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羅森塔爾效應”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2018-05-10 09:49張春娟
關鍵詞: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健康

張春娟

胖胖的兒子有一天陰差陽錯的報了學校的舞蹈社團,當老師在班上宣讀名單時,全班學生哄堂大笑,兒子說當時很尷尬,真想找個縫兒鉆進去。我聽了也是哈哈大笑。第一次舞蹈課后,我想聽聽兒子遇到的挫折,令人驚訝的是,他興沖沖的回來后,讓我給他買舞蹈服,還說老師表揚他基礎好,讓他做示范。我想也許就三分熱氣吧。有個興趣也好,這老師還真有辦法,讓跟舞蹈不沾邊的學生愛上他。此后每到社團訓練的日子他都早早在里面穿好練功服,外面套上校服,一次不落。我非常奇怪,他怎么能堅持這么長時間,再一次問他的上課情況,他說老師參加過很多比賽,專業基本功強,每次都給我們親身示范,再一一指導我們,上課充滿激情,老師說我們是這幾屆學生里最優秀的學員,我們上課一點都不覺得累。兒子崇拜老師,也喜歡老師表揚他,因此愛上他的課,回來還主動做練習。我明白了,老師正在這些孩子身上踐行"羅森塔爾效應",這個世界上偉大的實驗,確實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孩子們的認知。

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又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學校里,老師對學生抱有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贊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維持其原有期望,并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如此循環往復,以致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如何踐行羅森塔爾效應?

首先,要學習,再加以運用

“羅森塔爾效應”是賞識教育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價值遠遠沒有得到老師們的普遍重視。從這個期望效應中我們可以獲得一點啟示,那就是老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期望,還應該把這種效應用于學生身上。老師要讓學生對自己增強自信心,對自己的人生前途更充滿希望。

在教學實際中,用對待聰明學生的態度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積極的期待,學生將會越來越聰明。同時也建議凡是學生能自己辦到的事,堅決不替代;如在我的美術課堂上,能少講的就少講,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體驗和實踐的機會,把學習的自由權交還給學生。至于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是重表揚還是重批評呢?各類說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關注自己的學生,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和贊揚。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來自于信任、期待,來自于贊揚,來自于——愛。當然,這種信任和期待應當是積極、現實的,而不是盲目的。教學中,這種運用不是讓老師對孩子盲目的期待,而是理智的適當的鼓勵表揚。

第二,我們要認識到,羅森塔爾效應不是單方面的一種效應,他對于負面效應同樣起作用

因此,我們不要只看到其正面的積極的效應,還要注意到其反面也會帶來同樣的期待效應。即教師和家長也不可以每天對著孩子說一些消極的話,因為這些消極的話對孩子也有心理暗示,同樣也會帶來期待效應,也會影響他人的行為。如:在日常最熱門的話題是輔導孩子寫作業,不少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候,都是你雞飛狗跳、有的甚至心梗了,但是一點效果也沒有,孩子反而越來越差,大人孩子都崩潰了?這就是負面效應,強化了孩子的認知,即我是最差勁的我怎么學也打不到父母的期望,惡性循環了。我們可以表揚孩子使他們朝自己希望的目標發展,培養好的技能。例如:當孩子不好好檢查作業的時候,可以夸他字寫得真認真,可以再流暢、完美一點;而且,當我們希望身邊的人改進行為的時候,也可以運用這種效應,比如有一個當淘氣的男孩上課總是擠眉弄眼、發出噪音,我們可以說:今天你的聲音挺小的啦,在周圍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好多了,但要是你不做小動作,我們組的聽講效果就更好啦!簡單積極的提示,比一臉嫌棄的說“從一上課你就沒閑著,不知道周圍同學忍你多久了嗎?還這么不自覺”,這樣在潛移默化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三,要注意的是不能過于夸大的表揚孩子

表面上看,羅森塔爾效應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的愛和期待所引發的。這也由此造成一些人片面夸大教師的愛和期待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甚至有學者提出期待和愛是教育的全部。如此,則不僅把復雜的教育問題簡單化了,而且極有可能因此而輕視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弱化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作為一線教師,有時碰到一些行為特別的孩子:有的不跟伙伴交流;有的對別人具有強烈的攻擊行為,要以對學生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面對問題,除了傾注愛心,高度負責以外,還要持有一種研究的心態。要有真正的專業水平,科學的思維方式。

最后,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孩子要對家長和老師的期待做出區別反應

要幫助孩子不能一味的高看自己,也不能一味的貶低自己的能力。即要對這些贊揚或批評有自己的判斷。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今的兒童備受家庭的寵愛.他們從小受贊揚多,受批評少,過分的保護使他們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對困難無所適從、驚惶失措.可巧妙地創設環境,制造挫折,使學生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無策,也不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后才能取得,以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懂得如何迎接困難的挑戰。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可見,心理素質已成為構 的整體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和目標.在重視小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更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學校教育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迎接21世紀新的挑戰.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教育教學中,我們有意踐行”羅森塔爾效應”.讓期待效應促進學生良好的心理發展,將為學生的整個成長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猜你喜歡
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健康
畫與理
羅森塔爾心理護理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羅森塔爾”效應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小餅干的大道理
偶像效應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