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生態校園奏響和諧樂章

2018-05-10 09:49王艷華
關鍵詞:理念特色生態

王艷華

摘要:我校用生態理念指導校園建設,從傳統文化景觀到現代理念雕塑,從節能環保手工制作到校園文化布局,都體現出環境育人的理念。生態校園就是要讓師生在節能環保并且舒適優美的環境里得到美的熏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自覺摒棄不環保、不衛生、不文明行為。

一、打造生態的管理——讓教師幸福起來

二、打造生態的教學——讓課堂活躍起來

三、打造生態的課程——讓孩子“玩兒”起來

四、打造生態的環境——讓校園嗨起來

關鍵詞:生態;理念;課程;環境;特色

生態校園建設要以提升育人理念、優化育人環境、培育生態文明意識、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生態和諧理念為抓手,堅持持續、環保、科學、舒適為原則,為學生提供符合身心發展的教育環境,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延慶區第四小學在堅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全面主動地提高”的辦學理念基礎上,新增“立足生態,注重合作,體現創新,走向世界”十六字理念,把“彰顯生態教育特色,創建全國知名小學”作為新的辦學目標,努力創建生態化的校園文化。

一、打造生態的管理——讓教師幸福起來

教師是立校之本、強校之基,學校以師德建設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突破口,對教師進行“生態化管理”,大力加強師德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師德素養。

學校始終把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并在工作中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舞臺,發揮每一位教師主動性,讓他們自主發展,自我超越,把“打造一支愛生如子、甘為人梯的奉獻型教師;一支探索求真、追求卓越的研究型教師;一支自主向上,超越自我的發展型教師隊伍”作為教師隊伍建設追求的最終目標。

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我校組織教師學習《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使教師能依法執教。在校內,舉辦優秀班主任事跡報告會、師德標兵演講會、師德一招鮮論壇、“溫馨之家評比”,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領導干部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真誠對待教師,關愛教師生活;教師生病,校領導去家中探望;教師生日,送上飽含溫馨的生日蛋糕;每年元旦,都為教師贈送生肖禮物,慰問單親和特困教師……一個個活動,一聲聲祝福,讓老師們切實感受到四小團隊的凝聚力和從事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2.創建研究學習氛圍,注重教師專業發展。

在教師培訓方面,我校實行統籌管理,通過教師自主學習、學校集中培訓、學科組交流、網絡教研、走出去請進來等途徑對教師進行師德及專業技能的培訓,從而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打造生態的教學——讓課堂“活”起來

如果把傳統的課堂比作一艘行駛中的船,那么,教師就是集船長、舵手于一身的角色,而學生就是船上的乘客。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和變化,越來越讓我深刻的感受到:“課堂如果再不改變,就是在浪費學生的生命!”。我校從小組合作學習入手,轉變教與學的方式,開始構建生態智慧課堂,闖出了一條“活”的課堂教學之路。

1.“活”的課堂是生本的、開放的。

“活”的課堂上,教師把學習的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自己從講臺上走下來,讓學生走上去,教師的話停下來,讓學生辯起來。形成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走上舞臺,小組的智慧得以展示,個性特征得以張揚。

2.“活”的課堂是互動的、生成的。

陶行知先生說過:“活的教育就是活的教師用活的內容、活的方法,培養活的學生的實踐活動”。我校的小組合作型生態智慧課堂是學習情境與學習者的社會文化活動相結合下的安排,它提供給學習者圍繞著共同知識,自然生成共同體的目標,學習者在小組合作中進行社交活動,以活動為載體,以多種層次的參與和交往為核心,在其中自然地形成共同體的個體性和共識性知識,并在過程中確立學習者的自我身份。

3.“活”的課堂是智慧的、高效的。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在全校各年級、各學科開展,課堂真正的“活”起來了。教師由原來的“演員型”轉向“導演型”。具體來講,教師退出表演的舞臺,由傳統的怎么教轉成學生怎么學,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真正體會“教”的智慧;學生走上課堂的舞臺,充分表現自我,孩子們更加膽大、自信,思考越來越深入,表達越來越生動,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激發了每一個孩子的潛能,真正體現了“學”的智慧。

