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研究

2018-05-14 14:17孫偉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井岡山

孫偉

[摘要]

位于永新、寧岡、茶陵、蓮花四縣交界的九隴山,是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兩大軍事根據地之一,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屏障。四縣黨組織和地方武裝同心協力,苦心經營,修建簡易營房,修筑工事,儲備糧食給養,發展和培訓武裝力量,設立醫院,建立紅色被服廠等。毛澤東抵達井岡山之后,親自擘劃建立九隴山軍事根據地,同時派譚震林、宛希先等直接參與創建。它與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相互犄角、相互配合,是湘贛邊界黨和紅軍活動的重要場所,都為井岡山軍民打破國民黨多次進攻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井岡山;九隴山;永新;軍事根據地

[中圖分類號]D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599(2018)01-0054-08

眾所周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江西和湖南兩省交界的六縣一山,井岡山軍事根據地方圓五百五十里,因而號稱“五百里井岡”[1]P68。從地域范圍來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事實上,在井岡山斗爭時期,與井岡山軍事根據地齊名的還有另一個,即九隴山(亦叫九龍山)軍事根據地,由于種種原因,學術界對后者關注極少,以致它日漸被人們淡忘。本文通過對這塊軍事根據地的發展、演變及歷史地位等重要問題進行系統的梳理,以便將井岡山斗爭史的研究進一步推向深入。

一、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概況

《永新縣志》描述如下:永新縣境內所有的山,統屬羅霄山脈及其分支余脈,九隴山就屬于羅霄山脈的南支。它從石峰仙伸展于三灣鄉境內,作東北——西南走向,綿延九個山沖,各沖內均有小塊隴田,故名。九隴山奇峰深壑,層巒疊嶂,海拔1050米,形勢極為險要。[2]P72九隴山地處湘贛兩省的永新、寧岡、茶陵、蓮花四縣交界處,方圓35公里。該山沖坳回旋,溝壑交錯。[2]P513

[JP2]據李立回憶:“九龍山地處湘贛兩省交界,在井岡山之北,西接湖南省的茶陵,東銜江西省的永新,北臨蓮花,南靠寧岡,山上分為上九龍和下九龍,山下是長達幾十里的小江山區。山上有幾十戶人家,耕田數百畝,茂林環山,地勢險要。上山僅有兩條道路,進可攻,退可守,便于緊密配合井岡山的軍事行動?!薄熬琵埳杰娛赂鶕嘏c井岡山軍事根據地遙遙相望,兩面紅旗高高飄揚?!盵3]P220-221[JP]

《永新蘇區志》的介紹也很詳細:“東連永新小江區,南界寧岡漿山坡、蔡家田,西依茶陵小田村,北接永新南坑、九陂村,鄰近蓮花南鄉?!薄吧缴嫌泻蓸淦?、皮坳、倒坪、庵上、礱鉤洲、下九隴、上九隴、練家、油子前等20余個村莊,多是一二戶、三四戶散居的小村落,最大的村莊也不過十來戶人家,居民不滿百戶、人口不滿400。以下九隴村為中心?!薄叭絻H3個隘口與山外相通?!盵4]P124

這樣,位于永新縣境內的九隴山位于湘贛兩省交界處,峰巒疊嶂、林深蔽日、削崖深壑、溪泉流瀉。九個山沖形成天然的屏障,僅有三個隘口通往山外,易守難攻,回旋余地大,正好與井岡山軍事根據地遙相呼應。九隴山自然條件非常好,很適合紅軍建立根據地,便于屯兵和藏兵,及與敵開展游擊斗爭。

對于九隴山軍事根據地,最權威的論述莫過于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兩篇光輝文獻,且無一例外地把它與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同時向中央鄭重作了介紹,如地理位置、創辦條件、相互關系等,足見二者在毛澤東心中地位之重要,具備開展軍事割據的相似條件,并一起構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有機組成部分。

如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提到:“邊界黨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大小五井和九隴兩個軍事根據地的鞏固。永新、酃縣、寧岡、遂川四縣交界的大小五井山區,和永新、寧岡、茶陵、蓮花四縣交界的九隴山區,這兩個地形優越的地方……”[1]P53

