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提升綜合育人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研究

2018-05-10 09:49范彥鵬
關鍵詞:思想性德育小學英語

范彥鵬

摘要:德育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英語課程既要為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好基礎,又要促進學生整體人文素養的提高。因此科學文化知識并不是全部,而要把德育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使學生能在提高語言技能的同時,道德素養也能得到提升。

關鍵詞:德育;小學英語;英語教;思想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課程的功能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應當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發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道德教育于語言教學中,使學生學會如何求知,如何做人,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所以小學英語并不是把語言知識教給學生就行了,而是要讓學生在體驗外國語言與文化的基礎上,獲得認知、情感等道德上的體驗和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那么我們怎樣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滲透道德教育呢。

一、認真鉆研教材,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玉泉英語教材涵蓋了學校、家庭、自然、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等話題,這些話題中不乏有道德教育,這就需要教師有一雙慧眼,能發現教材所涉及到的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為小學英語課堂添彩,促進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結合。

1.從教材中發現對學生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

小學英語教材中包括中西方文化內容,我們在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的同時,不僅能學習到國外的風俗文化,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接受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同時也能加深對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熱愛。比如在教學where are you from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展示中國美麗的風景,讓學生體會祖國大好河山,并自豪的說出I'm from China, I love China. My weekend plan 單元中的Read and write是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中秋節的由來,習俗,并由此延伸到中國其他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等,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由此從內心發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從教材中發現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

著名思想家培根曾經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痹谟⒄Z學科教學中,我們應該把各種話題討論,對話表演,短文閱讀等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他們明白哪些行為和習慣是值得贊揚的,哪些行為和習慣是我們應該摒棄的。例如,在Where is my car?單元中的let's talk這一部分,主要內容是小朋友要出去玩,但是找不到他的帽子,于是與他的媽媽有了一個對話。從這個對話中我覺得我們可以從粗心的小朋友入手來滲透德育,我很清楚我們班有很多學生和文中主人公一樣,不喜歡打掃收拾房間,東西總是東邊放一個,西邊放一個,因此我決定教育學生保持房間整潔。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先出示圖片,讓學生猜猜主人公的帽子去哪兒了,然后跟著對話一起幫他找帽子。最后我出示兩張圖片,一張是主人公以前凌亂的房間圖,還有一張是主人公認識錯誤后收拾整潔的房間圖,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應該保持房間整潔,養成收拾房間的好習慣。

3.從教材中發現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教育

小學生一半生活是在學校,能夠與同學們相處融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對小學生性格的養成和健康快樂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在英語教材中有很多方面體現了同伴關系,比如用This...介紹你的朋友,用tall, short, friendly,clever, funny等詞語來描述你的同伴,用what are your hobbies?來詢問和了解朋友的興趣愛好。在教學這些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交朋友,了解朋友,欣賞朋友和幫助朋友,讓他們明白朋友的重要性,重視自己的友情。

4.從教材中發現文明禮貌的社會美德教育

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良好的社會公德很重要,因此我們應該從小學就要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遵守社會秩序的教育。Work quietly中Let's talk這一部分描述了Tom和John在圖書館看書,John提醒Tom在圖書館要小聲的說話,最后讀完書后,John又提醒Tom要保持他的桌子干凈整潔。這個對話教育孩子在公共場合要為他人著想,不要大聲喧嘩,同時要保持公共環境衛生千凈整潔。我在教學這節課時,我出示公園,圖書館,電影院,博物館這幾個地方,讓學生根據這幾個地方來說說我們應該要遵守哪些社會秩序,選擇其中一個地方進行情境表演。這就讓學生在表演中懂得在公共場合要遵守秩序,做一個講文明的社會好公民。

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在教學環節中滲透德育教育

英語教學包括豐富多彩的活動,如chant,角色扮演,游戲等,我們可以在這些活動中融入德育,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和潛移默化中獲得道德認知。

1.在chant中融入德育

英語中的chant朗朗上口,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說唱中學習新知識。教師可以在chant中融入一些道德的教育,這樣學生在朗朗上口的chant中自然而然的明白這些道理。比如在教學What does he do?這課時,我帶著學生把各種職業編到chant中,最后再說They are helpful. We like them.通過這個chant我讓學生了解到每個職業和工作都不容易,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同時能夠尊重每一個勞動者。

2.在小組調查活動中融入德育

在教學Last weekend這一課時,我把學生每6人分成一組,完成一個小調查,調查組員周末做了哪些事情,并評一評誰的周末生活最有意義。這項調查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已同伴的周末,總結什么樣的周末活動最有意義,從而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周末時間,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理利用課外時間的能力。在教學時,我們沒有刻意的對學生進行說教教育,而是把德育巧妙的融入到英語的說唱、表演、調查等活動中,這些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連,所以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這些有趣活動中自然而然的明白哪些行為和理念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倡揚的。

