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親子依戀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2018-05-10 09:49冀紅杰郭俊彬張二虎
關鍵詞:性別角色自尊

冀紅杰 郭俊彬 張二虎

摘要:采用問卷法對242名高中生進行調查,探討親子依戀(選取母子依戀、母親教養方式兩個指標)與心理健康(選取性別角色發展、自尊、家庭孤獨三個變量)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1)高中生性別角色發展以雙性化類型為主;(2)母親的教養方式及母子之間的依戀關系與孩子性別角色發展存在相關,母親溫暖理解和過度干涉保護對性別角色兩個氣質維度的發展都有促進作用。母親的信任會促進子女女性化氣質的發展。(3)性別角色雙性化類型的子女與母親的情感關系最好,與家庭成員的疏離感、孤獨感最少;性別角色男性化類型的子女與母親的情感關系較差、與家庭成員的疏離感、孤獨感較強。(4)樣本中男生自尊水平高于女生,高二自尊高于高一。高中生的自尊與男性特質存在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母親教養方式;母子依戀;性別角色;自尊;家庭孤獨

一、研究背景

青少年時期是性別角色發展的重要時期。精神分析學者海威格斯特提出了青少年時期的八項主要任務,其中包含有:接受自己的體格;與同性及異性建立新的更為成熟的關系;獲得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社會性別角色。社會學習理論的學者認為,性別角色的學習經由社會的制約所形成,認為個體可以通過觀察而習得與性別有關的行為,而后通過獎勵或壓制、懲罰逐漸學會模仿同性別者的行為模式,以表現適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認知理論則強調青少年是在主動地建構自己的心理性別世界。1964年, Rossi提出了“雙性化”的概念,即“個體同時具有傳統的男性和女性應該有的人格特質”,并認為雙性化是最合適的性別角色模式。Bem (1974)制定了貝姆性別角色量表,即BSRI(Bem‘s Sex Role Inventory) ,其研究結果表明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是兩個不同的維度。貝姆認為,只有男性特質或只有女性特質的人缺乏適應能力??傊?,“雙性化”概念主要強調兩性人格心理特征的混合,而非生理上的雌雄同體。心理學家們傾向于將“雙性化”看作男女人格中正性特征的高水平整合。

家庭中的養育方式、親子溝通和依戀狀況對于子女性別角色的形成和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研究者(Sean M. Horan;Marian L. Houser;Renee L. Cowan)指出:有關性別角色的溝通方面,母親顯著傳遞更女性化的信息,不論兒童的性別是什么。國外有關性別、性別特征與孤獨感的研究顯示:從總體上,男性比女性孤獨感得分高。其中女性的高男性特質伴隨著低孤獨感,但男性特質的作用是靠自尊調節的。而對于男性,性別角色和自尊與孤獨感都沒有顯著的關系。未分化類型和雙性化類型的個體從整體上都顯示出孤獨感的最低水平。男性特質和自尊是減少女性孤獨感的重要因素。

國內多項研究也支持雙性化是更適應社會、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的群體。但是在已有的性別角色類型差異和相關的自尊、孤獨感研究中,主要的調查對象多是大學生群體,所得結果對中學生群體的預測作用存在一定局限。因此本研究對相關心理因素之間關系的探討將聚焦于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群體。高中生多數均為獨生子女,成長中受到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家庭的教養方式以及親子之間的依戀狀況對他們的影響比以往要更加深刻。在學校心理輔導實踐中,這一點也體現得比較明顯。

盡管“加強父親與子女的溝通、讓父親更多參與對子女的教育和引導對子女身心健康發展會有助益”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共識,但是當下的現實情況的確是:多數家庭的子女照顧和教育仍由母親主要承擔,且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正是我校承擔的區級規劃課題的第一部分,因此,本文主要探討母親的教養方式和母子之間的依戀關系這兩個因素是如何影響子女性別角色發展的,同時比較不同性別角色類型的個體在自尊和孤獨這兩個重要的心理健康因素上是否存在差異,以期為后續的進一步研究和干預輔導提供借鑒和啟示。

二、研究過程

(一)被試

隨機選取北京市三所高中,隨機抽取高一學生98人(男39女59),高二144人(男46女98)。具體情況見表1。

(二)研究工具

1.家庭教養方式量表(EMBU)

中文版EMBU,汪向東等人修訂。在15個分量表中,抽取了母親溫暖理解、母親過度干涉保護、母親嚴厲懲罰、母親拒絕否認四個分量表的數據,各分量表α系數分別為0.73、0.70、0.76、0.76,總量表α系數為0.78。

2.性別角色量表(Bem)

