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港城互動經濟協調性及其評價

2018-05-14 09:06鄧潔羅思妤孫書盛崔利剛
絲路視野 2018年5期
關鍵詞:港口重慶

鄧潔 羅思妤 孫書盛 崔利剛

【摘要】隨著港口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與城市的互動作用逐漸引起重視。本文嘗試從宏觀量化數據角度,探討城市經濟發展與港口發展中間的關系。首先,立足重慶城市經濟發展現狀,選取港口吞吐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為指標,建立回歸模型,驗證重慶城市經濟與港口發展互動關系;其次,運用數據包絡法對重慶城市經濟發展與港口運作有效性進行評價和分析;最后,基于研究結果提出三點關于重慶港城互動經濟協調性針對性對策。

【關鍵詞】重慶;港口;區域經濟協調;數據包絡法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港口設施建設隨著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也得到了迅猛發展。港口是靠港城市對外經濟的對外溝通的窗口,對城市經濟運行和發展有著極大的助推作用,并且港區范圍、功能和服務設施的完備性等的協同作用能夠帶動所在城市和更大范圍港口腹地的經濟發展??梢哉f,港口發展與城市經濟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以港興城,以城促港”逐漸被認為是現代港口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因而國內學者開始研究港口與靠港城市經濟的關系,以明確港口定位,理清港口與區域經濟關系,為港口城市經濟發展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目前國內研究主要集中于港區功能發展、港口物流體系、港口建設建議以及評價港口對城市、區域經濟的貢獻等幾個方面。

有學者以港口建設情況及城市發展現狀為對比,通過分析兩者協調發展的程度差異,提出針對性建議。如冉修竹分析了重慶港口對城市發展的作用問題,指出重慶應實施港城一體化戰略,并建立港城耦合發展機制,才能實現重慶港口與城市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局面。朱周巧和蔣曜州綜合重慶港的定位及發展方向、港口地理位置、交通環境優勢,指出重慶港在重慶城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部分學者運用科學評價方法,對重慶市港城發展協調度進行評價。郝雅璇指出重慶在“一帶一路”新經濟發展倡議形式下,表明重慶港口發展沒有與城市經濟形成相輔相成的促進關系。閆喬華和楊興禮利用重慶市港口1997-2008年吞吐量和GDP數據,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結論認為重慶市經濟增長與港口發展呈現正相關性。因此,港口已經成為重慶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柱和增長極,利用港口的天然優勢,建設臨港產業體系。

還有學者從港城協調發展角度出發,分析港區與港口腹地、所在城市經濟關系。如徐玲玲和李文君整理了近年來保稅港物流與區域經濟關系,指出該領域缺少從協同視角探討二者發展關系的定量分析,作者通過建立系統有序模型對重慶保稅港區港口物流和區域經濟系統協同發展的進行分析。張國橋和董旭采用生命周期理論分析連云港港城關系發展的階段性問題,指出港城的功能演化規律和空間演化規律。

綜合以上研究,本文擬對重慶地區主要港口和重慶城市經濟之間的協調性進行分析,利用相關系數量化港口吞吐量與GDP相關關系,建立一元回歸模型,說明重慶港口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利用DEA評價重慶2005-2015年經濟發展與港口之間的關系,從而分析兩者相互促進發展中的不足和提出可行的協調發展建議。

一、港口經濟對重慶市經濟增長的影響

港口經濟是產業集群、港口企業和服務機構依附于港口天然地理位置,進而能產生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外部經濟。因此,港城共生互利就要求港城二者能夠有機的融合而實現快速發展。將沿港地區的產業資源進行整合,港口天然成為交通樞紐,向外輻射形成物流通路。

重慶港位于長江上游,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水運樞紐港口,主要從事港口裝卸、客貨運輸、水陸中轉、倉儲服務、物流配送、酒店旅游等多種綜合性經營服務,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優秀的臨港企業,不僅帶動重慶產業形成特色產業帶、發展沿江航運旅游、構建沿江城鎮體系,同時促進了重慶以及西南地區經濟的發展。本文選取港口吞吐量作為反映港口經營狀況和經濟發展的指標,以重慶市國民生產總值(GDP)作為重慶市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利用這兩個指標建立一元回歸模型來研究重慶市港口發展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助力作用。

