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纏絲勁若干概念的思考

2018-05-12 01:47李其閣
少林與太極 2018年5期
關鍵詞:行氣丹田太極

文/李其閣

纏絲勁是太極拳的功法術語之一,是一種支配肢體作螺旋式運動的形式,亦名“螺旋勁”。古今有關纏絲勁的論述已然非常豐富,其中很多論述對太極纏絲勁的分類、人體運動規律、技法特點以及實戰、健身應用提出了十分精辟的見解,深刻地揭示了太極纏絲勁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重要性。很多文章讀起來令人心曠神怡,愛不釋手。

陳氏十六代陳鑫(字品三)在所著的《陳鑫太極拳分類語錄》中說:“打太極拳須明纏絲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彼麖娬{了纏絲勁在太極拳中無可替代的位置。然而,在諸多有關纏絲勁的論述中,有些概念性的問題卻不夠明確,有的還互相矛盾,令人無所適從。筆者認為對纏絲勁進行進一步的討論甚至完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讀書過程中感受到的幾個概念性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淺見,以達拋磚引玉之目的。

概念之一:順纏與逆纏

順纏與逆纏是太極纏絲勁中的一對基本纏絲,然而對其定義卻多有不同。其一是按照時針方向,順時針旋轉為順纏,逆時針旋轉為逆纏;因為左手右手相互矛盾,又衍生出左手順逆纏絲和右手順逆纏絲的觀點。其二是按照順反關節,順關節旋轉為順纏,反關節旋轉為逆纏。也可以說成是“小指側向手心旋裹或小趾側向足心旋裹叫順纏,大指側向手心旋裹或大趾側向足心旋裹叫逆纏”。第三種說法把基本纏絲分得更細致——①出勁順纏:凡手足向外伸展,內氣循臂腿內側向前斜纏而下至于手足者,稱為出勁順纏。說得比較詳細些,手臂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經命門穴,循脊而上,過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后,繞臂斜纏而下,從尺骨端向里,過掌心勞宮穴,達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勁順纏。足腿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下行至會陰穴,經前襠向外,過胯向后,繞腿斜纏而下,經內踝,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里側向前,達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勁順纏。②收勁順纏:凡手足向里屈收,內氣循臂腿外側向后斜纏而上至于肩胯者,稱為收勁順纏。說得比較詳細些,手臂屈收向里,內氣從中指端回收,過掌心勞宮穴,從橈骨端向外,繞臂斜纏而上,至肩,經胸部膻中穴,向下歸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勁順纏。足腿屈收向里,內氣由大趾端回收,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外側向后,經外踝,繞腿斜纏而上,過胯,由后襠至會陰穴,再向上歸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勁順纏。③出勁逆纏:凡手足向外伸展,內氣循臂腿外側向前斜纏而下至于手足者,稱為出勁逆纏。說得比較詳細些,手臂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經命門穴,循脊而上過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前,繞臂斜纏而下,從橈骨端向里,過掌心勞宮穴達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勁逆纏。足腿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下行至會陰穴,經后襠向外,過胯向前,繞腿斜纏而下,經外踝,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外側向前,達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勁逆纏。④收勁逆纏:凡手足向里屈收,內氣循臂腿內側向后斜纏而上至于肩胯者,稱為收勁逆纏。說得比較詳細些,手臂屈收向里,內氣從中指端回收,過掌心勞宮穴,經尺骨端向外,繞臂斜纏而上,至肩,經胸部膻中穴,向下歸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勁逆纏。足腿屈收向里,內氣由大趾端回收,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里側向后,經內踝,繞腿斜纏而上,過胯,由前襠至會陰穴,再向上歸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勁逆纏。

筆者認為,這三種觀點事實上都沒有闡釋出順纏和逆纏的真正意義,有些觀點明顯與此概念之內涵相悖。事實上,陳鑫的《陳式太極拳分類語錄》已講得十分明確:“胳膊勁由心發,行于肩,過肘,至指,此是順纏法。由骨至肌膚,由肩至指,出勁也。由指至肩倒(逆)纏法,所謂入勁也。引之而來,使敵近于我也?!敝劣谕炔降睦p絲亦是如此。先師聊聊數語,簡明扼要,已然說得非常明白。就像彈簧一樣,如果螺旋式擠壓,使簧絲收縮,自然是力的逆纏,反之則是順纏,在太極拳里就是勁的順逆纏。順逆纏是經脈、勁力的走向,而非其他?!按蟮乐梁啞?,我們大可不必作繭自縛,把問題復雜化,更不可混淆。

