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王龍”事件心理健康輔導案例分析報告

2018-05-10 09:49徐海燕李雪蓮
關鍵詞:霸王龍人際交往幼兒

徐海燕 李雪蓮

摘要:幼兒期人際交往的能力占據著重要的作用,能直接影響著幼兒性格的發展和品格的形成。幼兒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合作等,逐漸形成待人處事應有的態度,完善自我,從中讓幼兒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使幼兒的心情輕松、愉快、活潑。

關鍵詞:幼兒;人際交往;案例分析輔導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通過動態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聯系。幼兒期人際交往能力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會了為他人考慮問題,幫助他人解決困難,也會逐漸改變自己的“自我中心”意識、克服自私、任性的弱點,并逐步學會與人交往合作等??梢?,良好的同伴關系有助于幼兒自我意識、良好性格和積極情感的形成,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本文主要通過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策略方法。

一、輔導對象基本情況

子涵(乳名),女,4歲9個月,高麗營第一幼兒園中班一名幼兒,家中五口人,是爸爸、媽媽的獨生女。子涵是一個外向活潑聰明孩子,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勇于嘗試和體驗各種事物與活動。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子涵一直都是由奶奶照顧,寵愛她,縱容他,造成他任性,霸道。其實子涵最大的特點是喜歡與人交往,但是她卻不太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她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會和他人交流、配合。她還很喜歡幫助班上的小朋友,但是往往用的方法不得當,總是自己還沒顧好呢又湊到別的小朋友身邊幫忙,真是讓人又愛又著急。造成班中的小朋友對他有很多意見,一會兒反應他冤枉小朋友,一會兒自作主張拿別人東西玩,一會兒又亂發脾氣。當老師詢問,小子涵總覺得自己沒有錯,老是給自己找些理由推脫。慢慢地,小子涵總是成了被同學投訴的對象,和同學玩耍時總是弄得不歡而散,沒有人愿意和她交朋友。

二、觀察實錄

觀察實錄一

今天在午睡前前,小朋友正在脫衣服準備午睡時,我聽到一聲:“這是我的衣服,你干什么做我的衣服呀!”剛一聽到我馬上尋著聲音望去,只看小子涵正用右手抓住衣服的一角往后扯了幾下,嘴里還張思妍小朋友站起身說:“這是我的座位”,

“你沒看見我的衣服,我幫俊俊脫衣服一的,才放這的”

“我沒看見你的衣服”,

“那也不行”,說著他又揮動自己的衣服在張思妍的眼前甩來甩去,看到這我馬上走過去詢問,小子涵說:“張思妍坐我的衣服”,張思妍說:“這是我的坐,他把衣服放在我的椅子上我不知道”,小子涵又說:“我幫俊俊脫衣服,沒注意才放到你的椅子上的”聽完我走到他們跟前說:“剛剛我聽到你們的談話,知道小子涵你樂于幫助小朋友,真是一位樂于助人的好孩子,可在你幫助小朋友的同時,不小心把自己的衣服放到張思妍的座位上,而張思妍又沒注意到不小心做到了你的衣服,你們兩個人都不是故意的,這點老師是清楚地,那對于都不是故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他們相互走到對方都說了一聲:“對不起”。

觀察實錄二

今天小子涵一進美發廳,就直接坐在了顧客理發的位置上,接著拿起了一個卷頭發的操作材料,在自己的頭上,左邊試一試,右邊試一試,前繞一下,后繞一下后,一把抓住發卷一扯,放到了操作盒中,兩眼睜得大大的望著鏡子里的自己,連續地喘著粗氣。停留了大約1分鐘后,轉身站起,做到佳樂身旁,雙手抓住她的手臂,把她拽到座位上,然后拿起發卷剛要在佳樂的頭上卷起來,只聽佳樂說:“我是理發師,不是顧客,你干什么?!?看到這,我一顧客的身份來到美發屋門口問道:“發生什么事了,怎么這么吵呀。我本來想進來剪頭發,這樣的環境我都不敢進了?!闭f完美發屋安靜了下來。于是我又問:“還能剪頭發嗎?”她們看到我來了,都沖我了起來,大聲回答:“能”。迎賓員將我請進來帶到了理發區,我坐在椅子上問道:“這位是不是新的理發師,我沒有見過,能讓他給我試一試嗎?““我想作為你的顧客,給我剪一下頭好嗎? ”“好”拿起剪刀做一下,右一下,“好啦,剪完了?!蔽覍χR子照了照“嗯,理發師剪的不錯嘛。不過你要想加入理發師的行列一定要跟這里的員工商量一下,就不會有誤會產生了。

