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

2018-05-11 04:26河西
新民周刊 2018年17期
關鍵詞:資本主義馬克思馬克思主義

河西

馬克思的形象在他身后被僵化了。我們印象中的馬克思就是標準像上那個滿臉大胡子目光深邃的德國思想家,他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呢?

馬克思是偉大的思想家,但他首先是個人,是人,就有人的七情六欲,也有人的嗜好和習慣,那才是一個真實的馬克思。

馬克思出生于德國的特里爾,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坐落在摩塞爾山谷,四周環繞著葡萄果園,其間幾乎全部覆蓋著地中海的茂盛植被。這個城市曾經被命名為奧古斯塔·特瑞沃洛姆,一度被稱為北部羅馬,并曾作為羅馬軍隊最大司令部所在地。特里爾是德國最早出現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城市之一。該地區的大主教被迫從傳道的立場出發對圣西門的思想進行譴責。而城市委員會書記路德維?!べ柍珜Ц盗⑷~學說,堅持不懈地揭露日益加大的貧富差距,及因此而產生的對立。馬克思對歷史一貫而專注的熱情也正源于年少時的這種環境。

新聞工作者馬克思

馬克思首先是一個新聞工作者。從柏林大學畢業后,馬克思開始給《萊茵報》撰稿。

英國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世界知名馬克思主義學者戴維·麥克萊倫在他的那本《馬克思傳》中提到,馬克思1842年6月底與母親發生了激烈爭吵,從而被取消了一切來自家庭的經濟援助,于是極為渴望能以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來謀生。馬克思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的家庭給我設下了重重障礙,使我目前陷入極為窘迫的境地,盡管我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壞?!边@次爭吵非常激烈,以致馬克思離開了錫朱恩施特拉斯的家,寄宿在附近的一所客店里。他一直在特利爾待到他姐姐索菲婭舉行了婚禮,7月中旬便離開前往波恩,在那里他完全投身到了新聞出版工作上。

1842年8月,馬克思來到科隆,在《萊茵報》擔任編輯。2017年,海地導演哈烏·佩克拍攝了傳記電影《青年馬克思》,聚焦的就是1843-1848年這段時間馬克思輾轉法國、比利時、英國的流亡生涯和艱苦但又充滿激情的歲月。其中一個細節是在1848年國際共產者大會開幕前夕,馬克思對恩格斯說:“我已經三十歲了,我寫完這個綱領(《共產黨宣言》),就要回到特里爾,你也回到曼徹斯特,我們好好享受寧靜的生活?!碑斎?,這個愿望他一生也沒有實現。但這個細節讓我們看到,所謂革命家,并不是圣人,他們有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脆弱和自己世俗的一面,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是—個偉人。

1842年10月,馬克思成為《萊茵報》的主編,他主張報紙要體現民眾的基本要求,很快報紙在幾個月內發行量就翻了一番多,從一家不起眼的報紙開始變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報。他的個性極具支配性,以至于書報檢查官把該報組織稱為純粹“馬克思一人的專政”。1842年的最后幾個月,這份報紙開始揚名全國。與之相伴的是,這位編輯也給人的深刻印象并不比報紙少。有人留下了對當時的馬克思的生動描寫:

來自特里爾的卡爾·馬克思,24歲,充滿力量,濃密的毛發生動地長在他的臉頰、胳膊、鼻子和耳朵處。他專橫、沖動、熱情、有著無限的自信,但同時又非常嚴謹、博學,是一個不知疲倦的辯論家。他用強烈的猶太人的深刻敏銳性把青年黑格爾派的每—個學說命題都推到底;通過對經濟學的集中研究,他當時已經準備轉向共產主義。在馬克思的帶領下,這份年輕的報紙很快開始絲毫不計后果地發表言論。

《萊茵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革命民主主義傾向日漸鮮明,甚至完全成為進步人士的代言人,自然而然地遭到普魯士反動當局的注意。

燕妮·馬克思。

然后,馬克思遇到了“林木盜竊問題”。

19世紀初,工業革命席卷德國,推動了該國容克地主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劇了下層勞動人民生活的赤貧化。饑餓驅使貧民到森林里撿拾枯枝、采摘野果,一些人甚至破壞獵場和牧場。雖然有1826年《普魯士刑法典》對擅自砍伐和盜竊樹木行為的嚴厲處罰,但上述事件仍有增無減。而許多人這樣做竟然是為了被送進拘留所領一份監獄口糧,正是饑餓和無家可歸才迫使人們違反林木管理條例。