三、打造生態的課程——讓孩子“玩兒”起來

學校把課程建設與生態教育辦學特色相結合,與社會大課堂、傳統體育項目、藝術教育、科技示范校、“一班一省”建設等相融合,進行多彩課程的開發與管理,力求通過課程的開發與管理,使教師個個成為有“拿手飯菜”的“高級營養師”;讓學生可以自選“愛吃的飯菜”,從而提升綜合素質,促進學??沙掷m發展,彰顯生態教育辦學特色。

1.生態的課程具有多樣性。

我校除了按要求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以外,還結合學校實際,開設了象棋、乒乓球、足球、形體藝術、科技小實驗、“一班一省”研究等校本課程,排入課表,有序推進。另外,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我?;趯W生的成長需要、興趣愛好以及教師的才藝專長,先由學校行政會提出意見,然后進行教師、學生、家長三個層面的調查研究,根據調查結果,組建了藝術、科技、體育三大類共72個社團和課外活動小組,全校1651名學生全部參加了活動。

2.生態的課程具有趣味性。

由于我校的校本課程、社團和課外活動小組都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才藝、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組建的,因此具有趣味性和有效性。機器人制作、京東大鼓、毛猴制作、航模、串珠、軟陶、科樂思拼插、絲網花、剪紙、毛線鉤織、立體工藝、花樣跳繩、武術等項目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3.生態的課程具有靈活性。

我校在開發校本課程中注重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有效整合,并與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相結合。在社會大課堂活動中,我們挖掘資源單位與國家課程的教學結合點,并整合地方課程特色,實地考察、親身體驗、確定主題,使多樣課程形成合力,靈活完成教育任務。

我校開展了足球特色教育。從2012年開始,學校在二至六年級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每天進行半小時以上的足球課外活動。為保證課外活動質量,學校還聘請了外籍足球教練,指導師生開展足球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7年,我校獲得“北京市足球特色學?!?,獲得了業內好評。

4.生態的課程具有創新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為學生創設了民主氛圍,誘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是創新的重要手段。2016年9月,我校運用“八度評價”融入小組合作學習課堂,即圍繞熱度、精度、密度、為度、廣度、新度、深度和厚度對學生進行評價。熱度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有熱情、積極主動、研討氛圍濃厚;精度指會傾聽、聽得準、聽得清;能補充、能完善、能重復、能獲得;會表達,語言表達聲音洪亮(自然、優美);清晰性、完整性、條理性、層次性、學科性;密度指研討交流有序、分工合理、時間調控準確,高效準時完成任務;為度是學生修為,舉止文明、端莊、大方、自信、彬彬有禮;具有親和度;目光交流、身體傾側、手勢講解等;廣度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面廣,組內、組間做到人人參與,師生、生生互動充分;互動、交流涉及的知識面廣,多方面,多視角;有寬度、有拓展、有提高;新度指學生交流學習方法有創新、求異思維;深度指質疑、反思、不斷深入思考,達到智慧增長;其中在新度方面,培養學生用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當意見不同時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先傾聽,后質疑。學生的創新意識逐漸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四、打造生態的環境——讓校園“嗨”起來

學生的課堂不僅僅局限在教室,樓道、操場、草坪……都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教育點。在延慶四小,校園環境建設都是課程文化的延伸:學校環境建設從生態角度、學生發展角度及學校辦學特色出發,力求做到富有內涵性、層次性、藝術性和教育性,構建和諧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1.生態教育,文化浸潤,習慣養成。

學校從校園環境、設施、樓內外布置上為學生們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一進校門是三條路,快樂成長路、健康成才路、文明成功路。校園兩條甬道建成以延慶生態環境教育、人文教育等內容為主的生態教育長廊:有結合象棋特色建設的“八奇景觀”,結合生態教育的生態長廊,結合習慣培養的連廊“十六好”,時刻提醒學生的行為養成;校園內的小花園樹木種類繁多,為了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它們,學校面向全體師生,開展為花園命名活動,并將每種樹木的簡要介紹制成簡介牌,掛在相應的樹木下,讓學生熟悉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并與它們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學樓里,凝聚著全體師生的智慧與汗水。南樓:一至四樓樓梯處分別是春夏秋冬、四季星空、梅蘭竹菊;四層主題分別是:“地球家園”、“創意空間”、“人與自然”、“傳統文化”。北樓:一至四樓樓梯處分別是琴棋書畫、仁義禮智信;各層主題分別是:迎園博、盼冬奧、學榜樣、倡低碳。結合學校生態特色,充分利用各種廢棄物,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內容和16字要求,進行設計,一樓懸掛的兩個大葫蘆上分別寫有“德”、“法”兩個大字,寓意“依法執教”、“以德治?!?,時刻提示教師依法執教,以良好的師德關心愛護學生,引導學生健康快樂成長;12個小葫蘆做成的盆栽瓶上,分別刻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內容和不同植物圖案,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校園文化中;結合學?!笆谩痹u選,讓各班小榜樣在樓道、在班級紛紛亮相,用學生身邊的榜樣感染更多的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童謠詩配畫,更是將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更全面、更直觀的解讀。

