兒來說,他們之間的合作一般就是指在生活、游戲、學習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系,從而確保順利進行,同時每個人都從相互配合中能實現目標。孩子們將來都是要立足于社會,想要在社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就必須學會與他人合作,將自己融入集體中,用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去解決問題和戰勝困難。

關鍵詞:幼兒;一日生活;合作素養

從小我們軍訓的時候必唱的一首歌就是“團結就是力量”,每每唱起這首歌我都會有很強的集體感涌上心頭,所謂“團結”就是相互配合,有合作的意識才能讓團結更有力量。面對這樣的競爭社會,若想成功也離不開團結與合作?!昂⒆邮亲鎳磥淼幕ǘ洹边@句話在我們的腦中根深蒂固,小時候的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長大后的我是讓孩子成為祖國未來花朵的人,所以提升幼兒的合作素養尤為重要。3—6歲幼兒處于良好素養的培養階段,在他們的生活里,受兩方因素影響比較重要,一個是家庭,一個是幼兒園。因為幼兒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幼兒園渡過,所以幼兒園就像是他們的第二個家,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會影響他們,好的品質、素養的養成與幼兒園息息相關。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親身體驗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快樂,感受其重要性與必要性,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內容。這與《指南》中關于社會領域人際交往目標1的教育建議“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活動,讓幼兒在具體活動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是一致的。作為教師應該為孩子創設出更多“合作活動”的形式與環境。而大班幼兒面臨幼小銜接,更需要嘗試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對幼兒分組、幼兒交往技能和合作行為進行訓練,促進發展,為其入小學參與合作學習打好基礎。而作為老師的我們,要思考如何培養孩子合作的素養,幫助他們很好的適應未來。

一、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素養,要為孩子創造充分的合作機會。

孩子一天的在園時間里,我們老師應該利用各種環節來創造合作的機會,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各種交往技能和同伴進行合作。

(一)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素養。

1.用豐富的游戲作為背景。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玩中學”是幼兒最好的學習方式,我們也一直倡導遵循“游戲化”的一日生活。游戲是孩子最愛的活動,也是促進孩子之間合作的有效方法。作為老師,我們要在區域活動中創設游戲的環境,投放豐富多彩的材料,為同伴之間的交往創造條件。比如大班的益智區,孩子們喜歡玩棋類游戲,其實這也是他們合作的一個有效方式,在玩棋過程中先要跟同伴發出邀請,然后協商走棋的游戲規則等,這些環節都需要同伴之間良好的溝通合作才能順利完成 。

2.能及時介入到孩子們的游戲當中。

孩子在區域活動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一個小朋友在角色區扮演醫生,一個小朋友在旁邊看看,不時地擺弄區域中的東西,而且會盯著扮演醫生的小朋友,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適時地介入進來,并扮演其中的角色。比如老師可以扮演掛號的醫生對這個小朋友說:“你好,你是來看病的嗎?請先來掛號?!崩蠋熀茏匀坏膶⑦@個幼兒吸納到了角色區中扮演病人。當“小病人”掛好號以后,老師就可以繼續引導他開展接下來的合作游戲,比如對他說:“好了,你已經掛好號了,可以去看病了,看病請到那邊?!崩蠋熯@時就可以順勢將兩個小朋友聯系到一起,讓他們自己開展兩人間的合作。

(二)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素養。

老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各個領域適當的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比如科學領域,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在探索事物本質的時候可以兩個小朋友或者一組小朋友合作完成,大家一起商量,做記錄,一起總結成果。

亦或者是在藝術領域中,我們老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可以更多的偏向于小組進行,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藝術基礎,可以自己完成作品,從構思到實施,我們可以在孩子的這一能力基礎上,設計一節充分發揮孩子團結力量的活動。比如在集體活動《我心中的春天》中,平時常規的過程就是讓孩子先去觀察春天,然后讓每個孩子畫出春天的樣子,其實我們可以以小組的形式請孩子們互相商量一下春天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請大家共同設計出一幅美麗的春天,可以是繪畫的形式,也可以是剪紙或泥塑的形式表達,這些自由發揮的空間都完全給孩子。在這個互相討論、共同創造的過程就是在培養孩子合作的意識。