采用王丹宇翻譯的貝姆性別角色量表。BSRI最初于1974年編制而成,該量表是根據被試自陳是否具有社會贊許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性格特征來評價其男性化和女性化程度。BSRI有良好的信效度,從發表至今一直是性別角色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測量工具,也是其它測量工具進行比較的效標。本次測量的男性氣質量表α系數為0.83,女性氣質量表α系數為0.81。

3.IPPA依戀問卷

IPPA由Armsden 和Greenberg(1987)根據Bowlby的依戀理論編制而成。該問卷的目的在于測量青少年與父母、同伴的依戀關系中,正向及負向的情感-認知經驗,尤其是受試者感受到安全的程度。本研究只選用了母親依戀問卷,包含三個因素:溝通、信任、疏離。三個維度的α系數分別為0.71、0.74、0.63,本次測量全問卷α系數為0.75。

4.自尊量表(SES)

由Rosenberg編制,量表由10個條目組成,受試者直接報告這些描述是否符合自己,分四級評分,總分范圍是10到40分,分數越高自尊程度越高。SES簡明、易于評分,已被廣泛應用。本次測量的α系數為0.86。

5.孤獨分類量表(DLS)

由Schmidt和Sermat于1983年編制。該量表讓受試者估價他們在四個方面的人際交往的質量(性愛、友誼、與家人的關系、與集體或同伴的關系)。本研究采用其非大學生版本,摘錄60條中關于家庭的18道題目。本次測量的α系數為0.82。

(三)測量與統計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班主任在統一的時段對本班學生施測。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完成相關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高中生性別角色發展狀況

表2結果顯示,樣本中有186人(84.5%)屬于雙性化性別角色類型,其中,男生67人,女生119人。表明樣本中的高中生雙性化性別類型所占比重較大。

(二)性別角色與母親教養方式、母子依戀的相關分析

表3顯示,母親教養方式與性別角色發展存在較廣泛的相關,其中母親溫暖理解和干涉保護都與性別角色兩個維度顯著相關;母子依戀與性別角色之間也存在顯著相關。其中,除了母親疏離與男性氣質的相關不顯著,其他的依戀維度均與性別角色顯著相關;母親疏離與女性氣質呈負相關且達到顯著水平。

(三)性別角色與自尊、孤獨的相關分析

通過性別比較和年級比較,樣本中男生的自尊水平比女生高,高二年級的自尊比高一年級高。家庭孤獨感沒有年級的差異。但在性別上,男生孤獨感得分高于女生。相關性檢驗顯示,高中生的自尊與男性特質存在正相關,系數為0.18且達到顯著性水平,而高中生的家庭孤獨與女性特質存在負相關,系數為0.22也達到顯著性水平。

(四)母親教養方式與母子依戀對性別角色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4顯示,母親溫暖理解、干涉保護和嚴厲懲罰作為男性氣質的預測變量,回歸方程顯著,F(1,174)=13.97,P<0.01,三個變量共解釋男性氣質分數變異的19.7% 。其中,母親溫暖理解對男性氣質的預測力最強,解釋總變異的10.0%;母親溫暖理解、干涉保護和母親信任作為影響女性氣質的預測變量,回歸方程也顯著,F(1,171)=13.31,P<0.01,三個變量共解釋了女性氣質分數總變異的19.2%。其中,母親溫暖理解對女性氣質的預測力最強,解釋總變異的14.4%。

(五)不同性別角色類型的方差分析

表6顯示,高中生三種性別角色類型在家庭孤獨和依戀總分上存在顯著差異。經LSD事后檢驗發現,男性化與雙性化類型在家庭孤獨上存在顯著差異,雙性化與男性化類型、男性化與女性化類型在母子依戀上存在顯著差異。

四、討論

(一)需改進之處

前已述及,本研究選取了母子依戀、母親教養方式這兩個變量作為高中生親子關系的指標,在心理健康諸項目中選取了性別角色、自尊以及家庭孤獨感三個因素。而事實上,高中生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因素遠不止這三項,影響因素也不僅僅限于母親的依戀關系和教養方式。在后續的研究中,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父子(女)依戀狀況、父親教養方式對子女性別角色、自尊、孤獨感以及其他心理健康指標的影響。

(二)獲得的啟示

本研究結果顯示,母親在孩子性別角色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盡管多數母親都是上班族,與子女相處的時間較傳統年代減少很多,但是教育引導和榜樣作用仍然沒有淡化。因為“工作著的母親”潛移默化地為子女樹立了職業女性積極向上、獨立自主的榜樣。從女生的角度分析,也許鼓勵女兒自立自強的家長越來越多,因為女孩兒個人特質中如果能夠發展一些堅強、獨立之類的特質,一定會有利于今后事業及各方面的發展。