這里提到了鞏固井岡山、九隴山兩個軍事根據地是湘贛邊界黨的一項重要任務,指出了兩個山區都處于四縣交界之處,位置雖有所不同,但距離較近,能形成呼應之勢,而且地形都很優越,屬于易守難攻。簡言之,這是兩塊天然的軍事據點,非常適合紅軍搞割據。毛澤東進而提出了三個鞏固的辦法,“第一,修筑完備的工事;第二,儲備充足的糧食;第三,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把這三件事切實做好,是邊界黨應該努力的”[1]P54。此后,在湘贛邊界特委及相關縣委的領導下,大致圍繞這三個方面鞏固兩塊軍事根據地。

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介紹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同時,再次描述了九隴山軍事根據地,“重要性不及井岡山,為四縣地方武裝的最后根據地,也筑了工事。在四圍白色政權中間的紅色割據,利用山險是必要的”[1]P68。

可見,在毛澤東看來,九隴山的地勢險要,也修筑了工事,但地位要略低于井岡山;兩者相互支援,共同拱衛著湘贛邊界的寧岡大本營;前者的特殊作用表現在當所跨四個縣地方武裝遇到危險時,而退守的最后據點。

關于九隴山的情況,湘贛邊界特委書記楊克敏于1929年2月25日在《關于湘贛邊蘇區情況的綜合報告》中也提到,“軍事根據地有二,一為井岡山;一為九龍山”“九龍山在永新西鄉,險峻亦如井岡,維地域較小,與茶陵鄰接,為各縣赤衛隊是最好根據地,亦筑有工事?!盵5]P280這里指出了九隴山的險峻程度、工事修建情況與井岡山幾乎一樣,面積雖小一些,卻是邊界各縣地方赤衛隊的最好據點。

二、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創建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永新的共產黨人劉真、王懷、賀敏學等,決心重整旗鼓,開辟永新革命斗爭的新局面。他們來到九隴山區,一面與井岡山、寧岡的王佐、袁文才聯絡在一起,一面在九隴山上秘密發動群眾,發展黨員,重建黨的組織,成立暴動隊,積極開展打土豪的革命活動。在國民黨看來,九隴山一帶很快便成了“赤匪出沒之處”。

1927年11月寧岡象山庵聯席會議以后,永新縣委由寧岡的礱市遷到了九隴山。由于茶陵白色勢力大,1928年1月以后,茶陵的黨政機關和游擊隊在敵軍的進攻下,轉移到九隴山的大亞山、倒坪和樟木沖等村建立據點。3月中旬,湘南特委強令毛澤東率部前往湘南,國民黨軍和地方反動武裝乘機進攻湘贛邊界。因此,寧岡、蓮花的黨組織也先后移駐九隴山,利用天險以保存力量。

從1928年3月開始,四縣黨組織和地方武裝,同心協力,艱苦奮斗,開始苦心經營九隴山軍事根據地,具體措施如下:

其一,修建簡易營房。四縣地方武裝,除了蓮花堅持在本縣境內活動外,其余三縣都在九隴山區修建了營房。永新赤衛隊以下九隴村為據點,借用了幾家民房為營房。茶陵游擊隊以樟木村為據點,用竹木、杉皮扎棚作營房。寧岡赤衛隊以上九隴村為據點,除借用部分民房外,也搭了木棚。蓮花赤衛大隊也找好了臨時據點。這些營房盡管簡陋,但都修建在深山老林之中,出入方便。革命形勢高潮時,四縣武裝返回各縣開展武裝斗爭,九隴山成為四縣武裝的留守處;革命形勢低落時,四縣武裝又返回九隴山,聯合對付敵軍的軍事進攻。

其二,修筑工事。四縣地方武裝在永新赤衛隊黨代表劉作述的統一指揮下,利用地形,構筑陣地。在通行山道上設置了鹿巖等障礙,在通往山外的三個隘口設立了關卡。在上九隴和下九隴周圍地段,挖了一條寬三米、深二米、長二十華里的壕溝,同時用竹子削成竹釘,再用鐵鍋把竹釘炒硬,埋在壕溝邊緣和通往壕溝的路上。并且在九隴山通往各地的大小道路上堆放砍倒的大樹,設置路障,將敵人必經之路挖斷,以阻敵進攻,斷敵退路。

