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2018-05-10 09:49趙雪辰穆朝冉
關鍵詞:解決策略家庭教育誤區

趙雪辰 穆朝冉

摘要:家庭教育問題是當今社會很受關注的話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起到了促進健康成長的作用。本文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消除策略。

關鍵詞:家庭教育;誤區;解決策略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導師甚至是終生導師。我國當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由于家長素質的不同,生存環境的限制,教育觀念的變化等諸多因素,造成了我國家庭教育的異化,導致許多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整體發展,制約我國公民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有必要找到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指出解決策略,以指導我國家庭教育的健康發展,為創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三大誤區

(一)教育方法不一致

一個家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縮影。要構建和諧美滿的家庭,作為家庭決策成員的家長,一定要有明確的家庭教育目標,一定要從認識的高度達成共識,一定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良好的家風的繼承或構建上,使全家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然而,當今社會的家庭一般都是由幾代人構成,孩子有父母、祖父母,甚至還有曾祖父母,根本不能做到擁有明確的教育目標,不能有據可循、有規可依,不能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一致,因此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皭圩幽巳酥煨浴?,愛孩子無可厚非,正確的愛是一種偉大的人類情感力量,它可以傳遞親情,可以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極大滿足,引導孩子在“人愛”的同時學會“愛人”。但是,當一個家庭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為重心后,不論合理與否都要滿足孩子的要求,溺愛現象就會成為家庭教育的常態,在祖父母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例如:孩子上學、放學都是家長給背書包;家里好吃的好喝的先給孩子;家長受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等“脅迫”。如果家庭以孩子為重心,忽視了孩子在家庭成員中應該分擔的義務和責任,家長一味地溺愛孩子,其結果必將會貽害孩子終生。

(二)不能科學理性的進行家庭教育

當今父母往往是采用傳統教育方法的較多,懂得科學教育的較少。一些家長對孩子處處干涉、過分苛求、不準發問、拔苗助長、追求完美、事事代勞等,不懂得根據孩子的身體和精神生長規律對孩子進行教育。一直以來,關于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眾說紛紜,不同的階級和社會有不同解釋,但歸納一下大概有這樣幾種說法:有些人認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有人認為,教育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培養能獨自面對社會的人;也有人認為,“教育是每個人的生活準備,是走向未來的基礎,分享前人積累的知識財富,是獲得獨立生活的前提”等。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教育的核心與人的德行和能力培養有關,是培養健全的人格,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能獨立生存的人。采用科學理性的教育方法是根本,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家教過于嚴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甚至剝奪孩子起碼的休息、游戲時間,扼殺了孩子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

(三)家庭環境不利于孩子成長

家長忙于工作,疏于陪伴,甚至有些孩子的監護權移交給了祖輩,而親生父母對孩子口頭應承,形成孩子教育管理的盲區。孩子缺少親情的關懷,成長中的心理需求無法滿足,造成孩子孤獨、自卑、封閉、虛榮、過分敏感等問題

二、家庭教育問題解決的策略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先得到的啟蒙教育,也是一個人成長的終身教育。如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還孩子一個陽光明媚的成長天空,還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這是我們每一個家庭及社會必須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1.良好家風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什么是家風?有人說:“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也有人說:“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因此,家庭教育的重心應該是優良家風的建設,而不是以孩子為重心。在一個家庭中,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家風一般是: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寬容博愛、善待他人、重禮謙讓、規矩做人等,不同的家庭有自己不同的家風家教,他們都恪守著自己傳統的家庭教育的信念。然而,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現階段好多家庭丟失了優良的傳統家風,或者說他們沒有家風,這樣的家庭往往是一種無序的教育狀態,家庭生活環境經常是父母不睦、夫妻反目、子女成仇。究其原因,這些家庭往往是沒有構建自己良好的家風,相反,丟失了一些淳樸的家風家教,這樣的家庭由于缺乏家風的支撐,使家庭教育蒼白無力,往往把溺愛這種陋習繼承了下來,把家庭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在家庭中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導致家庭教育不協調或步調不一,大多數家庭一邊在“教育”孩子,一邊在“嬌慣”孩子,甚至多數家庭因孩子的教育夫妻反目,妻離子散。所以,良好的家風家教才是一個家庭的重心,而不是孩子,孩子只是家庭的成員之一,是家庭教育的重點,而不是重心。

2.言傳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保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一個好的家長,應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來;對于覺悟的家長來講,教育孩子只是個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當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會變好”?!皝頇z點一下你自己;盤查你內心的恐懼,是你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開始;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治療,它治療的正是人類之心的恐懼和愚癡”。的確,我們的家庭教育,許多家長以孩子為借口,忽視了自身的教育,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沒有做到言傳身教的表率作用。所謂“身教”,就是家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孩子進行示范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的一舉一動,對孩子都在起著一定的教育作用。畢竟孩子的社會經驗比較少,社會接觸面也比較窄,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家庭成員中的父母就自然地成為他們學習和模仿的榜樣,父母也就成了他們的啟蒙教師。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則,就很難教育出品德高尚的子女來。例如:如果父母們的行為不檢點,在子女面前不注意約束自己,就在無意中給了孩子不良的教唆作用;許多家長自私自利、不孝敬師長、社會公德差,自己在家從來不學習看書,整天酗酒打牌,動不動大打出手、大罵出口,這樣,“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就會上行下效,染一身不良習氣。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影響孩子,才能達到“身教”的目的。同時,家長們要用富于情感的語言說服和引導孩子,達到“言傳”的教育目的。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要強調“身教重于言教”,但是身教卻不能代替言教。因為,身教告訴子女應該這樣做,但無法告訴子女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且,有很多意識形態方面的教育內容,只能通過語言才能表達完成。家長對孩子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言傳”,深明做人的大義,明確做人的原則;并通過語言的激勵表揚或批評,明辨事理,以指導孩子的行為。

3.良好品行的養成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對孩子而言,學習固然重要,但不是孩子的全部,更不是孩子教育的重心。

孩子成長的過程應該是“先成人,后成才”,“學會做人”才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目的。要讓孩子“學會做人”,不僅是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規范,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更是要促進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以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圍,為孩子營造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學會認知,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的家庭教育環境,使之逐步形成“獨立而合群”的人格品質。并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要在幫助、促進孩子“成人”上花工夫,而不能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錯位,從而使孩子失去生活的樂趣??傊?,家庭教育是一個人一生教育的起點,也是終點。它關系著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品行的優劣,關系著一個人一生成就的大小。家庭教育一定不能走入誤區,“重智輕德”,忽略家風、品行等家庭教育的基本因素,偏離家庭教育的重心,舍本求末,導致家庭教育的異化。

參考文獻

李玲.新形勢下家庭教育的誤區及轉變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07):16+27.

吳云青. 家庭教育,“說得多”更要“做得好”[N]. 南京日報,2018-11-21(A03).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孫云曉. 完整的家庭教育需要三代人良性互動[N]. 中國婦女報,2018-11-18(002).

猜你喜歡
解決策略家庭教育誤區
圓錐曲線學習中的六種誤區
關于野生動物行為的5個誤區
解析幾何常見誤區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關于我國水污染治理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