而對于男生,由于父親忙于事業、參與教育和引導有限,對于男性性別角色的關注相對弱化,加之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在生活中彰顯體能、力量等男性身體優勢的機會有所降低,孩子偶爾表現出一些不夠英武、陽剛的行為特點,只要無傷大雅,家長或者本身就不會過于在意,或者會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學習成績及各種特長培養方面,再者,由于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擔當主要角色,男生與父親的接觸相對少于母親,這也許是男生性別發展出現雙性化趨勢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還表明,性別雙性化類型的學生與母親的情感關系是最好的,與家庭成員的疏離感、孤獨感要少。此外,雙性化類型和女性化類型的學生與母親的依戀關系更好,更為親密,而男性化類型的學生則更多地感受到在家庭當中的孤獨感,同時與母親的關系也相對疏離。男性化類型呈現的特點可能與男性本身具有的獨立性等氣質特點有關,在與家長溝通、相處方面不太在意細節,有些男生渴望證明自己具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客觀上似乎還不具備充分的能力),而疏于與家庭成員的情感交流和意見交換。

當我們把研究結果呈現給家長時,極大地促進了家長關注親子溝通中的相關問題,注重優化親子關系,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提升孩子包括自尊感在內的各項心理健康水平。

五、研究結論

(一)樣本數據顯示,高中生的性別角色發展呈現雙性化的發展趨勢。

(二)母親的家庭教養方式及母子之間的依戀關系對性別角色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三)性別角色雙性化類型的子女與母親的情感關系是最好的,與家庭成員的疏離感、孤獨感最少;性別角色男性化類型的子女與母親的情感關系較差、與家庭成員的疏離感、孤獨感較強。

(四)樣本數據顯示,在自尊方面,男生高于女生,高二高于高一。在家庭孤獨感方面不存在年級差異。相關性檢驗顯示,高中生的自尊與男性特質存在正相關,且達到顯著性水平。

(五)有必要將研究結果分享給家長,引導家長優化養育方式,促進親子依戀,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條件允許時采集來自父親的數據,預期可以得到有價值的發現。也期待更多的父親在親子關系中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雷靂 ,張雷.青少年心理發展[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74-185

[2] 陳麗君, 鐘佑潔.不同依戀類型對個體發展影響研究述評[J].集美大學學報.2009.4

[3]周春燕,黃希庭.成人依戀表征與婚戀依戀[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2):215~ 222

[4]Christopher Blazina1 ,Gender-Role-Conflicted. Men's Poor Parental Attachment and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Difficulties: Knights without Armor in a Savage Land [J].Th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Issue Volume 9, Number 2 / Winter 2001

[5]Schwartz, Jonathan P.; Waldo, Michael; Higgins, Anissa J.Attachment Styles: Relationship to Masculine Gender Role Conflict in College Men[J].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Vol 5(2), Jul 2004, 143-146.

[6]Sean M. Horan;Marian L. Houser;Renee L. Cowan .Are Children Communicated with Equally? An Investigation of Parent-Child Sex Composition and Gender Role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s[J].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0882-4096

[7]趙汗青.家庭教養方式研究的發展進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6 ,12

[8]汪向東,王希韓,馬宏.心理衛生評訂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6l—167.

[9]韓大偉,車宣儀,王中會.父母教養方式對高職生性別角色的影響研究[J]心理健康教育2008,1:157~159

[10]張林,鄧小平.高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身體自我認知對性別角色發展的影響[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53~56

[11]蔣玉娜,李朝旭,常文文,楊 晨,石孟磊.單親家庭及單親家長性別對高中生性別角色定位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6):544~546

[12]李曉軍,李 陽。兒童性別角色發展的影響因素[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6:52~54

[13]石艷玲.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及相關因素研究綜述[J]2005,9:97~100

[14]崔紅,王登峰.性別角色類型與心理社會適應的關系研究[J]2005,13(4):411~413

[15]聞軍明.不同性別角色類型大學生的外顯自尊差異[J]欽州學院學2008,10;94~98

[16] 金輝,鄭雪,王東華. 軍校男大學生性別角色、自尊及學習適應的關系研究[J] 衛生軟科學2008,10;346~349

猜你喜歡
性別角色自尊
英國擬禁廣告中做家務都是女性
復雜理論視角下性別角色與外語成績的關系
大學生自尊與歸因方式的相關研究
影響幼兒性別角色認知發展水平的因素
當前幼兒社會性發展新現象
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以及壓力性生活事件的關系研究
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系相關關系的研究綜述
自我概念長時記憶表征的性別特征:自我參照實驗范式的檢驗
《天香》中的性別角色倒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