三、案例分析

小子涵,在午睡前準備活動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衣服被另一個小朋友坐在了屁股底下,就懷疑是那個小朋友拿故意的,并沒有弄清情況,而是扯住衣服訓斥他,甚至還要用衣服抽打他。

首先,從這種行為可以看出,她比較任性,霸道,什么都要自己說了算,認為自己的所做的都是對的。從不考慮別人,自我為中心?!白晕抑行摹笔怯變核季S的一個顯著特征。由于小子涵的“自我中心”比較嚴重,他對外界、他人的認知多從自我的角度出發,總認為自己聰明,喜歡自作主張,做什么都沒有錯,在人際交往中也就受到這種利己的影響,這與現代社會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觀是格格不入,嚴重影響了與同伴的正常交往。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小子涵雖然和小朋友在交往的時候發生了問題,但可以看出他想與小朋友交往,而且喜歡與小朋友交往。

其次,家庭環境的影響,子涵的爸爸、媽媽長時間在外邊工作,她是由爺爺、奶奶帶著的,由于父母工作忙,對孩子無暇關心,更談不上交流和溝通,社交能力的培養同時就受到了阻礙。因此,該幼兒對父母的態度比較冷淡。爺爺、奶奶看在眼里,更是寵愛有佳,十分的溺愛孩子,對孩子們提出的要求不管正確與否,都會無原則地遷就、滿足,導致孩子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習慣的產生,成了家里的小公主。

家長對孩子過分疼愛,甚至達到溺愛的程度,處處以孩子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惟我獨尊的習慣,于是當他與別的孩子相處時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得關心別人,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十分驕蠻任性,讓人無法接受和靠近,從而使他失去了許多交朋友的機會;孩子在外出與小朋友玩耍時,爺爺、奶奶體現的處處不放心,總怕孩子會有危險發生,總怕孩子和別人在一起會吃虧受欺負,于是就喜歡把孩子關在家里,即使和周邊的小伙伴玩,他們也會守在旁邊,如孩子有一點不滿,他們就會出面,不管是不是她的錯,爺爺都會偏袒她。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由于缺少與人交往的鍛煉,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往往較差,而且一旦與同伴之間的沖突發生,他便會選擇攻擊或退縮來應對。

最后,就子涵在美發區的一系列表現可以看出,雖然子涵不經常來美發區,但是她對美發區還有一定的興趣,她很想與小朋友游戲,但不知怎樣與小朋友交流,對美發區游戲規則的認識不足,以及她對美發區游戲中各角色之間交流方法的不了解,使她不能在美發區正常開展游戲,但是針對子涵的做法,教師并沒有批評他。因為教師了解到4歲后的幼兒已具有相當的智力和體力,語言變得清晰,動作更加靈敏,獨立性增強,對與同伴交往開始產生強烈的興趣。這一時期是兒童學習交往技能的關鍵時期,但往往在效仿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蓖瑫r還強調:“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p>

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的集體環境,幼兒把教師當成最親近的人,對教師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不能及時關心幼兒,和他們建立起親密關系,就會導致幼兒心理的不平衡,就會產生嫉妒,和同伴交往不協調,慢慢的幼兒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從而產生心理壓力,最后易形成冷漠,不合群等。

四、輔導方法

針對子涵的情況,我和她進行充分的心理溝通、交流與指導,重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教育,采取措施如下:

1、熱情談心 增進師幼彼此間的感情

利用休息時間,經常與幼兒談心,增進師幼彼此間的感情,讓幼兒感受到她是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的,這樣可以消除幼兒的一些心理障礙。讓幼兒感受在她的周圍有很多人在關心她。消除幼兒的不良心理。其次在有幼兒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幼兒的現階段的發展情況,這樣可以發現幼兒在交往方面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分析原因,可以“對癥下藥”。

2、良好的交往環境,創設與他人合作、分享的機會

《綱要》明確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教師要為幼兒營造一種溫暖、關愛、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氣氛和教育環境。建立平等、民主、尊重、自由、合作的師生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環境中體驗到溫馨、愛和關懷。讓幼兒愿意與小朋友和老師親近,同時,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教師也應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幼兒的生活、學習,通過日常生活、學習的指導,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如在班中設立“愛心小幫手”或開展一幫一“互助小天使”活動,來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精神,使幼兒感受到群體生活的的美好。這樣的群體容易使幼兒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并表現出較強的交往動機與持續交往的興趣。