其三,儲備糧食等給養。為了應付最惡劣的情況和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四縣赤衛隊、游擊隊和群眾,從1928年4月至7月,堅持從永新鄱陽、梅花等村挑糧上山。在四縣地方武裝的軍營里,在上九隴村、下九隴村的各家各戶、祠堂廠棚都藏滿了稻谷。同時還儲備了藥材、布匹、食鹽及其他物資。

其四,發展和培訓武裝力量。原來在九隴山的地方武裝很少,加起來只有200多人,戰斗力不強,不到兩個月就發展到400余人。紅四軍派出一批干部擔任四縣地方武裝的軍事領導,紅四軍教導隊還幫助四縣訓練軍事干部,并撥出一批槍支充實四縣武裝。四縣黨組織和地方武裝,始終注意擴大武裝隊伍,不斷吸收新隊員及輸送優秀隊員加入正規紅軍。同時,加緊軍事訓練,不斷發現和培養武裝骨干力量,使赤衛隊和游擊隊不斷發展壯大。到1928年底,寧岡赤衛隊有槍180支,永新有槍250余支,蓮花有槍100余支,茶陵有槍60余支。[5]P267

10月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后,四縣黨組織和地方武裝,根據會議提出的任務,設立了醫院,聘請了地方郎中,并在井岡山紅軍醫院培訓了醫務人員,采集了大量的草藥。永新、寧岡、茶陵三縣武裝在小江山長潭里伏擊了湘敵的醫療隊,并繳獲其全部藥品、器械和30余副擔架,充實了九隴山紅色醫院。同時,還在永新的澧田、文竹街上招募了部分縫紉工人,建立了紅色被服廠,為地方武裝縫制軍服,作好長期斗爭的物資準備。[JP]

另外,根據大會的精神和當時的形勢,比較明確劃分了活動區域,并分配了任務:寧岡赤衛隊在蔡家田至寧岡城一線,繼續發動群眾,深入開展土地革命;茶陵游擊隊在茶陵境內的十八團一帶,打擊反動地主武裝和土豪,籍以影響和發動群眾;永新赤衛隊下山經練家、銅鑼山、道禾山、秋山一帶,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對敵斗爭;蓮花赤衛隊仍留在蓮花境內活動。四縣武裝有分有合,互相協同。遇到突然情況或大股敵人“進剿”,則集中對付,直至把敵人消滅為止。[6]P39-41

1928年3月,九隴山經受住了敵人的一次進攻。大地主龍鏡泉在贛敵楊如軒的指揮下糾集數倍于我的敵人“進剿”九隴山,妄圖消滅這塊井岡山的后備力量。龍鏡泉的保安隊剛進九隴山腹地,赤衛隊和根據地人民就憑險抵抗,利用山山有工事、處處有槍眼的有利地形打得他們奪路而逃。奉命阻擊后路的赤衛隊員們一聽到前面槍響,立即砍斷木橋,堅守在九隴山口。敵人想進,寸步難行;想退,木橋已斷。急瘋了的敵人便向山口猛攻,企圖打開缺口逃命。此時各個山頭隘口的飛石滾木卻像飛瀑直瀉,一個勁地砸向敵人。赤衛隊憑著堅固工事,越打越有勁,不到1個小時,就殲敵20余名,繳槍40多枝,俘虜30多人。[7]P32

1928年7月,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湘贛邊界發動第一次“會剿”,四縣地方武裝和九隴山人民緊密配合,協同作戰,打退了敵人,保衛了九隴山;還成功將敵人11個團困在永新城附近30里內達25天之久,史稱“永新困敵”。

三、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幾位重要創始人

九隴山軍事根據地是毛澤東抵達井岡山之后,親自擘劃建立的,并對其賦予了很大的心血與期待。

1927年9月底,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九隴山北麓的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在此期間,他也對九隴山進行了調研,發現此地區地理優勢明顯,是一個實行武裝割據的理想之處。