(三)在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素養。

戶外活動一直是老師和家長非常關注的環節,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同伴群體意識,也比較喜歡通過團隊的力量來挑戰有難度的游戲。我們老師可以抓住孩子的這一特點來設計培養幼兒合作意識的體育活動。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給予孩子互相商討、學習分工合作的機會,要想有這個機會,必須有讓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借助他們的興趣點來進行團隊協作。

比如大班的游戲《黑貓警長捉賊》,作為“圍墻”的幼兒自然成為一個團隊,大家合作把“圍墻”圍好,作為“黑貓警長”的一組小朋友作為一個團隊來一起捉“賊”,每個組的小朋友都在為自己的團隊努力,扮演“賊”的小朋友也一起商討如何能躲過“黑貓警長”的追捕。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也進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溝通能力。

二、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素養,要為孩子們提供好的榜樣示范。

老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交給孩子如何處事,并且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心目中老師說的話、做的事就是他們要學習的。利用這一點,班中的三位教師就可以為孩子做出好的示范。比如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保育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孩子們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其實這些工作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都能給孩子做出榜樣示范。例如在集體活動 ,主班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動手操作的活動,另一名配班教師或者保育員老師就可以幫忙分發材料,幫忙擺放。這邊的主班老師就可以告訴孩子們:“孩子們,一會兒我們要親子動手操作,看,張老師已經幫忙在分發材料了?!弊尯⒆觽兡芨惺艿嚼蠋熤g是有配合,有分工的。再比如,保育員教師搞衛生的時候,不帶班的老師幫忙一起做,讓孩子能深刻感受到老師之間的合作,這些行為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

三、培養孩子的合作素養,要教給孩子溝通的技巧。

很多時候,無論是在園內還是園外,都會出現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很開心,可是玩著玩著會打起來。比如在班里區域活動的時候,幾個小朋友在建筑區搭建房子,這是典型的合作,其實形式很好,但是由于缺乏溝通的技巧,可能會在出現分歧的時候開始發生沖突,不能很好的和對方溝通。對于幼兒的這種現象,作為老師的我們要給予他們一些溝通的技巧。

一是告訴孩子要有良好的合作態度,互相之間要商量,傾聽對方的意見;同時還要用文明的語言和行為與同伴交流,不能說臟話或是動手打人。讓孩子學會用文明的語言和他人溝通是合作的重要條件,而且文明禮貌的溝通能讓孩子們將健康的合作環境進行到底。

二是告訴孩子要學會接納別人的意見,學會與人分享成果。作為老師,我們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們之間高興的在一起活動,更愿意看到他們能互相接納對方,并在活動中一起分享精神和物質上獲得的果實。如果孩子們之間學會接納別人的意見,就不會有我行我素的情形,也不會有因語言不合而大打出手的情形,只有這樣,合作才能進行。所以教會孩子正確的溝通技巧對培養他們的合作素養至關重要。

在這種競爭力強大的現代社會,教會孩子合作是我們作為啟蒙老師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我們要通過體驗式的活動讓幼兒明白團結互助的重要性,讓孩子們知道有些時候要想達到一些目的,就離不開同伴間合作。作為老師,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一些活動讓孩子們親身感受這個道理,讓孩子們將自己的智慧凝成一朵永不凋謝的花兒。希望孩子們能在以后的社會中立足,展現他們最熬人的風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M]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 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11-53

[3]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30

猜你喜歡
一日生活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幼兒一日活動中感知數量關系的指導方案
淺談如何將國學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音樂游戲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班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
巧用家長資源優化幼兒一日生活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