概念之二:勁與力

纏絲勁既然稱之為勁而非力,自然應符合勁的概念。那么,勁與力到底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

在物理學中,我們接觸過力學這個自然學科,學習過許多力學原理。力有重力、引力、摩擦力、彈力、電磁力等等,是物體和物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但是,物理學中卻沒有勁的敘述,所以勁不屬于力學范疇,力與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楊譜·太極氣力解》中說:“氣走于膜、絡、筋、脈,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壯于皮骨,形也;有氣者,是內壯于筋脈,象也。氣血功于內壯,血氣功于外壯。要之,明于‘氣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氣之由來矣!知氣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氣之分別。行氣于筋脈,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p>

此論之觀點為:內壯者,行氣于筋脈者為“勁”;外壯者,用力于皮骨者為“力”。外形架的“筋勁骨力”源出于此論之總結。而太極纏絲勁即是行氣于經脈,呈螺旋形,始于內、形于外的一種勁別。爾若懂勁,就是懂得纏絲勁,行拳時行走于筋脈、骨縫之間而后瞬間彈抖發出的是勁而非力。

《六合十要序·十曰內勁》中說:“夫內勁寓于無形之中,接于有形之表,手到勁發,天地交合而不費其力?!贝四恕皟葎拧泵~之出處,而言內勁處中而無形,可接有形之表。手到,筋勁骨力的功能。內勁,外形交合而不費筋勁骨力。只要外形到位,內勁由心一顫而出,便能產生擊發之效果。內勁由心所統領,故內勁不能說成內力。

《太極拳全書》說:“發于丹田,以意行氣,輕輕運動,運于骨縫之內,再由骨縫內運于肌膚,貫注于四肢稍,復歸于丹田。纏繞往來,輕靈圓轉,逐漸產生一種綿軟而又沉重,外如棉花,內如鋼條的一種內勁。功夫越高,內勁的質量越高?!蔽溆硐逍稳葸@種勁為“似松非松,似展非展”,“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動如百煉鋼,無堅不摧”。勁能如此,力卻不能。

“內勁”是潛移默化地在體內旋轉的,它像水銀似的流動極為快速。在外形上看,內勁是輕靈而不飄浮,沉著而不呆滯,富有纏綿曲折的意趣。它是極為沉重而又極為虛靈的一種渾厚靈活的勁。內勁之功用:“但引而不擊,有順勢牽之使進,其不敢不進;但引至之地,以抖他人之勁,放之使去,不得不去;抖足則其勁自散,全身無力,欲進不得勢,欲退又不敢,此引進之妙境也?!边@種“抖勁”之用,即來源于充沛的“內勁”,而力則無能為力。

凡此種種,勁走圓而不方,外示柔而內剛。既然人體為一小太極,勁又由氣而生,隨經脈而走,沿螺旋而發,勁即纏絲,纏絲即勁,為纏絲勁也。陳式太極拳八門勁分為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均是纏絲之法,并無例外。而力卻沒有這些復雜的變化,力只有三個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陳式太極拳要求習練者懂勁,既要懂自己的勁,更要懂他人的勁,所謂“知己知彼,方為懂勁”,其勁無非是以纏絲勁為綱的八門勁別。懂自己的勁就是會化力為勁,不用本力、拙力、僵力,然后會收發蓄放。懂他人的勁就是通過肢體的接觸,感知他人在實戰中的動意,從而做到“彼不動,我不動,彼欲動,我先動”。勁以后發制人,力逞匹夫之勇,二者之別也。而力不分自己的力和他人的力,不以人的意志所轉移。人一生下來就會用力,而懂勁則是太極拳的上乘功夫。