李國斌在《回憶九龍山的戰斗生活》一文中指出:“毛澤東同志看準了這塊地方,三灣改編后,留下兩個人和兩根半槍(其中一根沒有機柄,打不響就叫它半根槍),以三灣為基點,以九龍山為后方,開展小江區的工作,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盵3]P488

當時,在三灣群眾中還流傳著一首紅色歌謠:“三灣降了北斗星,滿山遍野通通明;1927年那一天,三灣來了毛司令;三灣來了毛司令,帶來工農子弟兵;紅旗飄飄進三灣,九隴山溝鬧革命?!盵4]P401

落腳井岡山后,為了鞏固發展根據地,毛澤東在認真考察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決定通過整合四縣黨組織和地方武裝的力量,予以及時的指導,逐漸把九隴山創建成第二塊軍事根據地。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對永新縣予以了極高的評價?!按罅洜I永新,創造群眾的割據,布置長期斗爭?!盵1]P59“我們看永新一縣,要比一國還重要,所以現在集中人力在這一縣內經營,想在最短的期間內,建設一個黨與民眾的堅實基礎,以應付敵人下次的‘會剿?!盵5]P251-252永新之所以在毛澤東的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與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開辟與鞏固是分不開的。

據李立回憶:“毛澤東同志很重視九龍山軍事根據地的建設,把這里作為寧岡、永新、蓮花、茶陵四縣人民武裝的立足點和最后根據地。由永新的劉作述、賀敏學,茶陵的譚思聰、譚家述,寧岡的龍超清、謝路生,蓮花的陳競進、朱亦岳等同志,先后在各縣建立了赤衛隊,并發給他們一部分槍支,發動群眾,開展武裝斗爭?!盵3]P220

1928年5月,龍源口大捷及第一次攻克永新縣城后,毛澤東決定,把繳獲和征購的許多戰利品,如糧食、布匹、食鹽、藥材等,由地方武裝和群眾分別運到了井岡山和九隴山,為堅守根據地作好長期斗爭的物資準備。

當月,毛澤東還親自到九隴山區做社會調查,召開群眾座談會,宣傳革命道理,指導分田運動,指導地方武裝建立軍事根據地。

另外,毛澤東還經常從紅四軍和地方黨政機關中,選派得力的干部去做軍事、政治領導工作,譚震林、宛希先等都曾被派往永新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直接參與了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創建。

1927年11月,工農革命軍第二次打下茶陵縣城后,譚震林先后擔任茶陵縣總工會主席、茶陵縣工農兵政府主席、茶陵縣委書記、湘贛邊界特委副書記、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土地部長、湘贛邊界特委書記等職。據他回憶:“1928年2月打下寧岡和永新小江區后,組織上派我去發動群眾,建立革命政權。我一個人帶了支梭標就到小江區,后來打下永新縣城后,又調我到永新縣城工作。部隊退出永新縣城后,我仍留在永新縣城工作,三四天后,便回到了小江區。當時,我給毛澤東同志寫信報告那里的情況,毛澤東同志回信要我繼續留在小江區,鞏固這一帶的工作?!盵3]P19

小江區屬于九隴山的范圍,譚震林的主要工作是開展土地調查研究,了解當地的土地占有情況,征詢群眾對土地分配的意見。譚震林及時向毛澤東匯報了九隴山的土地情況,并提出了關于土地分配的初步方案,得到了毛澤東的肯定,并被要求留下來繼續工作。譚震林后在小江區進行土地改革的試點,并不斷深入調查、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推動了湘贛邊界的土地工作順利開展。以上這些也為毛澤東制定《井岡山土地法》提供了大量的一手素材。[8]

1928年1月,在協助毛澤東攻克遂川縣城后不久,前委委員宛希先的主要精力是重建各地基層黨組織。他從永新縣委書記劉真那里得知,由于縣委一時派不出干部,所以九隴山區的地方黨的工作尚未動手。就這樣,宛希先主動要求去了小江區。此地以田西村為中心,四周有三灣、大灣、荷樹坪等20多個大小村莊,但人口不滿三千。他帶領干部戰士走家串戶,了解情況。又在大灣辦了夜校,先是教農民識字,進而通過一些故事啟發他們的革命覺悟。在清算大土豪曾順達后,極大振奮了九隴群眾的斗爭情緒,許多斗爭堅決的青年農民紛紛聚集在他的周圍。宛希先從中挑選了合適的入黨對象,做啟發、教育工作。

