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馬克思精神原鄉:經典永不褪色

2018-05-11 04:26孔冰欣
新民周刊 2018年17期
關鍵詞:特里爾馬克思資本

孔冰欣

馬克思恩格斯在柏林的雕像。

2018年4月13日,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國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創作的銅質馬克思雕像在德國西南部城市特里爾(Trier)——馬克思的出生地落成。

正如外界所料,特里爾今年將舉行一系列大型慶?;顒?,以懷念這位堪稱榮譽市民中的超級榮譽市民。最近,政府更是出資發行了印有馬克思肖像的零歐元紀念紙幣,特里爾旅游局負責人諾貝特·凱斯勒表示,“之所以印刷這樣的紀念幣,是為了配合馬克思提出的無貨幣理論?!?/p>

馬克思給特里爾留下了少年驚鴻一瞥的背影(他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此,且17歲之前皆在此生活),而他留給西方,留給當代資本主義,留給全世界的精神遺產,經典永不褪色,仍然值得被一再解讀。

故鄉,關于馬克思的“文藝復興”

特里爾,地處今天歐洲西部版圖的心臟部位,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千年前的羅馬時期便聲名遠揚。大教堂、圣安東尼教堂、圣瑪麗亞教堂、康斯坦丁大殿、帝王浴場、圓形劇場等古跡巍巍矗立,依稀可窺昔日奧古斯都(原意“高貴、偉大、神圣”,可指代羅馬皇帝頭銜)們的權欲與野心;“德意志之母”摩澤爾河(Mosel)悠悠流過,水源緩緩,波光暖陽映照得紅砂巖山丘與暖紫色森林分外雅麗動人;城市大街小巷的石頭路,不知被多少過客踏過,錚錚發亮,腳后跟與地面每一次叩擊摩擦出的音符,都仿佛訴說著一段歷史的秘辛。文化土壤之豐厚,方使孕育出如馬克思這般的偉人,顯得“有理有據”。

布呂肯街10號那座灰白色的,具有萊茵地區典型建筑風格的3層樓房,是馬克思的故居。當年,馬克思之父攜家人在這里住了一年半時間。1928年,德國社會民主黨從私人手中買下了被改為鐵器店的小樓,不過,直到1947年5月5日,布呂肯街10號才被辟為紀念館開放。據悉,在特里爾另有一座馬克思住過20年的老宅——當然,用德國媒體的話來講,中國人頗有“不瞻仰馬克思,不算真正去過德國”的情懷,所以,無論故居還是老宅,總能吸引到源源不斷的中國朋友。

除了吳為山創作的銅像,來自中國的問候,還包括從6月持續到9月的,以“相遇中國”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屆時,特里爾會同步舉行300多場關于馬克思的展覽、講座等活動。自9月起,特里爾所在的德國萊法州也將在中國推出兩個展覽。

目前,首批發行的5000張售價3歐元的“零歐元紀念幣”已售罄,正加緊印制第二批。而特里爾市民巴貝爾在媒體鏡頭前直言,“現在有幾百場關于他(馬克思)的不同(紀念)活動,可以進一步了解他是如何在這里出生、成長、生活的,我們很高興?!笔聦嵣?,隨著紀念熱潮的愈演愈烈,公眾對馬克思及其思想理論的興趣越來越濃,看法也更加客觀、正面。

2017年以來,德國各地陸續開展了一些與馬克思相關的展覽、出版、講座、討論等活動,比如漢堡勞動博物館從2017年9月起舉辦了《資本論》(第一卷)特展,持續到今年3月。參展的觀眾,有認為“馬克思揭露了資本主義最丑陋的方面”的,有認為“馬克思的辯證法對分析當前經濟社會問題很有用”的,出口處的顯示屏上,對于“您認為《資本論》還有現實意義嗎?”的提問,三分之二的投票者選擇“絕對是的,他的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現實意義”。