3.在角色扮演中融入德育

英語課堂上,我經常會設置不同的情境,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這些角色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入感受該情境和角色。因此我會設計一些有意義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去體驗,從而獲得教育。在教學What can you do這一課時,我設置了某位同學生病了,大家一起去看她,并為她做一些事情,比如整理房間,給她講故事,唱歌等,培養學生樂于助人,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的品質。

三、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

課外活動是課內教學的延伸,德育也應該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課外活動和課外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思想性和道德性。

1.在課外主題中滲透德育

教師在設計課外活動時,可以設計一些有德育意義的主題,比如環保,孝敬父母,合理飲食等。比如我們可以設計環保主題,讓學生課下收集與環保有關的資料,創編手抄報。同時學生分組制作宣傳保護環境的英語海報,最后選出優秀的海報貼在校園。這樣的課外活動不僅能吸引學生興趣,還讓學生在收集資料和制作過程中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結合特殊節日開展課外活動

讓學生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能夠有所領悟。比如在母親節和父親節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討論自己的父母,并為父母制作英語卡片,為父母做一件事情,這個活動可以讓學生們體會父母的不易,并用自己的行動去報答父母。在國慶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中,學生可以在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魅力和悠久歷史。

四、在語言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教學中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抓住良好習慣培養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適時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浸潤。例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Thankyou!”、等禮貌用語的學習,當學生在創設的真實語言環境中進行語言操練的時候,就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在學習“This is my sister. Where is my backpack? ”等句型時,當學生正興致勃勃地用新學的句型談論自己的家人、物品的擺放時,引導學生認識親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從而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引導學生知道物品擺放要有規律性,培養他們管理自己物品和保持整潔生活環境的好習慣。就是這樣在英語學習的“日常生活中”,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結對活動、小組活動中,我把學習、做人、做事等良好習慣的培養引入到了課堂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既學會了語言,又培養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讓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潛移默化進行。

1.德育滲透于日常常規教學

英語學科授課時主要使用的語言不是母語而是英語,而且也不可能像思品課那樣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接受教育。英語課怎樣進行德育滲透?我的做法是適合時機的、自然的、潛移默化地進行實施。在日常教學中,結合一個個教學慣例,養成學生有禮貌、相互關心、謙虛等好品質。

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和練習形式,同時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學生滲透德育。如在教學“Go shopping”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句型“Can I he1p you? I' d like...",讓學生設計“給最愛的人買一份禮物”。 在學到Dream Home時,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設計“Our Dream School”, 在這些模擬的語言情景的交際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關愛他人、熱愛集體的美德。

2.打著燈籠找優點,使德育滲透于每一句夸贊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點著燈籠找優點”。鼓勵和夸贊對學生的觸動是很大的,因此,我常常用榜樣的作用米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意識。當同學表現好,老師進行表揚時,要求全班都說“Good”、“Very good”,受到表揚的同學應回答: “Thank you.”。通過鼓勵和稱贊這種形式,進行了德育侵潤。特別是對于那些根基弱、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老師鼓勵性的話語,對他的好的評價,更是一種積極向 上的、樹立自信心的方法。

五、沁潤在英語教學中的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的德育教育

1.在詞匯、短語和句型學習中侵潤德育教育

德育是一種文化教育。任何一一種語言的詞匯、句型、習語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內容。這就意味著在詞和句的教學中可以進行道德思想、道德品質的浸潤教育。

2.在課文學習中侵潤德育教育

玉泉英語,有些課文內容在德育意義上很有代表性,有些課文內容本身就是介紹英語國家的文明禮儀、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課文內容向學生傳輸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知識,解釋中外禮儀差異,使學生了解中西方的道德文化。

3.在課堂操練應用中沁潤德育教育

在教學中,學生僅知道和了解目標語、道德文化知識是不夠的,還要逐漸可以運用目標語的思維方式思維,按社會道德規范行為進行與他人交流溝通。為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要多創設真實的交際情景和語言環境,讓學生模擬場景、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他們按特定的環境和人物角色使用適當的語言和行為規范。也鼓勵學生在課外生活中積極自主思考,養成習慣,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養。

4.在課外活動中沁潤德育教育

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可以激發學生英語興趣,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更靈活貼切地實施德育。如舉行生日聚會、辯論賽、課本劇表演等,讓學生自主地我學我育、學用結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楊敏莉:《構建中的高中綜合課程》,《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3]楊婧:《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實踐性》,洪山教育信息網德育廣角

猜你喜歡
思想性德育小學英語
科幻電影評價思想性標準的多維考察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地方電視民生新聞如何找線索
新時期長篇小說語言、內容結構和思想性的新突破
高中音樂課堂引入流行音樂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