宛希先于1928年春節前十天左右,發展了肖洪先等十幾個貧苦農民的第一批黨員,成立了大灣黨支部,宛希先為第一任書記。到了1月底,又發展了17個農民和手工業者入黨??吹近h員人數達到20多人,宛希先要求每個有20戶人家以上的自然村,都要設立黨小組。隨著黨員人數的增加和黨小組的擴充,2月下旬,永新縣九隴特別區委在田西村成立。[9]P73-74

宛希先經過考察,根據九隴山的群眾基礎和險要地勢,向紅四軍前委提出建立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計劃,得到了以毛澤東為首的前委的支持。

在毛澤東的指示下,經過宛希先的努力工作,黨組織得到較快發展,地方武裝日益擴大,武器也日益增多,土地革命的烈火燒遍了九隴山區的山山嶺嶺。九隴山日益成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有力屏障。

四、井岡山斗爭后期和湘贛蘇區時期的九隴山軍事根據地

1929年1月,國民黨湘贛兩省敵軍6個旅計18個團兵分五路,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三次“會剿”。毛澤東主持召開了柏露會議,決定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圍魏救趙”以解井岡山之圍。會后,紅四軍前委和毛澤東進行了緊張的準備工作。例如,將永新、寧岡、蓮花、茶陵四縣的地方赤衛大隊、暴動隊組成邊界赤衛總隊,由鄢輝任總隊長,劉作述任黨代表,統一調配,堅守九隴山軍事根據地,與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互為犄角。[10]P359

在敵軍的進逼下,永新縣赤衛大隊退入九隴山,和先期進山的茶陵游擊隊、寧岡赤衛隊組成赤衛總隊,由鄢輝、劉作述領導。永新、茶陵、寧岡三縣地方武裝利用地形,加固工事,設置障礙,分別扼守三個山口。2月初敵軍占領井岡山之后,又集中第14旅、第35旅四個團的兵力,加上四縣挨戶團一起圍攻九隴山。2月7日清晨,敵軍從寧岡蔡家坪方向進攻九隴山。赤衛總隊用步槍、土炮對付敵軍的迫擊炮、機槍和步槍,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后來敵人集中兵力,從兩邊山上壓過來,赤衛總隊在掩護永新、寧岡、蓮花、茶陵四縣縣委和當地群眾進山以后,分頭撤退。[4]P155此役便是九隴山保衛戰。

部隊轉移后,敵人對九隴山區進行了瘋狂的燒殺蹂躪,叫嚷:“打開九隴山,銀子花邊用籮擔;殺進九隴山,石頭要過刀,老人伢子炒榛椒?!盵11]P286敵人進入九隴山區,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對當地群眾及房屋燒殺七次。英勇的九隴山人民沒有被嚇倒,仍然與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時任茶陵縣游擊隊隊長的譚家述,后來在《從山谷中打出來》一文回憶了這段經歷?!爱敃r的情況非常緊張,敵人的兵力比我們大七八十倍。我們這支游擊隊只有一百多人,四十幾支槍,如果和敵人硬干是不行的,為了在這種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戰勝敵人,保存自己的力量,和使敵人摸不清我們的情況,我們就根據毛澤東同志所規定的十六字訣的游擊戰術原則(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把隊伍拉上九龍山頂上的一個非常潮濕而陰暗的峽谷中隱蔽起來,準備避實就虛?!盵12]P222

茶陵游擊隊等的突圍讓敵人的“會剿”撲空了,也掩護了紅四軍主力下山。三天后,獲悉國民黨因為沒有糧食吃,餓得受不住了,已經退出了九隴山。譚家述立即召開會議,統一了大家的思想,決定去打一個地主保安團。根據偵察員的報告,游擊隊開赴一百多里外的黃沙莊。這次成功出擊,不但打破了九隴山的“圍剿”,牽住了敵人,提高了士氣,堅定了斗志,而且解決了糧食問題,繳獲了敵人四十多支槍和很多子彈,用敵人的武器武裝了自己。敵人以后也不敢在黃沙莊住下去了,這一帶從此就成了游擊區。此舉還受到了特委書記鄧乾元的高度評價:“最近各縣都是越界吊羊,在本縣維[唯]茶陵還稍有辦法?!盵5]P342