概念三:公轉與自轉

公轉與自轉本來是天體運動的兩個概念,公轉和自轉都遵循“角動量守恒定律”,都是在星體形成過程中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的運動形式。自轉和公轉的力都屬于慣性力。筆者認為,太極拳的纏絲勁既然是勁不是力,那就不能用自轉和公轉來描述這種運動形式。以下兩個觀點,筆者以為不妥。

觀點之一:太極拳運動中以腰脊為軸,身體各關節的運動也是公轉與自轉的同步交叉運動。一般來說,下關節對上關節而言是自轉,上關節對下關節而言是公轉;前關節對后關節而言是自轉,后關節對前關節而言是公轉。自轉相對于公轉時關節運動的幅度要大,公轉相對于自轉時關節運動的幅度要小。這里講的是在走纏絲勁時關節運動的規律。

觀點之二:上肢運動相對于腰脊來說,腰脊是公轉,手臂是自轉。腰脊的轉動幅度小于手臂,腰脊走大圈,手臂走小圈。打擊腿(起的腿)與腰脊的關系也是如此。

這兩種觀點異曲同工,都把動作幅度大(即轉小圈)的說成是自轉,而動作幅度?。崔D大圈)的自然也就成了公轉。了解一點天體力學的人都知道,天體運動的公轉與自轉除了看大圈小圈之外,還要看兩個天體之間是否有環繞關系,有則是,無則否。將纏絲勁和天體運動相提并論,的確有點牽強附會。手臂、腳腿相對于腰脊來說并無環繞關系,而是遞進關系。動作幅度的大小應僅僅與人體結構有關,譬如手動快于肩動,肩動快于腰動等,不能說成肩相對于手是公轉,腰相對于肩是公轉。很明顯,腰、肩、肘、手在太極纏絲勁運用中是一個運動團體,像接力一樣,逐級遞進,逐級傳遞,正所謂節節貫穿,與自轉、公轉并無相似之處。

太極拳運動要求我們明三節——梢節、中節、根節。全身多處分三節,比如臂分三節,胸腰分三節,下肢亦分三節,共九節,有“腰脊一動九曲動”形容“節節貫穿”的技術特點。纏絲勁是周身上下內外一動皆以螺旋形旋轉,始發于內、后形于外的內勁。意念一動,不僅各個關節依次運動,就連肌膚、毛發也隨之而動,并且在運動過程中形成相互作用的氣脈,正所謂“梢節領,根節催,中節隨”。纏絲勁表現在太極拳套路演練中的形象,是一個立體空間螺旋形(亦稱孤形)纏絲運動路線圖。若從太極拳的完整路線圖來看,那是無始無終,無端無倪,相互穿插,相互交錯,如絲縷,如云煙,裊裊娜娜,儀態萬千,千象共生。這個惟妙惟肖的立體空間螺旋纏絲路線圖,太和元氣纏絲勁貫穿其始終并鼓蕩不已,如兵家的天門陣、八卦圖,撲朔迷離,這才是真正的太極圖。這個立體空間螺旋纏絲路線圖,真正揭示和表達了纏絲勁的奧妙。而依靠慣性運動的兩個天體,哪里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哲學、醫學、美學內涵?用自轉、公轉來描述太極纏絲勁確有許多不妥之處。

曾遇某大師,言及勁與力的區別頗不以為然,其觀點聽起來也不無道理:“打拳就是打拳,不要講究這些文字上的東西。不管是力還是勁,只不過是文字游戲罷了?!?/p>

筆者不以為然。太極拳不僅是傳承幾百年的傳統武術,更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既然是文化,它就一定具備文化的理論內涵。繼承、發展、傳承太極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太極人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我們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搞得糊糊涂涂,或者僅限于練練拳架、技擊,那我們就是不肖子孫?;诖?,我建議還是要各自盡舒己見,相互商榷,必要時也可以開展討論,甚至爭論,這對太極拳的發展和傳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猜你喜歡
行氣丹田太極
中醫學“行氣”醫術初探
『太極+』,未來可期
世界,從此『太極』
少林內勁一指禪丹田功(三)
少林內勁一指禪丹田功(三)
少林內勁一指禪丹田功(一)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喚醒丹田方法之我見
太極馬扎(三)
太極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