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研究員于爾根·赫雷斯告訴前來采訪的中國媒體,“明顯感覺到,近年來馬克思原著的讀者越來越多,報紙上提到馬克思和《資本論》的次數在增加,有關學術會議也比以前更多?!贝_實,在《資本論》(第一卷)首次出版150周年之際,德國各大媒體都做了相關報道;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定期組織《資本論》讀書會和馬克思秋季學校,該基金會還創建了“馬克思200年”網絡平臺——而就在去年10月底,基金會組織了一次有關《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的國際研討會。

同時,馬克思亦頻頻出現在近年來德國的紀錄片、電影和傳記文學里。這很像某種“文藝復興”,近年來席卷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危機,全球化困境與“逆全球化”噩兆,無不促使著當代西方不得不摘下沾染上意識形態層面“傲慢與偏見”的有色眼鏡,重新審視馬克思及其思想體系,希冀從中找到解決難題的良方。

偉大的行者——馬克思(雕塑)吳為山作品。

對新的文明的指向,“正是他的制高點”

早前,人們普遍認為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而從古典哲學的背景出發追索,馬克思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都與亞里士多德的傳統相互聯系。

漢娜·阿倫特(20世紀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之一)的研究值得重視,她把馬克思放在西方政治哲學史的終點來考慮——起點是柏拉圖。

雖然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來源嵌在西方的思想傳統里,但他本人的“反傳統”,太一目了然了。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劉日明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在馬克思看來,資本權力與形而上學同一性實質上有著深刻的同謀關系,他批判了以資本為基礎的‘形而上學,從而形成了當代性質的‘后黑格爾哲學?!?/p>

一般認為,馬克思對哲學的最大貢獻是將實踐概念引入哲學,使哲學同現代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解放聯系起來。將這一哲學概念徹底運用于社會歷史領域,導致了唯物史觀的產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馬克思分析和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發現了剩余價值,指出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而這個專政又是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演變而來。劉日明向記者指出,“馬克思澄清了前提——當代資本文明有其歷史起源與必然性;劃定了界限——由資本支撐的文明,當然同樣是有歷史的局限的。資本文明絕非永恒的、超越性的文明,新的文明形態終將取代它。馬克思對文明的指向,正是他的制高點?!?/p>

這份對資本主義文明的診斷,實際上得到了諸多學界中人的贊同。一些當代最頂尖的哲學家,比如薩特、海德格爾、哈貝馬斯、霍耐特等,細究其文本,無論是參照、比對、借鑒,抑或是持有異議,皆保持了與馬克思思想的對話?!八R克思)對資本的批判,深入到歷史、社會本質性的維度,故而準確、到位。只要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馬克思思想就永遠有生命力?!眲⑷彰髡f。

20世紀50年代之后,西方社會逐漸開始了文化發展的倫理轉向;作為對“現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成果,倫理或道德價值成為西方社會追尋的基本目標。然而,基于此的對“技術”的批判也好,對“消費”的批判也罷,并未捏住資本文明的心臟,觸及資本文明的命門。劉日明引用了薩特的觀點,“(馬克思主義)是不可超越的,因為產生它的情勢沒有被超越。我們的思想不管怎樣,都只能在這種土壤上形成;它們必然處于這種土壤為它們提供的范圍內,或是在空虛中消失或衰退?!?/p>

時至今日,馬克思的影響依舊深遠。大衛·哈維(當代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近年來在訪談中強調:為什么馬克思是正確的?資本主義,并沒有解決它的危機所帶來的問題,而是把問題轉移了。因此,不納入空間維度便無法描述資本主義的運作。反過來,不借助馬克思主義的工具也難以理解和抵制現代城市的變遷。

并不過時,馬克思思想生命力頑強

200周年誕辰的特殊節點,多少使得大眾對馬克思的熱情變得聲勢浩大,并且五花八門。紀念紙幣之外,馬克思主題巧克力、馬克思主題啤酒等亦紛紛大行其道。而說到“酒”,周刊記者不禁想提一提這位非凡人物與之的淵源。

作為德國優質葡萄酒盛產地,特里爾的一款“中高端紅酒”恰日“卡爾·馬克思”??紦l現,馬克思的父母,在特里爾附近擁有兩個酒窖,耳濡目染葡萄種植者以及酒農的生活,不僅是馬克思少年的一份記憶,更成為他日后在經濟學、社會學方面的啟發和靈感來源。而馬克思思想在全球傳播,自是讓特里爾的老鄉們與有榮焉,當地人對馬克思的學說、理論與主張,總能說出個一二來。