在譚家述的領導下,“這支游擊隊從1927年到1934年,7年時間都在湘贛邊界的永新、寧岡、茶陵一帶的九龍山、八都山、梅花山一帶堅持游擊戰爭,逐漸成了保衛擴大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一支勁旅”[3]P170。

為恢復邊界工作,繼續領導軍民的對敵斗爭,宛希先以原特委常委兼巡視員的身份,于1929年2月中旬來到九隴山,召開了寧岡、茶陵、永新三縣縣委聯席會議,產生了以原特委常委朱昌偕為書記的湘贛邊界臨時特委。特委機關設在小江區。3月11日,原特委副書記陳正人來到九隴山,14日召開了原特委常委擴大會議,又產生了新的臨時特委,朱昌偕仍被推選為書記。4月間原特委書記鄧乾元回到永新,又在九隴山召集特委擴大會議,決定原正式特委恢復工作。特委機關設在大灣村。[6]P69-70在新特委的領導下,邊界的永新、寧岡、茶陵等縣的黨組織很快健全起來,九隴山成為湘贛邊界各縣的政治中心。

[JP2]三縣黨政機構和地方武裝所受損失較小,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繼續堅持斗爭。其中九隴山軍事根據地所在的永新條件最好,這也成為日后以永新為中心的湘贛革命根據地形成的重要原因。[JP]

3月17日,湘贛邊界臨時特委在給江西省委并轉湖南省委的信中提到:“在永新、寧岡、茶陵方面因敵人進攻比較松懈,兼之永新黨比較有基礎的原故,這幾縣的武裝尚保存,[JP2]黨亦大部分未破壞?!薄坝佬?、茶陵、寧岡等縣工作因為產生了臨時特委指揮這幾縣的工作,大部分都已恢復。永新工作目前尚在發展,赤衛隊正極猛烈的作赤色游擊,許多鄉村尚是秘密的群眾割據,各下級組織亦頗能斗爭,工作照常通行,永新黨及群眾武裝,在這次邊界失敗中完全無損失?!薄艾F在能經常與特委發生關系的黨部有永新、茶陵、寧岡三縣?!盵5]P284、286[JP]

3月蔣桂戰爭爆發后,國民黨軍隊撤離了九隴山。湘贛邊界臨時特委指揮永新、寧岡、茶陵三縣地方武裝頻頻出擊,打敗了地方反動武裝,完全收復了九隴山。此后,九隴山成為湘贛邊界紅軍獨立團第二營和四縣地方武裝的游擊中心。

5月,九隴山游擊隊迎戰四縣豪紳武裝的第一次聯防“會剿”,結果大獲全勝?!敖涍^我們這一次猛烈的赤色游擊之后,邊界豪紳地主階級非??只?,為自衛計,乃形成了所謂茶、永、酃、寧四縣聯防會剿九龍,結果被我們打得一敗涂地,寧岡靖衛隊幾乎被我們消滅了,此次戰役,繳獲敵槍20余支,俘虜10余名?!盵5]P307

1931年8月,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在建立了以永新為中心的湘贛革命根據地,九隴山成為全省中心區域的西南屏障。曾經活躍在九隴山區的紅軍與地方武裝,日后發展成為紅六軍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的九隴山軍事根據地

1934年秋,湘贛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后,九隴山被國民黨軍完全占領。1935年6月,湘贛省委書記陳洪時叛變投敵,緊急關頭,譚余保挺身而出,于7月上旬,主持召開棋盤山會議,成立湘贛臨時省委、省軍政委員會和湘贛游擊隊司令部,譚余保為臨時省委書記、軍政委員會主席兼游擊隊司令部政委。湘贛臨時省委成立后,即深入湘贛邊區各縣,恢復黨組織,建立游擊根據地,開展游擊斗爭。