1836年,在普魯士因此而受到刑事處罰的有15萬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77%。面對這種相當嚴峻的社會形勢,普魯士統治者不是從社會制度層面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反而出臺了一個更嚴厲的法案,將人們在森林里撿拾枯枝、采摘野果和其他一些僅僅違反林木管理條例的行為也升格為盜竊犯罪,給予刑事處罰。馬克思根據1841年第六屆萊茵省議會會議記錄,于次年10月寫下《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一文,譴責立法機關偏袒林木所有者的利益,剝奪貧民撿拾枯枝等習慣權利,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森林立法觀。雖然此時馬克思的思想還帶有黑格爾的影響,認為國家是整個社會利益的代表者,但他已經看到等級國家的法律維護的是私有者利益,他們與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

對于《萊茵報》所發表的重磅觀點,普魯士政府非常氣憤,他們立刻派人查封了《萊茵報》,迫使它停止印刷。馬克思因此失業,卻也因禍得福,因為,在這段時期內,馬克思認識了一生中最親密的朋友弗里德里?!ざ鞲袼?。

《馬克思主義的應許之地》,作品中馬克思手持他的《資本論》指出了燦爛的社會主義前途。

《資本論》的收入還不夠煙錢的花費

被恩格斯譽為“巴黎這座光明之城的一盞明燈”的法國工人運動家保爾·拉法格——后來他成為了馬克思的女婿——第一次見到馬克思是在1865年2月。第一國際已于1864年9月28日在倫敦圣馬丁堂的大會上成立。1865年2月拉法格從巴黎到倫敦,要把這剛成立不久的組織在那兒所獲得的成就告訴馬克思。

那一年拉法格24歲,他一生都不會忘記這第一次的會見所給他留下的印象。馬克思那時常常生病,正在下苦功寫作《資本論》第一卷(書于兩年后——1867年出版)。他擔心他也許不能完成這部著作,因此很喜歡接見青年人,時常說:“我應該訓練好在我死后繼續共產主義宣傳的人?!?/p>

拉法格在回憶錄中寫道,在梅特蘭公園路馬克思的書齋里,他見到了馬克思。房間在二樓,有一扇可以俯瞰公園的寬大的窗戶,光線很充足。在壁爐的兩邊和窗子的對面,靠墻放著裝滿書籍的書柜,書柜上堆著一包一包的報紙和稿件,直挨到天花板。壁爐的對面,在窗子的一邊有兩張桌子,也放滿了各種各樣的文件、書籍和報紙;在房間正中光線最好的地方,是一張非常樸素的小小的寫字臺(三英尺長兩英尺寬),還有一把木頭的安樂椅。在這椅子和對著窗子的一個書柜中間放有一張皮面的沙發,馬克思有時躺在這上面休息。壁爐上也放著書,還放有雪茄煙、火柴盒、煙盒、鎮紙以及他的女兒們、他的夫人、沃爾弗和恩格斯的照片。

馬克思的煙癮很大。

“《資本論》甚至將不夠付我寫作它時所吸的雪茄煙錢”,有一次他對拉法格這樣說。

拉法格注意到,他火柴用得更多,他常常忘記了他的煙斗或雪茄,不得不老去點它,因而在短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內就用完了一盒火柴。

馬克思從來不允許任何人去整理,或者更確切地說,去弄亂他的書籍和文件。它們只是表面上雜亂而已,對馬克思來說,一切東西都在一定的地方,不需要找,他就能很快拿到他所需要的任何書籍或筆記簿。即使在談話時,他也常常停下來,指出書中有關的引文或數字。他與他的書齋已融為一體,其中的書籍與文件就像他自己的四肢一樣服從他的意志。他常說:“它們是我的奴隸,一定要服從我的意旨?!?/p>

