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的“班級習慣”培養

2018-05-10 09:49于春青
關鍵詞:班委班規習慣

于春青

所謂“習慣”;一是指常常接觸某種新的情況而逐漸適應:習慣成自然;二是指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教了二十幾年的初三,當七年級班主任還是我從教以來的第一次!但我深知,七年級新生是告別小學步入初中的過渡期,更是初中三年生活的關鍵期!而使學生在七年級就養成好的行為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則是關鍵中的關鍵!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培養,我們班的學生能夠做到待人文明,紀律穩定,室內干凈,學習成風!班主任在與不在,初一(6)班,無論是在紀律方面,衛生方面,還是在學習方面都一樣,早晨7點05分教室內學生就已經全部到齊,7點10分就能聽到朗朗讀書聲!初一(6)班是快樂、陽光、積極、向上的團結的班集體!

回想一下,在班級管理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一)做好三個方面的教育

即入學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養成教育等;樹立一種意識即引導學生樹立目標意識。

入學教育:七年級處于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過渡年級,是初中階段的新生,面臨著新同學、新老師、新挑戰。所以,在開學初,我首先對學生做好入學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人生道路上,安全與健康永遠處于第一位,這是一切事情的前提和保證。同時積極上進和樂觀的心態對于每個人的人生至關重要,讓學生認識到初中階段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挑戰,鼓勵學生在初中階段要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那么如何學好功課就是學生面臨的最主要的挑戰之一,進而鼓勵學生要好好學習,克服困難,不斷進步,要自信、自尊、自立、自強。這樣拉近了我和學生的心理距離,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只有端正學生的思想,才能端正其行為。所以思想教育在班級的管理中尤為重要。我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過班會、談心、說服教育等形式進行,思想教育在時間上是針對學生及其事情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我們班隔壁備用教室---學生稱為“小黑屋”成了我做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陣地)。思想教育的內容包括學生的道德教育(如誠信教育、感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養成教育等,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意識,健康的心里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責任感及使命感,每當做完個別學生思想工作后,他們都開玩笑的說道,又被班主任灌了一大碗“心靈雞湯”!

養成教育:向學生申明良好行為習慣對于自己一生影響的重要性,從而要求學生注重自身良好習慣的養成,從起床、洗漱、到校、離校時間、早讀拿書的姿勢、坐姿、站姿、課前準備、作業的完成等方面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要求家長和老師一同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目標是學生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一開學,我就開始引導學生樹立目標意識,目標有近期的也有長遠的,內容可以是習慣的養成或學習的進步,可以是分數的提高,也可以是缺點的改正。從而使學生能體驗目標實現的成就感,也可以從沒有實現目標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從而為確定和實現下個目標而努力。每周的班會課我都會讓學生針對上個目標的實現情況確定下個目標。例如,期中考試結束后,我讓每個同學確定好期末的目標,期末我將根據目標的實現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獎勵。

(二)嚴格班紀班規,人人參與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

1.樹立規則意識。利用入學教育軍訓休息期間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通過課間對學生的觀察,和學生以及任課教師的交流針對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班規,明確學生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2.建立健全班委,著重對班干部的培養,明確班委職責和每周班委例會制度。對班委要求發揮榜樣示范作用。要求其做到,班級有效的管理者、規章制度的執行者、班級榮譽利益的維護者、學習上的佼佼者。

3.建立班級“小班主任”制度。每名同學輪流做“班主任”,每天“小班主任”到校后負責班內的衛生打掃,做好班級管理記錄,寫好小班主任工作總結,體會班主任工作的艱辛,理解班干部管理的不易。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班級各項制度形成后,嚴格按照班級班規執行,對事不對人,一視同仁,學生自己犯了錯誤,就知道自己違反了班級班規哪一條,下一步該怎么做,從而嚴格遵守班紀班規,形成良好的紀律和學風。

(三)建立日常評價體系的同時,利用課余時間,針對發現的事情,隨時隨機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評價,成為學生努力前進的動力。

1.每日一寄語

早上到校后,對學生到校情況及精神面貌予以評價,并對學生今天的表現給予期待,給學生加油打氣。比如:今天老師感到很欣慰,老師大老遠就聽見咱班瑯瑯的讀書聲,老師別提多樂了!今天我們班沒有一位同學遲到的,這離不開我們每位同學的努力,我們現在為自己的按時到校鼓掌,希望大家繼續保持,此外,我們為今天第一個帶頭讀書的同學鼓掌,為能按時完成值日的同學鼓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堅持好習慣,向做得好的同學學習,并期待大家在校這一天的8節課能表現得更出色,加油!或者,今天絕大多數同學能按時到校,表現很好,還有的同學如果能早到五六分鐘就更好了,大家能做到嗎?老師相信你們能做到,明天早上我就來瞧。

2.每日一總結

放學后,用幾句話對今天同學們的表現給予總結評價,并提出明天的期待。

3.評價隨機性

對班級學生的作業、平時的表現,除了定時定點檢查外,還隨機抽查,隨機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能客觀認識自己,從而端正態度、明確目標,繼續前行。

(四)家校結合,優化教育環境

其實,七年級不光要培養學生的習慣,也要培養家長的習慣;不光要轉變學生的意識,還要轉變家長的意識!只有家長的教育意識和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意識在同一頻率上才能做到真正的家校教育相結合!

學生除了學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師除了在學校處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外,還要和家長密切聯系,相互交流,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從學習習慣、道德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飲食習慣、交往習慣等各方面相互滲透,家長要注意督促學生的行為,時刻提醒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點工作中,教師要經常進行家訪,可以是面訪,也可以是電訪,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行為,及時得到反饋的信息,對學生的壞行為做出及時的糾正。班主任與家長不斷地溝通,互相配合,讓學生養成壞習慣的機會減到最少。同時作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長,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方式,往往教育者會成為受教育者不自覺的模仿對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這一教育資源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以上就是我擔任過渡年級班主任時班級管理的一些做法,我覺得過渡時期的班級管理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意識、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良好的班風學風,進而使學生自尊自立強,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教育對象不同,實施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是不同的,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

猜你喜歡
班委班規習慣
My New Year Wishes
習慣
上課好習慣
神奇的班規
例談如何選拔與培養新生班委
班規“七問”
好習慣
換位思考·民主協商·和諧發展
好班規應守護學生心靈成長
“終極班委”誕生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