1935年8月上旬,湘贛游擊司令部第二大隊由劉培善和臨時省委常委龍珍、省委委員賀光華率領,在永新縣黨組織的幫助下,進入了永新、蓮花邊界的永新縣鐵鏡山。隨著斗爭形勢的好轉,1936年2月,湘贛臨時省委搬到了鐵鏡山。從此,鐵鏡山成了湘贛邊游擊隊根據地的中心之一。

在九隴山,劉培善和傅茨喜領導游擊隊和省委工作組,經過一兩個月艱苦細致的工作,完全打開了工作局面,使九隴山區的群眾像井岡山斗爭時期那樣,煥發了革命的熱情。黨員們和老蘇維埃干部們發動群眾重新拿起武器,進行抗擊敵軍進攻,捍衛紅色政權的斗爭。紅軍游擊隊組建了小江、梅花兩個區,建立起了13個黨支部,基本上每個鄉都有處于秘密狀態下的紅色政權。這樣一來,鐵鏡山和九隴山兩塊游擊根據地基本聯結起來了。10月,根據臨時省委的指示,在九隴山成立了永新臨時縣委,選舉劉一燦任縣委書記??h委下轄4個區委、26個支部,有黨員300多人。

國民黨軍和地方當局,對于這兩個游擊根據地的建立感到恐慌,一方面,出動少則一兩個團,多則五六個團,對鐵鏡山、九隴山進行“搜剿”。另一方面,在兩座大山的外圍實行反革命軍事統治,強化區、鄉、保三級統治機構,實行殘酷的“連坐法”。這時,“進剿”的敵軍已經不敢開到鐵鏡山和九隴山的腹地了,只得在外圍步步筑碉,企圖封鎖和困死游擊隊。

從1935年10月起到1936年10月,兩個游擊根據地的主要斗爭,是組織群眾搗毀敵人的碉堡。因為只有把敵人遍布各地、壕溝縱橫、互相聯通的“烏龜殼”給燒掉或拆毀,才能突破敵人的封鎖。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紅軍游擊隊在群眾的配合下,連續半個月內發起七八次行動,破壞敵人的碉堡120多座,拔除了所有的釘子。[13]P199

隨著游擊斗爭的深入和游擊區的擴大,黨的組織也得到迅速發展。到11月,全縣已在鐵鏡山、九隴山等地建立了黨的秘密組織,這為游擊斗爭的深入發展及后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貫徹執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將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統一改編為新四軍。陳毅在興國、南昌與國民黨地方當局談判期間,對方說:“你們共產黨對停戰合作沒有誠意。我問他們有什么根據?他們說:你們九龍山那里譚余保游擊隊還在經常打我們呀!”[14]P103

1937年10月,項英、陳毅派到蓮花棋盤山聯絡湘贛邊游擊隊的人被當成國民黨的密探誤殺。為了完成該部改編的任務,陳毅奉中央東南分局之命并親持項英的親筆信,于11月上旬到達永新。幾經周折,陳毅在九隴山見到了那里的游擊隊負責人劉培善、段煥競。陳毅向他們耐心傳達黨中央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策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介紹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但由于在殘酷的三年游擊戰爭里,游擊隊嘗夠了叛徒投敵的苦頭,加之消息閉塞,失去了和黨中央的聯系,同時,劉、段二人和游擊隊大多數戰士都未見過陳毅。因此,對陳毅的話,他們半信半疑,不敢輕易相信,亦不敢貿然處理。出于高度的革命警惕性,他們一方面命令九隴山游擊隊轉移到別的山頭,以防不測;另一方面派黃炳光、李森啟等十幾名戰士把陳毅眼睛蒙上送到省委駐地鐵鏡山。

三天后,陳毅見到了譚余保。譚以前雖然見過陳毅,但仍疑心重重,誤以為陳毅是來勸降的,先是把他五花大綁,押在房子里。后又集合一兩百人的部隊對陳毅進行公審,差點把他當叛徒給殺掉。陳毅臨危不懼,反復宣傳,耐心勸說,但譚余保仍猶豫不決。直到派人去蓮花、吉安等地帶回了中央的文件,才完全解除疑慮,接受下山的指示。[15]P534-537