教室外墻,南邊墻面是“一班一省”生態教育墻報和動態的生態鏡框,隨時記錄所代表的省市的天氣、大事、要聞、足球發展等;北邊墻面是學生在多彩課程活動中根據各層主題繪制的書畫作品和利用廢棄物制作的工藝品,整個教學樓內外無不滲透出濃郁的生態藝術氣息。

2.八奇景觀,內涵發展,打造特色。

教學樓門兩側的“帥”和“仕”字雕塑上雕刻著我校的辦學理念:“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全面主動地提高”和“彰顯生態教育特色、創建全國知名小學”的辦學目標,喻示學校全體教師在辦學理念和目標的指引下同心協力,達到每個學生健康快樂、活潑懂事、自主成長的培養目標。這就是所謂的第一景“奇運當頭”。

在生態瓜廊里,種著各種瓜和葫蘆。南側是“德”園,五個花崗巖棋子上分別刻有“德”、“誠”、“信”、“廉”、“潔”,喻示著師生做人的根本。北側是“智”園,五個棋子上分別刻有“智”、“慧”、“志”、“勤”、“奮”,喻示著師生求知的渴望。中間的瓜藤巧妙地把兩個園連在一起,喻示著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識同等重要。這一景觀名為“奇思妙想”。

兩樓中間是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綠地,這里有二十多種樹木和花草,形成天然氧吧;南北兩邊的墻壁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知識呈現給全體師生,在休閑和娛樂的同時豐富傳統知識。中間是一艘用象棋砌成的帆船,喻示第四小學師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此處景觀名為“無奇不有”。

此外,還將各處景觀分別命名為“爭奇斗艷”、“何足為奇”、“嘖嘖稱奇”、“平淡無奇”等?!鞍似婢坝^”的創設,是學校領導和師生智慧和汗水的結晶?!鞍似婢坝^”,含有“棋如人生”、“人生如棋”的寓意,提醒我們師生時刻都要努力走好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棋。

生態教育不僅讓教師、學生得到了發展,更推動了學??沙掷m發展。幾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成績全面提高,德育、教學、體育、科技等均在全區名列前茅,生態課堂、課外活動、校園足球、生態教育、象棋特色成為區內乃至北京市教育品牌。學校多次代表延慶區接受全國或北京市的檢查驗收或展示,如全國生態高峰論壇中的生態文化進校園、全國校園足球培訓會的學校觀摩、教育部和北京市義務教育均衡化驗收、北京市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驗收、北京市學生科技節開幕式等,承辦區級的大型活動更是不計其數?;厥走^去,四小人步步為贏;展望未來,四小人豪情滿懷!

總之,我校的生態校園建設正向著一個良好的方向發展,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斷營造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環境,使校園更加優美、健康、和諧、統一。努力把學校建成“四園”,即團結協作、設施完善的“家園”; 學風嚴謹、書香洋溢的“學園”; 團結和諧、健康成長的“樂園”; 環境幽雅、精神文明的“花園”。讓校園生態環境成為學校的“無聲之師、潛在課程”。因地制宜地努力實現校園的園林設計、生態技術和教育管理的完美結合,使校園環境優美、關系融洽、內涵豐富,促使教育良性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培養出更優秀、更杰出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孫廣學. 推進生態校園建設 實現學??沙掷m發展[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0):72-74.

猜你喜歡
理念特色生態
基于OBE理念的課堂教學改革
遵循課程理念,探尋專業成長之路
用心處事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盱眙生態藕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創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