他能背誦海涅和歌德的許多詩句,并且常在談話中引用他們的句子;他經常研讀詩人們的著作,從整個歐洲文學中挑選詩人,他每年總要重讀一遍埃斯庫羅斯的希臘原文作品,把這位作家和莎士比亞當作人類兩個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特別熱愛莎士比亞,曾經專門研究過他的著作,連莎士比亞劇中最不惹人注意的人物他都很熟悉。馬克思一家對這位偉大的英國戲劇家有一種真誠的敬仰。馬克思的三個女兒都能背誦莎士比亞的許多作品。1848年以后,當馬克思想使自己的英語知識達到完善的境地時(他的英文閱讀能力已經很高了),他把莎士比亞特殊風格的詞句都搜尋出來并加以分類。事實上,《共產黨宣言》開篇的第一句話(“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靈感就來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拉法格說,除了讀詩歌和小說,馬克思還有一種獨特的精神休息方法,那就是演算他十分喜愛的數學。代數甚至是他精神上的安慰,在他那驚濤駭浪的生活中最痛苦的時刻,他總是借此自慰。在他夫人病危的那些日子里,他不能再繼續照常從事科學工作,在這種沉痛的心情下,他只有把自己沉浸在數學里才勉強得到些微的安寧。在這個精神痛苦的期間,他寫了一篇關于微積分的論文,據看過這篇論文的專家們說,這篇論文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在高等數學中,他找到最合邏輯的同時又是形式最簡單的辯證運動。他還認為,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拉法格是法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1866年擔任國際委員會委員,兩年后同馬克思的女兒勞拉結婚,在巴黎公社時期參加了革命活動,失敗后流亡國外。1910年,列寧僑居巴黎時拜訪了年邁的拉法格夫婦。拉法格與勞拉早就商定,當他們年邁體衰、不能為黨工作時,就自動離開人世。1911年11月25日晚,他們出席了巴黎的歌劇晚會后,回到巴黎附近的德拉維鎮寓所,在臂上注入氰化鉀,雙雙躺在安樂椅上平靜地去世。

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關于馬克思回憶錄的手稿。

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離開我們也已經一個多世紀了,今天我們怎么看馬克思?

2011年4月,著名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特里·伊格爾頓在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專著《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對于當前西方社會十個典型的否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逐一進行了反駁。

特里·伊格爾頓曾先后擔任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愛爾蘭國立大學教授,是當代西方最具代表性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理論家和文化理論家之一。在伊格爾頓看來,馬克思以科學、辯證的方法詮釋歷史,但著眼點仍是人類的未來,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顛覆的正是資本主義帶來的人與物質異化的事實——而這正是資本主義越成功、道德就越敗壞的原因。伊格爾頓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于當今社會的重大意義不僅在于其對資本主義制度全面徹底的揭露,還在于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對當今社會同樣適用。

伊格爾頓是著名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除了馬克思主義執政國家的學者在研究馬克思,從20世紀20年代起,在西方興起了一股重新闡釋馬克思主義的激進思潮。1955年,法國哲學家梅洛一龐蒂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基本特征進行了概括,并首次把匈牙利哲學家盧卡奇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盡管盧卡奇本人極力否認自己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創始人。

這一思潮并非鐵板一塊,它與西方現代哲學交織發展出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分析馬克思主義、后現代馬克思主義等等流派。

德國特里爾,馬克思故居。

這些流派錯綜復雜,但都以晦澀難懂著稱,馬克思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對于他們來說,也許只是一塊跳板,目的,不是成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家,而是成為他們自己。

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爾諾1966年出版了他那本著名的《否定的辯證法》,在這本書中,他賦予“否定的辯證法”以否定任何肯定事物的普遍否定性的地位。法蘭克福學派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們借用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異化概念和盧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構了一套獨特的批判理論,旨在對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行“徹底批判”。這種“否定一切”的批判不可謂不犀利不徹底,但是這是馬克思要表達的思想嗎?

法蘭克福學派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馬爾庫塞試圖將弗洛伊德與馬克思主義結合在一起,發展出一套批判的愛欲美學,他指責藝術的大眾化和商業化成為壓抑性社會的工具,從而導致人和文化的單面化,因而他宣揚藝術的造反,對現實的否定。馬爾庫塞認為藝術和革命可統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動中,它用新的美學形式來表現人性,以喚來一個解放的世界。美學是擺脫壓抑社會的唯一學科,是一種批判的形式。

在這群知識分子身上,馬克思是作為批判合法性的理論保障而存在的,批判即合理。在馬克思主義批判的外衣下,其核心則是西方各種非理性的哲學思潮:超現實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

當然他們在20世紀西方哲學史占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但他們是否是在解釋馬克思呢?他們那些磚頭一樣艱深的哲學社會學著作,誰不是在以馬克思這碗烈酒澆自己心中之塊壘?