11月底,譚余保主持召開了湘贛邊黨的會議,傳達了黨中央的指示。會后,根據上級命令,從延安來到湘贛邊的永新籍八路軍干部張銍秀隨即到九隴山、鐵鏡山一帶協助改編游擊隊事宜。九隴山游擊隊70余名戰士由劉培善、段煥競率領;鐵鏡山游擊隊100余名戰士由張銍秀、劉別生率領,向蓮花隴上村集合,進行整編訓練。1938年2月,經過嚴格整訓后,中央東南分局決定,除留下80余人由譚余保領導繼續留在九隴山區堅持斗爭外,其余300余人被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一營,由段煥競、劉培善率領,由隴上出發開赴抗日前線。

六、結語

毛澤東在給中央報告的《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樂觀地指出:“整個的羅霄山脈我們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較起來,以寧岡為中心的羅霄山脈的中段,最利于我們的軍事割據?!盵1]P79因為此地乃“地利人和之邊界”[1]P81,這當然是對井岡山和九隴山兩塊軍事根據地的高度肯定。

李國斌在回憶九隴山的戰斗生活時指出,其“位于江西的永新、寧岡、蓮花、湖南的茶陵四縣交界之處,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西北大門;湖南軍閥進攻井岡山首先必須奪取的陣地;是一個打游擊的好地方,能退能守能進;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份”[3]P487-488。

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通過四縣軍民的共同努力,終于使九隴山成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二個軍事根據地。它與井岡山均占據險要地形,一北一南,一次一主,相互犄角、相互配合,是湘贛邊界黨和紅軍活動的重要場所,都為井岡山軍民打破國民黨四次“進剿”、二次“會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者自1930年2月失守后,一直到1949年9月才被解放。前者不僅繼承了井岡山斗爭的寶貴經驗,而且堅持和發展了工農武裝割據;同時,憑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勢,持續時間長達十年之久,在當地黨組織和武裝的支持下,歷經了湘贛蘇區時期和三年游擊戰爭時期,一直持續到全面抗戰爆發后新四軍的組建。

由于長期以來,黨史學界主要圍繞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展開研究,使得有關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學術成果極少,出現了研究上的明顯不均衡。

如今,作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井岡山,早已聞名遐邇,紅色培訓和旅游成為國內的品牌。據統計,2016年井岡山風景區的年接待游客量達1530.1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121.05億元。[16]相比較而言,景色同樣峻美且為中國革命作出重要貢獻的九隴山卻鮮為人知,雖然保留了陳毅舊居、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紀念碑、部分戰斗遺址,但與其歷史地位極不相稱。由于長期處于“休眠”狀態,森林覆蓋率高達90%,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和幾十種國家珍異動植物,成為不可多得的綠色寶庫。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劉永光.永新縣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

[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下冊[Z].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

[4]江西省永新縣志辦公室.永新蘇區[M].??冢耗虾3霭婀?,1990.

[5]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上冊[Z].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

[6]中共永新縣委黨史辦公室.永新人民革命史[M].內部資料,1989.

[7]曾緋龍.永新紅色歷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8]周鴻根.十年征戰建殊勛——紀念譚震林誕辰100周年[J].軍事歷史研究,2002(2).

[9]彭東明.井岡元勛——宛希先[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

[10]余伯流,陳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1]永新縣地名委員會辦公室.江西省永新縣地名志[M].內部資料,1984.

[12]羅榮桓等.親歷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3]尹興華.紅色永新[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

[14]粟裕等.回憶陳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5]陳毅等.回憶中央蘇區[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16]井岡山市2016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jgs.gov.cn/html/2017/3-14/n372241382514.html.2017-04-14.

猜你喜歡
井岡山
一座圣山 代代景仰
走進革命圣地:井岡山
井岡山之風
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
井岡山
毛澤東首用“井岡山”之名
紅杜鵑
井岡山十里杜鵑
中國海軍“井岡山”號船塢登陸艦進行搶灘登陸訓練
正確認識井岡山精神及其現實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