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健康環境,追求健康生活

2018-05-10 09:49訾蕊
關鍵詞:家長幼兒孩子

訾蕊

一、問題的提出

性的意識是從兒童時期接受成人影響、教育的結果。性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正日益受到國家、政府及社會的廣泛關注。近年來,人們進行性教育的年齡越來越早,尤其社會的快速變遷,西方文化的沖擊,再加上電視、網絡、畫刊上各種相關的資訊泛濫,讓幼兒也越來越早的接觸了性問題,伴隨著他們的長大?,F代孩子的性觀念、性態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的傳統想法。

不少家長都反映,“性教育”現在成了家庭最難啃的一根硬骨頭,家長們的束手無策并不僅僅在于說不出口,而是他們想說的時候發現,兒女早從報刊、傳媒以及網站和同學那里了解了性知識,其中不乏非科學和帶有社會偏見的性知識。

二、從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意義

著名性教育專家阮芳賦說過:"性教育的關鍵時期,是幼兒時期(3到6歲),孩子在周圍環境影響下,對事物的各種觀念開始逐漸形成,其中包括性觀念,性態度、性道德標準等"。性教育不只是狹隘的性生理教育,應該包括認識身體發育、兩性差異,以及異性相處之道,是情感教育和親密人際關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與生活教育。了解性,不但能幫助幼兒坦然接受自己成長過程中生理、心理的變化,而且比較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保護自己免于受到侵害;也更能為自己的人生和愛情關系負責。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她曾做過兒童對"人類的起源"的認識的廣泛研究。她認為不要從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性好奇,并且各年齡層的孩子各有其性探索取向。幼兒四到七歲之間,開始認知嬰兒的某種起因,這年齡的孩子相信自己是由成人"組合"而來,或者像商店中購買的貨物一般,是被制造出來。父母或者教師對孩子成長過程中正確的性知識的養成,有針對性地進行適當的性教育,對孩子未來人格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性教育是對受教育者進行性科學、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養的社會化過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而性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內容,絕不只是傳授性知識,而是應該以幫助受教育者樹立正確性觀念、培養完美人格和減少身心傷害為核心目的。家庭是幼兒接受性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幼兒接受性教育的重要來源。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性教育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并逐漸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三、我談談我在教育實踐中的一點點經驗和體會

1、更新觀念、加強正面教育

人生第一個性教育的關鍵期。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對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會提出一個“為什么”。從“樹上為什么掉樹葉”,“太陽為什么那么熱”到 “女孩為什么可以穿裙子”、“爸爸為什么長胡子”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問題。在這個階段,對孩子來說,性方面的問題和其他所有的問題一樣,都是他們認識客觀世界和自我的一個部分。

2、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組織輕松的活動,克服不良習慣早日消除隱患

應豐富幼兒的生活,使之多樣化、趣味化,培養幼兒的各種愛好,使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她)所感興趣的活動上,如繪圖、玩智力游戲等。盡量減少環境中誘發性活動的刺激,父母自己行為應檢點。

孩子的內衣內褲應寬松些,不要讓孩子從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區的活動,如爬樹、抱枕頭等。對于年齡較大的兒童,父母可適當地傳授一些性的常識,在平時的談話中要多加引導,可運用比喻、講故事等方式來說明男女方面的事情。如果孩子確實克服不了這種不良習慣,影響了正常生活,家長應與醫生聯系,共同查找根源,消除隱患??傊?,在回答幼兒性問題時,家長要在語言、表情上要恰到好處,自然大方,讓孩子感到這些問題很普通,不值得深究。

3、三歲后孩子最好獨睡

孩子獨睡首先有利健康。大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不利于孩子大腦發育;成人活動范圍大,攜帶的病菌多,容易把病菌傳染給孩子。

3~6歲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期”,孩子會對父母的關系、兩性之間的問題比較敏感。孩子3歲之后最好與父母分床。但何時可以分房睡,還要依孩子的實際能力而定。家長可以為孩子布置舒適的環境,準備一些娃娃,讓他感受到安靜和溫暖。當然不必急于求成,沒有過渡,反而會使寶寶對獨睡產生恐懼。

4、加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a.我們要告訴孩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屬于自己的,應該被尊重;

b.可以撫觸自己的身體,但撫觸有些部位不宜當眾進行;

c.不能隨意接觸別人的身體,如果在接觸時別人表示反對,應該及時中止;

d.不可接觸別人的一些部位;

e.除了父母、親近的照看者和醫生以外,任何人不能接觸自己的隱私部位;

f.如果任何人的接觸讓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對”,即使是親友師長,孩子都有權要求中止。

5、家園合作

a、因為父母和孩子一對一的接觸機會比較多,孩子和父母之間也比較親密,所以家長最容易遇到孩子提出關于性的“為什么”。如果父母故意回避,或者態度尷尬忸怩,容易讓孩子產生更多的疑問和好奇,反而會增強探索的興趣。桑標教授表示,在這個年齡段,父母只需要讓孩子建立基本的性別意識,明白男孩和女孩分別應該穿什么樣的衣服,行為舉止的特征,日常生活的一些習慣等。

b、轉變家長觀念,正確對待"性"提問

和其它活動一樣,幼兒也有性方面的活動,他們對性有著不同的體驗、接觸和認識。如,自己的下面的隨意觸碰,擺動等等。幼兒沒有十分清晰的性意識,他們只是在潛意識的探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像玩腳丫捂耳朵一樣,也會玩弄自己或別人的外生殖器,等等。這些動作如果被老師或一些家長看到,就會暴跳如雷,對他們大聲斥責,說幼兒沒有出息等。老師和家長的這一行為,令幼兒大為困惑不解:為什么身體的這一部位不能說,不能動呢?這有與"沒出息"有什么關系呢?因此,老師和家長必須正確對待孩子性方面的提問,以免給孩子造成不正確的性意識。

c.別把女孩打扮成男孩

有的家長給男孩穿裙子,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殊不知,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認知產生障礙,甚至造成“易性癖”。一對夫婦來找鄧軍做心理咨詢,他們的女兒是同性戀,他們很絕望。這家人非常希望能生一個男孩,所以從小就把女兒當男孩子養。家中也以妻子為中心,這給了女兒一種誤解:“爸爸應該是媽媽,媽媽應該是爸爸”。年幼時性別角色定向出現偏差,父母沒有及時糾正,才使她在青春期發展為性角色認同障礙。對此,1家長應淡化對孩子性別的期待,樹立“生男生女一樣好”的觀念。2.要以孩子的性別,選擇對待他的方式,避免孩子形成錯誤的性別意識。3.如果孩子出現性別意識偏差,應在幼兒第一反抗期,即三四歲時對其進行糾正、調整。

從幼兒園就開始普及性知識,及早普及正確的性觀念和科學的生理知識,并學會保護自己。

兒童性早熟如果不加以恰當引導,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像她班上一些學生受性問題困擾,出現學習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有厭學傾向。特別是一些本身性格較內向的學生,接受不良社會性信息,出現對性的消極評價和過度的性壓抑,誘發嚴重的自卑感。所以,性教育還是越早越好,從娃娃抓起。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畔ED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作為幼兒教育者,我們相信在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性教育的同時,對幼兒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對這個社會的發展更為重大。讓我們為健康的下一代做出不懈的努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也是我們的責任!

猜你喜歡
家長幼兒孩子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長錯了
家長請吃藥Ⅱ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犯錯誤找家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