二、重慶市港口吞吐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的相關性

本文將利用相關系數來刻畫重慶市港口吞吐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的相關性。相關系數δxy,其中,X表示重慶市港口吞吐量,Y表示重慶市GDP值,進而算出δxy=0.991。按照兩變量的線性相關三級劃分(δxy<0.4為低度線性相關;0.4≤δxy<0.7為顯著性相關;0.7≤δxy≤1為高度線性相關),重慶市GDP與港口發展之間有高度的線性正相關關系。接著,我們通過一元回歸模型Y=g+aX刻畫重慶市GDP和城市經濟發展的關系,利用SPSS軟件計算,得出結果如下。

根據結果,F檢驗值為892.381,可知一元回歸方程式顯著的,R2=0.981,表明一元回歸方程的擬合度十分好,于是可以得到一元回歸方程為Y=1.018X-1355.44。由此可以表明重慶市城市經濟與港口發展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港口與城市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三、重慶港口與城市經濟協調發展數據分析

(一)模型建立及指標選取

本文為對重慶港口和城市經濟發展協調性進行有效性評價,建立了兩個評價指標體系。其中經濟評級指標主要由國民生產總值(GDP)、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就業人數四個指標組成,輸入數據如表4所示。港口評價指標主要由港口貨物吞吐量、碼頭泊位數和集裝箱吞吐量三個指標組成。

注:數據來源于2016年重慶市統計年鑒

(二)模型計算結果

下面分別以港口評價指標為輸入變量、經濟評價指標為輸出變量,以及經濟評價指標為輸入變量、港口評價指標為輸出變量,運用DEA對這些指標進行有效性評價。將數據輸入Lingo軟件,結果如表5所示。

表5中,在2005-2015年期間,重慶市城市經濟與港口發展有效性指標都在0.9到1之間,說明期間重慶城市經濟發展和港口發展基本有效,雖然協調性沒有達到最優,但是整體上看協調發展關系有效性很高。以經濟評價指標為輸入變量、港口評價指標為輸出變量來評價重慶城市經濟和港口協調發展時,除2010年其余年限均有效;以經濟評價指標為輸出變量、港口評價指標為輸入變量評價重慶城市經濟和港口協調發展時,除2011、2013和2014年,其余年份都顯示有效。說明2005-2015年期間,重慶市城市經濟在快速發展帶動了港口發展,兩者協調性較好,但仍有發展空間。

四、重慶市港口與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建議

(1)優化港口資源配置,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全面整合港區交通設施、產業集群等發展資源,出臺政策調節重慶各港口間的惡性資源競爭和盲目擴張,根據各港區功能定位、貨物吞吐量、經濟發展情況、設施建設情況,合理分配各港區資源、實現各港口之間分工合作,集中發展綜合性功能港口,整合簡陋的小碼頭泊位。

(2)加強港區的基礎設施和集疏運網絡建設。重慶位于國內西南片區,具有帶動西南片區經濟及對外貿易發展的戰略意義,因此加強港區自身設施設備建設有利于提高港區作業效率、吸引臨港產業進入;加強港口集疏運交通運輸體系(水、鐵、公聯運設施等)建設有利于重慶及周圍腹地互聯互通,拉動腹地經濟發展,同時獲取腹地的經濟、貨物支撐。

(3)切實落實“無水港”功能,降低服務成本和貿易周期?!盁o水港”(干港)是指依托港口,建在內陸腹地、設有港務機構,具有和港口基本協調功能,可直接辦理物流業務,進出關方便又能降低成本的物流中心。通過加強口岸通關建設,具備提前報關、檢驗檢疫、倉儲、運輸等環節的服務功能,提高重慶港口綜合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冉修竹.淺議港口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4):13.

[2]朱周巧,蔣曜州.充分發揮港口作用建設重慶長江上游經濟中心[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社會科學版,2007,7(06):12~14.

[3]郝雅璇.“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港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7.

[4]閆喬華,楊興禮.港口經濟對重慶經濟增長的影響及發展措施[J].對外經貿,2010(11):83~85.

[5]徐玲玲,李文君.重慶保稅港區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22~26.

[6]張國橋,董旭.港城關系發展階段及協調程度分析———以連云港為例[J].港口經濟,2010(10):29~33.

作者簡介:鄧潔(1983—),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技術經濟管理;羅思妤(1993—),女,漢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孫書盛(1992—),男,漢族,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崔利剛(1983—),男,滿族,河北唐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歡
港口重慶
《威海港口》
2020年重慶成績單
Fog
重慶之旅
為什么摩爾曼斯克港口永遠不會結冰
港口上的笑臉
數說:重慶70年“賬本”展示
去港口走走
視覺重慶
視覺重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