位于特里爾北坡地上的吉奧格·弗里茨·馮·內爾酒莊建于1803年?,F今酒莊主人艾薇·馮·內爾丈夫的高祖父約翰·彼得·馮·內爾是馬克思的同學,他上學時對馬克思的印象是,“并不太惹人注目”。到了艾薇叔祖奧斯瓦爾德·馮·內爾·布朗寧的年代,馬克思已蜚聲歐洲,奧斯瓦爾德給家人留下一句話:“應該去讀讀馬克思?!?/p>

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馬克思常以葡萄酒業為例闡述勞動價值,分析社會資本構成和一些不合理現象。例如,他在《資本論》第十三章闡述“生產時間”時,就用葡萄酒在酒窖里發酵和存放的時間,說明資本處于生產過程中的全部時間并不必然是勞動時間。

而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思想,仿如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美酒。眼下,西方重讀馬克思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似乎已不言而喻。當代資本主義世界,亟需灌下能夠“酒到病除”的瓊漿玉液,澆胸中塊壘——尤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世人不免再度反思,資本邏輯支配下的社會制度及世界秩序。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的《21世紀的資本》(Le capital au XXIesiecle)2014年年初甫一問世,便在美國和法國引起轟動,經濟學家讀,歷史學家讀,普通讀者也讀,人人想從中得到答案,解開謎團。當年適逢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出版120周年,皮克迪的“資本”新著,也被認作是向大師的一種致敬——兩者都對收入分配問題極為關注,兩者都傳遞了“經濟學離不開政治經濟學”的信號。在太多學者埋頭計量經濟學的“此時此刻”,皮克迪的論述無疑是當頭棒喝——經濟學要研究的是大問題?!?1世紀的資本》帶有極強的編年史學派的痕跡,專著以300年的數據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全球的資本回報率高于經濟增長率。

2018年4月13日,德國特里爾,中國贈送給德國的馬克思銅像樹立在毗鄰其故居的西梅翁教堂廣場。

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分析,那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是什么?是由于信息的非對稱,資本市場的無效性,投資活動過度投機,虛擬經濟的高度發展有時危及實體經濟,帶來對實體經濟具有巨大破壞作用的金融危機。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動力是資本逐利,載體是跨國公司,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為跨國公司全球產業價值鏈的布局提供資本和技術,而新興經濟體為跨國公司全球產業價值鏈提供勞動力、土地和環境等要素,由此形成了全球層次明晰的要素供需循環體系——發達國家成為產品需求方、產業資本供給方以及金融資本需求方;新興經濟體成為勞動力供給方、產品供給方、產業資本供給方以及金融資本供給方。鑒于要素供給能力的上升超過其產品需求,新興經濟體成為貿易順差國和外匯儲備盈余國,在本國缺乏有效率的資本市場的情況下,這些資本又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回流到美國進行配置,使得美國的虛擬經濟過度繁榮,資金流向各類債券、金融衍生品和大宗商品市場,帶來個人、公司和政府杠桿率的大幅上升,最終釀成全球性金融危機。

這是馬克思在一個多世紀前業已揭示和預言的。

皮克迪遭遇了質疑,他構建的不完整的模型與“聳人聽聞”的后金融危機宣言讓歐美保守派傾向的人士頗感不適,特別是他激進的政策建議(聯合全球向資本征重稅)太理想化,太不切實際??萍嫉陌l展以及資本主義的自我修復,是藥效綿長的麻醉劑,但《21世紀的資本》的橫空出世,實則再次有意無意地印證了“馬克思并不過時”,印證了前文劉日明教授所言,“只要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馬克思思想就永遠有生命力”。

恍惚間看到,那位“大胡子”智者,隔著時空之門,微笑著端起一杯葡萄酒;隨即,他又為我們,指向了遙遙的遠方。

猜你喜歡
特里爾馬克思資本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特里爾市不應該‘藏著’馬克思”
VR 資本之路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零資本”下的資本維持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