大多數時候,西方馬克思主義都是學院中少數知識分子的研究,不進入公共領域,但是每一次經濟危機時,馬克思就又會成為關注的焦點。面對當前已經陷入危機的資本主義,像伊格爾頓的這本書就回歸到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發掘出其哲學理論中的本質力量。

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已經不是馬克思當年描繪的那個樣子了,那么19世紀誕生的馬克思主義是否還有發言權呢?而事實是:馬克思本人是十分清楚資本主義在不斷發展變化這樣一個事實的。資本主義不同歷史階段的劃分更是來自馬克思主義:商業資本主義、農業資本主義、工業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帝國資本主義等等。馬克思早已洞察了資本主義不斷變化的本質。甚至,馬克思還預見到了全球化——個思想陳舊的人恐怕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正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和經濟危機的深刻揭示使得我們今天還可以透視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所在??梢院敛豢鋸埖卣f,眼下,資本主義的異化已經滲透到所有的社會層面,制衡著每個人的衣食住行乃至于思考與行為習慣,馬克思當年苦苦追求的革命理念,并沒有過時,反倒更加契合了。60年代的解構主義領袖德里達就曾經告誡世人,任何時代都不要忘記馬克思,因為他揭穿了浮華奢靡世界的真相。

50年過去了,伊格爾頓在專著中寫道:“馬克思第一個提出了‘資本主義這種歷史現象,他向我們展示了資本主義如何興起,如何運行,以及它可能的結局。像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和弗洛伊德發現潛意識一樣,馬克思揭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一直為人所忽略的事物,那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p>

伊格爾頓沒有回避馬克思思想中的不足,但又充分闡述了馬克思對當今社會強大的影響力,一言以蔽之:馬克思的思想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10部關于馬克思的電影和紀錄片

01

2018年中國5集通俗理論對話節目

《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

從青年人最熟悉的社會現象、最困惑的理論問題出發,積極回應當代青年所關切的馬克思主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用生動的形式、新鮮的視角、誠懇的態度、理性的分析,完成了一次當代青年“對話馬克思”的致敬之旅。

02

2017年德國電影:

《青年馬克思》

21世紀人們眼中的青年馬克思形象。人物塑造生動立體,歷史場景還原度較高,能讓人重新認識這個哲學家“屬人”的一面,為觀眾感性地“復原”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期的生活和斗爭所經歷的種種艱辛。

03

2016年英國廣播公司拍攝紀錄片

《現代世界的天才:卡爾·馬克思》片子采訪了多位知名馬克思研究專家,尋訪馬克思成長、戰斗的故地,回溯了馬克思的探索過程,強調馬克思思想的潛在可能與當代價值。

04

2014年阿根廷左翼藝術家拍攝電影

《馬克思回來了》

影片首次采用歷史穿越的形式,身陷當代經濟危機的青年馬丁在重讀《共產黨宣言》過程中和馬克思本人意外地相遇了,聽他講述了對當代危機的看法……

05

2012年中國紀錄電影:

《尋訪馬克思》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地介紹馬克思生平的傳記類電影作品。電影沿著馬克思生活、學習、工作過的足跡,歷時4年,完成了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捷克、英國的攝制,獲第22屆中國金雞獎最佳紀錄片提名?!斑@不是結束,是新的開始,尋找馬克思,是為了我們自己”。

06

2010年德國電視二臺系列紀錄片

《德國人:卡爾·馬克思與階級斗爭》

片子采用大量情境重現方式帶觀眾重溫了馬克思的傳奇一生和巨大的影響。

07

2008年德國著名導演克魯格的電影

《來自古典意識形態的消息:馬克思一愛森斯坦-(資本論)》

德國著名導演亞歷山大·克魯格用這部570分鐘的超長電影,實現了蘇聯導演愛森斯坦將《資本論》拍成電影的夢想。

08

1980年由蘇聯與東德聯合制作的七集電視連續劇

《卡爾·馬克思的青年時代》

講述了馬克思的大學生活、與燕妮戀愛結婚、流亡國外、結識恩格斯、參加政治斗爭、完成《共產黨宣言》等十余年的崢嶸歲月。電視連續劇細膩感人,講述了馬克思的性格、學習、工作及其科學共產主義世界觀的形成過程。該劇獲得了當時蘇聯文藝作品的最高獎“列寧獎”。

09

1978-1980年11集電視紀錄片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命歷程》

片子完整地講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經歷、學說和對后世的影響。這部紀錄片的制作十分精良,不僅展示了許多重要的檔案和對馬克思恩格斯具有重要意義的實景,還靈活運用了動畫和情景劇表演等形式。

10

1966年蘇聯電影

《人生轉折中的一年/恍如一生的一年》

電影第一次把馬克思的故事搬到了大銀幕上。講述了歐洲1848年革命前后馬克思創作《共產黨宣言》和創辦《新萊茵報》的革命實踐,以馬克思流亡倫敦作為影片的結束。

猜你喜歡
資本主義馬克思馬克思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