3、鼓勵與肯定,幫助幼兒克服“自我中心”

改變幼兒自我中心的、片面的人際交往觀念,使他們對人際關系有一種積極、全面、正確的認知,這是改善和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我們要幫助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才能培養有利的社會行為。教師要適當的對幼兒進行表揚,鼓勵、贊許、獎勵等,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幼兒的很多經驗都還處在探索階段。及時的肯定可以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行為。在點滴之中幼兒的交往能力得以發展。

4、角色區游戲活動,創設與他人合作的機會

游戲是幼兒主要的活動形式,它是培養幼兒交往興趣和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在游戲中,幼兒易于接受別人的啟發和誘導,從而輕松愉快地學習到一些交往的技能。在游戲中幼兒易產生合作行為,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游戲“美發廳”、“小醫院”、“銀行”、“商店”等各行各業的角色,扮演,從中讓幼兒學會共處,學會合作。逐步掌握社會交往能力,從而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5、情感主題活動,滲透幼兒交往能力技巧

豐富的主題活動對幼兒交往能力非常有益的。如:在“我的好朋友”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先讓幼兒了解同伴的喜好和興趣,以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對他的愛。好玩的玩具帶至幼兒園與同伴一起玩耍、一起品嘗,體驗分享的樂趣;緊接著開展“給他人的愛”的活動,如:班上小朋友生病時,教師組織幼兒打電話或集體慰問,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別人,愛護別人等。

6、 家園合作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教師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讓家長認識到同伴關系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要注重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要注重幼兒的心理健康。作為家長應該改變對孩子過分保護、溺愛的態度,給孩子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體驗到快樂,學會分享與合作,并對交往中出現的問題認真了解分析原因,客觀引導孩子。還應該帶孩子多接觸社會、大自然。如帶幼兒多出去走走,逛超市,逛公園。增加幼兒人際交往的機會。除此還要教幼兒基本的禮儀之道。如在家指導幼兒照顧病人、老人;碰到熟人,或早來園、離園時要主動打招呼;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時,要學會分享、合作。這樣交往能力會進一步得到提高。

父母還應給孩子作示范,做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家長怎樣待人接物,怎樣為人處世,孩子都會看到,家長要給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交往形象。除此,父母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要建立和諧、尊重關愛的關系。父母粗暴、冷漠的態度會使孩子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及行為障礙。

五、經常、持久地心理輔導

子涵這種交往性的問題行為心理不是一、兩天 教育就可消除的,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培養,要反復抓,平時多留意觀察她的表現其情緒變化,經常與他交流、溝通,了解培養進度。

六、輔導效果評估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子涵逐漸改變了自己,不在與小朋友發生沖突了,有了爸爸媽媽的關心,同學的幫助,他改變了自己的在不良情緒下對小朋友的不禮貌,學會了怎樣與小朋友交往,消除了某些不良社會行為,學會“幫助”、“同情”、“分享”等優良品德,并在小朋友的心目中還成了助人為樂的好孩子了,因為有了良好的交際關系,她感到無比的快樂,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七、案例反思和收獲

在這次輔導的過程中讓我感觸到,教師如果能以一顆寬厚真誠的愛心去教育每一為孩子,才能讓孩子真實感受愉悅和快樂,教師應重視那些存有心理障礙的幼兒,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更多的關心。因為這些幼兒常常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產生消極的情緒,偏離了常態,失去平衡。所以有效的心理培訓可以幫助教師獲得這方面的知識,讓老師運用最恰當的方法給予他們正確的輔導,使他們走出不良習慣的束縛。用我們的恒心,愛心和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幼兒,感化幼兒,就會讓每一位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幼教博覽編輯部.讓你的孩子擁有好人緣——談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幼教博覽,2005.17

[2]明宏.《心理健康輔導 基礎理論》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1.10

[3]明宏.《心理健康輔導 個體輔導》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1.10

[4]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編制《幼兒園指導綱要》同心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霸王龍人際交往幼兒
雪地“霸王龍”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霸王龍
我是霸王龍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我的寵物是恐龍——霸王龍
社交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